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500万吨连铸坯的现代化转炉炼钢厂工艺设计.docx
《生产500万吨连铸坯的现代化转炉炼钢厂工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500万吨连铸坯的现代化转炉炼钢厂工艺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产500万吨合格铸坯的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目录目录31 绪言6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6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71.4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72转炉炼钢车间生产概述71.1主要钢种及产品方案81.2工艺流程83转炉炼钢厂规划设计81 转炉车间组成及生产能力的确定81.1车间组成81.2转炉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92 主厂房工艺布置92.1原料跨间布置92.2炉子跨的布置102.3精炼跨的布置102.4浇注跨的布置104. 转炉炉型设计101炉型设计111.1炉型选择111.2主要参数的确定。112炉底供气构件的设计133 转炉炉体金属构件设计13
2、5 转炉供氧系统设计141供氧制度141.1氧枪141.2供氧操作152 氧枪设计163 氧枪装置与副枪186 转炉炼钢的生产工艺设计191 炼钢用原材料191.1金属料191.2非金属料202装料制度222.1装料次序222.2装入量222.3装入量方法222.4装料操作223造渣制度233.1炉渣碱度的控制与石灰加入量的确定233.2炉渣粘度的控制233.3炉渣氧化性的控制243.4泡沫渣及其控制243.5放渣及留渣操作244温度制度254.1出钢温度的确定254.2冷却剂及其加入量的确定255终点控制和出钢266 精炼工艺267连铸工艺277.1钢水准备277.2连铸工艺277炼钢主厂房
3、各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与布置281原料跨281.1金属料供应及设备281.2散装料供应及设备292转炉跨312.1钢包需要量以及容量计算312.2渣罐和渣罐车数量的确定313精炼设备324连铸跨324.1板坯的生产334.2方坯的生产344.3其他工艺参数及设备的确定365制氧机的选择386主厂房工艺布置401原料跨跨间布置402转炉跨间的布置413精炼设备的布置444连铸设备的布置448转炉炼钢厂车间烟气净化系统与回收系统设计471烟气量的计算471.1最大炉气量qv0471.2烟气量qv471.3烟气成分471.4煤气浓度修正481.5回收煤气量的计算481.6烟气净化系统类型的选择482烟
4、气净化系统主要设备的选择492.1烟气收集设备-烟罩492.2烟气冷却设备492.3除尘设备492.4脱水设备492.5抽气设备493含尘污水处理499 转炉炼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及生产组织501生产组织502 炼钢车间经济指标541 绪言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世界近代炼钢工业首先诞生于欧洲,机器的大量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炼钢成为最基本的工业材料,对钢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首先公布转炉炼钢法的是英国发明家亨利贝塞麦,1965年,亨利贝塞麦在英国科学协会发表演讲,宣布其发明了底吹酸性空气转炉炼钢法,也因此此法生产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成为冶金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此开创了大规模炼钢的新时代。
5、回顾氧气转炉炼钢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 转炉大型化时期(19501970):以转炉大型化技术为核心,逐步完善了转炉炼钢工艺和设备。先后开发出大型化转炉设计技术、OG法除尘与煤气回收技术、计算机静态与副枪动态控制技术、镁碳砖综合砌筑与喷补挂渣等护炉工艺技术。(2) 转炉复合吹炼时期(19701990):这一时期,由于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连铸的炼钢车间。对转炉炼钢的稳定性和终点控制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转炉吹炼后期钢-渣反应远离平衡,实现稳定吹炼的目标,综合顶吹、底吹转炉的优点,研究开发出各种顶低复合吹炼工艺技术,在世界上迅速推广。(3) 转炉综合优化时期(1990
