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及砂石系统设计.doc
《混凝土拌合及砂石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拌合及砂石系统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混凝土拌合系统设计5.1 水泥混凝土拌合系统 5.1.1 水泥混凝土拌和系统的任务 本标工程需要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的混凝土总量47036m3,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为5456m3/月。 5.1.2 混凝土拌和系统的设计依据 招标文件和答疑的补充文件。 本标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进度计划和混凝土浇筑方案。 5.1.3 工艺流程设计 5.1.3.1 生产规模的确定和拌和设备的选择 (1) 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规模的确定 根据月浇筑最高强度5456m3/月按以下计算公式计算: Qm P= Kn MN 公式中Qm为5456m3/月,M为25天/月,N为16h/天,不均匀系数Kn取为1.5
2、,由此计算出混凝土拌和系统的生产规模为20.46m3/h。 (2) 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择 本标混凝土拌和系统拟在布置的场地内,选用1套HZS60拌和系统,拌合系统布置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在计算生产强度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工作班制和月工作天数,所需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只要不低于20.46m3/h即可满足要求。根据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计划,布置1座HZS60型拌和站。1座HZS60型拌和站混凝土理论拌和能力可达60m3/h,生产率按60%计算可达36m3/h,可以满足混凝土拌和的要求。 1 (3) 流程说明 拌和站的主要流程如下: 砂石料输送流程: 装载机 汽车 拌和站骨料仓 拌和机购买成品料堆 水泥输
3、送流程: 粉煤灰 气力输送 螺旋输送机 粉煤灰罐拌和计量斗 螺旋输送机 气力输送水泥罐 水 泥 计量拌和 外加剂输送流程: 计量 拌和机 外加剂存料桶液体外加剂配料罐 水输送流程: 水池 水泵管称拌和水 混凝土拌和料输出流程: 拌和机搅拌 混凝土出料斗混凝土运输浇筑仓面 5.1.3.2 材料储存:小石和砂四个料骨料仓分大石、成品骨料仓布置于混凝土拌和系统内,中石、(1) 保证储料总储量约仓,1000m骨料用自卸汽车从成品砂石料场运送至拌合站储料场,3。 满足生产要求。 水泥的储存:(2) 设计储存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g Qmn Cn= M Qm为5456m3/月,按无中转的公路运输的情况考虑
4、,确定水泥储存7天的使用量,每立方混凝土用300kg水泥,据此计算出混凝土拌和系统水泥的储存量381t,设置2 个200t水泥罐。 (3)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储存 根据实际的外加剂的品种(由实际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确定品种)、使用量(由实际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确定每方混凝土用量结合混凝土的总量、浇筑强度确定)、采购的途径、运输的方式、运距等因素确定实际储存量,暂按半月的使用量储存混凝土外加剂。拌和系统布置外加剂储存仓库面积30 m2。 5.1.3.3 混凝土拌和系统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和系统工艺流程详见投标附图混凝土拌和系统工艺流程图 (投附-05-01)。 5.1.4 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温控措施 据附近
5、气象站资料统计,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达-2.7。冬季施工温控不作考虑,如遇极端低温天气,不宜混凝土施工时,暂停混凝土施工即可。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夏季安排了混凝土施工,夏季高温时节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在夏季混凝土拌和气温高的情况下采取加冰拌和的温度控制措施。 5.1.5 辅助设施 除上述主要设施外,混凝土拌和系统还设有办公室、现场实验室、值班室、原料仓库(棚)、配电室等生产用房。水、电供应具体由施工总体布置统一考虑。 5.1.6 拌和系统平面布置 5.1.6.1 布置原则 严格在发包人提供的场地内布置,集中布置、紧凑规划、减少占地面积、减少
