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通信发射系统设计讲解.doc
《红外通信发射系统设计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通信发射系统设计讲解.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外通信发射系统设计摘要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具有功耗小,价格低,效率高,传输距离适中,体积小,编解码技术简单等突出特点,在家用电器遥控设备、农业大棚温度管理、工业现场温度采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就是设计并制作一种以51单片机为基础的红外通信发射系统,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电压信号。然后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电压信号、通过51单片机进行编码调制,放在38KHz载波信号中发射出去,借此实现实时采集现场的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的
2、红外调制发射。整个发射系统使用protues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整个实验设计的合理有效,能够正常工作实现预定的目标。关键词:无线通信;温度采集;AD电压采集;38KHz载波信号调制 Infrar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ABSTRACTInfrared communication is now more commonly used a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means, which has no pollu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tability, high safety and con
3、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an be applied in many occasions, such as home appliances, industrial control,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and other fields. Infrared communication for a long time, but into the 90 s,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scope is more extensive In
4、frared receiving tube with low consumption, low price, high efficiency,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moderate, small volume, simple decoding technology such as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remote control equipment,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dustrial fi
5、eld tempera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This thesis mainly is to design and produce a kind of infrared communication release system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llec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D voltage. Then wil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lected signals, AD voltage s
6、ignal, through modulation, 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 38 KHZ carrier signal to modulation signals and to realize the real-time collection site temperature signal and voltage signal modulation infrared emission, the whole launch system using protus simulation test,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
7、e whole design of experiment, works to achieve a predetermined target.Key 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Temperature acquisition;AD voltage acquisition;38 KHZ carrier signal modul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红外发射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红外通信11.2.1红外通信概述11.2.2 NEC协议41.3 红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61.3.1国外发展水平61.3.2国内发展水平71.4 论文技术路线81.
8、5 论文结构安排8第二章系统硬件简介92.1 单片机AT89C5292.2 AD电压采集ADC0832102.2.1 ADC0832简介102.2.2 采集AD电压原理122.3DS18B20温度传感器132.3.1 DS18B20简介132.3.2 DS18B20的操作162.4红外发射管182.4.1红外发射管简介182.4.2发射电路构造及原理192.5LCD1602液晶显示192.5.1 LCD1602的特性202.5.2 LCD1602的管脚说明212.5.3 LCD1602的指令或数据写入DDRAM或CGRAM22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233.1 发射系统主程序设计233.2 AD电压
9、采集设计程序243.3 温度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253.4 载波38KHz生成与调制25第四章基于PROTUES的系统仿真284.1 软件介绍284.1.1 PROTUES仿真软件284.1.2 Keil uVision4编程软件294.2 红外通信发射系统的仿真设计294.3 温度传感器校正系统的仿真调试304.3.1 AD电压采集仿真验证304.3.2温度采集仿真验证324.3.3红外通信发射部分344.4 整个系统的仿真34第五章结论36参考文献37附录A38致谢51第一章绪论1.1 红外发射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电脑技术发展早期的数据大都是通过线缆来传输的,但是线缆传输用起来比较麻烦,而