6、年以后):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对纯净钢的生产需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能大规模廉价生产纯净钢的生产体制。围绕纯净钢生产,研究开发出铁水“三脱”预处理、高效转炉生产、全自动吹炼控制与溅渣护炉等重大新工艺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而钢铁材料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人类使用的金属中,钢铁占90%以上。人们生活离不开钢铁,人们从事生产或其他活动所用的工具和设施也都要使用钢铁材料。钢铁产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的质量和品种对国民经济的其他工业部门产品的
7、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钢铁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的地位依然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而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这个地位也不会因世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进步而消弱。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钢铁材料工业的发展在美国、前苏联、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对于推动其汽车、造船、机械、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钢铁工业曾在20世纪70-80年代遭到来自日本为主的国外进口材料的冲击而受到重创,钢铁产品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但经过十几年的改造和重建,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恢复到其
8、原有的钢铁生产规模,为其维持世界强国地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且钢铁工业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现在钢铁联合企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生产部门。在这个钢铁联合企业中,钢铁材料的生产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和各种轧钢等过程。由于各种钢材质量主要决定于炼钢工艺过程和设备,所以炼钢成为钢铁工业生产流程中的中心环节。目前主要的炼钢方式是转炉炼钢,我国现在转炉钢占总钢产量的比例已经超过80%,并接近90%。过去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基本是铁水炼钢炉(转炉、电炉、平炉)浇铸(模铸、连铸)轧钢的模式,这样的模式
9、由于缺少铁水的预处理、炉外精炼工艺,只能冶炼普通钢种,难以冶炼优质特种高性能钢材,平炉由于其炉渣碱度低,脱磷、脱硫效果差,限制了钢材质量的提高,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钢材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们开发冶炼更多品种的钢材,从而推动了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转炉冶炼采用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工艺后,钢的质量大大提高,转炉钢品种增加,转炉不仅能冶炼普通钢种,而且能冶炼高级优质钢种,甚至能冶炼包括不锈钢在内的特种钢,这为转炉炼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传统的钢水浇铸一直以模铸为主,不仅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车间环境恶劣,而且金属损失大、回收率低、难以浇铸大型钢锭。采用连铸后,情况大为改