6、临建工程量。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生活区设施布置、生产的供水供电由本标施工总布置统一考虑,本处只考虑拌合系统内的生产用房和其他系统内必须的临建设施。 5.1.6.2 混凝土拌和系统组成 混凝土拌和系统由拌和站、骨料仓、胶凝材料储存罐、外加剂仓库分、供水、供电等设施组成。 5.1.6.3 平面布置 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在发包方提供的场地内,混凝土拌和系统占地面积为3500m2,3 具体布置详见投标附图混凝土拌合系统平面布置图(投附-05-02)。 5.1.6.4 拌和系统用电 本标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用电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所示的就近变压器。 5.1.7 混凝土拌和系统机械设备 混凝土拌和系统机械设备配置见表
7、5.1-1。 表5.1-1 混凝土拌和系统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设备能力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混凝土拌和站 HZS60 /h 60 m3 套1 2 水泥罐200T 个 2 3 粉煤灰罐 100T 个 2 4 螺旋输送机D300 只 2 水泥输送 5 ) 水泵(耐酸型 /h 15 m3 台2 扬程20m 6 自卸汽车 20T 辆4 骨料运输(开挖共用) 7 装载机ZL-50 3m3 台 1 骨料上料 5.1.8 混凝土拌和系统土建工程量 本标混凝土拌和系统临建工程量见表5.1-2。 表5.1-2 混凝土拌和系统临建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项目土石开挖 (m3) 土石回填 (m3)
8、 C20混凝土 (m3) 钢筋 (t) 浆砌石 (m3) 建筑面积 (m2) 1 场地平整 500 利用开挖 2 拌和站基础 100 利用开挖 10 3 骨料配料仓 20 4 棚阳骨料配料仓雨() 15 0.3 100 270 5 棚仓库房() 5 0.1 30 6 生产用房 10 240 7 水泥罐 5 8 粉煤灰罐 3 8 拌合站蓄水池 30 计合 600 98 0.4 100 540 5.2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 5.2.1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的任务 负责本合同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该生产系统应能满足本合同工程施工所需的沥青混凝土施工需要。包括沥青混凝土骨料储存、拌和、运输以及设
9、备和设施的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修等。 本标工程需要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的混凝土总量4310m3,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高峰期沥青混凝土月施工强度为834m3/月。 5.2.2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设计依据 业主的招标文件和答疑补充文件。 本标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进度计划和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5.2.3 工艺流程设计 5.2.3.1 生产规模的确定和生产设备的选择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规模的确定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强度。铺筑强度P计算公式: P=(W/Tmn)k 式中P为铺筑强度,t/h; W为防渗墙沥青混凝土的工程量,t; T为有效铺筑天数,d; m为日工作班数,班
10、/d; n为班实际工作天数,h/班; K为小时生产不均匀系数,K=1.21.4。 W为高峰月的沥青混凝土工程量834m3/月2.1t/m3=1751t/月,沥青混凝土设计指标:2.0t/m3 ;T为22天/月;m为2班/d;n为8h/班;不均匀系数K取为1.4。由此计算出的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生产规模为6.96t/h。实际按沥青混凝土生产强度不低于15t/h选取设备。 沥青混凝土生产设备的选择 在计算生产强度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工作班制和月工作天数,所需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只要不低于15t/h即可满足要求。 实际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P=KP 式中K为折减系数,一般为0.60.7; 5 P为沥青混凝土生
11、产设备的额定生产能力,t/h。 综上所述,P= P/K= P/0.6=40t/h,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选用1套NTAP1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完全能满足混凝土生产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流程见附图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图号:投附-05-03)。 5.2.3.2 材料储存 沥青 本标采用桶装沥青。对桶装沥青,为了避免沥青从桶内流出,不得横放或倒置。每桶重200kg(桶重约25kg)。桶的直径60cm,高90cm。一般码放12层。桶装储存占地面积A可按下式计算: A=(Q/q)K 其中Q=PtT/(1+) 以上两式中A为桶装沥青储存占地面积,m2; 为沥青混凝
