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oc
《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寻找拉动农村内需的有效增长点以华中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为例【摘 要】 2008年,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构性调整,从外向型经济转向拉动国内需求。中国13亿人口中有56%是农民,这片市场不仅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并且对于我国顺利化解这次危机,利用此次契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要开拓农村市场,则必须了解农村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微观透视和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剖析就为我们制定更适合于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政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正是基于以上目的,我们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
2、中国农村色彩的村落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作为样本调查地,试图通过走访农户商户、当地政府等相关方,梳理清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脉络,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我们通过分层抽样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访谈也获得许多信息。本文以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作为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工具,在此分析结果上再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深度剖析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以不同收入层次作为纵向对比变量,以科学的消费方向作为横向分类标准,从差异中透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从问题中找寻开拓市场的突破口,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农村内需的的建议。【关键词】 消费结构 层次分析法 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 农村
3、居民 湖北目 录引 言3一、2006-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内消费品市场形势全景分析3(一)2006-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3(二)2006-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3(三)2006-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形势4二、选取积玉口镇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及演变趋势4 (一)样本基本情况4 (二)农村居民即期消费需求的结构和特点51、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5 2、农村消费环境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8三、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经济学模型分析:基于ELES模型和AHP模型9 (一)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9 1、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92、实证计算93、数据分析
4、10(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消费结构分析10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102、构造判断矩阵11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12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145、对AHP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14五、政策建议15(一)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15(二)促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16(三)加大农村生产劳动的资金扶持16(四)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16(五)瞄准市场,合理定位16(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16(七)通畅商品流通渠道16(八)建设一个功能齐全、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的农村市场交易体系16参考文献17引 言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逐步
5、影响到实体经济,激化了中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为了化危机为契机,提振中国经济,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兼具纲领性和实用性的中央文件,在这些措施中,将拉动农村消费作为政策主张的一个重中之重,显示了农村需求对于这次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然而,中国的农村问题又是一个极其特殊性的问题,农村老百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储蓄意识强烈,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不合理等等原因,长期以来使得农村消费趋于城镇消费的从属地位。无疑,应对经济结构性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拉动内需以提高国内消费这架引擎的性能,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为了
6、在了解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能够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调研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政府、商户掌握农村消费的基本情况,试图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农村消费市场及参与者行为习惯的脉络,找寻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突破口,发现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问题,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深度探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和前沿深度的分析,形成这篇作品。全文先从农村居民消费的宏观环境入手,选取国家统计局及官方其他发布机构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为分析依据,从宏观经济基本面逐步深入定位至农村消费品市场,依次为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综论、国内消费品市场全景分析、国
7、内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状况。然后选取此次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数据(截面数据)进行简单的分层结构性比较,以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作为纵向比较的分类因子。然后依据政府提供的农民收入状况和分层分析得出的结果还原积玉口镇的总体消费分层图。由于简单的纵向对比不够精确,我们选取了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对积玉口镇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回归分析,依次对消费支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探究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最后挖掘出农村消费市场的问题之所在,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一、2006-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内消费品市场形势全景分析(一)2006-2008年
8、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30个年份。全球经济陷入了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导火索引发的经济衰退。而在我国,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后,高房价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众多投资旺盛的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通胀的持续上升、GDP对出口产业的依赖度攀升都不同程度的削弱了其经济抗压能力。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不得不面对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向型经济,拉动内需以振兴经济。截止2008年10月,我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速均有所放缓,到了11月和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开始表现为负增长。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7.9%。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
9、1%,其中:出口下降2.8%;进口下降21.3%。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在居民收入方面,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实际增长8.4%。(二)2006-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775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较2006年的同比13.7%和2007年同比16.8%的增幅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持续活跃的城镇市场依然在全年引领并决定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总体发展态势。图1.1是我们汇总2007年至2008年
