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doc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二、药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3三、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4四、水针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5五、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6六、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6七、拔气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8八、中药熏蒸蒸汽自控治疗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9九、穴位貼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十、刮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1十一、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二、中药湿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三、中药坐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四、中药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五、敷药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六、中药封包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七、中药涂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
2、八、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十九、腕踝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二十、低频脉冲电治疗操作评分标准二十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一、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压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少一点-5用物准备75%酒精棉球、王不留行籽、探棒、止血钳、手消剂5少一样-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核对床号、姓名、治疗部位,解释,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根据应贴穴位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2、手消剂使用3、探查耳穴:借助探棒寻找阳性反应点,辩
3、证分析,确定治疗方案、选穴配方。4、消毒:75%酒精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5、贴压:再次核对穴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钳夹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使耳廓有发热、胀麻感(即得气)为度。6、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7、整理患者床单位,安置好患者。8、整理用物,洗手。9、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1051052010555未核对未解释未使用定穴错误未消毒未核对手法不正确未观察反应体位不合适未洗手未记录-5-5-5-10-5-5-10-10-5-5-5注意事项1、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防止王不留行籽移位、脱落。2、夏季多汗时不宜贴压过长;冬天有冻疮、炎
4、症时不宜贴压。3、贴压后疼痛较甚时,一般可局部放松胶布或移动位置。4、耳穴一次不宜选用过多,一般以3-8个为宜。5、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5少一点-5考核时间 考核者二、药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温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5少一点-1用物准备治疗盘、直血管钳、药罐、弯盘、纱布、毛巾。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皮肤消毒液。10少一件-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核对床号、姓名、治疗部位,解释,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根据应拔穴位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松开衣着,暴
5、露确定穴位,保暖。2、再次核定穴位、部位。3、检查竹罐有无缺损、裂缝。右手持直血管钳夹住煮好的竹罐罐体,左手拿一折迭湿毛巾,在罐口离开药液时,迅速用紧扣罐口以免空气进入竹罐内,将罐移至选定的部位,待吸牢后撤手。4、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以红紫色为度,其疗效最佳。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如疼痛、过紧。留罐15分钟。5、起罐时一手挟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6、协助病人穿衣,合理安置体位,整理床单位,使用过的物品及器具进行消毒,归还原处,洗手。7、记录拔罐部位、留罐时间、效果。105201010105少一步未核对未检查吸附力不强留罐时间不符未观察未询问方法不
6、正确少一步未记录-2-5-5-10-5-5-5-5-10-2-5注意事项1、解释到位。2、注意患者体位舒适。3、罐具必须无缺损、裂缝。4、拔罐部位、留罐时间要正确。5、注意防止烫伤皮肤。6、留罐期间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感受。10少一点-2考核时间: 考核者:三、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将少量中药溶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5少一点-5用物准备中药灌肠液、输液瓶、网袋、输液器、治疗盘、弯盘、纱布、石蜡油、棉签、草纸、中单、水温计、小枕。10少一件-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
7、操作步骤1、向病人解释,嘱病人排空二便。30分钟后再作保留灌肠。2、回治疗室,核对中药瓶签中的床号、姓名,取出渣中药灌肠液约200ml,测量药温(39-41)、倒入清洁的输液瓶内,套网袋,插输液器。洗手。3、备齐用物至病人床边。查对床号、姓名,再次解释,拉上床帘遮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移臀部至床沿,垫上小枕,抬高10cm, 脱裤,垫上中单、治疗巾,保暖。将药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液面离肛门约4050厘米)。关闭输液开关。4、排气、关闭输液开关。左手戴一次性手套,弯盘置于臀部,取下输液器尼龙针及橡皮管,润滑输液管前端,分拔臀部,插入肛门10-15厘米(根据病变部位深浅决定插入深度,最深可达202
8、5厘米),稍停片刻,固定。5、松开输液器开关,滴入通畅后,调整6080滴分6、滴入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药液滴入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药液滴完,关闭输液器开关,缓缓拔出,置于弯盘内,用草纸轻轻按压肛门。8、协助病人平卧,抬高臀部,整理床单,清洁用物,洗手。9、记录灌肠液量,滴注过程、时间、病人反应等,签名。1010101555555未解释未排二便未测温未洗手未查对、解释卧位不适未抬高未遮挡、保暖未排气未润滑输液管深度不宜滴数不宜未观察开关未关闭未按压未整理未记录-5-5-5-5-3-2-2-3-5-5-5-5-5-2-3-5-5注意事项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的部位,以
