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简便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便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便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简便运算”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定安县第一小学 冯忠贞【教学内容】简便运算的复习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88页【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六年级下册学生要接触到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
2、了简便运算的思想,简便运算是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二、简便运算的数学核心思想:在简便运算中渗透变换、优化思想,“变整化”“凑整化”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计算“12516”时,都是通过把16经过变换,转化成8和2的积,再把125与8相乘结合凑整,从而达到优化的数学思想。三、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六年级学生,有关运算顺序、方法都明白,清楚。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过简便计算的五大定律与三大性质。但本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严重缺乏学习责任心和吃苦精神。计算不达标学生的比率达1/3之多。2、采取措施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中要强调运算顺序,针对错误,针对学生容易上当的、容易混淆的计算题,作为资料保存,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要求,学会正确的利用数和运算符号的特征合理灵活进行简算,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通过复习整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正确、合理、灵活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审题习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3、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计算的乐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的运用定律性质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出新课,整理
4、知识,构成网络 1、我们学了哪些运算定律呀?可以举例说一说吗?2、我们还学了哪些运算性质呢?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1)比如,依据加法、乘法的结合、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商不变的性质;除法性质。师适时板书:定律和性质,并适时师生、生生间进行评价。二、类化练习,拓展延伸1、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多。560165 7/15+3.73+8/15+6.27 7.19-2.17-4.83321.252.5 7/1623-7/167 8/137+1/75/1347/3725-25/3710 8/97/15+8/159/8+8/9 270(9x6)18.5-(1.45+8.5) 5.
5、6101-5.6 (5/6+3/4-7/12) 2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具有简算的意识,及审题的习惯)2、怎么知道这些题能够直接简算的?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3、追问:是不是数字只要能凑整就能简算呢?不能简算,根据什么?能简算根据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举例的方法找出简算所有类型,找出易错的地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及辨析的能力)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说到什么定律或性质时,如学生之间能相互补充最好,否则教师则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易错的题目。三、课堂总结:今天你想说点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一看、二想、三算、四查)预设:审题重要,观察特征、符号,依据定律、性质,凑整达到简算目的。四、
6、板书设计:(略)【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从而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设计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采用学生自己研究的形式,把简算类型、依据、易错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归纳补充,最后把小学学的简算依据的五大定律、三大性质归纳整理出来。使学生认识到加法和乘法有五大定律,减法和除法有三大性质。通过学生整理汇报,提高了学生的辨析的能力,纠错的能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学反思】 一上课,
7、我就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本节课复习内容,让学生目标明确。因为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很多,所以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整理:(1)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所有运算定律吗?(2)你能把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吗?(3)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4)请你将整理结果填写在练习本上。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将整理总结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最好的整理方法,既简洁又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一个自主活动的过程,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分类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知识整理中还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数学练习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老师,这道题目要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这说明学生的简算意识还很
8、差。学生计算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不看清题目就急于进行计算。因此,我精心挑选练习题目,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知道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前提是学会审题。要善于观察题中的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并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样既避免了计算的盲目性,又培养了良好的审题习惯。 整节课我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体会到整理知识的好处,感受到简算的优越性,使本节课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简便算法的能力,效果还不错。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用15克盐配制成含盐率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正确的列式是()A(15155%)5%B155%15C15
9、5%+15D155%152下面各式中,()是方程A5630B4x8C9x1543D5x633鸡和兔一共有8只,它们的腿有22条鸡有()只A3B5C64785(33)( ),商“8”写在()位数上。A个位数B十位数C百位数5一个长方体木块截下一段长3分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余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少24平方分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A20B45CD20或456如图,绿色长方体、黄色长方体与红色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已知绿色长方体上底面积为16dm2,黄色长方体上底面积为1200cm2,则大正方体体积是( )dm3A512B215C216D6127下列图形中,
10、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的是( )。ABCD8某项工程,原计划50天完成,实际提前10天完成,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 )A10% B20% C25% D80%9用一条长200厘米的铁丝围成以下图形,面积最大的是( )A正方形 B圆 C长方形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男生比女生多2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一个长方体恰好可以切割成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已知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60平方厘米;5克糖放入95克水中,糖占糖水的5%;将一段圆木锯成两段共用8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将这段圆木锯成3段要用16分钟;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便 运算 复习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