超声波电子导盲手杖的设计汇总.doc
《超声波电子导盲手杖的设计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电子导盲手杖的设计汇总.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超声波电子导盲手杖的设计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 年 月 日XX大学教务处制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1 绪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国内外已经研制成功的超声波导盲装置21.2.1 电子导盲仪(ETA)21.2.2 移动式机器人31.2.3 穿戴式导盲仪41.2.4 引导式手杖42 超声波导盲系统的工作原理42.1 超声42.1.1 超声概述42.2 超声波传感器52.2.1 传感器的种类及特点52.2.2 超声波传感器的选取62.3 超声波测距的应用62.4 超声波测
2、距的发展概况72.5 超声检测的原理和方法72.6 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82.7 测量精度的问题92.7.1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92.8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103 超声波导盲手杖系统的设计113.1 总体实现的功能113.1.1 障碍物检测113.1.2 超声测距113.1.3 实时显示检测结果113.2 系统总体设计113.3 系统总体分析123.3.1 CPU的选型123.3.2 超声波发射电路133.3.3 超声波接收电路133.3.4 告警模块设计153.4 超声波导盲手杖的软件设计163.4.1 系统软件设计原理163.4.2 系统软件设计框图173.4.3 单片机的C程序设计17致
3、谢25参考文献26附 录27超声波电子导盲手杖的设计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盲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给工作、生活、社交活动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如何安全行走,是盲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模仿蝙蝠的超声应用能力和原理,在研究现有的电子式超声波导盲系统的基础上,应用回声定位原理,通过发送超声波,然后获得并分析障碍物的回波信息,研制了一套超声波导盲系统。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利用超声测距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超声波导盲装置,该装置可以对盲人前面道路上的障碍物进行距离探测并把障碍物距离信息转换成声音或震动提示, 盲人
4、可以根据提示声音或震动,达到导盲作用。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误差小等特点。关键词:超声波;单片机;导盲系统The design of Ultrasonic electronic Blind stickStudent majoring in agriculture electr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Tutor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owns the largest number of blind people in the world. The blind live in darkness world, I
5、t has brought great difficulties to work, living and social activities. How to walk safely is the biggest problem for the blind in the life.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imitate the bats ultrasonic applications Capability and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existing e-ultrasonic Guide systematic
6、basis, Apply echolocation Principle, By sending ultrasonic, Obtain and analyze the obstacles and then return information, developed a system of ultrasonic guide. The system uses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ler, using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principle, design an ultrasonic guiding e
7、quipment. The device can detect the distance of obstacles on the road that is in front of the blind. Than turn the distance information of the obstacle into sound or vibrating alert, According to sound or vibration, Blind may achieve guide effect. The system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8、 hardwar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work is reliable, measurement error is small and so on.Key words: Ultrasonic; MCU; guidance system for the blind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过视力残疾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就有550万。从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得到的数据也显示,我国有500万盲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5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成为了人民普遍追求的生
