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ord文档】XXX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doc
《【精品word文档】XXX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word文档】XXX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淄博职业学院二一二年五月目 录一、学院概况1二、评建综述3三、突出重点,增强学院发展优势4(一)创新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与时俱进4(二)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7(三)关注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9(四)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11(五)完善管理,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14(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社会声誉18四、管理创新,构建学院可持续发展机制22(一)实施高效运行机制,全员竞聘、职岗分离22(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实行三级管理、三级预算23(三)实施全时段覆盖管理,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3(四)实行绩
2、效考核机制,激活人才培养动力24五、巩固提高,凝练学院发展特色24(一)基于市场需求,建立人才培养快速反应机制24(二)基于“两深入”、“四融合”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方案25(三)基于项目管理,推动内涵建设上水平25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6(一)师资队伍技术服务能力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26(二)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26(三)教学改革尚未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27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2009-2013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和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教高字20
3、095号)等文件要求,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方针,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全员参与,扎实推进,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认真自评。一、学院概况淄博职业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齐国古都、工业名城山东省淄博市。2002年由原淄博商业学校、淄博化工学校、淄博城市建设中专和淄博工贸职工中专四校合并而成,2009年又并入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经过两次合校与资源整合,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办学实力逐年增强。2006年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2007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5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级验收,
4、综合办学水平居国内高职院校前列。图1 淄博职业学院校史沿革示意图学院规划面积3000亩,目前占地面积2000余亩,分三个校区。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其中实训实习场所面积138460平方米。教职工1383人,其中高级职称374人,正高级职称56人,博士、硕士44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任名誉院长,聘请25名博士、专家为客座教授。资产总额17.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3万册,校园网出口总带宽3010Mbps。现有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护理学院、艺术设计系等19个系(院),71个专业,涵盖制造、财经、医药卫生等14个高职大类,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2915人。
5、学院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学团队2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重点建设专业8个精品课程9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课程7门教学成果奖1项教科研课题2项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团队3个品牌、特色专业9个精品课程35门教指委精品课程16门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以上科研技术成果奖65项省级以上课题157项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375项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学生管理“全时段覆盖工作法”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
6、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批示,教育部印发简报进行经验推广。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主流媒体先后多次报道学院工作情况。二、评建综述根据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安排,学院于2011年8月正式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评估办公室;以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为基本依据,制定了淄博职业学院2012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总体方案;具体工作划分为学习动员、以评促建、模拟评估、实际评估、整改提高五个阶段,制定了各阶段的
7、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对近三年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按照“诊断性评估”要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求真务实,巩固示范校建设成果,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图2 评估组织机构图为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邀请何锡涛、王汉忠等评估专家做专题讲座,加深对评估指标内涵的理解;二是编发了淄博职业学院评估知识手册(教师版本、学生版本),通过座谈会、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高师生对以评估促内涵建设的认识;三是依据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办法,认真分析近三年数据,开展自我评估与诊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建成“评估工作专题网站”, 及时跟踪报道学
8、院各部门评估工作动态,为评估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三、突出重点,增强学院发展优势(一)创新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学院遵循“内涵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升水平”的工作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品牌强校、文化铸校、勤俭办校、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开发与调配学院人力资源,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1明确指导思想学院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瞄准人才需求市场;专业锁定市场走势,培养跟踪就业岗位;把握高职发展前沿,树立质量立校观念;突出高技能教学特色和国际型人才培养特点;建立高效运行机制,优化办学效益”
9、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崇尚实践精神,铸就技术品质;立足区域经济,培养职业人才;面向世界办学,打造教育品牌”的办学理念,围绕“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目标,确定了“立足服务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形成工、商、医、艺、社会事业等各类专业群有机结合、综合性的办学格局,以工为主,建立综合性、国际化、高技能教学型的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2科学编制规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编制了淄博职业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明
10、确了“建成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现代高职院校”作为“十二五”的总体目标。发布了淄博职业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任务分解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按期推进,定期进行测评和考核。3研究教改先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学院开展了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活动,重点支持“岗位创新”、“行动研究”、“教改课题”项目,教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与工作创新。其中由院领导主持的省级重点教改课题“工学四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等多项成果已经在学院应用。图3 淄博职业学院20092011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经费
11、对比情况4. 突出教学地位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明确提出一切工作必须自觉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行教育教学工作联席例会、教学工作例会制度,院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各系(院)主任(院长)、教务科研处、学生处处长参会,专门研究解决教学和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院领导联系系(院)制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学院在政策支持、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大力向教学一线倾斜,出台了高水平成果奖励办法,自2007年起学院每年拿出150余万元对在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技能大赛等方面取得的高水平成果进行奖励。学院2009-2011年人才培养投入费用分别为7091
12、.86万元、5922.52万元和6212.27万元,总额达19225.65万元。5. 坚持以人为本学院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营造和谐学习和生活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奖学助贷政策,制定了奖助学金评选发放办法,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对贫困生提供资助,各类资助金额逐年增加。搭建了“人文关爱”、“技能关爱”、“贫困关爱”、“心灵关爱”等“五老”志愿者关爱教育阵地,有333名教师与学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2011年7月,省、市关工委领导来我院调研视察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召开淄博市高校关工委工作现场会。图4 淄博职业学院2009-2011年度奖助学贷款人数对比分析图5 淄博职业学
