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反相胶束制备纳米CdS及可见光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doc
《毕业设计(论文)反相胶束制备纳米CdS及可见光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反相胶束制备纳米CdS及可见光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反相胶束制备纳米CdS及可见光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目 录摘要(1)前言(2)正文(5)1 选题背景(5)1.1课题来源(5)1.2课题目的及意义(5)1.3 国内外研究进展(6)2 方案论证(7)2.1 CdS的反相胶束合成法(10)3 过程论述(11)3.1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11)3.2 实验方法(12)4 结果分析(14)4.1 XRD分析(14)4.2 CdS的电化学性质(14)4.3 CdS光催化活性对比(16)4.4催化降解MG吸收光谱变化(19)4.5羟基自由基(OH)的测定(20)4.6 H2O2跟踪测定(20)4.7 MG的深度矿化(氧化)(22)4.8
2、降解MG红外光谱分析(23)5 小结(23)致谢(24)参考文献(24)反相胶束制备纳米CdS及可见光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摘要:本文采用CTAB/正丁醇/正庚烷/水四元反相体系和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CdS。在可见光照射下,以CdS活化分子氧光催化降解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MG)为探针反应,探讨了反相体系不同水量对制备的纳米CdS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水量(H2O/表面活性剂)为25时,制备的纳米CdS光催化活性最高,且反相胶束法制备的CdS活性明显高于直接沉淀法制备的Cd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CdS的晶型、尺寸进行了初步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反相胶束法和直接沉淀法制
3、备的CdS均为立方闪锌矿型,水量25的CdS平均粒径约为9nm。以CdS可见光激发催化降解MG,通过分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发现在可见光(l420nm)和pH=7的条件下,以水量25制备的CdS在70min内可以使MG褪色完全,反应30h后MG的矿化率达到50%以上。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研究了纳米CdS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纳米CdS修饰电极对H2O2电化学还原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跟踪测定了在降解过程中H2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CdS光催化机理涉及到OH历程。关键词:反相胶束法;CdS;光
4、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电化学行为 Preparation of CdS with Reverse Micelle Method and Photo-degradation of Toxic Organic Pollutants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CdS is prepared with reverse micelle method which used the CTAB/n-butyl alcohol/n-heptane/water system and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Photocatalytic degr
5、adation of organic dye Malachit Green(MG) using CdS which activated molecular oxygen was used under Vis as probe reaction. Probe into different water volume conditions to make CdS with different photo-catalytic nature. the best water volume() was 25. CdS prepared by reverse micelle method has higher
6、 activity than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dS was carried out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product was mainly anatase phase, and the average size of CdS (=25) was about 9 nm. and use UV-Vis, FTIR, TOC analyzer to eval
7、uate the optimum CdS prepared by reverse micelle method and direct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Photo-catalytic CdS/Vis system at pH=7 wa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of Malachit Green(MG). After 30h the mineralized rate of MG was above 50%.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the CdS smodified glassy carbon e
8、lectrode(GCE) have been studied and showed distinct advantages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cyclic voltammetry. Th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ed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rapid response for H2O2. And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hydrogen radicals (OH) were detected. Th
9、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hoto-catalysis degradation of CdS mainly referred to OH radical mechanism. Key words:reverse micelle method; CdS;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rganic pollutant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前言纳米材料是目前国际上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领域。而纳米粒子又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纳米材料。纳米量子级的材料因其特殊结构,使其在机械性能、光、电、磁、热