10、观,生产效率和金属回收率大为提高,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实现了浇铸过程的完全自动化,近十年中炼钢连铸比不断提高,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均已实现了全连铸。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顶低复合吹炼炉外精炼连铸连轧,已成为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钢铁生产模式。而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顶低复合吹炼RH真空精炼连铸连轧铸坯热送直接轧制,则是现在转炉炼钢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1.4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现代转炉炼钢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随着社会对洁净钢的生产需求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能大规模廉价生产纯净钢的生产体系。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能耗,生产出大量的纯净钢以达到社会的需求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2转炉炼钢车间
11、生产概述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各种设计条件提出初步设计思路,这是对设计工作一个框架式的设定。方案的确定要求设计合理,能顺利生产。1.1主要钢种及产品方案本设计主要生产普碳钢、低合金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弹簧钢,也可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灵活调整。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中年产320万吨铸坯的要求,确定其产品大纲。见表1-1。表1-1 产品大纲钢种代表型号年产钢量所占比例铸坯断面长宽定长尺寸普碳钢Q235A60万吨18.7%150150mm9000mm低合金钢Q29560万吨18.7%150150mm9000mm优质碳素结构钢20Mn100万吨31.25%1801000mm9000mm弹簧钢65Mn100万
12、吨31.25%220220mm9000mm1.2工艺流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及现代转炉炼钢的发展趋势,确定本设计方案其基本的工艺流程(图1-1)。图1-1炼钢车间工艺流程3转炉炼钢厂规划设计1 转炉车间组成及生产能力的确定1.1车间组成现代氧气转炉炼钢车间由以下各部分组成:铁水预处理站及铁水倒罐站;废钢堆场与配料间;主厂房(包括炉子跨、原料跨、炉外精炼及钢包装运跨、浇注系统各跨间);铁合金仓库及散状原料储运设施;渣场;耐火材料仓库;烟气净化设施及煤气回收设施;水处理设施;分析、检测及计算机监控设施;备品备件库、机修间、生产必需的生活福利设施;水、电、气(氧、氩、氮、压缩空气)等的供应设施。1
13、.2转炉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1)转炉容量及座数。根据年产320万吨生产能力的要求,冶炼周期取40min,供氧时间为16min。采用2吹2制度,故转炉公称容量G=3200000/365(1440/40)2=122t,因此采取2座150t 转炉。表1-2 平均每炉钢冶炼时间推荐值转炉容量(t)100备注冶炼时间283232383845结合供氧强度,铁水成分和所炼钢种具体确定吹氧时间121614181620(2)计算年出钢炉数。每一转炉的年出钢炉数N为:N=11169炉/年式中:T1每炉钢的平均冶炼时间,40min/炉; 1440一天的时间,min/d; 365一年的日历天数,d/a; 转炉作业率,
14、取85%。车间年产钢水量=nNq=211169150=3350700(t)炉外精炼收得率取:99% 连铸收得率:98%所以年产铸坯量=335070099%98%=3250849t3200000t,则该车间年产合格钢坯量可以满足设计需求。2 主厂房工艺布置氧气转炉炼钢车间的主体部分是主厂房,包括原料跨、炉子跨和浇注跨三大跨间。为了使各种物流运行顺向,将原料跨和浇注跨布置在炉子跨的两侧。2.1原料跨间布置原料跨内主要完成兑铁水、加废钢和转炉炉前的工艺操作。其两端分别布置铁水和废钢工段,采用混铁车运输铁水。其中布置铁水预处理站、铁水倒罐站。铁水预处理采取三站工作制,脱硫预处理站脱硅预处理站脱磷预处理
15、站。由于脱硫的条件和脱硅脱磷不一样,考虑到工艺的顺畅,故将脱硫处理布置在铁水预处理第一站,由于脱磷要求硅含量低于0.15%,因此将脱硅预处理置于脱磷之前。铁水预处理站内设置两条运输线和与其垂直的受铁坑(铁水坑位于铁水线下面),一个受铁坑有两个铁水转注位置。铁水预处理采用喷粉处理工艺,喷吹石灰粉配加石灰石粉及石灰系脱磷剂,预处理后采用机械扒渣。在原料跨的一端设废钢工段供应废钢,用电磁吊车装入废钢料斗,称量后待用。2.2炉子跨的布置 炉子跨是车间中厂房最高,建筑结构最复杂和单位投资最多的跨间。很多重要的生产设备与辅助设备都布置在这里,其中包括转炉,转炉倾动系统,散装料供应系统和加料、供氧系统,底吹
