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个人工作总结【精华合集】6.doc
《新闻编辑个人工作总结【精华合集】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编辑个人工作总结【精华合集】6.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新闻编辑期末总结1新闻编辑专业技术总结7新闻编辑部2012年终工作总结82013年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10新闻编辑期末总结1报纸编辑内部的三次分工(P3)2新时期报纸编辑面对的全新环境:(1).社会变革加剧使报纸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2).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报纸编辑面对压力强大的市场竞争环境。(3)现代科技发展使报纸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3全国范围掀起两次“广播热”:(1)第一次热潮源自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原广东二台)的开播,这是国内第一个专业广播电台。(珠江模式)(2)第二次热潮起始于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打破一省一台的格局。此
2、后,全国各地专业台、系列台纷纷建立,1993年被称为“广播年”。4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版阶段;第二阶段是变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综合发展阶段。5媒介形态变化原则:6新闻编辑:(1)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原则(2)形态变化原则(3)增值原则广义:每一个对新闻作品进行编辑加工的人。狭义:新闻机构中专职从事大众传媒工作的新闻编辑。7采编合一与采编分离各自适用的环境:采编合一:采访与编辑工作不做严格区分,从业人员身兼多职。采编分离:采访与编辑工作严格分开,从业人员只任其一职。对时效性强的新闻编辑内容如要闻版、时事报等实行“采编分离”,对时效性相对较弱,而报道深度要求较高的内容如新
3、闻性专版实行“采编合一”。n8编前会:在每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9采前会:也是编前会的一种,但会议时间通常在中午之前,是在传统的编前会之前的一次会议。采前会的出现是因为新闻竞争不断加剧,报社对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工作日益重视。10美国最早进行媒体融合实验的是论坛公司。中国的媒体融合经历了由互动到一体的递进式发展过程:(2)报网一体: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1)报网互动: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11我国媒体在融合进程中的四种不同做法:(1)组建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2)组建虚拟的跨媒体报道组织。(3)对媒体
4、组织结构进行局部性重构。(4)对媒介组织的整体变革。12采与编的区别:采编工作性质不同;采编工作目的不同;采编工作方式不同。13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与“再创作”的体现:(1)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2)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14新闻编辑部门在媒介产品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1)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2)编辑部门还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3)编辑部门是单个新闻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中心(4)编辑部门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15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新闻媒介具有“双重属性”,大众传播进入“小众”“窄播”时期。定义媒介受众定
5、位:发现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群体,从而为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众,以便针对此需求进行产品决策。媒介功能定位: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规定。面向同一受众群体的媒介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16新闻媒介的市场定位的特点:(1)必须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2)传递信息的同时,担负起引导舆论的责任17直接影响媒介的五要素:(1)受众(2)媒介的控制者(3)广告客户(4)传通中介(5)竞争者18媒介的编辑方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媒介的受众对象(2)新闻传播的内容(3)传播的水准(4)媒介的风格特色19媒介产品定性与定量设计的具体内容:(1
6、)确定报纸新闻版组或新闻版、广播电视新闻频道或新闻栏目、网络媒介新闻频道或新闻网页在整个媒介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如版面总量、时间总长度等。(2)确定报纸新闻版在报纸上的位置、出版频率和具体时间,广播电视新闻栏目播出的具体时段和播出频率,网络媒介新闻网页的位置。(3)设计新闻产品中的各组成部分,包括报纸各新闻版面及其中主要栏目的设计、广播电视各新闻栏目的设计、网络媒介中各新闻网页及其主要栏目的设计等。20媒介产品是一种集体性的创造活动,从事这种创造活动的是由“核心层”与“外围力量”组成的集体。核心层:指领导并具体进行操作的那部分编辑人员。外围力量:指所有为媒介产品设计出谋策划、不固定地参加策划活动