10、且需要特制的接口,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那些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脑、电视等的电缆就能让我们深有体会。于是人们就研究用无线的数据传输来代替传统的线缆传输,于是就有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的蓝牙(Bluetooth)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Infrared Data)。但蓝牙技术表现出来的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信息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其迅速发展的很大障碍。然而由于缺乏“一对一”终端产品,大多只能应用在数据业务方面,在通话业务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红外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声音传输带
11、来了强大的冲击力,同时也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以其传输中的灵活、方便、高效而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主要用于取代点对点的线缆连接。红外通讯是以红外线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信息,通过其在空中的传递来输送数据和语音信息的传输方式。通过数据的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无线数据的收发。红外传输速率较高,性价比高,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无线电干扰,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和稳定性,且具备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实现简单、空间信息接入灵活等突出优点,在近距离数据传输和控制上如移动计算和移动通讯的设备的应用中相对于其他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较为广泛,在电子产品和国防科技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在大多采
12、用单片机来实现短距离的数据传输的开发系统中,红外通信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出现较为广泛的一种,以其控制相对简单、实现较为方便、且传输的可靠性高、保密性强等优势,得到了业界的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需要,利用无线通信进行温度数据采集的方式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1.2 红外通信1.2.1红外通信概述1.红外通信原理红外通信,即利用波长为950nm红外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能够通过空间来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主要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来完成。发射部分所发送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编码电路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红外发光管转变为一系列的光脉冲发射到空中;接收部分进行光电转换将光脉冲转换为电信号,经解调
13、放大等后恢复出原信号。发送的二进制数据中的一系列脉冲调制信号的要被发射端发送出。38KHz的方波红外载波频率,脉冲宽度调制PWM模式传输,这将通过二进制数据“0”或在两个脉冲之间“1”检查间隔,并且PWM占空比进行发送。2红外载波或通过外围硬件电路也可以用于在微控制器的PWM定时器功能的实现。当接收端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38KHz的载波,将产生的低电平,否则产生高的电平,从而“永久”信号的红外光可以在连续的信号解调成一个方波预定的时期,经过微控制器处理,就可以恢复原来的数据信号。2.红外通信的特点红外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无线信号传输,并支持通过大量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技术,红外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14、1)通过数据电脉冲和红外光脉冲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无线的数据收发;(2)主要应用于点对点的无线数据传输场合,功能相对单一,可扩展性较差;(3)新的通信标准与早期的通信标准完全兼容;(4)指向集中(最好使收发端口相对或控制偏差角度在15以内),传输距离短;(5)传输速率较高、波长短、保密性强、安全可靠;(6)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实施。3.红外收发系统红外线收发器系统的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经过一系列的高频调制信号,将得到的红外光的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发射单片机二进制基带信号发送器,放大,滤波和解调编码脉冲的其他处理之后,成为二进制数字信号输出。其中,调整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调制(PWM调制)和PP
15、M调制两次改变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脉冲串到达实现。2换句话说,红外线通信的核心被传导到一个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的二进制,为了有利于通道红外传输(这是用于调制解调器红外线通信接口)。本次发射系统的设计所应用的是PWM脉宽调制。红外收发系统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红外收发系统Fig.1.1 Infrared Transceiver System4.红外通信协议简介在最近几年,基于红外线传输技术的红外通信协议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我们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中普遍都应用到了红外线传输技术。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最大的优点:红外线传输模式是不受无线电干扰,它的使用也不受无线管理会控制。缺点就是,红外线