9、活理念。盲人既是我们普通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先天的生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比我们常人会遇到更多的不方便,不能准确及时的发现并躲避障碍物就是一个重要的弊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盲人都是借由普通的拐杖来辅助行走的,但这种拐杖只是一根普通的长杆,存在着太多的不足,比如不能探测上方悬挂的障碍物,不能识别稍远一点的障碍物等等2。导盲犬虽然是引导盲人行进的不错选择,然而训练的不易、耗时及成本高昂也使得导盲犬的使用率并不高。如果有一种既轻巧,又便宜,同时又能及时的识别周围障碍物并发出报警信号的智能拐杖在盲人的手中将会为盲人的生活提供极大地方便。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及工业机器人的
10、不断出现,测距与识别技术在工业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如何把这种非接触式检测与识别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也变得十分重要。蝙蝠擅长在黑夜中飞行,在漆黑的环境里仍能够准确的判断物体的方位及距离,并能有效的避开树、建筑物等障碍物,以极快的速度精确地飞翔,蝙蝠的这种功能是通过回声定位来实现的。所谓回声定位,就是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比如蝙蝠,它通过喉部发出频率大约100KHz的超声波脉冲,当遇到食物或障碍物时,脉冲波会反射回来,蝙蝠用两只耳朵接受物体的反射波,并据此确定该物体的位置,并可从两耳分别接受到回波间的差别,来辨别物体的远近、形状及性质,物体的
11、大小则由回波中的波长区别出来。根据蝙蝠的这种仿生学原理,超声检测与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医用以及工业领域中,如医学超声检测,超声探伤等。超声波具有传播速度慢,指向性强,能级消耗缓慢,对色彩、光照度不敏感的特点,同时超声波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费用低、信息处理简单可靠,易于小型化与集成化,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控制的特点3。综合以上优点,如果采用超声检测的方法实现对障碍物的识别,同时将这一项技术应用于导盲产品中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2 国内外已经研制成功的超声波导盲装置为了提高盲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其行走能力,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着导盲系统的研制。有许多研究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比如:超声波导
12、盲系统、无线电导盲系统、卫星导盲、盲人电子眼镜、红外线导向灯系统等4。其中无线电、卫星导盲系统和红外线导向灯系统,要求改善周围的环境设施,患者借助于外来信息确定自身的方位,虽然反映的信息较多,但耗资庞大,信息量固定,发展更新迟缓,而且也很容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干扰或者遭到人为的破坏;电子眼镜用光导和摄像原理将景物和周围物体成像转换成相应的听觉信号,虽然结构简单,信息质量固定,但是系统复杂、成本昂贵。超声波导盲系统实现成本低、使用方便、抗电磁干扰强、对光线不敏感、无电磁辐射,因此被广泛采用5。已经研制成功的超声波导盲系统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基于电子技术的导盲仪(Electronic travel ai
13、ds,ETA)、移动式机器人(Mobile robot)、穿戴式导盲仪和导引式手杖。1.2.1 电子导盲仪(ETA) ETA的工作原理与雷达系统类似,由探头向一定方向上发送一连串的超声探测波,这些超声波在传送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被指定的传感器接收,从接收到的回波中可以得到障碍物的信息。最早使用超声的ETA产生于1965年,名字为Russell Pathsounder,它是将两个超声探头安放在好后挂在人的颈部,然后把它放置于位于胸部高度的板上。收到前方障碍物的信息后仪器就会产生声音报警,但这种仪器仅能产生三种滴答声,通过这种滴答声粗略地提示目标距离6。完成于1974年的Sonicgui
14、de,它的外型类似于一个眼镜框,一个具有55声束角的广角超声发射器安放在镜架的中央,两个超声波接收器被分别安放在镜框的两侧。两个接收器获得的信号经过频移,分别传入左右耳。使用者根据传入两耳之间的声音强度差,可以判断出障碍物的方向(声音以立体声呈现,靠近物体的那只耳朵听见的声音大于另一只耳朵听见的);障碍物的距离被编码成可听低频声音的频率(声调越高,距离越近);物体的某些表面特征通过声音的特征来体现(例如,不均匀分布的声音可能表示一棵树,均匀分布的声音可能代表一面墙)。结合使用者头部的运动,能清楚的获得障碍物的位置6。Mowat Sensor完成于1977年。它可以相当于一支点字棒,主要是把收集
15、到的超音波讯息,根据物件的距离来发出不同程度的震,使用者通过触觉获得的震感来获得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信息。感应的范围可分一米和四米,使用者可利用按钮随意选择Mowat Sensor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寻找到小物件如锁匙等,也可以探到半开的门。韩国的Young-Jip Kim等人在2001年研发出的ETA,其探测组件分两部分:眼镜和手杖。眼镜框两侧安装有两个发送和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探头,用于探测头部高度前方的物体;在有滚轮的手杖前端也安放两个超声发射接收探头,探测地面高度前方的物体。两组探头获得的位置信息分别转化成可听的嗡鸣声送至立体声耳机,使用者借此判断周围环境。其中障碍物的方向信息转化为双耳间所听到得
