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从纬度位置看,大局部处于中纬度地区;大局部在北温带,小局部在低纬度地区,即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开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面临大洋,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开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络。我国西部深化大陆内部,有利于开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络。面临大洋,背靠大
2、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潮湿气流深化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阔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二、疆域辽阔: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限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间隔 约为5500千米,因此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间隔 约110千米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集合处135E。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上73E。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间隔 约5000千米,因此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我国的领海马范围从海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我国划出的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6、我国与朝鲜、越
4、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4个直辖市北上天重,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根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分。自治州是介于省和县之间的一级民族地方。(3)特殊省:局部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两简称的省A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五个自治区I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B贵州省贵或黔贵阳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C四川省川或蜀成都K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D陕西省陕或秦西安H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E甘肃省甘或陇兰州L西藏自治区藏拉萨简称难写省上海沪上海简称难写省江西省赣
5、南昌重庆渝重庆福建省闽福州河北冀石家庄广东省粤广州河南豫郑州海南省琼海口湖北鄂武汉安徽省皖合肥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内蒙古自治区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e、长江、黄河都从青海省流过;五十元反面的是西藏的布达拉宫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一、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包括满港、澳、台。不包括时填13。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从1990年到2021年,我国人口增幅逐
6、渐下降。我国人口众多,一方面对社会经济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我国平均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较大的国家。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开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人口根本国策:实行方案生育。人口政策的根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进步人口素质。4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5人口地理界限: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而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上海。人
7、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一、56个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主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55个。2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3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织杂居。4主要少数民族分布: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
8、族、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e、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f、蒙古-那达幕、马头琴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高山族-丰收节台湾 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 藏族-雪顿节、晒佛节集体舞 朝鲜-长鼓舞、跳板 哈萨克-冬不拉 蒙古-摔跤 新疆-手鼓舞5民族政策:各族政策:各民族不管大小,一律平等:平等、团结、自治二、大散居、小聚居、交织杂居: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织杂居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大局部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范围也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各民族对国家都做出很多奉献。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势是地表上下起伏的总趋势P1911、19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2阶梯划分的主要根据:海拔高度。3三级阶梯概况: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潮湿气流深化内地,形成降水,利于农业消费。河流东流,利于东西交通,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的落差地段,水能丰富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之间盆地和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10、、四川盆地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阔。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仅占1/10 多一点5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走向山脉名称东西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11台湾山脉12西北东南阿尔泰山脉13祁(q)连山脉14南北走向贺兰山15 六盘山横断山16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伟的山脉山区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11、和生态旅游业,常见自然灾害: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四大盆地:四大高原: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天苍苍,野茫茫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黄土高原F:沟壑(h)纵横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纬度最低,利农业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冰川广布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开拓为梯田、开展果园或经济林木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 “黑土地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辽东丘陵(L)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
12、被称为“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M)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东南丘陵(N)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根本特征一、气温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黑龙江漠河最冷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异很大。b、 造成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新疆吐鲁番最热。2、温度带:1根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熟制一
13、年三熟一年二熟或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作物水稻水稻冬小麦春小麦春小麦青稞地形区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青藏高 原二、降水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局部地区集中于夏季。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160050mm。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如今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如今吐鲁番盆
14、地的托克逊。2、干湿类型:根据气候和干湿状况来划分1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关系。2四类干湿区:干湿类型降水量毫米分布地区举例植被农业类型潮湿区大于800mm南方地区森林水田农业、尖房顶半潮湿区400mm800mm华北平原森林、草原旱作农业半干旱区200mm400mm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荒漠畜牧业干旱区小于200mm西北地区大部荒漠平房顶三、气候:影响气相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1、气候的两个根本要素:气温、降水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受海陆位置影响产生的: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15、。3、我国的季风: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青藏昌高原山地气候。西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附:长江以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1夏季风与冬季风: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夏季风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以其为主西南季风区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影响:带来丰富降水,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 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偏南风温暖潮湿冬季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区域:除青藏、云贵二高原,台湾、海南二岛外影响: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 强时,会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气候偏北风寒冷枯燥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a、季风区:夏季风
16、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c、分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在夏季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冷枯燥,夏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秦岭准河以北的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在0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秦岭准河以南的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和旱季11-次年2月滇、粤、台三省南和海南省高原山地气候四季低温,有的地方终年冰雪覆盖青藏高原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一、我国的湖泊: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17、。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2外流区:供应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3主要外流河:a:注入太平洋: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b:注入印度洋:H雅鲁藏布江、c:唯一注入北冰洋: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f:人工运河: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
18、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我国河流在夏季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南海;黑龙江-鄂霍次克6、外流河汛期夏季:区域降水多;内流河汛期在夏季:冰雪融水多7、汛期最长是珠江;位于有无结冰期的是:淮河三、长江与黄河概况:识图一:源地:A唐古拉山注入海洋:B东海流经:11省,4 地形区分界点:C宜昌,D湖口支流:E汉江、F嘉陵江、G岷江、H雅砻江、I赣江、 J湘江、K乌江湖泊:L鄱阳湖、M洞庭湖水电站:N葛洲坝、O三峡城市:P上海、Q南京、R 武 汉、S重庆、T攀枝花识图二:源地:A巴颜喀
19、拉山注入海洋:B渤海分界点:C河口、D桃花峪内蒙古、河南、山东支流:E湟水、F汾河、G渭河水电站:H龙羊峡、I刘家峡、J青铜峡、K三门峡、L小浪底省区城市:9省,4地形区: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塑造了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还为沿岸提供了灌溉之利,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其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即中游地区,沉积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应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力枢纽,在下游不断加固黄河大堤。其下游狭小:因为“地上河且少支流。黄河上发生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地理 年级 上册 重点 知识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