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次总则术语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报警区域的划分探测区域的划分系统设计一般规定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设计要求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接地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一般规定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一般规定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线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系统供电布线一般规定屋内布线附录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附录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附录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保护的
2、梁间区域的个数附录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建议性)特级保护对象一级保护对象二级保护对象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总则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术语报警区域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探测区域将报警区
3、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保护面积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安装间距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护半径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区域报警系统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
4、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系统保护对象分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的规定。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的等级相适应。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具体部位可按本规范建议性附录采用。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报警区域的划分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探测区域的划分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
5、内部,且面积不超过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之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相邻房间不超过间,总面积不超过,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相邻房间不超过间,总面积不超过,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系统设计一般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自动和手动
6、两种触发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容量和每一总线回路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和控制模块或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应采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二级保护对象;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系统中可
7、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
8、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等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中至少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系统中设置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要求当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和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在同一总线回路上传
9、输时,其传输总线的敷设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规定。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设置在消防控制室以外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动作状态信号,均应在消防控制室显示。火灾应急广播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在环境噪声大于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
10、高于背景噪声。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床头控制柜内设有服务性音乐广播扬声器时,应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倍。火灾警报装置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警报
11、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在环境噪声大于的场所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时,其声警报器的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消防专用电话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消防控制室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且宜选择共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
12、宜为。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业消防站等处,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系统接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
13、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线)相连接。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一般规定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装置组成: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的控制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
14、用直流。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的通道。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15、。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应有下列控制及显示功能:控制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应显示其工作状态;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直接控制;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等;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其控制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
16、区;消防控制室的消防通信设备,应符合本规范条的规定;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显示启泵按钮的位置。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安全信号阀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备对管网气体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在报警、喷射各阶段
17、,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防火阀;显示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放及防火门(帘)、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消防控制设备对泡沫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控制泡沫泵及消防水泵的启、停;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备对干粉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消防控制设备对常开防火门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门任一侧的火灾探测器报警后,防火门应自动关闭;防火门关闭信号应送到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火卷帘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火灾探测
18、器组及其警报装置,且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防烟、排烟设施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和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控制挡烟垂壁等防烟设施。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一般规定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
19、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等;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楼梯、走道、电梯机房等;书库、档案库等;有电气火灾危险的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 设计规范 施工 验收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