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宗教工作(临夏)现场会议精神,切实改进和加强我县宗教工作,根据中共平凉市委统战部、市宗教局关于开展基层宗教工作调研的通知(市委统发201X1号)精神,我们抽组专人,深入有关乡镇和宗教活动场所,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谈话交流等形式,深入调查分析了我县宗教领域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制观念淡薄,常把宗教工作生产生活领域发生的一般问题民族化、宗教化,给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带来的困难增多。 4.宗教文化积淀厚重,影响着信教群众的价值观念。伊斯兰教是我
2、县的主要宗教,其信徒全部为回族群众,可以说回族全民信仰。这种信仰和宗教构成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着回族,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致使信教群众在处理宗教活动和正常生产活动上存在认识偏差。诸如许多回族群众多子女观念严重,对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不愿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常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致使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跳不出农业就农业的圈子,跳不出本乡土地,走以工促农、以商促富的路子。当然,我县佛道教发展历史也比较悠久,近年来随着一些地质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对宗教的信仰程度也日趋升温,致使宗教信徒人数增加。这种厚重的宗教文化积淀,既
3、起到了强化宗教意识,激励宗教情绪的作用,又影响着各宗教在县域宗教中的地位,给宗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及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潜心研究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不 断完善工作机制,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强化基层基础、依法加强管理为重点,以创建“和谐寺观教堂”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认真排查调处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提高宗教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宗教,较好落实了各项责任指标,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县改革
4、发展大局做出了新的贡献。 1.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宗教工作网络逐步完善。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和“宗教工作无小事”的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对宗教工作的认识逐步到位,全县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建立起了组织领导、联席会议、目标管理、督查信息反馈四项机制,保证了信息渠道的畅通和重大宗教问题的妥善处理。今年,针对去年乡镇班子和人员变动较大的实际,县上调整充实了宗教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在全县183个行政村建立了宗教工作联络员制度,在138个宗教工作重点社确定了宗教工作信息员,进一步延伸了基层宗教工作手臂。乡镇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事、村联络员社信息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各宗教活动场所,及时
5、掌握管委会、教职人员和学经人员变动情况及各类带有苗头性的信息,审核教职人员任职、管委会选举、大型宗教活动和场所改扩建等各类申请,实现了基层宗教工作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2.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政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宽松。县上按照“立足县情、紧贴政策、借鉴历史、合理布局、方便群众” 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认定区分工作和换发证工作。在维持现有宗教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为了优化宗教场所布局,满足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需要,县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局深入调查走访,对信教群众申请建立的朝那镇朝那寺、邵寨镇经龙寺、什字镇兴云寺按照国家宗教局2号令规定程序,整理完善上报了审批资料。与此同时,按照政策,鼓励
6、支持秋射清真寺、牛家塬清真寺、什字太白庙、下河穆斯林活动中心等主要宗教场所实施改造扩建,通过近几年来的改扩建,已初具规模,可满足正常的宗教活动。目前,我县宗教场所的布局日趋合理,较好地满足了全县信教群众的需要,为信教群众就近开展宗教活动提供了方便。同时,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坚持每年对宗教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靠政策规范行为,用法律保护了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宗教纠纷和违反宗教政策的问题。 3.妥善处理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团结稳定的大局。针对近年来境内外宗教交流活动增多,非法组织的渗透干预和非法出版物的流入,县
7、内出现的一些影响安定团结的不利因素,县上坚持加强了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士、和重点对象的管理,切实做到了对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早知情、早介入、早处理。积极稳妥地调处了农村基督教“三乱”问题、乱建庙宇之风和“塞莱非耶”教在梁原马家沟、龙门高家山的非法传教问题,有利地维护了全县稳定。第二篇:居民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宗教工作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尤其是今年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明显增多,境内
8、外敌对势力变本加厉进行捣乱破坏活动,保持社会稳定局面面临种种挑战。 为了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影响,了解宗教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掌握南通市宗教工作情况,发现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求解决方法,我们特别组织了这次面向南通市范围内的宗教调查活动。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南通的民族宗教局、相关宗教协会、有代表性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调研,既拿到了官方的权威数字和观点,也真正倾听到了各个宗教发出的声音。我们还在信教群众集中的时间和地点对信教群众进行整体采访和个别采访。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老市民等方式,直接了解来自底层的声音。我们还通过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
