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钢铁杜双华在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精简版) .doc
《日照钢铁杜双华在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精简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钢铁杜双华在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精简版) .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照钢铁杜双华在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日照钢铁杜双华在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日照钢铁杜双华在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日照钢铁杜双华在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来源:中国钢铁现货16-12-31各位与会人员:16年即将过去,这次我正好回来参加日照银行十年庆典活动,也借这个年终岁尾时机召开年度会议,日照钢铁杜双华在16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今年国家的 十一五 规划已胜利完成, 十二五 即将开始。关于后五年的工作,我已在上次会上做了部署,今天重点总结一下16年度工作,并对16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对今年的工作总体比较满意,但不是说就表示各方面都到位了,很多地方
2、还有待于挖掘,所以我给这个会议定的调子,既是一个总结会,又是一个部署会。成绩是要讲的,但更要摆一摆我们的不足,理一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们不能只讲过年话,也不能一年到头只干不想,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嘛。要通过这次会议的总结,让各级干部都能看清我们的优势和长处在哪里,哪些地方还欠着脚,哪些地方还是盲区,以便在16年的工作中抓住要害,扬长避短,把我们的潜力充分发挥释放出来,创造更大的工作成绩。一、工作总体目标完成情况16年我们全年完成钢产量1236万吨,材产量10万吨,实现年度计划的101%;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集团全年实现利税76亿元,其中利润4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截止到今年底
3、,我们已累计产钢00余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00亿元,实现利税0多亿元,上缴税金0多亿元(包括海关增值税)。这是我们16年及历史的一个总体情况。从今年与上年的完成对比情况看,两年大数基本持平。但是相比较而言,应该说我们今年的经营管理环境比上年相对艰难一些,一方面是钢铁和矿石原料市场年内复杂多变,把握脉搏、抵御风险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我们下半年以来,为了配合与山钢集团的资产重组,抽调了过半数以上的厂部级一把手离职工作,人员精力牵扯过多,各分厂下半年大部分都是副职当家。此外,受重组方面的影响,干部员工不同程度的产生了思想波动,给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原计划进行的一些效益技改项目也未能顺利实施。
4、由于这些原因,今年内部上下管理关系、产供销各体系协同的理顺成为我们领导干部和代职主持工作的青年干部团队的挑战。令我很欣慰的是,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以在座各位为中坚力量的全体员工沉着应对,最终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取得了与上年相同的成绩,保持了公司连续四年利税超过80亿的良好发展势头。在这里,也对我们全员一年工作给予肯定,特别是对厂部级副职团队提出表扬。今年的经营数字与历史纵向对比还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天会议乃至明年全年工作的一个重心和方向,更体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从16年到16年以来,我们的钢产量分别以99.8%、118%、.9%、12.3%的比例增长,利税分别以289%、1%、0.
5、2%、7.8%的比例增长,而16年对比16年,两个增长率都停滞了甚至说是下降了。这个问题从正面看,说明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转移:年初时我在第一季度工作部署会议上讲过,从今年起要由大到强转变,我们不再追求上规模增产量,而是要创高效益、做强企业,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所以,我对产量增长率的停滞是认可的,这也是必然的。但是,从反面看,产量增长率下降是不是就意味着利税增长也必然同步下滑?我认为未必,两个数值同进同退,说明我们还是在吃产量的老本,赚的是产量硬件钱,没有更好的发挥出管理和技术潜力来,还是停留在 大 的层次上原地踏步。只有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利税稳步增长,才说明我们真正走上了做强之路。当然,