10、等方面与传统材料有很大不同,具有辐射、吸收、催化、吸附等许多新特性。特别是半导体纳米粒子,由于它具有独特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介电效应等,而成为当今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被称为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1。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纳米材料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桥梁。近几年来,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借助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扩大了半导体材料在光、电、磁、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给半导体材料应用注入了新活力。自从硅、镉、锗等半导体材料发现以来,单质、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无机-有机复合物等各种各样的半导体材料纷纷出现,在电子、化工、医药、航空和军事等领域2得到了广泛
11、应用,特别是在利用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方面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由于有机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诸多途径产生的染料以及有害酚类因其难以自然降解和巨大毒性而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目前人们认为各种各样的光催化剂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适合途径,因为它具有令人满意的优点,如:高效率、低能耗和稳定的环境兼容性3。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焦点,对开发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高效光催化消除技术意义重大。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方法,因其节能可利用自然光,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在处理有机废水等方面具有极为诱人的前景。目前以TiO2半导体为基础的光催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
12、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只能吸收紫外光才能产生活性,而紫外光仅占太阳光的5%,为此开发其具有在可见光激发,活化分子氧,催化活性高的无机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应用于处理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量子点(quantum dot)是一类准零维(quasi-zero-dimensional)的纳米材料,由少量的原子所构成。一般而言,量子点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在100纳米(nm)以下,外观恰似一极小的点状物,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量子局限效应(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特别显著。由于量子局限效应会导致类似原子的不连续电子能级结构,因此量子点
13、又被称为人造原子(artificial atom)。科学家已经发明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造量子点,并预期这种纳米材料在二十一世纪的纳米电子学(nanoelectronics)上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其中量子点在材料、医学、环境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作为一种典型的量子点半导体光电材料,纳米CdS在光吸收、光催化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CdS是一种重要的副族中典型的直接带隙宽窄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体相CdS的禁带带隙为2.42eV,利用半导体硫化物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过程中,以其可以在室温下反应、可直接利用太阳光独特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采用纳米CdS高级氧化技术的优势与其它的氧
14、化方法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低能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能够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光能作为能源,这对于目前全球能源紧张的现状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4;(2)氧化能力强,在可见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强氧化物种,如OH和H2O2。OH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80V,仅次于氟(2.78V),这意味着其氧化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的化学试剂,能够氧化绝大多数有机物,而且可以引发后面的链反应,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3)反应迅速,相对于传统染料废水处理的长周期,光催化反应在数小时内就能达到极高的处理效率;(4)处理设备占地面积比传统处理设备小;(5)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工艺联合使用,以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果
15、。CdS晶体有闪锌矿和纤锌矿两种结构,闪锌矿结构是晶体的低温相,纤锌矿结构是晶体的高温相。其中,闪锌矿变体可在较高温度下转变为纤锌矿变体5。CdS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为:当能量大于CdS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光激发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导带电子(e-),同时在价带留下空穴(h+)。由于半导体能带的不连续性,电子和空穴的寿命较长,它们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或通过扩散的方式运动,与吸附在半导体催化剂粒子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被表面晶格缺陷俘获。空穴和电子在催化剂粒子内部或表面也可能直接复合。空穴能够同吸附在催化剂粒子表面的OH-或H2O发生作用生成OH。OH是一种活性很高的粒子,能够无选择地
16、氧化多种有机物并使之矿化,通常认为是光催化反应体系中主要的氧化剂。光生电子也能够与O2发生作用生成HO2和O2-等活性氧类,这些活性氧自由基也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e-CBvis h+VBO2O2 OH H+ + OHcoloring matterproduceH2O目前制备纳米CdS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制备方法都有其优缺点。由于方法的不同,制备出的CdS粒子的相结构、粒径、定向程度、结构缺陷的类型、杂质类型及杂质含量等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光电性质便会极大地依赖所采用的制备方法而有所区别。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CdS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常规的
