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学生会开展校际交流的模式探讨.doc
《高校的学生会开展校际交流的模式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的学生会开展校际交流的模式探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的学生会开展校际交流的模式探讨伴随着社会的大发展,高等教育也日益向多样化、社会化、综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要以开放的办学体制取而代之较为封闭的办学体制,实行校际交流与合作。学生会组织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高校对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平台。作为校园最大最重要的学生组织,学生会扮演着广大同学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在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里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学生会校际交流,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
2、有力保障,同时是学校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渠道。随着教学改革、后勤社会化及“条块结合”的属地化管理等一系列新举措在高校广泛地开展,学生发表论文会组织的工作运作模式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目前许多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模式存在交流形式过于单一、交流方式缺乏规范性、交流内容相对局限等问题。为通过交流更好的完善高校学生会工作模式,从而找到更加适合高校学生会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建立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的长效机制、拓展学生会校际交流形式、创新交流内容、充分明确学生会的职能和作用,保证其自主性、加强各级学生会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会交流中优
3、秀内容与环节的继承等,从而促进高校学生会工作的发展。一、基本概况1、高校学生会学生会是在校大学生自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学校党委的间接领导和各级团委的直接指导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自身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学生工作。目前,学生会在高校中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仅以南京高校为例,其中共有高校38所,每所高校各级学生会工作部门设置不同,一般设有:主席团 、办公室、学习部、礼仪部、勤工部、公关部、实践部、治保部、文娱部、体育部、生活部、权益部等部门。高校学生会组织是高校学生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组织,是高校党政部门联系广大同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
4、重要表现。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组织建设,对于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党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2、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的发展学生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与同学们的期待,学生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学生会组织定位不清晰、工作开展缺乏普遍性和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与同学的联系,与“真正实现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同学中来,到学生中去”服务理念相脱节,因此不断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学生会工作机制亟需引起高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学生会校际交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很多国内外高校都已重视开展学生会的校际交流,如2006年3月2
5、6号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以论坛交流的形式邀请了中山大学部分学生会骨干进行学生会校际交流,使得两校不仅加强了学术上的交流,通过相互借鉴经验更促进了两校学生会工作模式的的发展;2011年11月18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通过会议了解各校近况及学生会的架构机制也增进了各校间的紧密联系及友谊,促进各高校的发展;2013年3月24日南京邮电大学学生会参加了在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我的左手,你的右手”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活动,交流形式多样,通过两大学校学生会的交流,丰富了各高校学生会的工作经验,加强了两校学生会的交流和沟通,并为今后学生会校际交流活动的开展打
6、下了基础。各高校学生会校际的交流都进一步加强了各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了学生会校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切实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通过相互交流、相互研讨、会议 、文娱活动等方式,借鉴和学习了兄弟院校学生会工作经验,促进了高校学生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本次调查的目的1、响应今年中华全国学生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第四点的号召: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会组织自身建设,着力完善基础学生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强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强化学生会自身职能,完善学生会体系,服务同学成长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服务理念
7、。2、通过本次调研,探讨学生会校际交流模式现状存在的不足,从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学生会校际交流发展不足的根源,从管理的视觉上来提出对策,进而为各高校的学生会提出更好的建议,使各校的学生会交流模式得到完善,加强各高校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及提升组织的工作能力。为建立友好紧密的校园高校学生交流关系,进一步拓展同学们的交流范围,锻炼学生会成员交流合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合作积累宝贵的经验。三、调查分析1、回收率我们一共设置400份调查问卷,除去无效问卷75份,有效样本量为325份,有效回收率为81.25%。2、问题分析2.1高校学生会校际交流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从学
8、生会的级别划分,院(系)级占39.4%,校级占61.6%。小组成员考虑到本次调查的重点是校际交流,校级学生会参与度要比院级学生会要高,因此,在问卷调查时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从调查对象所处的职位划分,主席占2.08%,主席助理占5.56%,副主席占6.25,部长占40.28%,副部长30.56%,干事占15.28%。调查的对象涉及到学生会的各个职位,因此,了解到的信息更全面,更系统,有助于掌握每个学校学生会具体情况,这对于我们的调查分析学生会校际交流更加深入。2.2学生会校际交流的具体情况对于参与校际交流活动的人员是如何产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9.31%的人是全体学生会人员自愿参加;有16.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学生会 开展 校际 交流 模式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8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