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基于标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的方法与策略.docx
《第五期基于标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的方法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期基于标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的方法与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第五期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一、 专家简介张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在山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课程标准解析、评价促进教学、课时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基于标准教学的案例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有课程标准含义的演义与解读、论教育问责报告的构成以美国教育实践为例等学术论文。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2009年以来,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实践探索。发表我们的教学基于标准吗?、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探索等学术论文和研究叙事2
2、0余篇。参与专著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记述了学校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实践历程。二、 主持人按语 教学设计是教师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制定颁布后,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就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新挑战。实地观察和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其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形式化、教学活动泛化和课堂学习评价试题化的问题。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也决定着教师“评什么”、“怎么评”。在教学实施中为了确保“学” “评”的一致性,教师就需要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将“学期课程纲要”中的学期目标逐步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依此指导课堂教学和评价
3、学生学习。然而,分析教师的课时教案却发现:一些教学目标的叙写还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下面是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社会和我”一节课中的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逐步养成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好习惯;发展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分析上述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它们并没能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目标中的“了解什么是信息”,是希望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特征还是信息现象,教学目标并没有讲清楚;“发展学生良好信息道德”显然在一节信息技术课中是实现不了的,这也不符合课时教学的实际情况;“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似乎作为任何学科的学习目标都
4、可以,但作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就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意义。可见,如果只是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成分,缺少用“一致性”的视角来思考教学目标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关系,教学目标也就只能成为教案中的一个“摆设”。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由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和组织的一系列课堂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曾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走进真实的课堂,尽管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所改观,但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也只是表现为某种固定的模式,如同一位教师说: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
5、习方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将此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理解,教学活动设计也只是注重了学习活动的外在形式,却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合理渗透,这也就出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学习结束后学生却是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并没能真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转变课堂教学角色,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关注点。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如果缺少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一致性分析、知识要点不能合理地渗透到任务设计之中,学习活动也就只能停留于简单的模仿层次,甚至出现 “为活动而活动” 的问题。课堂评价是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一种重要工具,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主题、
6、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明确具体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就需要依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评价的核心要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合理安排评价活动。但是实地课堂观察中我们却发现,课堂评价过程还存在着将“评价”简单等同于“课堂测验”,调研中一位教师如是说:近年来,教研室一直强调要加强每节课的学习评价,但是如何设计课堂评价、怎样选择评价内容,如何理解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们却还没有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当前的课堂学习评价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测验的方式进行,评价题目大部分是来自一些现成的考试题(例如练习册中的试题,往年市里的统考试题),并希望借助这些考试题目帮助学生了解每年的统考内容。事实上,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是
7、照抄照搬他人已经设计好的现成测验题目,或者简单地把统考试题作为课堂学习评价内容,缺少了教学目标和学习评价的一致性设计,势必就会出现“评价内容”和“学习目标”脱节,甚至还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为“考试而教”的问题。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就是希望通过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一致性的实现,克服“目标形式化”、“活动泛化”、“评价考试化”的问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又该如何确保教学目标有效地贯穿于教学之中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谈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斌研究员和锡山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佟柠主任,听一听他们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从中也许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三、访谈李锋:张
8、研究员,您好!课程标准制定颁发后,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确保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就成为了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那么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一致性方面,您有哪些建议呢?张斌: 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内容标准、教学目标、课堂评价、学习活动”的一致上。在这一致性实现过程中,“课堂评价”作为连接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活动的桥梁,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评价”。首先,注重课堂评价促进教学的功能。当前教育评价领域正发生着从“测量学范式”至“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在这种范式转换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教学、学习和评价
9、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评价不再只局限于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判断上,更强调其作为促进教学和学习的特征。教师通过课堂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和时间分配,避免过于依赖个人经验或教学感觉盲目地进行教学决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学生通过学习评价,及时检测个人的学习效果,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个人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法与策略,促进个性化学习。因此,基于标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评价促进教学的功能,实现从“为甄选而测量”到“为学习而评价”的理念转向,通过科学的课堂评价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其次,理解课堂评价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关系。基于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基于 标准 教学 设计 新部编版 方法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