9、行调查。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 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6万余人,宗教团体55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100余所。 江苏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省份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齐全。201X年统计,全省有信教群众近400万人,有各类宗教教职人员9333人,全省有5名宗教人士担任全国宗教团体的负责人,有449名宗教界上层人士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青联代表。全省
10、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5761处,其中寺观教堂940处,固定处所4821处。全省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活动场所182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36个、市级87个、县级50个。全省兼具旅游景点功能的宗教活动场所112个,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全省有爱国宗教团体246个,宗教院校9所,其中基督教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江苏神学院,佛教的鉴真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佛学分院、灵岩山佛学分院等院校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南通市是江苏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全省宗教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80%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在农村。南通市有信教群众60万人,宗教活
11、动场所159处。80%以上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在农村。年龄结构是: 中老年人占78%、1 3.03万人,青年占22%、 3.67万人;性别比例是: 女性占70%、男性占30%;文化结构是: 在农村以文盲、半文盲居多,在城市以初高中文化居多、少部分是高学历。 南通宗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五教汇集。历史上,五大宗教很早就传入南通,并建有各自的活动场所。尤其是天主教,江苏省共有四个教区,海门教区就是其中之一。 二是信众广泛。众多的信教群众是一支重要的社会群体。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有利于南通的宗教和睦、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是场所庄严。狼山广教寺素有中国八小佛教名山之称,是国内唯一的大势至
12、菩萨道场,在苏浙沪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每年正月初五,均有数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山礼佛。南通天宁寺、南通城隍庙、狼山天主堂、海门天主堂、二甲香光寺、如东国清寺、如皋定慧寺等一批宗教活动场所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历年来,南通市民宗局始终把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大胆创新,整合资源,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制度建设,夯实基层民宗工作基础,妥善处理民宗领域各类矛盾纠纷。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成立了市、县两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两级同步管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加强了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
13、。通过层层分解任务,定期研究解决民宗领域矛盾纠纷及疑难问题,监督落实民宗领域信访案件的办理,确保排查化解矛盾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的民宗领域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机制,促进了民宗领域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使民宗领域矛盾排查化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信息网络到位,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了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三级民宗工作网络机制,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层层签订民宗工作维稳责任书,民宗工作列入各地“三大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内容,且在百分考核中占一定分值,与各乡镇(街办)及村的奖罚直接挂钩。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均明确了民宗工作协管员和信息员,做
14、到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报告、早处理。市民宗局强化每月与统战、公安、安全、维稳办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形成了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特殊时期,还建立了每周两次与公安、安全的定期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协同应对。同时,还与公安、安全、信访等部门建立了反恐研判机制,特殊时期的每周五上午“会诊”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掌握民族宗教界的各种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学习培训到位,提升矛盾处置能力。加大市、县、乡、重点村基层民宗干部培训力度,针对全市基层民宗干部力量薄弱、流通较快、成份较新等情况,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习等途径,积极引导民宗干部面对民宗领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树
15、立新观念、应对新要求、掌握新知识、提升新能力,全面锻造一支素质全面、作风过硬的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队伍。 多年来,南通市民宗局始终把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 1、注重加强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等,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在全社会特别是公安、工商、城管、民政、教育、建设、外事、旅游等部门中,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成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宗教信仰的良好风尚。加强对党政干部的工作培训,帮助掌握处理涉及民族宗