6、由大转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今年是打基础的头一年,我也不会强求大家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希望大家从这两组数据对比上看到我们的变化,积极调整应对,以期更好更快迈开 做强 步伐。这是我对全年公司整体情况的评价和总结。二、资产重组情况介绍本来是想最后说说重组的事,但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每逢大会最关心的事,也牵涉到明年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我还是那句话,让大家都明明白白的干活,知道该怎么走,所以,先把重组的进度介绍一下。前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去年9月6日,我们与山钢签署了资产重组合作协议,约定今年的8月31日交割挂牌。今年7、8月份,受各种因素限制,导致原来约定的过渡期租赁经营方案无法实施,山钢提出来一次性
7、买断全部资产及业务的方案,在市政府的组织下我们与山钢进行了二次谈判。8月30日,双方又签署了补充协议,确定了山钢以一次性买断日钢全部资产及业务的方式完成重组,并约定于11月30日交接完毕。双方共同聘请了中企华作为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全部资产和业务的审计评估,山钢也组织了庞大的团队对我们作了详尽的尽职调查。从9月以来,我们抽调了总经理助理以上11人,厂部级一把手人,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9人进行重组工作,两个月时间花费了461.41万元,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配合完成了评估公司的审计、评估及山钢集团的尽职调查工作。但还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干扰,到11月底,原定的交割再次搁浅。经过双方协商,又约定到明年2月底全
8、部完成。目前,评估单位中企华已经对我们的企业出具了评估意见。中企华是我们与山钢两家共同选择的,按照最初的约定,对企业价值的确认以评估单位核算数额为基础依据,他们出的数对我们有契约效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讲,数值依据基本上也遵循了省政府提出的市场化要求,依法、公允的大原则基本能够体现出来,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但尽管这样,这个数字还是没有能够完全体现出我们的市场价值来,对于缺项和低评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反映,现在正在等待最后的确认。这就是重组的进展情况。重组评估工作是我们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前期工作情况,我对大家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认可。两个月时间里,所有参加评估的人员离开了本职,放弃了节假
9、日休息,从头开始学起,最终摸清了公司的底数,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成效和作用是明显的。通过评估的锻炼,也给我们干部成长和企业管理产生了强大推力和机遇,大幅提高了日钢的综合管理水平。经过评估,我们才注意到对自有先进技术的总结和发掘,才梳理清我们家底的盈缺余损,才进一步掌握了同行业钢厂的现实水平,才准确把握了我们自己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位置,找到了我们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发现了我们的短板与不足。比如说低品位矿高炉冶炼综合技术,我们在实践中一直在摸索实施,但没有发掘总结出来,这次通过评估基本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技术初具体系化。还有我们的运转节奏,这几年来我们临港靠海的优势有所弱化,但都没有意识到
10、问题在哪里,通过重组评估,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提出了时间考核法,这都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宝贵经验和阅历。现在重组最后的交割时间推迟到了明年二月份。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前面怎么走,能不能按期实现目标,谁也没有把握。在重组没有最后交割之前,期限、方案会不会再次调整?我们都不知道。那么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种形势下,我本人、各副总们,包括你们大家都只能有一个选择,既要全力推进重组成功,还要按过长日子的过法过好每一天,不能干坐着等重组,如果都干坐着,企业黄了也就不用重组了。所以,我们要在全力配合重组完成的同时,更要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干好每一项工作,当一天和尚就要把钟撞响了。我去年9月7日就说过
11、,重组最终成功时,要把一个完整有序、面貌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日钢交给山钢,这个宗旨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期。不管这个时间有多长,大家都一定要保持这种 完整、持续 的信念,不仅要时刻保持完整的资产状况,还要保持健康的精神面貌,连续的业务思路,充沛的工作干劲。我上次之所以召开五年规划编制动员会议,目的也是让大家树立这种长期思想,形成连续的工作规划和思路,不管是重组成功交给山钢了,还是最终再次调整方案,我们都要为企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事业负责。现在有不少干部受重组影响,有的等待观望不想干事,有的推卸责任不敢干事,还有的甚至心里有活思想,我劝你们先把这些想法收一收,要么你回家等重组,我们这儿可以给你留着合同
