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实验报告总结.doc
《滴水实验报告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实验报告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滴水实验报告总结滴水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如何节约用水?二、实验内容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三、实验步骤找一个带有刻度的量杯打开水龙头调至没有拧紧的状态。将量杯放置水龙头下方,同时开始计时。我用了1分钟的时间,共接了12.5毫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体积、质量以及密度方面的知识。1、毫升,升,是体积单位2、毫克,克,是质量单位前者和后者的转换,一般是以水为衡量标准,因为水的密度是1kg/l,所以1毫升水=1克=1000毫克1升水=1千克四、实验结果在水龙头为拧紧的情况下,根据我的观察,基本上1秒钟漏1滴水,一分钟共漏掉了12.5克水。按照这个速度我做了以下推算。一小时
2、漏掉克水。八小时漏掉克水。十小时漏掉克水。一天漏掉克水。五、实验分析、总结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仅一个水龙头,而且是1秒钟只漏1滴水,觉得不怎么样,但1天居然浪费了近18升水。试验完成后,我的心里真的感觉到了一阵阵的不安,赶紧上网对我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了一下查询,发现中国的水资源十分紧缺,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此来看,我们在日常用水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而且自己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终于明白了这次试验的最终目的,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今后我将从爱惜一点
3、一滴水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的观念和习惯。四年级5班杨雨昕体验创新成长滴水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渔洋小学黄细辉张鹰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是渔洋小学数学课题组的一员黄细辉。我校研究的课题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与学生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研究,今天我以课题中的一个案例滴水实验为例,汇报的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接下来,我将从案例研发的背景及价值、案例的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成果、案例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汇报。一、案例的背景及教学价值“滴水实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以“滴水实验”为背景素材,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我国是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但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淡水的现象,本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收
4、集现实数据,激发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第二,“滴水实验”活动能够在课堂中完成,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有年月日、乘除法的计算、估算、计算器的使用等数学方面的知识,还有秒表的使用、天平的使用等其它学科方面的知识。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案例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渗透节约用水的意识。针对“滴水实验”任务,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简单的解决问
5、题方案;并能根据方案,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合作的用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反思质疑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二、案例的实施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课例采取了如下实践:、情境导入提出任务出示水龙头滴水的图片,加入学校厕所洗手的水龙头滴水的图片,让实验任务的提出顺其自然,体现出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也体现出数学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性。组织学生提出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呢?、思考交流设计方案学生明确活动任务之后,有可能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可以先提问:要想收集实验数据,真的能让水龙头滴水一年吗?
6、如何在课堂上做实验?怎样得到这个数据呢?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得出:先做实验,得到平均1分能滴多少水,在推测、估算出一年大约让费多少水。接着讨论具体怎样做实验,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需要哪些数据?怎样测量出这些数据?实验得有实验名称、测量工具、实验人员、实验分工、实验方法和步骤。强调测量工具和实验分工。听老师说实验工具,学生一样一样地摆好:每组纸杯1个,用针扎好眼,稍微扎圆一点,大一点;每组1个水槽,注意取水时保持桌面干净;量杯或水杯;天平、计时器、计算器各1个;实验报告单1份。实验分工:1人操作,1人计时,1人记录,1人计算。、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按照实验方
7、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用实验方法收集数据的过程,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及实验的严谨性。教师巡视指导。提醒计时员看准时间,要求记录员准确记录相关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分享交流思维碰撞交流实验中的思考和遇到的问题,并相互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交流中发现尽管每个小组都能按照实验方案认真操作,但每个小组得到的数据都是不一样的,进而分析产生不同数据的原因及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学生熟悉得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盖等,直观地描述1分流失多少水,能帮助学生把握数据。要求“利用上面的数据,借组生活经验,描述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需要学生进行推测和估算,得到
8、一个比较大的数据,然后才能借助身边熟悉得事物,进行想想和描述。此环节能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个小资料分别表达了我国的干旱现象、节约淡水的做法和生活中浪费淡水的现象,意在用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数据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感想和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促进学生把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落到实处。、自我评价激励成长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于综合应用的评价,很难在一次书面考试中完成。因此,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索的兴趣很高,所以我在关注数学方法与策略优化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当看到孩子认真地记录实验数
9、据,与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在交流中逐步体验数学,发展数学。我想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其次,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不在于研究的结果有多么的准确和有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是在于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数学的有趣、好玩。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如果存在着实验设计、操作等困难,就较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开展评价活动。(视频5)三、学生学习成果本次课在课堂上算是告了一段落,课后我还布置了作业:了解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相关知识,以节约每一滴水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四、案例反思与评价、唤起兴趣,激发思维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简明的语言阐述:“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动
10、力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才会去积极观察思考,不知不觉中才会激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开始教师用课件连续呈现几幅部分地方缺水的生活场景图与学生自已浪费水的图片。由于我们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有的图片学生连看都没看过甚至想都没想到;而有的图片中学生却非常熟悉个别同学还可以找到他自已。通过这样的两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马上就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接下来再让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学生自然而然非常用心去观察,只要是用心思考,学生就能很快发现藏在其
11、中的数学问题,并将它大胆地提出来。问题顺利解决,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动手操作,启迪思维“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地感知,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解决“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会浪费多少水?”这个具有挑战性问题时,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实验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具体漏水量,还从视觉上对漏水量有一个具体感知。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及时复习,使得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计算得心应手,反馈时连教师都没想到学生竞然会用多种方法来
12、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巧提问题,锻炼思维“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最好的钥匙”。学生大胆地质疑,这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表现,说明思维已经启动,随着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深入,他们对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的体验就更深刻。案例中,在交流实验感受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当然教师并不急着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棘手的问题抛给了学生,通过学生各抒已见最终明白实验中存在误差是很正常的。当然问题可以是学生
13、问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来的。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案例中,当有个学生说到计算结果数据大得惊人说明浪费掉的水太多时,教师抓住这个巧妙的时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想知道这些水的价值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别提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有多高了,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整个环节下来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都进行了体验,人人都有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手计算、动脑思维的机会,让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练、提高,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曾指出:优秀的学生倒不在
14、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要在活动中把握好各种时机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以便能解决综合与实践课带来的各种挑战。滴水实验教学目标:1、设计滴水实验方案,经历观察、操作、记录、整理、描述和分享的过程,探索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约浪费多少水。2、根据实验数据,借助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好玩、有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滴水实验方案。教学难点: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借助生活经验,推算并描述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
15、1年浪费多少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广告视频: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人类的眼泪!让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2.教师: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探究新知:1、提出活动任务。课件呈现任务。小组讨论方案设计:课堂上,较短时间内,设计什么实验,可以测出一定时间内滴水多少?1分钟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实验方法?小组内议一议。小组讨论交流。2、设计活动方案:各小组汇报讨论的方案。各小组汇报后梳理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要求。需要哪些数据?怎样测量出这些数据?实验得有实验名称、测量工具、实验人员、实验分工、实验方法和步骤。强调测量工具和实验分工。听老师说实验工具,学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滴水 实验 报告 总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