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技师工作总结.doc
《探伤技师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伤技师工作总结.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伤技师工作总结探伤技师工作总结 篇一: 探伤工技师技术总结 Micrsft rd 文档 技 术 总 结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X工务段探伤工区的职工, 自XXXX年从事探伤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刻苦 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虚心向师父学习, 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加强学习,极大的提 高了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任高级工后,我着重突出对设备的维修和伤损产生原因的学习, 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使所掌握的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对从事探 伤10多年来的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 加强理论实作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自开始从事探伤工作以来,经路局,铁道部的专业培训,分别获得初级,中级专业证书
2、后, 又经过铁路局培训获得了高级工技术证书。在工作的十多年里,本人系统地,认真的,学习 有关无损检测的专业书籍,刻苦钻研,认真分析,努力突破各种难题,发现了大量危及行车 安全的重伤钢轨。在十多年的工作中,从未造成错判,漏检,从未给单位在安全生产中造成 浪费和损失,在我检查的区段内,没有发生过任何违章,违纪和影响行车安全的事故。在日 常的探伤作业中,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好的应用在实际工作里,经过不断的摸索和 总结,逐步的掌握了探伤业务的技巧。钢轨探伤工作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工种,“预 防”是体现探伤的工作主题,自从事探伤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探 伤技能知识,牢固树立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加强学习和实作操作,根据每 一项的要求,形成仪器调节、探测手法相对应的方案,严格按技术标准执行仪器各项综合指 标的测试、检修和保养,并对容易产生病害的部位做出特别的保养。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探伤工,不但要熟练的掌握自己使用的仪器,同时也要了解各种仪器的检 测方法。近些年来,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也对我们探伤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用心去 钻研,仔细理解并掌握仪器的关键技术参数,熟练的掌握仪器的探测范围,了解仪器使用的 局限性,熟悉各个探头的检测位置,明白检测标准,才能对被检测的钢轨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勤学苦练,发挥特技专长 刚从事探伤工作时,听师傅和同事谈起核伤
4、的危害,心里充满了好奇。在第一次学习的 时候,当看到因核伤而产生的缺陷时,心里非常的吃惊。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 找到有效的方法及时发现它。在我认真的学习和摸索中,终于掌握了快速判断核伤的操作经 验。 核伤主要产生在轨头内侧,在检查时主要用70探头探测,当70探头发现轨头核伤和横 向裂纹都属于重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处理。在无损检测工作中,要想提高自己的实作水 平,必须熟练正确的使用技术标准。所以,在未探伤前,必须在标准试块上测出探头的入射 点,计算出折射角。同时在实物试块上测出探头的灵敏度余量和缺陷检出能力。在作业时, 如果没有伤损,则无回波显示,当遇到伤损时,会发出报警声,可根据回
5、波的显示计算出伤 损的大小和高度。但在实际的探伤中,由于轨头几何尺寸复杂和日常钢轨的养护工作,也会 产生假信号,产生报警,干扰我们正常的探伤工作。因此在核伤探测方面要有一个正确的鉴 别和判断过程。当仪器发现异常报警时,就应认真观察波型,根据回波在荧光屏所显示的刻 度和探头在轨头的什么位置,可以判断是否是缺陷回波还是假信号。由于钢轨所处的自然环 境较复杂,加上潮湿严重,对钢轨锈蚀特别严重,很容易引起70探头报警。所以要认真 观察钢轨状态,并根据回波位置,用最短最快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伤损。在实际工作中,经 常发现有波形在交替位置出现,并发出短促的报警声,这时我们可以降低灵敏度,使回波得 到遏制,用
6、道蹅在轨头的侧面和颚部来回刮几次,如回波消失,可判是锈蚀波,如还有较强 的回波,就应仔细校对,一旦确认是伤损,应做好标记,确定其位置,高度和宽度。 在大运量复线地段,由于列车的单向运行,核伤倾斜较大,很难用四点定位法做出判断,所 以掌握基线定位就显的非常的重要。基线定位关键是掌握每毫米代表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的 比,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些数据,在无缝线路上探伤作业,就不能提供准确的伤损部位, 就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产生不感想象的后果。 维修工作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可靠的电工知识。为了能尽快的提高自己的维修 水平,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子知识。利用有限的学习机会向老师,向同行多请教。认真学
