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doc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4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4第一部分教育目标 一、理论教育目标: 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
2、基本概念。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掌握儿
3、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 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 1 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4、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第五:童装设计要点;童装讲究造型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装饰性设计,常常运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的方法。 男童装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形说明:领形为海军领,装领护胸、领带。前片为开襟,钉扣3粒,右胸袋1个,领边、袖边、袋边设有嵌条装饰。 (二)放松量: (三)制图规格:号型100/52 号型100/50 cm 衣长 胸围 肩宽 领围 袖长 裤长 臀围 上裆长 脚口 22.5 28 19 40.5 11.5 66.6 72.5 30 27.5 ( 四)制图要点:按 1:5比例制图 2
5、女童装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形说明: (二)放松量: (三)制图规格:135/60 cm 衣裙长 胸围 肩宽 领围 前腰节长 裙长 袖长 14 74 74 29.5 34 29.5 40 (四)制图要点: :5比例制图1按 练习题: 1.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 3 1:1比例完成制版 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第二: 旗袍、中式服装结构设计与变化 )(重点 旗袍结构设计与制图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能正确审视服装款式图,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并自行设计版型。对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其结构制图上的区别能进行比较,掌握
6、旗袍、中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培养有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 1.掌握旗袍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并以旗袍为例进行款式结构变化,设计礼服。 2.掌握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的结构制图上区别。 3.掌握中式服装对襟与偏襟两种款式的制图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
7、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结构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前片设有中式立领,(一)外形说明:领型侧料,侧胸省和腰省,偏襟钉扣绊3设腰省,下摆开衩。缝装拉链,后片袖。袖型为装袖短 (二)面料选用:织绵缎、丝绸、花瑶等衣长由肩点经胸高点、N=1-2cmW=3-5cm、H=5-7cm、(三)放松量:B=4-6cm 左右。25cm量至踝骨以上cm单位: 制图规格:(四)165/84A 4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领围N 臀围H 肩宽S 前腰节长WL 袖长SL 胸高位BP 108 90 70 35 96 38 38 20 24 (五)制图要点: 按1:1比例制图(老师示范),按1:2比
8、例制图(学生在课堂与老师同步进行)。 (以立领为例进行旗袍领型的设计与变化)领口与领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二、 立领: 可产生具有抱脖围领的特点,立领是以条状形领立于领口之上,束缚脖颈,稳运、严谨、整齐的美感。 立领款式变化图图领口与脖颈的关系3-1图3-2 立领的结构设计变化: 5 1、竖直式立领 竖直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2.5-5cm。在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中,领前翘势为0,领上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相等。由于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竖直式立领的领上口与颈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合体度较差,但穿着舒适,活动自如。 结构图竖直式立领款式图图3-3 )、内倾式立领(图23-4的翘势,使领2-3.5m内倾式立
9、领的领宽一般为3-6cm,由于在领前设置了上口线的长度变短,与颈部之间的空隙减少,穿着合体,视觉美感强。在制图时 可采用折叠纸样的方法调整领上口线长度的变化。 结构图 内倾式立领款式图图3-4 )3、外倾式立领(图3-5以上,同时设置外倾式立领的领宽根据旗袍款式的不同一般尺寸可在9cm以上领后翘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长使衣领远离颈部,穿着不合体,但是3-4cm在结构处理上也可采用剪开放出法调整领上却能满足款式造型的视觉美感需求。 6 口线的长度。此领型常用在晚装,表演装等时装的造型设计中。 结构图图3-5外倾式立领款式图 )3-64、连身立领(图 结构图 图 3-6连身立领款式图 (以一片袖为例
10、,进行旗4-3,4-4,三、袖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图4-14-2, 袍袖型的设计与变化) 7 4-1上肢关节与袖长分类的关系图 袖围和袖窿的关系4-3 图 图4-2袖围和袖山的关系 袖型款式变化图 4-4 四、衣身和前门襟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衣身原型板为例,进行旗袍衣身和前门襟的设计与变化) (一)以胸点为圆心,可分别向衣片边缘引射线。 袖窿省)1领省(23)()肩省(常用的胸省有 斜腰省6肋省5腋下省4()()()7(腰省) 8 (8)前中心省。见图5-1 (二)在服装结构上,凡是对应于人体凸凹的位置 都可以设置省位的。例如:胸凸、肩胛凸、肘凸、 臀凸、腹凸等。省道即可以是直线形的,也
11、可以 是弧线形或曲线形等。常用胸省的位置,根据设计需 要而定。(三)省道、省缝转移方法主要有三种:转动法、剪 图5-1 叠法、调整法。 图5-2衣身前门襟款式变化图 是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能力,总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与处理技巧, 训练创造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 中式服装结构制图 9 概说:中式服装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襟,一种是偏襟的。特征是由整片衣料构成,上衣的前后片衣片和袖片连在一起的,惟一只有衣领是分割组合的。中式服装通常在结构制图前,先将衣料的幅宽对折,然后再长短对折,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图。 一、制图依据 款式图: (一)外型说明:领型为中式立领,前中心门襟对称,钉扣6粒(脚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结构设计 制图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