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工法.doc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工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工法.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2、适用范围13、作业准备14、技术要求25、施工工艺及流程36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147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158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209安全措施2210环保及文明23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工法1、编制依据1.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2.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3. 根据DK193+553火烧屋基双线大桥第一根冲击钻灌注桩7-4#桩基成功施工后的施工经验。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一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CYSG-4标采用冲击钻施工工艺的灌注桩。本施工工艺适用于软土、粉质黏土、泥岩夹砂岩及各种复杂地质的桥梁桩基施工。3、作业准备3
2、.1施工技术准备3.1.1根据设计文件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细则。3.1.2施测墩台及孔位控制中线,做好护桩。3.2场地准备3.2.1在旱地上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开挖工作平台。3.2.2在浅水中宜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满足冲击钻有足够的作业面。3.2.3钻孔场地在淤泥较厚时,可采取换填淤泥、加深护筒、增大水头压力、筑岛围堰等措施。3.2.4在场地布置中安排泥浆循环净化系统。3.3物资准备根据工程备好各种所需材料。3.4人员配备(劳动力组织采用内部队伍组织模式,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3、)主要人员见表1冲击钻灌注桩施工主要劳力安排表3.5机械设备机械配备见表1冲击钻灌注桩施工主要劳力安排表表2冲击钻灌注桩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序 号职 务数 量序 号职 务数 量1现场负责人17安 全 员12技术负责人28测 工33钢 筋 工89试 验 员14电 焊 工810钻机操作员根据工程定5电 工211机械司机根据工程定6修 理 工112其 它根据工程定表1 冲击钻灌注桩施工主要劳力安排表4、技术要求4.1相关部门提供的该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4.2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物、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4
4、.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对所需的材料必需作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并委托有资历的试验室根据所用的原材料作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4.4测量人员已对钻孔桩位置进行了测量,并标出其中心位置,并在纵横向设了护桩。4.5钻机司机等操作人员已进行了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冲击钻机8JDZ62砼拌和站HZS12023装载机ZLM50E24砼搅拌输送车HTM604125变压器SL7-315/3536发电机组250KW17汽车吊QY2528高压电动油泵ZB-500109抽水机ZS-80610钢筋切割机GQ-40211钢筋弯曲机GW-4021
5、2电焊机BX3-300413闪光对焊机3表2 冲击钻灌注桩施工机械配置表5、施工工艺及流程施工准备埋设钻孔护筒搭设作业平台桩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制作、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护筒基桩检测。见图1冲击钻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1施工准备人员机械进场,进行桩位详细测量放样,标明具体位置,钻机就位,各种原材料进场。5.2埋设钻孔护筒钻孔前应设置坚固不漏水的护筒:5.2.1钢护筒在旱地或水中均可使用,筒壁厚度可根据钻孔桩径、埋深和埋设方法选定,一般钻孔桩可为412mm,必要时可根据钻孔桩孔径、埋设方法和深度通过计算确定。5.2.2钢筋混凝土护筒可在水深不大的钻孔中使用,筒壁厚度为
6、810cm。5.2.3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40cm。5.2.4护筒埋设方法:(1)在砂土,粉砂土地和砂砾等松散河床挖埋护筒时先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高度深30-50厘米,直径比护筒大40-50厘米的圆坑。然后在坑底填筑30-50厘米厚的粘土,分层夯实,以备安设护筒。(2)在粘性土中挖埋时,坑的直径与上述相同,坑深则与护筒相等,坑底稍加平整。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拉线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把护筒放进坑内,用十字架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其圆心与坑底的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另用水平尺校正,使护筒直立然后在护筒周对称地均匀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并对称夯实,在砂砾地层埋设时,更应夯埋密实,以免回填
7、粘土与砂砾交界处漏水。回填夯实第一层土后,应检查搞筒位置是否正确,才能继续夯填。(3)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4)在岸滩上护筒埋置尝试为:黏性土、粉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浆护筒埋置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埋设时应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或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5)在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左右,在水中平台上设置护筒,可根据施工最高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埋深,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在水中平台上下沉护筒,应有足够的导向设备控制护筒位置。(6)护筒顶
8、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图1 冲击钻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备制砼吊运砼施工准备埋设钻孔护筒搭设作业平台桩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制作、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护筒基桩检测制作护筒钻孔注浆泥浆沉淀供 水开挖泥浆池设置泥浆泵泥浆备料制作钢筋笼钢筋混凝土组拼检查导管钢筋混凝土测量沉碴厚度钢筋混凝土移走钻机钢筋混凝土测量砼面高度钢筋混凝土5.3泥浆池防护与泥浆制备5.3.1钻孔桩施工时应设置沉淀池,泥浆池设置在两墩中间,一个泥浆池最多允许供两个墩位使用,在24m垮中间不允许设置泥浆池。5.3.2泥浆池上缘纵向11m横向8m深3.0m,泥浆池按1:0.5放坡
9、,泥浆池外围设钢管防护栏,钢管使用 40双横杆,钢管外刷红白0.3m等距相间油漆,栏杆柱露出地面高度1.2m,打入地面深度不少于0.5m,埋设距泥浆池边缘0.5m,间距3.0m,横杆上下间距0.6m。5.3.3泥浆池应设置密目的安全防护网,挂设醒目的 “泥浆池危险,请勿靠近”“注意安全”等安全警示牌。5.3.4钻孔施工应根据地层情况制造泥浆护壁。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黏土或膨润土,造浆量为2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如下:5.3.5泥浆比重:当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岩石1.2,黏土、粉
10、土1.3,坚硬大漂石、卵石1.4。黏度: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大于6.5。5.4搭设作业平台根据实际场地情况,施工钻孔桩作业平台。5.5桩机就位安装钻机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底部应平整,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5.6钻孔5.6.1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5.6.2开始钻孔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使初成孔坚实、坚直、圆顺,能起导向作业,并防止孔口坍塌。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方