10、(2008年数据更新至11月)后绘制的全国社会消费品、县及县以下消费品(代表农村消费市场)的总额和涨幅对比图:图1.1 2007年与2008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涨幅对比图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从图1.1显示的社会消费品市场零售终端情况来看,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整体来看,2007至2008年消费品市场呈现总量、涨幅双双稳步增长的有利形势,并且结合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消费价格指数自2008年3月持续下行的情况来看,消费品销售形势的增长实际上更为显著。 在消费品总量的绝对性指标方面,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居民消费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小幅波动略
11、有上扬的趋势。 在消费品增幅的相对性指标方面,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幅持续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说明城镇居民拉动消费品市场的作用比较显著。(三)2006-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形势2006至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形势分析,从市场总量上看,截至2008年11月,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总量已达31232.6亿元,年度化后计算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2008年全年消费总量可34021.9亿元,同比增长24.33%。 农村消费市场消费总量的增加,从物质层面上看这一部分是由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从意识层面上看一部分来源于农民消费意识的增强。然而在农村消费市场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12、例如农村消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消费市场分布较散问题、农村消费市场制度问题、农村消费市场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都使得农村消费市场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二、选取积玉口镇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及演变趋势 (一)样本基本情况我们选择了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作为此次调研的地点。农户方面通过走访形式填制调查问卷,政府方面采取访谈方式获取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商户方面则结合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了解销售情况。积玉口镇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全镇辖22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农户7300户,人口3.7万人,其中集镇人口3200人。我们共走访50户农户作为样本总容量,采取分层抽样形式对高收
13、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按照1:1:2的比例随机抽取。最终共回收50份调查问卷,通过筛选最终确定40份为研究依据。政府方面,我们获取了近几年来政府的相关讲话文件以及关于开发潜江市各地区农村经济的书籍作为参考。 (二)农村居民即期消费需求的结构和特点消费是支出的一方面,农户在消费与其它各项之间的支出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的消费倾向,我们先着手从即期支出的结构和特点分析开始。从调查回收的后经过筛选的40份问卷的回答情况分析,在农村居民每年收入用于经常性支出方面,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子女教育、当年使用农业生产资料这七大方面选取五项支出的主要方面,并排序。得出的统计结果
14、 作为经常性支出的首项, 47.36%的农民选择了生产资料,排序第二的为26.32%的农民选择的食品,而医疗和文化娱乐方面无人选择,可见农村居民对于生存性资料的需求仍然是很高的。 作为经常性支出的次项,各项支出方面分布较为均匀,文化娱乐项仅占5.26%,最高项为交通通讯,占26.31%,其余各项居于10%至16%之间,差别并不明显。 除去农业生产资料不属于农村居民消费外,食品和交通通讯占最高,食品消费是传统的农村消费中的生存性消费,而交通通讯支出的迅速提高得益于无线通讯网络的完善和农村通讯需要。 1、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 (1)分析购买力:农村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经常性支出结构分析在前
15、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农村居民收入作为变量,考察在不同收入水平上农村居民对于消费的经常性支出结构。在这里对收入水平进行分级的标准为:按照家庭2008年收入情况将农民划分为高收入(人均年收入大于或等于5 000元);中等收入(人均年收入大于3 000元且小于5000元);低收入(人均年收入小于或等于3 000)。 以此作为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对积玉口镇人均年收入的占比分析由于采用排序方式无法准确量化,因此在此将支出的重要性按照降序排列,其对应的数值依次为50,40,30,20,10。将量化后的值代入,由此得出不同收入水平下农村支出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2008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不同收入阶层
16、居民支出结构动态比较图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支出比例和动态特征,我们了解到: 依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农村住户调查方案,按照农村居民购买力的来源,规定农村居民购买力指标计算公式为:农村居民购买力=全年现金收入-缴纳税款-上交集体的承包任务-集体提留和摊派-其它非生产性支出-储蓄借贷现金支出+年初存款余额+年初手存现金=当其形成购买力+上年结余购买力,在这里我们单将除农业生产资料外的其余各项经常性支出作为形成购买力的成分,将这部分总量与农业生产资料对比,得出结果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作为农民支出的必需项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在20.73%左右 按照取样比例加权平均得出结果。在农村居民的支出结构中
17、相对稳定。 作为必需品中的必需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重逐渐下降。这与恩格尔定律相一致。在针对高收入阶层的调查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76.8%的高收入农民都未考虑过对非基础食品(例如蛋白粉、补锌补钙产品等)的消费,没有农民明确表示会在收入增长后增加或加大对非基础食品的消费。在对低收入农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63.2%低收入农民食物来源是自产。中等收入农民在对非基础食品消费方面显示出意识的冷淡,仅有29.7%的中等收入农民表示有可能考虑非基础食品的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到达高收入阶层后,消费结构中出现了对文化娱乐的消费项,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均未将文化娱
18、乐项作为经常性支出的范畴。 比较其它方面,低收入阶层对于子女教育的支出重视程度与高收入阶层相当,中等收入阶层的交通通讯支出与高收入相当,高收入阶层的医疗保健支出在三类群体中相对较少。(2)分解购买力:农村居民即期消费结构 在将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除去后,再来集中分析消费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方式,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共分作八项:(1)食品。包括粮食、副食品、烟、酒、糖及其它食品。(2)衣着支出。包括服装、衣料及衣料加工费、鞋、袜、帽等。(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家庭日用品,家庭服务等。(4)医疗保健。包括医疗器具、医药费、保健用品等。(5)交通和通讯。包括家庭交通工具及
19、维修、交通费、通讯工具、邮电费。(6)娱乐文教服务。包括各类教育费、文化娱乐费、书报费等。(7)居住。包括住房、水、电、燃料等。(8)杂项商品和服务。包括个人用品、理发、美容用品、旅游、服务及其它用品。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以收入水平和支出方向为划分因素,得到积玉口镇居民消费结构,如表2.1:表2.1 2008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居民日常消费结构 元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杂项合计人均总收入高收入1007.58225.65298.35300.02293.56583.62758.13111.873578.788173.19中等收入925.23100.59224.68153.
20、26132.62219.16245.3836.592037.513625.00低收入538.3543.54105.0662.3346.98120.92200.0629.391146.631301.64在共性上: 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其中传统的食品支出居于最重要、最基础的层次,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7.5%。 食品支出连同居于第二的居住项超过总支出的一半,两者作为农民的生存性消费仍旧占据农民支出的主要方面。文教娱乐居于第三,调查中采访者表示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十分看重的,子女教育作为发展性消费,兼具投资效应,日益成为农民的支出重点。 家庭设备与医疗保健项齐头并进,许多农民家中都有2至3项家用
21、电器,电视的普及率很高,同时随着医疗保障工作的深入,几乎所有农民都已经被办理了医疗保险,其中未办理医疗保险的农民也表示愿意投保。在差异性上:在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民中,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消费结构上已经发生了改变。可见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在农民消费总量上会有一定的推动,同时也会引起农民消费结构内部的变化,收入水平对于农民各项消费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为了定性比较三个阶层的消费结构,我们将表将其制图分析。图2.2 2008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层示意图从里层项外层依次为低收入农民、中等收入农民、高收入农民,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不同收入等级的食品支出变化最为明显,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基于 层次 分析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实证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