7、的人员。21新闻产品设计过程的三个阶段:(1)设计预备阶段:采集信息(外部信息、内部信息)(2)方案设计阶段(3)试行方案阶段22在进行方案优选时应注意:(1)方案优选应以整体效果为评判标准(2)方案优选应注重受众惯性和心理特征(3)方案优选应以充分发挥媒介内部潜力、扬长避短为评判标准(4)方案优选应以低投入、高产出的效益原则为评判标准23新闻产品设计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媒介创办之初,需要根据对目标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进行总体定位和设计另一种是在媒介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出于应变需要而进行的产品设计。24新闻稿件的来源:一是通讯社提供的新闻特点1.稿件已经通过编辑的审查加工,播发出来是
8、成品,质量有保证2.通讯社和报社有固定的供稿关系,稿件供应有计划3.供给各个新闻单位共同选用的,通用性强二是新闻媒体的记者自己采写的新闻特点:1.质量有保障2.记者向报社供稿是规定的工作任务,能够紧密的围绕本报的报道要求,也能适应紧急索稿的要求。三是媒体之外的通讯员或其他作者提供的新闻稿件特点:1.质量不稳定2.稿件供应具有自发性特点:庞杂多样,需要甄选处理四是从其他新闻媒体上获得的可供转载或做线索与资料的稿件25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的过程与方法:初选:编辑把他们初步认为合适的稿件选出来,提供给总编室或者相关版面的主编。复选:大部分稿件经过复选就可以编排见报定选:涉及重大问题的报道,或是重要批评
9、稿件、重要存疑稿件、对报道效果较难把握的稿件等,需要由总编室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后作出决定。26新闻价值包括: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其中重要性的体现:一是报道内容直接关系国家、民族的政治利益,这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使得新闻被最大范围的人们给予最大程度的关心二是报道内容对于社会现实问题有强烈的针对性三是新闻所报道的问题或现象与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27如何分析一条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1)将新闻稿件的内容与发布新闻的时机与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考虑,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2)分析新闻稿件的社会效果,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3)对于新闻社会效果的判断,要注意合理、合法,要杜绝有明
10、显危害性质的新闻。28对新闻稿件的媒介适宜性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媒介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分析新闻稿件的媒介适宜性29新闻稿件中需要更正的差错有两类:(2)根据同题报道“差异化”的原则,分析新闻稿件的媒介适宜性(3)根据媒体的性质与容量,从把握重点与平衡的角度分析新闻稿件的媒介适宜性一是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二是新闻报道的立场观点有错新闻内容与事实不相符的几种情况:作者虚构、东拼西凑、细节夸张、主观孤证、道听途说、有意导演。30新闻稿件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科学、清楚、统一31以下几类稿件特别要注意调查:一是特别重要的新闻二是批评性新闻三是新作者的稿件四是容易失实的
11、作者的来稿五是搁置了一段时间的稿件32在改稿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将稿件放在新闻媒体的“参照系”中,确定最佳修改方案(2)根据改稿时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确定由谁来改(3)改稿要使用正确的校正符号(4)改稿中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意见,尽量使稿件保留原有的特色(5)改稿中要认真细致,防止出现新的差错(6)改稿中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并注意使用有意义的新生语言33新闻标题的定义: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新闻标题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类题、单行题和现代标题。34新闻标题的功能:(1)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2)揭示新闻内容(3)评价新闻
12、内容(4)吸引读者阅读(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35确定标题的结构和表现手法:1、确定标题结构的原则(1)根据稿件的重要性、篇幅长短和体裁决定标题结构(2)根据新闻报道意图决定标题的结构(3)根据报纸标题的一贯风格制作标题,以保证报纸形象的相对稳定性(4)根据当日版面编排的需要决定标题的结构(5)采用具体的形象的表述方式,使标题形象生动(6)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标题形象生动新闻编辑专业技术总结作为一个县级电视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电视台。我们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通常都是帮助百姓解决他们生活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或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咨询之类,有时也会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华合集 新闻 编辑 个人 工作总结 精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8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