9、便取合适的体位和插入的深度。2、肠道疾患宜在睡前灌入。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者不宜作保留灌肠。10少一点-5考核时间: 考核者:四、水针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水针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渗透,把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5少一点-1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巾、药物、砂轮、无菌注射器、注射盘、碘伏、棉签。治疗卡5少一件-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治疗室:清洁环境(擦拭台面、治疗盘),将干燥的治疗盘放于妥善处。2、核对注射卡、医嘱、病人姓名、
10、诊断、药名、剂量、浓度、穴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安瓿有无破损、药液是否变质、配伍禁忌,铺无菌盘,选择合适注射器,正确锯安瓿及吸取药液,放于无菌盘内,携至床旁。 3、再次核对姓名、诊断、药名、浓度、剂量,解释,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按穴位取适当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注射部位,保暖。4、按注射卡正确定位,询问病人感受(得气-酸麻重胀感),做好记号。一般以1-2穴(针)为宜。5、局部涂碘伏(内外直径5cm)。6、核对药液,右手持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左手拇指(中)指绷紧局部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固定针位,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 7、病人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至皮下再改换角度进针。并观
11、察有无晕、弯、折针等及药物过敏性反应等。 8、药液注射后快速拨针,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片刻,再核对床号、姓名、穴位。 9、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10、洗手,记录注射穴位、药名、剂量、浓度、药物反应等、签名。5151055155555未清洁未核对铺盘错误吸取不正确未核对体位不适未保暖取穴错误消毒方法错未核对未排气注射手法错未观察未核对少一步少一步-5-5-5-5-5-2-3-5-5-5-5-5-5-5-1-2.5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有毒副作用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2、按医嘱选择合适的穴位
12、进行操作,每穴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毫升。3、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药液更不能注入脊髓腔内,以免损伤脊髓。4、病人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禁用。10少一点-2.5考核时间: 考核者:五、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1、术者运用一定的手法于病人体表一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还具有保健强身、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10少一点-5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巾、滑石粉、大毛巾,必要时备酒、姜汁、薄荷水5少一样-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13、,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治疗(保健)部位。2、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3、 协助大小便,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并保暖。4、 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根据需要手上选蘸滑石粉、酒、姜汁、薄荷水等。5、 按不同疾病、不同部位确定按摩的手法,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6、 操作时嘱患者身体放松,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7、 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中间稍作休息,总的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8、 协助病人穿衣,合理安排舒适的体位。9、 整理用物。洗手。1
14、0、记录按摩的穴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55553055555未核对未解释未保暖少一步穴位选错手法不对未观察反应时间控制不对体位不合适未洗手未记录-5-5-5-2.5-10-10-5-5-5-5-5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除头面部、手掌及脚掌外,应注意保暖。2、 操作者在操作前必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患者皮肤。3、 操作过程中如患者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免发生意外。4、 孕妇和妇女经期的腰骶部与腹部忌按摩。5、 操作熟练,仪表态度沟通技巧符合要求。5少一点-5考核时间: 考核者:六、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
15、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少一点-5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5少一样-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治疗(保健)部位。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3、协助患者大小便,松开衣着,安置合适体位。4、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5、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随时掸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5-15min。6、观察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
16、有无不适,防止烫伤、烧伤。7、彻底熄灭艾条,清洁局部皮肤。8、协助患者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9、整理用物。洗手。10、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5551020105555未核对未解释未安置未核对未保暖方法不正确未观察反应未清洁体位不合适未洗手未记录-5-5-5-5-5-10-5-5-5-5-5注意事项1、 艾条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2、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3、 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4、 艾灸时先灸左边,再灸右边。5少一点-5考核时间: 考核者:七、拔气
17、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温通经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5少一点-1用物准备治疗盘、气罐、弯盘、小药杯、纱布。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纸片、凡士林、棉签、三棱针、梅花针、皮肤消毒液、无菌镊、干棉球、纱布、胶布等。10少一件-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点-1操作步骤1、核对床号、姓名、治疗部位,解释,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根据应拔穴位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松开衣着,暴露确定穴位,保暖。2、再次核定穴位、部位。3、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左手拿气罐,左手将罐口按扣在选定的部位(穴位)上不动,右手持抽气枪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护理 技术 操作 流程 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