16、嗡鸣音的相位差和强度;障碍物的距离信息转化为嗡鸣声的频率,距离越远频率越低,距离越近频率越高;不同探测组件得到的嗡鸣声的音阶不同,从眼镜探测组件得到的音阶高,从手杖探测组件得到的音阶低。此款设计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制造成本低,易于使用,并且低功耗,可使用电池供电7。2002年,英国利兹大学的迪恩沃特斯就和他的同事们根据超声定位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被称为“Batcane”的超声波导航装置。和蝙蝠一样,这个轻便的小装置每秒钟能发射6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这个频率的脉冲是人耳所无法听得到的声纳波,当它碰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的声波都能被这个装置接收并转换成人手能感知的轻微振动,通过安装在拐杖塑料手
17、柄上的4个小衬垫传递给使用者,任何在其附近的物体都会引起其手杖塑料柄上的四块垫子中的一块发生震动。障碍物越近,振动的频率越快,利用这种声纳波,盲人能够发现其前方、周围,甚至在其上方的障碍物,从而帮助存在视力缺陷的人士避开台阶或低洼的地面。综上可知,ETA的缺陷是工作时需要使用者不断进行扫描探测动作,而发现障碍物后,必须经过附加测量才能知道其尺寸,因此降低了行进的速度。但由于其结构比较简单,便于携带,而且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得以推广。1.2.2 移动式机器人 移动式机器人8目前广泛的应用在工厂自动化中,主要用于物件的搬运。由于安全与自动化的的要求,移动式机器人一般具有多种的感测器、强大的计算能力以
18、及高度的智能化的障碍物躲避系统(obstacel avoidance systems,OAS),OAS可以探测障碍物的位置,并制定出合理的行走计划,使得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中可以进行自主的导航,例如:位置估测、路径规划、轨迹追踪、障碍物闪避等复杂的功能。因此基于移动式机器人技术的导盲仪,功能上较EAT有很大提高。例如Yamanashi University的HITOMI和HARUNOBU,以及NavChair与PAM-AID都是用于导盲的大型自走式机器人。NavChair又名“辅助性轮椅导航系统”,也就是导航轮椅,是由密西根大学(Michigan university)机器人实验室研发成功的。它
19、是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电动轮椅,是一种服务器机器人,可以进行自主导航并有效的避开障碍物。PAM-AID是一个“智能行走机”,通过Bayesian网络将用户的输入值与传感器推导出的高级信息结合起来对用户的当前导航目标进行环境相关估算。这种“智能行走机”可以帮助老弱盲人在室内安全行走。移动式机器人虽然比ETA功能更完善,更加的智能化,但是它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对于倾斜路面、上下楼梯或者需要跨越的障碍物的处理相当困难,在行动的范围与地形上也会受到限制;并且行走的路径是由移动机器人规定决策的,这导致盲人使用者的行进是被动式的被机器人引导;此外即时的自主式行走需要大量的复杂算法的支持,导致硬件及开发成
20、本上都会付出相当高的代价9,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1.2.3 穿戴式导盲仪 NavBelt,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导航功能的腰带,是由美国密执安大学移动机器人实验室的科技人员Borenstein与Koren共同发明的。NavBelt的概念形成于1989年,它的设计理念来自于移动式机器人与盲人两者在运动上的相似性。移动式机器人与盲人同样具有执行运动、行进的能力,但却同样需要一个探测系统来探测行进路上的障碍物并加以躲避,因此直接将移动式机器人的障碍物躲避系统穿载在盲人的身上,盲人作为半被动的接受障碍物躲避系统命令的运动工具,并且具有比移动式机器人更灵活的行动能力。该装置由安放8个超声探头的腰带、置
21、于背包的小型计算机和立体声耳机组成。超声探头收发一体,声束角为150,采用误差消除快速超声激发理论(Error Eliminating Rapid Ultrasonic Firing,EERUF),可以消除重叠干扰,均匀排列的8个探头可以探测到120范围的物体。OAS运用矢量场直方图技术(VectoField Histogram,VFH)将超声探头获得的信息加以处理,通过立体声耳机,采用立体声图像技术,指引使用者行走。NavBelt因为是穿载在盲人的身上的,因此无法像导盲犬一样提供给盲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赖感。1.2.4 引导式手杖 较为新颖的导盲机器设计是在拐杖的末梢接上一组载有许多传感器、
22、小型控制计算机而下方装有导轮的移动式平台,也就是将原本移动式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移除,保留智能感测的部分。这样的架构特点是:舍弃动力装置,可充分减少机器的体积重量及盲人的负担,大大提高机器的可移植性;系统复杂度减小之后,可以着重在感测系统与导航辅助技术的设计上;轮子拐杖(Wheel-cane)的机构设计相对于NavBelt,在心理层面上可以给予盲人较大的依赖感与安全感。因此导引式手杖的设计可以祢补目前拐杖、电子式行进辅具、移动式机器人及NavBelt的缺点。目前已存在的此类型机器主要是Borenstein的GuideCane。GuideCane的概念形成于1995年,它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继NavB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声波 电子 手杖 设计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