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三规划.doc
《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三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三规划.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三年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关于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深化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我市执法规范化建设层次和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根据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要求,围绕公安部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确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以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狠抓执法主体和执
2、法场所建设,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监督和执法管理,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基本原则。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执法突出问题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履职能力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相结合,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方向性、前瞻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规范办”牵头引领与各警种部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二、目标任务和总体安排按照围绕主线、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三年,在年率先达到公安部提出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发展、提升,全力推动我市执法规范化建设向更
3、高层次迈进,努力实现“七个明显提高”(即: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执法工作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各项执法培训,民警执法能力明显提高;执法场所设置和安全设施符合要求,执法安全程度明显提高;执法监督考评机制科学有效,执法质量明显提高;执法信息化手段普遍应用,执法效能明显提高;有效防止发生重大执法过错,解决执法突出问题能力明显提高;执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的目标。具体工作安排:年以全面深化为主线。以迎接公安部检查考核为契机,全面排查、整改执法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接处警、现场勘查、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环节不规范以及滥用强制措施、执法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建立涉及各个警种部门、各个
4、执法环节的执法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执法流程标准化运行、执法绩效标准化考评。积极推动信息化手段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应用,全面实现执法培训信息化、执法办案信息化和执法监督信息化。强力推进执法场所功能区建设,全面实现执法办案场所规范设置管理。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线。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回头看”活动,围绕公安部检查考核和市局开展自查所发现的问题,查找症结,制定措施,狠抓整改,率先实现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确保我市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始终保持领先优势,真正成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领头羊”。年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党委政府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为目标,进一步丰富执法规范化建设内容,加强载
5、体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标准更加严密,执法素质更加过硬,执法监督更加有力,执法效果更加凸显,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加强执法先进典型的培育、推广,努力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创新亮点、有品牌特色、有显著成效的执法规范化示范群体,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三、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一)实施执法素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公安队伍整体执法工作水平1端正民警执法思想。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正面典型激励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打牢民警执法
6、为民的思想根基。2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坚持各级公安机关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学习法律制度,确保领导干部专题法律学习每年不少于10次,有效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3构建执法大培训工作格局。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增加法律方面培训内容,各类脱产培训班执法能力培训课程及时间比重不得低于25%,确保民警执法培训时间达到公安部提出的“每名民警每年得到累计不少于15天的脱产执法培训”要求。落实法制部门负责人每年必训制度、基层所队长全面轮训制度以及专职、兼任法制员择优选任、严格培训和考试制度,提高法制部门和基层办案单位领导的案件审核把关能力。加强执法业务骨干培训工作,三年内培养100名执
7、法小教员。4提高民警执法水平。举办执法规范化建设视频辅导系列讲座和各类执法培训,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在年6月底前分级、分警种将公安部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部轮训一遍,并争取在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补充完善部分施行半年内,完成对其的培训,确保执法民警熟练掌握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以及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其他执法规范和业务知识。5全面提高队伍安全执法技能。下大力抓好执法安全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执法办案安全防范教育培训,促使民警养成安全、规范的执法习惯。将武器警械使用和路面盘查技能列为科所队长培训班、警衔晋升班、新警培训班及“战训合一”培训班的必训课程,提高民警安全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年6月底前,全市执法民警熟练掌握武器、
8、警械的使用流程和标准,按规定佩戴、使用警用装备。6继续推行主办民警责任制。未取得主办人资格的民警不得主办行政、刑事案件,不得提拔到执法办案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原则上也不得参与所在执法部门的评先评优工作。7积极鼓励民警参加学历教育和国家司法考试。到年底,全市拥有大学学历的民警占全市民警总数的90%以上,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民警数量居全省前列。组织全市公安执法民警参加公安部统一组织开展的执法能力等级考试,努力实现“初级考试通过率达100%,中、高级考试民警通过率排在全省前列”的目标。8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针对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中容易发生偏差、群众
9、反映强烈的案件和执法问题,定期选编一批指导性案例,警示教育广大民警,促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既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二)健全完善执法标准化体系,着力提升执法操作精细化水平9明确执法岗位职责。结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合理设置执法岗位,明确执法岗位职责、岗位业务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此项工作于年10月底前完成。10建立完善执法行为标准。坚持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制度建设跟着执法问题走的思路,围绕接处警、受案立案、调查取证、传唤讯问、抓捕押解等容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以及扣押、冻结、收缴、追缴、查封等执法手段,制定出台更加具体、明确、便于操作的执法
10、细则和标准。年底前,实现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取证的流程和标准明确,扣押、冻结、收缴、追缴、查封等措施的流程和标准明确;户籍管理、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出入境管理等窗口接待服务的流程和标准明确。年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实现执法标准化作业。11健全完善执法语言和动作标准。针对不同执法环境、不同执法岗位,进一步规范治安、交警、刑警、出入境、信访等一线窗口单位民警的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标准,以规范的执法语言和动作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年6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民警上岗全部采用法律用语和文明用语。12健全完善执法裁量标准。在前阶段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梳理裁量项目、细化裁量标准、优化裁量流程、
11、明晰裁量权责,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杜绝“选择性”执法、“倾向性”执法等问题。(三)强化执法工作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公安执法全过程的安全体系13规范执法场所设置。认真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强力推进执法场所“四区”(办案区、接待区、办公区、生活区)和“八室”(候问室、询问室、讯问室、信息采集室、调解室、物证室、档案案、装备室)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市派出所各功能区设置全部符合规定要求。14完善办案场所和羁押场所安全设施。围绕讯问、询问、押解等执法环节,抓紧在讯问室、询问室、辨认室、看守所等办案场所和羁押场所安装安全防范装置和报警、监控设施。年底前,上述场所安全设施建设全
12、部符合要求,并按规定保存监控数据资料。15配全配齐民警执法执勤安全装备。主动适应执法工作信息化要求,在配齐配全执法执勤民警单警装备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信息采集设备配备,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基层所队的110处警车和执法执勤民警都按规定配备使用现场执法仪。(四)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执法长效机制16健全完善公安执法制度。加强对治安、经侦、刑侦、交通、消防、边防、网安等重点执法岗位相关执法理论和执法疑难问题的调研,提出工作思路和对策,为公安执法工作及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全面梳理2005年以来以市局名义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并于年底前形成配套完善的地方公安执法制度体系。17完善1
13、10接处警机制。对现有的110接处警制度进行补充完善,于年6月底前制定出台具体接处警处置办法,全面规范接警和调度处置、现场取证、跟踪反馈、案情核实等各个环节,提高接处警规范化水平。年底前,推广使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扁平化指挥体系,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18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机制。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力度,实现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破案率达到90%以上。年底前,健全完善酒后驾车整治长效机制,完善交通违章处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处理等执法制度。争取法院等司法机关的支持,大力推广洛江交警大队 “三位一体”的交通事故调解工作模式,在全市交
14、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站和人民法院交通事故纠纷便民联络点,构建交通事故调解新格局。19完善涉案财物管理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公安部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抓紧建立健全涉案财物管理制度,按照办案与管理相分离的原则,对涉案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并指定不承担具体办案工作的民警负责本部门涉案财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工作;严禁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财物。年底前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实现对涉案财物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公安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公通字36号)要求,将涉案财物信息全部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动态、信息化管理。20建立执法回访工作制度。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安机关 深化 执法 规范化 建设 工作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7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