16、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较差,导致传输距离受限。红外协议背景:在750nm至1mm的之间的红外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频率比微波高,比可见光低,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的光。目前,无线电波和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无线通信,但是这是由于在短波长红外线,衍射阻隔性较差,因此更适合于需要的应用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应用程序直接点对点数据传输线。为了使各种设备经由红外线接口进行通信的,协议红外数据(InfraredDataAssociation简称IRDA)发布了统一的硬件和软件的规范,这是标准的红外红数据通信标准。13标准红外数据通信,包括两个基本的协议和应用特定领域的协议。类似TCP-IP协议,它是一种层状结构,堆叠结
17、构形成。红外协议基本结构:其中基本的协议有三个:(1)物理层协议(Physical Layer Link Specification):制定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红外的光特性、数据编码、各种波特率下帧的包括格式等。为了实现兼容,硬件平台和硬件接口设计必须符合开发的红外协议规范。(2)建立连接协议(Link Access Protocol:IrLAP):发展过程中建立基本的连通性,规范描述了建立的基本过程,需要一个可靠的连接。(3)连接管理协议(LinkAccessProtocol:IrLAP)层,所述单元的一个的IrLAP,连接复用多个服务和应用程序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意
18、对IrLMP上层协议属于特定领域的应用程序规范和协议。其他的还有:(1)流传输协议(TingTP):在传输数据时进行流控制。制定把数据进行拆分、重组、重传等的机制。(2)对象交换协议(IrOBEX):开发一种数据格式的目标文件和其他数据传输。(3)串行协议层仿真(IrCOMM):允许使用使用串行通信的串行端口的使用红外通信现有的应用程序。(4)LAN接入协议(IrLAN):经由局域网唤醒允许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实际的远程控制的红外线遥控等功能。所有的红外协议栈相对大且复杂的嵌入式系统,由于高速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容量等的限制不能也不应该理解所有的红外协议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共享协议TinyTAP
19、重组的有关数据。它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这大大增加了代码的设计的复杂性,但真实的通信一般红外线不具有数据传输的量多,特别是能考虑将数据存储在单个广播数据分组,以超时和重传机制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可以简化协议堆栈,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的协议和功能,以实现他们的需求。6IRDA标准:包括三个基本的规范和协议:物理层规范,建立连接协议和链路管理协议。物理层规范设定的目标和要求,红外通信硬件设计,Irlam和对IrLMP两个软件层,负责连接创建,管理和维护。在基于对某些特定的应用红外通信和IrLAP还对IrLMP,IRDA还发布了大量的红外协议高水平,如微型TP,IrOBEX,IrCOMM,IrTr
20、an-P和IrBus等。基本原理:红外通信是利用近红外线为950nm红外广播新闻媒体,即通信信道。使用脉冲调制(PPM)方式发送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被调制在一定频率的脉冲序列,并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的红外发射光碟;接收端将接收的光脉冲中的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电路解调器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输出信号之后。6总之,红外线通信的本质是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接收红外信道进行传输;红外通讯接口是红外通道的调制解调器。1.2.2 NEC协议红外通信之前,通信双方必须先发展根据特定的通信协议要求的功能系统,那么你可以写相关的通信程序。本设计所应用的信协议是NEC红外遥控协议中的一种,其他的大
21、概还有十几种,如Sharp协议、Sony SIRC、ITT协议、RC5、RC6协议等。由于此课题对通信的距离要求不是很高,就选择了遥控器中最常用的NEC协议。NEC协议的数据格式引导码,用户码,用户码,键设置键和键码的反码,数据的旗站结束每一帧。其中,加密数据是总共324个字节NEC协议数据格式如图1.2所示。第一个字节是用户代码,第二个字节可以是用户代码或用户码计数器代码,由制造商所定义的,数据的第三个字节是当前键的键码,而数据的第四字节是关键码反可用于校正数据的代码。NEC协议数据格式如图1.2所示:图1.2 NEC协议数据格式Fig.1.2 NEC protocol data forma
22、t首次发送的是9ms的高电平脉冲,其后是4.5ms的低电平,接下来就是8位地址码(从低有效位开始发),而后是8位地址码的反码(主要是用于校验是否出错)。然后8位命令代码,那么该命令代码是8位代码计数器。以下是一个正常的序列,但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当一直按住一个按钮的时候,会隔110ms左右发一次引导码(重复),并不带任何数据,NEC协议数据格式如图1.3所示:图1.3 NEC协议数据格式Fig.1.3 NEC protocol data format换一句话说,发送命令代码将不再发送命令代码后,但每次110毫秒,发送一些代码复制。NEC协议重复码格式如图1.4所示:图1.4 NEC协议重复码格式
23、Fig.1.4 NEC protocol duplicate code format重复码由9ms高电平和2.25ms的低电平以及560us的高电平组成。NEC公司的协议时,UART数据表示为直观,但是数据本身的每个位象必须被编码,然后调制载波。引导码:9ms的载波+4.5ms的空闲。比特值“0”:560us的载波+560us的空闲。比特值“1”:560us的载波+1.68ms的空闲。其逻辑1与逻辑0的表示如图1.5所示:图1.5 逻辑“0”和逻辑“1”Fig.1.5 Logical ”0” and Logical ”1”逻辑1为2.25ms,脉冲时间560us;逻辑0为1.12ms,脉冲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通信 发射 系统 设计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