12、土中沥青与骨料填充料重量比; T为储备天数,d; Q为沥青储存量,t;不小于一次运来的沥青量; q为单位面积的堆存定额,t/m2;码放两层时,q=1t/m2; K为系数,一般为1.22.0; P为沥青混凝土铺筑强度,t/h; t为日实际工作时数,h/d;这里采用两班班制,每班按8h计。 综上所述,计算得A为360m2。 骨料 粗细骨料的储存数量以满足约7天的铺筑用量为宜。储存仓布设有防雨设施,砂料含水率不宜大于4%。 矿粉 矿粉细度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性质影响极大,矿粉不允许受潮结块,一般应在防潮棚内或罐内储存。 5.2.3.3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详见投标文件附
13、图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 图(图号:投附-05-03)。 5.2.3.4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温控措施 生产好的沥青混凝土卸入提升斗,并提升至沥青混凝土储罐储存,储罐储存量应有沥青混凝土摊铺1天或1班需用量。 5.2.4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 严格控制在布置在规划的场地内,集中布置、紧凑规划、减少占地面积、减少临建工程量。 5.2.4.1 混凝土生产系统组成 混凝土生产系统由沥青拌和站、骨料储存仓、沥青储存仓、供水、供电等设施组成。 5.2.4.2 平面布置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在规划的场地内,占地面积4700m2,其中骨料仓占地500m2。混凝土生产系统平面布置详见投标文件附图沥青混凝土生
14、产系统平面布置图(图号:投附-05-04)。 5.2.4.3 混凝土生产系统机械设备 混凝土生产系统机械设备配置见表5.2-1。 表5.2-1 混凝土生产系统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设备能力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NTAP1000 套 1 2 沥青脱筒装置 套 1 3 柴油储罐 套 1 4 柴油泵 台 1 5.2.5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土建工程量 混凝土生产系统临建工程量见表5.2-2。 表5.2-2 混凝土生产系统临建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储料仓混凝土 m3 214 二级配 2 储料仓钢筋制安t 10.8 3 挡墙浆砌石m3
15、150 4 拌和站基础混凝土m3 120 5 拌和站基础钢筋制安 t 7.2 7 6 储料仓底部皮带 m 30 宽80cm7 上料皮带 m 30 宽从储料仓到配料仓, 80cm8 储料仓顶棚 m2 150 9 土石方开挖 m3250 砂石骨料加工系统5.3 5.3.1 系统设计要求由招标文件给定的条件计算出,本砂石骨料加工系统承担本标工程混凝土(含喷护3,砂石料万t)5.3-1所示,相应的骨料供应总量约混凝土)和砂浆约55188m10.4(表 5.3-2所示。分级配需用量如表3) m5.3-1 混凝土需求量表 (单位:表 编号项目名称 小计砂浆 一级配二级配 三级配1 本标混凝土 48173
16、/ 4007 38041 6125 2 砂浆 7015 7015 / / / 合计 55188 7015 4007 38041 6125 33相对工沥青混凝土骨料32430m4610m 、对于本工程所需的大坝过渡料、垫层料约程量较小,不再独立设置加工系统。本砂石加工系统仅设置一套骨料加工系统,工程所需大坝过渡料、垫层料、沥青混凝土骨料均由本筛分系统生产的骨料配制。加工生产时 )。(见表5.3-2所示要达到工程所需9731t月的供应料 5.3.2 系统工艺流程设计选型 设计原则: 生产能力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并且要求有一定裕度;(1) 各粒径砂石料的产量能根据需要即时调整;(2) 天的用量;7(3
17、) 成品砂石料储量满足混凝土浇筑5 (4) 工艺性能可靠,节约占地,建设周期短。根据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要求,混凝土骨料及垫层料加工系统采用海峡村料场开采料作原料,生产出合格的骨料,生产规模需满足本标过渡料、垫层料填筑施工高峰3月的供应、沥青混凝土整个工程混凝土浇筑(含喷护混凝土及砂浆)/月强度约5333m3小时,加工系统的设计生产班制生产考虑,月生产32026074m/月的供应,加工系统按 5.3-2)。各种砂石料的均衡小时产量见表。能力确定为80t/h( 5.3.2.1原料开采 骨料加工原料在料场爆破开挖后,大于500mm粒径的石块在装车前剔除,用于大坝堆石料填筑,小于500mm粒径的石碴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砂石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