16、教问题的方式方法,防止因工作方法简单草率,而将一般问题转化成民族宗教问题。 2、注重加强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建设。以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平台,以加强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探索形成了南通民族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以文化凝聚人心、增强团结,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并成为助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载体,成为展示全市少数民族同胞风采、宣传民族政策的舞台,让全市少数民族同胞共享改革成果、共建和谐家园。 3、注重打造和谐宗教文化展示体系。五大宗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体系,同时还是一种蕴含着丰富人文内容的社会文化重要载体,宗教的神学信仰体系是维系民心
17、安定、社会和谐的一种不可取代的功能。历年来,南通市民宗局精心打造南通宗教文化特色,第三篇:关于县宗教情况的调查报告 宗教问题是一个极具特殊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当前国外势力频频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并千方百计向国内渗透的新形势下,研究好宗教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此,带领民宗局及部内几名同志,先后分三次深入等宗教重点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是全市重点宗教工作县份,共有合法宗教场所6处(其中天主教3处、基督教2处、道教1处),全县在合法宗教场所活动的人员有8000多人,此外在不合法宗教场所活动及邪教人员约7000多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1、天主教
18、情况。全县有天主教徒约3000人,活动场所3处。县城内有天主教堂1座,位于外贸公司南侧,面积1029平方米,由韩国市天主教会捐赠、信徒奉献,于1996年建设落成,堂内有神甫和修士各1名。乡镇活动场所为乡村和乡村各1处。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县城内及森工局的天主教徒,每到圣诞节、复活节等大的节日,参加瞻礼活动的信徒达千人。 2、基督教情况。我县有基督教徒1600余人,活动场所两处。县城内有基督教堂一座,位于老干部局东侧,建于1999年,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堂内有1名长老主事,信徒800余人。上集镇内有基督教家庭活动场所一处,镇内有信徒300余人;其他乡镇基督教信徒共约500人。目前基督教信徒
19、发展迅猛,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邪教打着它的旗号进行布道、传教,是我县宗教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3、佛教情况。我县佛教信仰历史悠久,现有信徒2200余人。过去,在县三小学附近有一座“妙音寺”,有五间正房和三间偏殿,属尼姑庙,土改时被拆掉。镇有一座“清云寺”座落在小学西北,有两层殿十四间砖房,土改时被拆掉,砖木用于盖乡政府。多年来,由于我县没有佛教寺庙,大多数人在自家供奉神像,一部分人在我县非法佛教场所参加活动,还有一部分人经常到绥化、海伦等地寺庙参加佛教活动,给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也容易发生外来渗透和非法传教。 4、道教情况。我县有道教信徒1200多人,活动场所为山上的玉清宫道观,面积155平方米,现
20、有正式道士3名和挂单道士2名。 5、伊斯兰教情况。我县有穆斯林群众200余人,“净屉存放处 ”一所(由于被盗和火灾已没有使用价值,正准备出售),回民墓地一处(约七亩)。原有两处清真寺,在文革期间被拆除。 6、非法宗教、邪教及境外渗透情况。我县非法宗教与邪教活动场所多达4060处,几乎村村都有非法宗教活动场所,出现了乱传教、乱洗礼、乱设点、乱办班的“四乱”现象。其中一种属正统教派但由于没有申请登记,被视为非法活动场所;另一种则属邪教教派,如“呼喊派”、“重生派”、“基督教旷野派”、“伊利亚福音宣教会”、“三班仆人”、“神召会”、“东方闪电”等。这些组织内部管理非常严密,特别是“东方闪电”教派,他
21、们攻击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散布世界末日之说,宣扬“跟政府接触不得救”等反动观点,煽动信徒要与“大红龙”(指共产党)展开决战,建立神的国家。 我县宗教工作部门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上做了大量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宗教工作先进单位。 一是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据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和省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批准设立6处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了镇基督教堂和山玉清宫道观。 二是狠抓了两个队伍建设。举办了宗教专兼职干部、派出所长、妇女主任、街委主任参加的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和宗教活动场所骨干人员政策法规培训班,提高了宗教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每年都由统战部牵头,民宗局、公安局和
22、有关乡镇配合对全县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宗教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清理整顿。几年来,共取缔非法宗教场所33处,处罚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骨干29人,依法行政拘留11人,劳动教养1人。其中处理非法宗教事件2起,天主教非法设堂事件1起,处理韩国伊利亚福音宣教会在我县发展教徒事件1起,处理镇“三班仆人”邪教事件1起,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扬。 四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按照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帮助天主教办起小型酒厂;协调国有林场管理局为山道观解决了3亩生活用地;开展了教徒献爱心活动,为上大学有困难的学生捐资4000元,为遭遇车祸受重伤的下岗职工捐资8000元,为抗洪救灾捐资4000元,捐衣物30
23、0余件。 1、宗教信徒发展过快。我县信仰宗教的人员中,进堂与不进堂、参与正统与非法活动及参与邪教的人员交织在一起,人数约在 1.2 1.5万人。根据1991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县信徒仅为300余人,而在近十几年中,发展了几十倍,而且在信教群众中,由过去女人多、有病的多、老的多、穷的多、没文化的多、农民多,发展到有文化的、年轻的、城内的多,甚至少数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也参与宗教活动。 2、有些乡镇和相关部门对宗教工作没能引起高度重视。我县宗教工作重点在乡镇,按照属地管理规定,基层组织肩负着宗教管理工作的职能。从总体上看全县宗 教工作较好,但有些干部对宗教工作不重视,不认真学习和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对
24、宗教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助长了宗教狂热,致使有些群众盲目信教。 3、非法宗教活动点多、面广、战线长、难管理。 一是私设非法活动场所增多。乡和镇被列为宗教工作重点乡镇,其非法场所达几十处。 二是一些偏远地方存在着管理上的盲区。 三是非法传教人员以传教的名义到处敛财骗色,甚至接受境外邪教组织的资助,利用手机、电视、影碟机、微机等工具传播邪教。有的接受境外空中布道,网上布道,派人到外地参加地下培训班。 四是传教人员交通通讯工具发达,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五是自封传道人乱设点、乱传教、乱洗礼、乱办班。 4、境外宗教渗透时有发生。境外宗教势力与我县的非法宗教和邪教勾结在一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宗教 工作 基本情况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