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教案-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教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第四课时)教案-北师大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思想:本节内容需四课时讲授;三角形是学生在小学就已熟悉的图形,本节以观察房子的顶部框架中所包含的三角形出发,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基本要素(边、角、顶点)及其表示方法,进一步展开对三角形性质的讨论。首先结合生活实例引入三角形的概念、表示方法。接着运用观察和测量等方法获得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运用已有的结论进行简单的推理,从而得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只须通过测量等活动归纳得出结论即可,无须用不等式证明。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通过操作获得了这
2、个结论,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自觉地思考,思考能否利用平行线的有关事实说明这个结论,将直观和说理结合起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记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2掌握三角形的高线的画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认识三角形的高线,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画出它们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方法探求发现法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探求问题,在动手操作
3、中发现规律,从而使他们掌握新的内容教具准备上节课的电脑课件电脑课件: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投影片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大家来看大屏幕如图537,ABC中,有一条红色线段,一端点在顶点A处,另一端点从点B沿着BC边移动到点C,观察移动过程中形成的无数条线段(AD,AE,AF,AG)中,有没有特殊位置的线段?你认为有哪些特殊位置?图537生老师,这个问题上节课已经解决了这些线段中有三条线段的位置比较特殊,它们分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师对上节课我们已探讨了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这节课来研究三角形的高线讲授新课师从刚才移动的过程中,知道:AGBC,这时
4、我们说AG就是ABC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如何定义的呢?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height)图538如图538,线段AG是BC边上的高注意:三角形的高是线段由定义可知:AG是ABC中BC边上的高,那么有AGB=90,AGC=90,AGB=AGC教师演示视频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那么如何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呢?我们先来回忆:过一点如何作一条直线的垂线?生甲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对折直线所在的纸片,使直线重合,折痕过已知点,这样折痕就是过已
5、知点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垂线(甲同学演示)生乙也可以用三角尺来画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移动三角尺,使它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这样即可画出过一点并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生丙也可以利用量角器来画师很好,同学们利用几种方法,画出了过已知点并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那能不能画出三角形的高呢?下面我们来做一做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生甲我能画出这个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用折纸的方法也能得到它们这三条高相交于一点如图539图539线段AD、BE、CF是ABC的三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下册 认识 三角形 第四 课时 教案 北师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