12、关系,要么就拿出你的职业道德来,安心干、好好干。好好干还要明白怎么干,今天借这个总结会时机,我安排秘书处把各业务口今年的工作水平、指标情况都大体捞了一下,我逐个给你们点评。与你们相关的,听听我的评价,找准差距迎头赶上,与你们各人不相关的,也好好听听,了解别人的工作状态,把握各领域的重点方向,以便做好协同配合服务。三、各体系工作水平现状及点评我刚才说了,公司现在整体处在由大做强的起步阶段和水平,工作是大家干的,这个水平也是各体系现状的组合,同样都是有亮点,有不足。(一)生产方面根据今年的生产数据,我挑了几组关键的指标和成果与大家做对比分析,先讲讲主要成绩。生产组织:炼铁煤比187kg/t,与上年
13、持平,全国排名领先;休风率0.618%,比上年降低0.13%,全国排名第3位;燃料比5kg/t,比上年升高3kg/t,全国排名第10位;干焦比3kg/t,比上年升高3kg/t,全国排名第11位;风温1174,比上年持平,全国排名第10位;原料入炉品位55%,比上年降低1.5%,全国排名第67位;利用系数3.31t/3.d,比上年降低0.01%,全国排名第18位;H型钢电单耗48.79kg.h/t,全国排名第3名;工序能耗:H型钢41.79kg标煤/t,全国排名第2位;1580带钢38.85kge/t,全国排名第4位;能耗66.61kge/t,全国排名第4位;热装率:1580带钢98.05%,全
14、国排名第3位;带钢热装率90%,全国排名第5位。公司全年吨钢成本下降元,总计5.3亿元,完成年度降本计划1%。生产时间平均72小时下线。设备管理:全年实际消耗备品备件费用较年度计划费用降低1.3亿元,降幅19%,比上年吨钢下降5.元,降幅为9.3%;库存总费用全年平均4.6亿元;大中修费用吨钢成本31元。设备故障停机率0.0%,比上年下降0.58%,其中四季度实现2小时以上设备事故为零。质量控制:与历史成绩相比,从单位看,11个生产单位中今年有8个单位合格率创历史最好;从指标看,18项质量指标中有11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产品看,球团、一炼铁、钢坯、型、棒、线、板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国内同
15、行业中比较好看的名次有:H型钢成材率100.62%,较上年提高0.04%,合格率99.99%,与上年持平;棒材合格率100%,线材合格率100%,这几个指标都排在全国领先水平;高线合格率99.98%,全国排名第2位;1580带钢合格率99.99%,全国排名第5位。同时,今年我们还通过了七项认证创优,其中包括热轧钢筋换证和HRB0E、HRB0E抗震钢筋的扩证、韩国KS认证、八国船级社认证。各生产单位的拔尖数据和亮点还有不少,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们拿数据比较不是为了争单项全国第几的虚名,我这几年始终向大家强调一个经济、适当、效益比的概念,不是说排名低了就泄气、排名靠前就满足。对于生产系统的不足之
16、处,我归纳为三点。一是优势发挥不明显。好的数据里有大家这一年里的心血努力,但区别情况看,不客气的说,这里面我们的先天优势的底子作用很大,如果拿我们的先天优势与其他钢企比较,这些好的指标还应该有大幅上升的可能,不是说我们全国前几了就到顶峰了。比如说我们全国排名领先的炼铁喷煤,这个数值是因为我们整体配套布局完整,全厂氧气每小时能供应16.3万立,除去炼钢必需的还富余近8万立,这么高的大富氧才促成了高喷煤量。那么,与同行业相比,我们这么高的富余量是不是就已经把喷煤发挥到了极限,如果不看绝对值而去比较富氧的效率比,我们这个全国领先还能不能站的住?还有我们的轧钢热装率和工序能耗,别看你们第三、第四、第五
17、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我们工序紧凑,厂际间距短,炼铁到炼钢仅数百米,炼钢和轧机直接连接,所以说这是先天优势,应该说是项目规划布局建设的功劳,你们生产部门没必要沾沾自喜。厂内短倒费用下降是因为厂内站的全面投入使用,你们不应该跟我汇报降了多少钱,而应该报一报厂内站的使用效率、直供率、原料平铺直取水平,这些都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所以说,你们各项指标排名靠前是有条件的,不能自以为是、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别人的先进指标和经验,还要请进来、走出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勇攀高峰。二是管理控制有欠缺。从管理上看,在设备方面,第四季度故障停机率成绩尚可,但全年2小时以上的设备事故共计有23起,4小时以上
18、设备事故有13起,影响上下工序的重大及以上事故比如二炼钢出坯跨电缆着火事故、变电站跳电事故都直接给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质量控制方面,不要老讲我们的成材率、合格率怎么怎么高,你得看看我们有多少省级以上名牌,有多少国家免检。现在型材是省名牌,螺纹是全国免检,明年还能不能加几个项目?卷板在今年通过E欧盟认证的基础上明年再怎么扩大增加认证?在防范质量作弊方面,你们质检监督部门以后怎么从今年烧结作弊的案例上举一反三、提高自身监控能力建立体系防范制度?这些都是你们现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缺项,明年必须从细节入手全方位做好管理。三是执行指令不到位。具体到各生产厂,对今年部署的一些指令任务,大部分完成较好,
19、但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今年我提出来轧材考核轧制公里数,长材向细规格、板材向薄规格等加价规格要效益,确保轧机满负荷,效益最大化,你们落实的效果怎么样?焊管厂建设期原定三个月,最后拖长到了五个月,投产前后生产口的领导不管不问,把管厂放在主体厂体系以外。焊管投产后,我提出来要你们走镀锌、大方矩管、钢号管的路子,你们现在有没有思路,有没有开始筹备?矿业公司刚刚接管过来,怎么和主体厂发挥上下游配套效益?为什么让你们每天早上用视频参加早调会、每周两次回日钢开会?就是让你们保持与工厂的紧密联系,不能说厂子交给你们了,就各干各的只打自己单位的算盘。(二)创新发展方面16年,我们在技术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成