7、习各种仪器的电路,弄明白各个电路在仪器中的作用,每当有故障的设备要维修时,我都要 千方百计的弄明白其发生的原因和故障现象,并且举一反三,多问为什么,充分的把此类故 障消化掉。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向班组了解仪器的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杜绝带病不良 仪器的上道,为防断和行车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技术难题 随着探伤技能的逐步提高和对仪器使用方面的了解,在实际的探伤作业中声程有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核伤定位定量中,如果声程调节的不准确,那么与它成比例的水平距离 和垂直深度都将受到影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过去调整模拟机是利用斜探头放 置在CSK-1A试块的 R
8、50,R100上,将两支回波调节在相应的刻度上,这样调整的仪器误差 比较大,主要的原因是,利用两支回波调整,存在着;对波峰点的确定和等距误差所致越往 后误差越大的情况。 为解决声程不准给探伤带来的影响,经对一体化探头的剖析,70探头的有机玻璃延迟 快厚度为1 7.5mm,而37,70探头的斜锲块入射角中点至晶片的厚度大约10mm,加上 保护膜厚 2.5mm左右,显然经一体化探头所调整的仪器与实际要求就有了一定的误差,而 0探头的延时块厚度约9mm,怎样利用0探头来调节仪器的声程,而且能保证仪器的使 用精度。 经过实践摸索,我总结出用一下的来调整,取的了良好的效果; 1, 将路轨探头接在钢轨探伤
9、仪的1-4通道的任一通道上,戴上保护膜。 2, 将0探头放置在CSK-1A试块91mm高的位置上,因为纵波的声速是横波声 速的 1.81倍,所以纵波的91mm高传播时间等于横波50mm的传播时间。 3, 结合仪器的扫描电路的扫描速度和零点电位器进行调整。 4, 复校换上70或37探头,找到R50,R100的两只回波,找到波峰最高位置, 看其是否在所要求的位置上,如果有误差,适当的调节零点电位器,是回波调节在所要求的 刻度上。 对于通用探伤仪的调整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来调整: 1,先将斜探头的前沿,折射角测定好,并计算出R50,R100的回波刻度值。 2,用一只路轨0探头,将探头放置在CSK-1A试
10、块91mm高的位置上,将第一次回波调 至R50相应的位置,第二次回波调至R100的相应位置,第三,第四回波与第一,第二次回 波等距,探头在不戴保护膜的状态下。 3,再将斜探头接到仪器上,测R50,R100回波是否有误差,如果有配合零点电位器调节。 经过这样的改进,在工作强度上减少了仪器调试步骤,从实际操作的结果来看,此方法行之 有效,调整不但快速,准确,而且调 试方便简单,精度高。 四,认真分析总结,开垦技术革新 201X年4月第六次提速后,道岔部位的伤损比以往有明显的增加,因为钢轨探伤仪的结构 特点是针对于钢轨的尺寸,所以无法对岔心和尖轨进行全面的探测,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 AT型道岔和可动
11、心道岔的大量的投入使用,这也对探伤工作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 解决这一难题,我反复查阅有关贝尔岔心和AT尖轨的资料,对其结构各部件的功能和应力 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因AT道岔尖轨轨腰部分加宽,轨头部位偏斜,受探伤小车的限制, 不能做到全面的扫查,而尖轨,可动心部位产生的伤损,探头偏角20无法全面的检查到, 给安全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并在过车现场进行观察和对比,把同一问题拆开分析,终于找出 难点解决的方法。 1, 利用钢轨探伤仪70探头一次波探测近表面内侧伤损,把钢轨探伤仪两个70 探头对发,入射点中心内侧横移15mm,同时对探头环加以修改,对70探头环偏角加工 固定孔成8-10角,在延长探测
12、距离 的同时能够对轨头上角的伤损进行有效扫查。 2, 根据尖轨外侧轨头尺寸小于普通钢轨,厚度比普通钢轨薄的情况,普通钢轨下 颚反射点在42mm左右,而AT尖轨有效探测部位下颚反射点在35mm左右,在不改变探头 折射角和入射点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探头偏角来缩短水平探测范围,这样就可达二次波的 有效探测。 使用改装过的探头环和通过在现场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总结出了: 心里稳,推行慢,坚持 看,的工作口诀。即: 坚持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钢轨 状态;看关键,看重点,看先兆的工作方法,有效的避免了错判漏检现象的发生. 再好的技术革新也要在实践中去证明,在年底防断探伤作业中,对各站道岔的探伤结果
13、来看, 有效的提高缺陷检出的能力,预防了断轨的可能性,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五,做好言身传教,提高业务水平 探伤工作实际上是个不断通过学习来完成的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探伤工,我不仅要通过加 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工作技能,还要在工作中起表率作用,由于工作内容的需要,在仪器的保 养和维修上需要学习电子技术的很多知识,为掌握仪器和探头的性能需对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及器件的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解缺陷和伤损产生的原因,需要对金属材料和制造工艺 方面的知识认真掌握。 在传艺授徒中,我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艺和10年的工作经验传授他人,在我 带的一个徒弟中均已达到中级探伤工的技能水平。成为探伤工作的骨干