17、制备方法按照原料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虽然气相法所得到的粉体纯度高,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但生产成本高,应用价值不大;固相法操作条件简单,生产设备少,但产物里含大量杂质且颗粒分散不均匀,难以采纳。而采用较多的往往是液相法。液相法主要有:沉淀法6、溶胶-凝胶法7、模板法8、微乳液法9-13(分为泡囊法和反相胶束法)、辐射合成法和LB膜法14。然而在这些制备方法中,利用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制备的CdS虽然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或者能形成透明的胶体,但难以真正的控制其颗粒的粒径,得到均匀的超细纳米颗粒。而辐射合成法和LB膜法制备CdS目前应用还不太广泛,制备条件要求高,报道
18、不多。因此在制备CdS纳米粒子的方法中,利用反相胶束法可以制备颗粒均一,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CdS,能够避免CdS团聚,制备条件温和,没有温度、压力的限制。反相胶束溶液是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与水溶液的两相中自发形成透明、热力学稳定的体系,其中物质的极性基朝向胶束内部,而非极性基朝向胶束外部的油连续相,水相以液滴形式高度分散在有机相中。反胶束的水池可以作为微反应器方便地制备纳米材料,并具有粒径与形貌可控、粒径分布窄并且呈单分散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化学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可控,尺寸分布窄。本文采用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构成CTAB/
19、正丁醇/正庚烷/水的四元反相胶束体系,研究了反相胶束水含量与胶束中微液滴尺寸和CdS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关系,从而确定其用于“微反应器”合成CdS纳米微粒的最佳条件,获得尺寸均一、高分散性、活性高的CdS纳米微粒。并利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研究在可见光照射下,以CdS为催化剂,降解染料目标化合物孔雀绿(M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跟踪降解反应过程,以苯甲酸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反应体系OH的转化过程,并且利用过氧化物酶跟踪H2O2的产生过程。表明CdS光催化能有效降解MG(结构如下图1),可见光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其高活性氧化物主要涉及OH和H2O2等,并跟踪测定了有机物MG的降解过程,验证了
20、CdS高级氧化技术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图.1 MG的结构正文 选题背景1.1 课题来源本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见光诱导铁(II)基有机复合物活化分子氧降解微囊藻毒素”,项目编号:20877048及国家重点基础理论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负载型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藻毒素降解研究”,项目编号:2008CB 417206。研究内容主要为可见光激发催化剂的开发及光催化活性筛选,目的为制备无机氧化物催化剂,以有机染料为目标化合物,在可见光激发下,研究其活化分子氧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活性,评价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1.2 课题目的及意义CdS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半导体材料,
21、其体相材料在室温下的带隙能为2.42eV,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可见光响应和带隙能小等独特的光电性能,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传感器、红外窗口材料、光催化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纳米半导体材料存在着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奇特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效应,使得纳米尺度的CdS在光吸收、光电转换、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CdS的优异性能大都依赖于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及形貌,因此,如何实现对其尺寸大小、粒径分布的控制以及形貌和表面的修饰是研究的关键15。在制备CdS纳米粒子的方法之中,反相胶束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化学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粒子其粒径可控,尺寸分布窄,装置简
22、单,操作简便。反相胶束法制备超细颗粒的特点在于:(l)制备的是纳米粒子;(2)粒子的表面包裹一层(或几层)表面活性剂分子;不易聚结;(3)通过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可对粒子表面进行修饰,得到具有各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由于反应物是以高度分散状态供给的,可防止反应物局部过饱和现象,从而使微粒的成核及长大过程能均匀进行,且可通过调节影响微反应器的外界因素而制备出较理想的单分散纳米;另外,生成的纳米粒子可在“水池”中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凝聚,使所制备的纳米可稳定长期保存。再就微反应器本身而言,通过控制胶束及“水池”的形态、结构、极性、疏水性、粘度、酸度等,可期望从分子规模来控制
23、纳米的大小、形态、结构乃至物性特异性。本课题主要开展以下工作,采用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CTAB/正丁醇/正庚烷/水四元反相胶束体系,探讨不同水量对所制备的CdS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有机物的活性影响,筛选最优水量条件,同时研究制备的CdS对有机染料MG催化降解的影响因素(如催化剂用量和pH),并初步探讨其降解机理。实验重点为建立制备高活性CdS的工艺条件,其研究对开发催化活性高、性能优良的CdS合成工艺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发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物质主要是一些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ZnS、CdS、SnO2等16,而光催化活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胶束 制备 纳米 CdS 可见光 降解 有机 有毒 污染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