20、果,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明显效益。一是我公司研发的低品质矿高效炼铁新技术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这项技术是我们几年来铁前操作实践的成果总结,我们突破了冶金历史上使用低品质铁矿冶炼带来的耗能高和产量低的瓶颈,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利润,也为我国低品质铁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思路。12月23日、日,中国冶金报分两期整版报道推广了该项技术,昨晚上中央二套也做了报道,应该说在业内外反响强烈。二是赤铁矿造球技术逐渐成熟。赤铁矿精粉球团生产技术属于国家 十二五 工作计划的重点项目,公司已完全掌握了高氧化铝烧结矿、高氧化镁烧结矿的生产技术,率先完成了全赤铁矿精粉的生产实践,球团矿生产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赤铁矿精
21、粉生产球团的水平,在国内外属首创。16年,烧结全年平均低碱矿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巴西精矿球团生产日产量突破3600吨,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三是经济炉料结构应用效益明显。我们炼铁针对不同的铁矿资源,选择成本最低的炉料结构,实现三种经济炉料结构冶炼,成功突破了 高块矿比冶炼 、 全烧结矿冶炼 两项技术难题,并确立了我公司最佳经济冶炼强度,在合适的产量条件下,成本要求最低,在合适的成本条件下,产量要求最高,从而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四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投产。这个项目是我们与钢铁研究总院共同研发投产的国内首家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厂,属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在我们手上顺利实现了工厂化实验,同样
22、引起钢铁行业理论界和生产厂家以及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省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30万元支持。此外,16年公司采用的炉顶打水降料面,全程回收高炉煤气、高炉铁口埋氧枪快速炉况恢复等先进操作技术,实现了高炉中小修的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目标;16年5月,5#高炉进行了热风炉纳微米涂层节能技术应用的实验,达到了节能3.5-5%的效果。这是我们公司上年度创新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也支撑着我们的低成本、高效益运转,体现了大家的智慧和勇气,更说明了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对参与这些创新的干部职工给予表扬。关于创新方面的不足,我也想提三点意见。一是创新领域和方向偏窄,没有辐射
23、到全部环节。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我们企业要实现由大做强,必须走创新之路。但是这个创新不是单指的工艺技术创新,而是要全方位、全覆盖的创新,销售、供应、运输、管理、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都要持续创新。我们在16去西柏坡学习时也提出过创新的要求,但是这几年下来,在工艺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其它领域依然是因循守旧、保守不前。不创新就没有突破,不学习就没有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工艺技术不创新,就会落后于同行先进水平,管理模式不创新,也同样会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二是创新总结和发掘浅显,没有加大力度推广。这几年来,我们一直要求创新,客观上讲,我们的车间、班组基层也搞了不少创新活动,但为什么没有形成气候、没有形
24、成综合效益来?问题之一就在于业务部门没有去关注、总结和发掘,就包括上面我们讲的低品矿冶炼技术,虽然获得了总结推广,但这项技术在我们公司运用了好几年了,一直在实践并且发挥了明显作用,但没人想到去搞理论升华,直到评估总结了才发现我们的这个亮点。在其它技术上是不是也还有这样情况?我觉得的这是我们的一个盲区。不管是总工也好、技术中心也好,甚至分厂的技术科也好,都要带着发现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职工和公司的每一次创新尝试,对成功了的总结经验,扩大成果,对失败了的汲取教训,调整方向,每一次尝试都要有存档留底,才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效益。三是创新奖励机制尚未健全,没有形成全员创新氛围。这几年里,你们人事部门表彰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照钢铁杜双华在工作总结会议的讲话 精简版 日照 钢铁 杜双华 工作总结 会议 讲话 精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