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复习总结解析.docx
《分离工程复习总结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工程复习总结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离工程第一章 绪论原原料液细胞分离(离心,过滤)溶解(加盐酸胍、脲)粗分离(盐盐析、萃取、超过滤等)复性纯化(层析、电泳)脱盐(凝凝胶滤滤超超过滤=浓缩(超过滤)精制(结晶、干燥)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1. 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 机械破碎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剪切力,使组织、细胞破碎。一匀浆法珠磨法。撞击法。超声法 物理破碎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的外层结构破坏,而使细胞 破碎。一压力差破碎法 化学破碎通过各种化学试剂对细胞膜的作用,而使细胞破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酸碱I 酶促破碎破坏,而达到细胞破碎自溶法外加酶制剂法I2. 在选择细胞破碎方法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细胞处理量; 细
2、胞壁强度和结构(高聚物交联程度、种类和壁厚度 ); 目标产物对破碎条件的敏感性; 破碎程度; 目标产物的选择性释放3. 名词解释: 过滤:利用薄片形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称为 过滤。凝聚:在中性盐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降低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絮凝: 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 - 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絮凝。【在絮凝剂高分子聚合分子的作用下,基于架桥作用,胶体颗粒和聚合物交连成 网,形成10 mm大小的絮凝团过程。是一种以物理集合为主的过程。】 包含体:指细胞或细菌中高表达的蛋白质 ( 也可以汇同其他
3、细胞成分 )聚集而成的不溶性 颗粒。4. 生化工业常用的分离设备有哪些?加压叶滤器、板框过滤器、旋转真空过滤器等。5. 凝集与絮凝过程有何区别?如何将两者结合使用?常用的絮凝剂有哪些?答:凝集 :在中性盐作用下,由于双电层排斥电位降低使胶体体系不稳定的现象。 机制:破坏双电层、水化层解体胶体吸附、氢键结合等。絮凝剂种类:A、阳离子类:如聚丙烯酰胺 (+)、聚苯烯酸二烷基胺乙酯、聚二烯丙基四胺;B阴离子类:如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磺酸、聚丙烯酰胺(-);C非离子类:如聚丙烯酰胺 (0)、环氧化乙烯。第三章 初级分离1. 名词解释: 沉淀:由于物理环境的变化而引起溶质溶解度的降低、生成固体凝聚物的现
4、象,称为沉淀。 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盐溶: 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会增加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在水溶 液中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溶。等电点沉淀:利用蛋白质在pH值等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下降的原理进行沉淀分级 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法。泡沫分离 : 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 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的方法。2. 沉淀法纯化蛋白质的优点有哪些? 操作简单, 经济, 浓缩倍数高3. 常用的沉淀方法包括哪些? 盐析沉淀等电点沉
5、淀有机溶剂沉淀 聚合物沉淀热沉淀4. 何谓盐析?其原理是什么?盐析分离的操作步骤?盐析:蛋白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原理:低离子强度下的盐溶向蛋白质的纯水溶液中加入电介质后,蛋白质将吸附盐离子,而形成扩散双电层(产生分子间相互排斥作用)导致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大,发生盐溶。高离子强度下的盐析溶液主体中那些与扩散层反离子电荷符号相同的电解质离子将把反离子压入(排 斥)到双电层中。由于盐的水化作用,其将争夺蛋白质水化层中的水分子,使蛋 白质表面疏水区脱水而暴露,增大它们之间的疏水性作用步骤: 取一部分料液,将其分成等体积的数份,冷却至 0C。 用公式(3.6 )计算饱
6、和度达到20% 100%所需加入的硫酸铵量,并在搅拌条件下分别加到料液中,继续搅拌1h以上(同时保持温度在 0C),使沉淀达到平衡。 3000g下离心40min后,将沉淀溶于2倍体积的缓冲溶液中,测定其中蛋白 质的总浓度和目标蛋白质的浓度。 分别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的总浓度和目标蛋白质的浓度,比较沉淀前后蛋 白质是否保持物料守恒,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以饱和度为横坐标,上清液中蛋白质的总浓度和目标蛋白质的浓度为纵坐 标作图。5. 常用的盐是什么,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常用的盐:溶解度大 可配制成具有较高离子强度的无机盐溶液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便于低温操作。盐溶液密度不高,以便蛋白质沉淀
7、的沉降或离心分离。【硫酸铵(常用),硫酸钠,氯化钠,磷酸钾,磷酸钠】主要影响因素: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无机盐种类和浓度【相同离子强度下,不同种类的盐对蛋白质的盐析效果不同盐的种类将影响到 Cohn方程中的盐析常数盐的种类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与离子的感胶离子序列相符】 温度和pH值【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 升高而增大 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中,温度的升高利于蛋白质脱水,破坏水化层并导致 蛋白质溶解度的降低】6. 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理是什么?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水溶性有机溶剂:水的活度将降低有机溶剂对水具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够争夺蛋白质表面的水分子。结果:随有机溶齐滋度
