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doc
《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浅谈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策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腐败问题影响党的形象。今年1月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由党中央正式颁布实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一、腐败现象的深层原因1、心态不平衡。许多贪官在忏悔书中普遍总结了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几大主要原因:长期不认真学习、不能接受监督、唯我独行、心理不平衡、利欲熏心的赌徒心理。心态不平衡,“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就是腐败分子心态的真实写照。2、制度存在缺陷、执行不力。首先是制度的缺陷问题。
2、早在199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根据规定,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县(处)以上领导干部,都必须申报自己的收入。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要求官员进行任职前和离职前的财产审查和申报,所以每年的例行申报也就只能走个过场,没有人会去调查他们的申报是否准确,除非他们已经被立案调查。由于这项措施在设计上的先天不足,使得规定基本流于形式。在近年来不断增加的腐败案件中,没有哪一位贪官是因规定的实施而翻身落马。其次,制度的执行困难重重,许多制度形同虚设,没能真正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和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的执行更加重要,制度纵使再多,如果不严格执行
3、,也就等于没有制度。3、监督困难。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这个“三太”现象是监督困难的根本。同时,对举报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举报人屡屡遭到打击报复,举报的成本之大,科长郭光允(举报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遭到打击报复)就是“样本”。这就使得人们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大胆举报,群众监督就流于形式。4、本性贪婪。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有开后门一说,人在谈论办什么事的时候,就打听谁有没有后门可开,那时对此好像不觉为耻,一些交际人物往往向人吹嘘自己能开后门,引来街坊邻居的羡慕。直到了90年代的金钱开道,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就是腐败啊!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中写有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曾引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腐败现象 深层 原因 党风廉政建设 策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