16、气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出渣、出钢设施,拆修炉设备。 炉子跨采用横向布置。烟道和烟罩皆沿跨间朝炉后弯曲,一是便于氧枪和副枪穿过烟罩插入转炉内,二是有一个连续的更换氧枪的通道,换枪方便。 散装料的各个高位料仓沿炉子跨纵向布置,在其顶部有分配皮带机通过,高位料仓布置在紧靠烟道的后面,这样烟道倾角较大,不易积灰。转炉烟气净化采用湿法文氏管洗涤器,布置在炉子跨内。 转炉修炉方法采用上修法,烟罩下部可侧向移动。2.3精炼跨的布置由于产品大纲要求,本设计的精炼工艺流程为:转炉LF炉。LF主要起脱氧、脱硫及调温调整成份作用,提高连铸率和钢水收得率。2.4浇注跨的布置本设计采取全连铸工艺,在连铸跨内安放中间包、
17、结晶器、二冷段、拉矫机。在出坯跨中设置毛刺喷印设备、在线监控和检测设备、废坯清除、精整设备和铸坯热运输设备。这种布置简化了工艺流程和运输组织,占地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实现铸坯直接热送、热装及连铸连轧。连铸设备采用横向布置,钢水运送距离短、物料流程合理,便于增加和扩大连铸机的生产能力,把不同的作业分开,各项操作互不干扰,适于全连铸车间。连铸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是:钢水供应方便,重视中间包拆卸、修砌和烘烤,以及对结晶器和二冷扇形段的更换、对弧等设备设置专门工作区,留有适当的铸坯精整区域,采用计算机技术等。4. 转炉炉型设计 氧气转炉是转炉炼钢车间的主体设备。本章以顶底复吹转炉为重点,对其
18、炉型、炉衬、炉体金属结构和倾动机构以及底部供气构件进行选型和设计。顶底复吹转炉是继氧气顶吹转炉和底吹转炉之后,于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转炉炼钢设备。顶底复吹兼有顶吹易于控制成渣过程和底吹可以增大熔池搅拌器强度的优点,是节能降耗、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特别对于容量较大的转炉,更具有其优越性。因此,近几年来获得迅速发展。据报道,日本基本淘汰了单纯顶吹法,国内转炉的发展方向也是积极采用复吹。1炉型设计1.1炉型选择本设计转炉公称容量为150吨,属于大中型转炉,采用筒球形炉型。1.2主要参数的确定。(1)炉容比:由于复吹转炉吹炼过程比单纯顶吹平稳,其钢渣喷溅高度相应低于后,复吹转炉的炉
19、容比可略小于顶吹转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二者炉容比基本相同,即复吹转炉一般也取0.850.95m3/t炉容比取0.92m3/t。(2)熔池尺寸: 1)熔池直径=4.90m式中D熔池直径,mG新炉金属装入量,t,可取公称容量150t吹氧时间,min,取16K比例系数,取1.62) 熔池深度计算:由于选用转炉类型为顶底复吹型转炉,故本设计使用截锥型炉底。根据公式 : Vc=G/ 式中:Vc熔池体积,m3G新炉金属装入量,t,可近似的取其公称容量150t;钢水密度,=6.8t/m3则Vc=G/=150/6.8=22.06 m3又有通常倒截锥体顶面直径b=0.7D故存在如下关系式:Vc=0.574h
20、 D2式中:熔池深度,m则可以求出h= Vc/0.574 D2h=1.600m=1600mm(3)炉帽尺寸的确定:设计时考虑以下因素:稳定性,便于兑铁水和加废钢,减少热损失,避免出钢时钢渣混出或从炉口流渣,减少喷溅。主要确定炉帽倾角、炉口直径d口和炉帽高度H帽。1)炉帽倾角:对于150t的转炉,选取62。2)炉口直径d口:考虑到满足兑铁水和加废钢的要求,减少热损失,减少喷溅,减少空气进入炉内和改善炉前操作条件等因素,炉口直径d口=0.45D=2.02m。3) 炉帽高度H帽:为了维护炉口的正常形状,防止因砖衬蚀损而使其迅速扩大,在路口上部设有高度为H口=400mm的直线段。因此炉帽高度为H帽=1
21、/2(D-d口)tg+H口 =1/2(4.90-2.02)tg62o+0.40=2.52m炉帽总容积V帽 V帽=22.35m3 (4)出钢口尺寸计算:出钢口中心线水平倾角取18出钢口尺寸 =180mm出钢口外径一般为出钢口内径的6倍左右,即d外 =6d出 =1080mm出钢口长度 LT出钢口长度一般为出钢口内径的78倍,即LT(78)d出 本设计取为7,则LT=1260mm(5)炉子内型高度:本设计中炉容比选0.92转炉有效容积 Vt =1500.92=138.0 m3式中:V帽、V身、V池分别为炉帽、炉身和熔池的容积; Vt转入有效容积=炉容比公称容量。H内=H帽+H身+h=2520+496
22、0+1600=9080mm=9080m(6)转炉炉衬的设计:炉衬一般由永久层、填允层和工作层三层组成。1)永久层:紧贴炉壳钢板,通常是用一层镁砖或高铝砖侧砌而成,厚度113115,其作用是保护炉壳钢板,修炉时不拆除。2)填允层:介于永久层和工作层之间,一般是用焦油镁砂捣打而成。厚度80100。填允层的作用是减轻工作层受热膨胀时对炉壳钢板的挤压作用,便于修炉时迅速拆除工作层和砌炉操作。也有的炉不设填允层。3)工作层一般用镁碳砖砌成。所谓炉衬寿命即工作层的寿命,当工作层被侵蚀损坏后(残余厚度10 mm)就要更换炉衬了。工作层厚度为400800 mm,炉底工作层比炉身略薄一些,约350600 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500 万吨连铸坯 现代化 转炉 炼钢厂 工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