8、增大,水化程度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下降,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 力增大,从而发生凝聚和沉淀7. 影响有机溶剂沉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机溶剂沉淀的特点?优点:有机溶剂密度较低,易于沉淀分离与盐析沉淀相比,沉淀产物不需脱盐缺点:有机溶剂沉淀容易引起蛋白质变性成本高,操作要求在低温下进行。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pH值:pH多控制在待沉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 样品浓度: 中性盐浓度 某些金属离子8. 等电点沉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利用在低离子强度下蛋白质溶解度较低的特性,调整溶液pH值至等电点或在等电点的pH下利用透析等方法降低离子强度,使蛋白质沉淀。【等电点沉淀适用于疏水性
9、较大的蛋白质(如酪蛋白)】第四章膜分离技术1.超滤(UF和微滤(MF)超滤(UF):根据高分子溶质之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溶质之间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方法。【超滤操作压力在0.11.0MPa UF法适用于分离或浓缩直径1 50nm的生物大分子】 超滤MWC大概为0.0010.02 艸,120 nm。微滤(MF:是一种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成分的方法,是根据料液中的固形成分与溶液溶质在尺寸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微滤操作压力更小(0.050.5MPa; MF法适用于细胞,细菌和微粒子的分离。】微滤为0.02520卩m2.名词解释:渗透: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由纯水迁移到盐水溶液中的现象叫做渗透。反渗透:
10、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渗透,这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为反渗透透析: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他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纯水或缓冲液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高分子溶液中的小 分子溶质透向另一侧,而另一侧的水透向高分子侧。渗透气化:以渗透选择性膜为介质,基于溶质膜透过性差别,在膜两侧蒸汽分压差作用下,使溶液混合物质部分蒸发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水通量:膜的另一特性是其纯水的透过通量,通称水通量。【水通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般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度)通过测量透过一定量纯水所需的时间来测定
11、。】浓度极化: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凝胶极化: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会析出,形成凝胶层。当分 离含有菌体、细胞和其它固形成分的料液时,也会在膜表面形成凝胶层。这 种现象称为凝胶极化。截留曲线:通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质或水溶性聚合物的截留率,可获得 膜的截留率与溶质相对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为截留曲线。截留率:表示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截留相对分子量:将截留曲线上截留率为 0.90的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定义为膜的截留相 对分子量(MMC)膜分离: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的过滤介质(半透膜)作为选择性障碍层,允许某些物
12、质通过,而截流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达到分离目的的操作单元。微滤膜用膜的平均孔径标志膜的型号。3. 各种膜组件的特性型式优点缺点管式易清洗,无死角,适宜于处理含固体较多的料液,单根管子可以调 换保留体积大,单位体积中所含 过滤面积较小, 压力降大中空纤维式保留体积小,单位体积所含过滤面积大, 可以逆洗,操作压力较低, 动力消耗较低料液需要预处理,单根纤维损 坏时需调换整个 模件螺旋卷绕式单位体积中所含过滤面积大,换新膜容 易料液需预处理,压力降大,易 污染,清洗困难平板式保留体积小,能量消耗界于管式和螺旋 卷绕式死体积大4. 影响膜分离速度的主要因素。 操作形式 流速 压力 料液浓度5. 膜的污染
13、与清洗。膜污染的原因:凝胶极化引起的凝胶层,阻力为Rg溶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层,阻力为Ras膜孔堵塞,阻力为Rp膜孔内溶质吸附,阻力为 Rap膜的清洗:一般选择水、盐溶液、稀酸、稀碱、表面活性剂、络合剂、氧化剂和酶溶液等为清洗剂,一般采用的清洗方法有反向清洗,试剂置换,化学降解消化。具体采用何种清洗剂和清洗方法根据具体的膜确定。在采用有效清洗的同时,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或减少膜污染,一般可从膜的预处理(用乙醇浸泡聚砜膜),料液预处理(调pH,预过滤),开发抗污染膜,临界压力操 作等方面进行。第五章萃取1. 双水相萃取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原理:双水相萃取是指利用物质在互不相
14、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的分离操作。影响因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盐类pH温度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PEG(聚乙二醇)/盐,PEG葡聚糖,PEG粗葡聚糖。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原理:在较低温度下,不断增加气体的压力时,气体会转化成液体,当温度增高时,液 体的体积增大,对于某一特定的物质而言总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后,物质不会成为液体或气体,这一点就是临界 点。再临界点以上的范围内,物质状态处于气体和液体之间,这个范围之内的流 体成为超临界流体(SF)。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气体的较强穿透力和类似于液体的 较大密度和溶解