14、,因为我知道传授技 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和学习的过程。 每个工务段只有一个探伤组,平时的训练,学习内容和方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我逐渐总结 摸索出一套在学习上效果较好的方法,首先提出理论学习的目的,突出在探伤操作上的细节 事项,对不同设备提出针对性探测注意事项。其次分析伤损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通过对 发现的伤损组织伤损校对和现场会诊,清楚伤损的校对手法和关键步骤, 起到学以致用的目 的. 随着线路设备不断的为适应提速的需要而更新变化,探伤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 发展,对探伤工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深深感到探伤防断工作的重大责任,我将继 续勤奋地工作,努力探索,不断进取,加强经验的
15、积累、总结和分析,进一步为建设新武铁 贡献一份力量。 XXX工务段 篇二: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201X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RT)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X射线探伤工作总结 我于二零零零年八月从事无损探伤工作。曾任山XX心质量技术部部长,现任XX,负责无损检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持有RT 级、UT 级、MT/PT级等项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在六年年的工作中,积极完成各项探伤任务,努力研究和推广无损检测的新工艺、新方法,以解决检测中碰到的难题,并且努力提高探伤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寻求降低检测费用和节约检测材料的新工艺方法和操作技巧,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了一些成绩。201X.
16、8年至201X年年度,主要从事市政管道及建筑钢结构厂房等无损检测;201X年至201X年年度,主要从事大型钢结构桥梁无损检测工作,先后参与XX、XX测、现正在XX区景观大桥。下面浅谈钢箱梁桥焊缝的X射线探伤。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上的钢制桥梁越来越多。按照图纸技术条件及规范要求,钢箱梁桥构件的腹板、顶板、底板的对接为全熔透焊缝。对需要焊透的焊缝按技术条件及规范要求进行超声波及X射线探伤,以确保焊缝内不存在裂纹等缺陷,从而保证钢箱梁桥的焊接质量。 1 X射线检测方案 钢箱梁桥材质一般为Q345qD钢,腹板厚度为1220mm,顶板、底板厚度为1420mm,钢箱梁跨度长355
17、0m,焊缝多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对接焊缝余高 4.0mm。 气孔和夹渣是体积型缺陷,只要不超标,危害性较小,而裂纹、未焊透和未熔合是平面型缺陷,在运行中容易发展扩大,危害性较大,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钢箱梁桥的梁段拼装全熔透焊缝时对接接头,厚度14mm,不留钝边,根部留3mm间隙,单面焊双面成型,加用陶瓷衬垫。 根据钢箱梁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JTJ041-201X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12-201X铁路钢桥制造规范等标准要求,各种构件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为: 表1 7. 2.7-2 焊缝超声波探伤内部质量等级 4箱形杆件棱角焊缝探伤的最小有效厚度为 (t为水平板厚度,以mm计)
18、。 5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和检验等级应符合表1 7. 2.7-3的规定,距离一波幅曲线灵敏度及缺陷等级评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K-1的规定。 表1 7. 2.7-3 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和检验等级(mm) 6对接焊缝除应用超声波探伤外,尚须用射线抽探其数量的10(并不得少于一个接头)。探伤范围为焊缝两端各250300mm,焊缝长度大于1200mm时,中部加探250300mm。当发现裂纹或较多其他缺陷时,应扩大该条焊缝探伤范围,必要时可延长至全长。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当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加倍检验。 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方法检验的焊缝,必须达到各自的质量要求,该焊缝方可认为合格。焊缝的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19、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射线照相质量等级为B级,焊缝内部质量为级。 2 X射线检测工艺 2. 1.X射线机和照相材料 2. 1.1 X射线机应符合ZBY201标准中有关规定。 2. 1.2 胶片: 工业用X射线胶片。 2. 1.3 暗盒 暗盒根据检测范围一般选用不透光、X射线照射下不发荧光、具有一定韧性的材料制成,其几何尺寸为80300mm。 2. 1.4 增感屏 使用铅箔增感屏,其表面必须保持清洁、平整、光泽、无杂质、无斑点、无机械损伤等,增感屏的选用见表1。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相互紧贴。 使用线型像质计,其规格和型号应符合GB5618-85线型像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伤 技师 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