11、可进行正常的冲击钻孔。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孔。宜选用平底钻锥、控制进尺、低冲程、稠泥浆钻进。5.6.3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在冲击钻进中取渣和停钻后,应及时孔内补水和泥浆,保持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黏度。5.6.4钻进过程中,钻头起落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渣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5.6.5钻进过程中,应勤松绳、适量松绳,不得打空锤;每钻进1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及时排除钻渣并置换泥浆,使钻锥经常钻进新鲜地层。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
12、面图核对。每次松绳量应根据地质情况、钻头形式和钻头重量决定。5.6.6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提高孔底5m以上,孔口应加护盖。5.6.7为防止冲击振动邻近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混凝土强度,应待邻孔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施钻。5.6.8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查,按填写钻孔记录表。5.6.9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检查发现钻孔钻头直径磨损超过15m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更换新钻头前,应先检孔到孔底,确认钻孔正常方可放入新钻头。5.7成孔检测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可采用笼式测孔器或超声波检测。目前
13、施工现场主要采取笼式测孔器,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5.8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检孔器与测绳对孔径与孔深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可采用换浆法,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在抽渣或吸泥时,应及时向孔内注入清水或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清孔应符合下列标准: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的颗料;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为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允许沉渣厚度不大于5cm。否则应进行二次清孔。5.9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5.9.1对于较短的
14、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8米,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5.9.2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 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焊接。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条,按设计位置布置好盘条, 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5.9.3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截面接头
15、数量不超过主筋根数的25%,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转动混凝土垫块,见右图。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5.9.4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两部平板车直接运输。当长度超过6米时,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翻斗车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由专人负责运输过程交通安全。5.9.5骨架的起吊和就位(1)制作完成后, 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
16、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
17、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2
18、)架的制作和吊装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5.10安放导管5.10.1安放导管前应搭设浇筑混凝土工作平台,平台应坚固稳定,高度满足导管吊放、拆除和充满混凝土后的升降要求。5.10.2灌注水下砼采用导管及漏斗技术要求(1)水下混凝土导管在平面上的布设根数和间距,应根据每根导管的作用半径和桩底面积确定。(2)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直径可采用2030cm,中间节长度宜为2m等长,底节可为4m;漏斗下可用1m长导管。(3)导管使用前
19、进行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按自下而上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宜大于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组装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4)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和孔口工作平台高度等因素确定,漏斗底距钻孔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漏斗容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浇筑量要求。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5)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升降试验,导管吊装升降设备能力应与全部导管充满混凝土后的总重量和摩阻力相适应,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6)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0 400mm 的空间。5
20、.10.3导管承受最大内压力计算:prchc-rWHW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5.11浇筑水下混凝土5.11.1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不大于5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5.11.2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并不宜大于3m。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
21、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1)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VD2/4(H1+H2)+d2/4h1式中: V :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 :桩孔直径;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米;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d :导管内径; h1 :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W/C;H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W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C :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2)箭球、拨栓或开阀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砼,首批砼灌入
22、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5.11.3水下混凝土浇灌(1)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6m,当混凝土内掺有缓凝剂、浇筑速度较快、导管较坚固并有足够的起重能力时,可适当加大埋深,但不宜超过8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击 钻孔 灌注 施工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8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