15、度,具有良好的溶剂特性,可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单体。特点: 萃取速度高于液体萃取,特别适合于固态物质的分离提取。 在接近常温的条件下操作,能耗低于一般的精馏法,适于热敏性物质和易氧化物质的分离。 传热速率快,温度易于控制。 适合于非挥发性物质的分离。主要影响因素: 萃取压力的影响(2)萃取温度的影响(3)萃取粒度的影响(4)CO2流量的影响3. 比较Nerst分配常数AO0分配常数A、分配系数mNerst分配常数AOO分配常数A分配系数m定义式RTA飞叫a HhChA= CL 或 A JH AoCHrL5 或ytmmCH ,tXt浓度活度之比浓度之比总摩尔浓度之比应用全部浓度范围内稀溶液稀溶
16、液分子形态两相中分子形 态相同分子形态可不冋4. 孚L化现象和主要影响因素?乳化现象: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中的现象,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困难。主要影响因素:黏度 流量 入口速度 分散相表面张力5. 掌握多级错流萃取与多级逆流萃取的图解法?m事(t贡*草的禹令6. 破乳的方法? 破乳的方法主要有:【填空题】 化学破乳:是向乳化液中加入极性破乳剂,吸附乳化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从而降低孚L化液的稳定性,实现破乳的目的。(使用范围有限,对系统产生污染。 ) 静电破乳:利用高压电场的作用使乳液滴带电,在电场中产生泳动。在交变电场中乳滴的泳动使其受到不同方向的剪切作用而被破坏。(设备简单,操作方
17、便,且破乳效果好,适用范围广。)7液膜萃取、反胶团萃取、液固萃取的原理和特点。原理特点液膜萃取液膜模拟生物膜的结构,通常由膜溶剂、表面活性剂 和流动载体组成。它利用选择透过性原理,以膜两侧 的溶质化学浓度差为传质动力,使料液中待分离溶质 在膜内相富集浓缩,分离待分离物质。反胶团萃取反胶团中表面活性剂非极性头向外与有机溶剂接触, 极性头向内形成极性核,极性核溶入水后形成微“水池”。反胶团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它的含水量(“水池”中溶入的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W0),它决定反胶团的尺寸。在 W0V10寸3,水分子被束 缚在反胶团的壁上,它的凝固点下降、共价键参数 改变、氢键破坏;只有在 W较大时,才存
18、在自由水。 当含反胶团的有机溶剂和蛋白质水溶液接触时,蛋 白质在某种作用力(静电、亲和、疏水)下进入水 池”中,水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蛋白质周围形成一 个保护层,使蛋白质避免与有机溶剂接触,不致失 活。液固萃取8. 名词解释:反萃取: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称为反萃取。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分配常数:在恒温恒压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即分配常数。孚L化: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混合的液体中的现象,使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困难。 分配系
19、数:萃取过程中常用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表示溶质的分配平衡,该比值称 为分配系数或分配比。反胶团:通常将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胶团称为反胶团。临界胶团浓度(CM)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 超临界流体:在临界点以上物质处于既非液体也非气体的超临界状态。9. 影响分配系数的各种因素? 溶剂的选择 盐析(无机盐如硫酸铵, NaCI等可降低产物和溶剂在水相中的溶解度) pH值(pH值影响蛋白质的解离度,调节 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因而改变分配系数。) 温度。(温度影响双水相系统的相图,因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第六章吸附分离技术和理论1. 影响吸附的
20、主要因素?吸附的特点?吸附: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影响因素:1,操作条件,温度和压力对吸附有影响,适当升高温度有利于化学吸附,低温 有利于物理吸附,温度对气相吸附的影响比对液相吸附的影响大。对于气体吸 附,压力增加有利于吸附,压力降低有利于解吸。2, 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的性质如孔隙率,孔径,粒径等影响比表面积,从而 影n3, 吸附质的性质与浓度,对于气相吸附,吸附质的临界直径,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饱和性等影响吸附量,对于液相吸附,吸附质的分子极性,相对分子质 量,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影响吸附量。4, 吸附剂的活性,吸附剂的活性是吸附剂附能力的标志,常以吸附剂上所吸附 的吸附质量
21、与所有吸附剂量比的百分数来表示,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吸附剂所能 吸附的吸附质量。5, 接触时间,吸附操作时,应保证吸附质与吸附剂有一定的接触时间,使吸附 接近平衡,充分利用吸附剂的吸附能力。6, 吸附器的性能。特点:节能、产品纯度高、可除去痕量物质、操作温度低2. 离子交换吸附(简称离子交换)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原理:离子交换剂表面键合离子基团或可离子化基团,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带有相反电荷 的离子,发生电荷转移。特点:可通过调节pH或提高离子强度的方法洗脱。离子交换剂的特点: 离子化率与离子交换能力成正比; 强离子交换剂的离子化率基本不受pH值影响,离子交换的 pH值范围宽; 弱离子交换剂的离子化率
22、受 pH值影响很大,离子交换的 pH值范围小; 疏水性高、交联度大、孔隙小和电荷密度高。不适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子的分离提取。3.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类型有哪些?离子交换树脂有多种分类力浊,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按树脂骨架的主要成分分类,如聚苯乙烯型树脂、聚丙烯酸测树脂、环氧 氯丙烷型多烯多胺型树脂、酚-醛型树脂等;第二种按聚合的化学反应分为共聚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第三种按骨架的物理结构分类,可分为凝胶型树脂亦称微孔树脂、大网格树脂亦称大孔树脂、以及均孔树脂;第四种按活性基团分类,分为含酸性基团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含碱性基闭的阴离子 交换树脂。由于活性基团的电离程度强弱不同又可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离 工程 复习 总结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8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