13、院2009-2011年度奖助学贷款金额对比分析6创建平安校园学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成立了以院领导为组长的校园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平安校园建设、食品卫生安全等机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工作网络。自学院成立以来,校园平安稳定,从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稳定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安保队伍与校园技防建设,投入800余万元建设校园安全防控网络。制定和完善了安全风险防范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50余项制度,规范了教学与实训、设施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践行民主管理,落实
14、校务公开,建立申诉机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机制,保障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建立安全教育机制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安全工作重心前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制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12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安全教育进课堂,以盗窃抢劫、打架斗殴、消防事件等实际案例汇编了安全教育教程,开展“课前一分钟安全教育”。三年来举办各类消防培训、讲座、报告会56次,培训消防骨干1.6万人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山东省教育厅“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
15、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一等奖,连续三年被市高校工委评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10月,山东省高校学生食堂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在我院举办,学院介绍了食堂管理经验。(二)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做到“四个到位”:提升职教理念,认识到位;强化师资培训,培养到位;参与社会服务,实践到位;完善考评机制,激励到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结构不断改善。1. 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学院制定并实施了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年
16、度考核办法、高水平成果奖励办法等教师绩效与教科研工作等考核制度,形成了一套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2. 实施“四大工程”,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实施“全员素质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理念更新,多渠道提升全员素质。实行 “全员素质工程”,先后有330余名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150余名教师分别赴德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培训,800余人次先后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各类培训。创办院内“示范校建设专题讲坛”、“内涵建设讲坛”等,聘请李进、杨应崧、姜大源等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40余场,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教理念和执教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全员素质提升。实施“双师结构”工程。实行
17、双向挂职,教师兼任企业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通过教师技能大赛、定岗实践、横向研发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服务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人才培养;建立兼职教师工作档案,建成兼职教师数据库,为兼职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共同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实行刚柔结合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绩效考核。师资队伍基本实现了结构的双师化。实施“岗位创新”工程。自2007年起,学院设立以“岗位创新”、“行动研究”、“教改课题”等主题的教改项目,投入2000余万元经费,鼓励教师立足岗位,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模式等教学改革过
18、程中遇到的问题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探讨解决方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近三年有200余项课题立项,获得专利授权73项,发表论文125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46篇,被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21篇,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带头人先后5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交流其科研成果,244项成果已在省级以上获奖,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学院制定实施了教学名师选拔与管理办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办法,建立了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教学名师梯队。名师带动教学团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说课、评课、督导等教研活动,组织指导各类教学、师生技能竞赛活动,
19、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和技术服务,在实际工作中锤炼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打造了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为引领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院级教学名师32名。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市场营销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等3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29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创新团队。学院100%的专业教师有企业实践经历,聘用行业企业兼职教师744人,专兼职比例为1:1,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4.95%,102人次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521名教师取得了技能证书、1225人
20、次实践锻炼。学院、系(院)每学期至少各举办一次兼职教师培训。(三)关注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学院始终坚持“深入市场了解人才需求、深入学生了解成长需求”和“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培养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由人文素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拓展课程体系组成的三大课程体系。学院建成了82门优质核心课程、142门精品课程。其中有工厂供配电技术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等省级精品课程35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教指委精品课程16门,医务英语等院级精品课程82门。市场营销学等15部“十
21、一五”规划教材,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11种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317门,共同开发教材233种。表1 淄博职业学院20092011年度开发课程与教材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2009年2010年2011年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数(门)44103170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数(种)3586112国家精品课程(门)230省级精品课程(门)6910省级优秀教材(种)3081. 系统构建三大课程体系构建人文素养课程体系。自2008年始,学院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信息搜集和处理、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构建了由入学教育、思想政治、大学
22、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身心健康、职业角色体验、职业指导、潜能开发、人际沟通、社会实践等11门课程组成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组建团队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并出版了11本教材。每门课程的学分、学时、教学进程由教务科研处统一安排,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并组织实施,体现课程的个性化特征。2012年3月,全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山东省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研讨会”在我院举行,学院的人文素养课程改革成效得到高度评价,高教社资助10万元研究经费。“基于任务贯穿协助型教学模式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获山东省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立项,“以人为本,以应用能
23、力为核心,构建新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获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立项,“以语文教学改革为平台构建高职生人际沟通能力训练新模式”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高等数学课程经过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先后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的好成绩。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能力课程体系。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习规律与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各专业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典型工作任务归并为行动领域,再按照教学论重构学习领域,进而形成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学院每两年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word文档 精品 word 文档 XXX 高等职业 院校 人才培养 工作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9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