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航运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doc
《智能航运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航运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名称智能航运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提名单位大连市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紧跟国际发展前沿,围绕智能航运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加快推进中国智能航运现代化水运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示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75项,其研究成果已在中国沿海及长江内河、中国近海及海上丝绸之路推广应用;一体化船舶智能应用终端产品在中远海运集团、长航凤凰集团等多家船公司安装使用;“数字航道”已在长江干线及中国内河全面推广应用。该项目创新性强,系统集成难度大,经行业专家鉴定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鉴此,推荐该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智能航运的发展是推进“交通
2、强国”和“海洋强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码头网(大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等多家行业单位,依托“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数字航道与智能航运建设示范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II级航道工程”、“长江航运公共综合服务一体化关键技术”等交通运输部重点示范工程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历经15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系统地研究了智能航运一体化的若干关键技术,构建了从数字航道到一体化智能服务、从航运大数据到船岸一体化应用、从无人机到空地一体化海事应急与监管、从智能导
3、航到一体化综合船桥的智能航运应用系统,为中国智能航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数字航道的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发明了航标的遥测遥控、无线射频识别与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多源航道动态感知等多项技术,制定并出版了交通部行业标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JT/T 765.12009),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航道图编辑、数据检验等核心平台;创建了主动式、定制定向的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支撑各种航运应用系统的智能化。2、船岸一体化的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并开发了基于AIS岸台的船舶识别技术和SDVR船载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突破了雷达只能探测不能自动识别的技术瓶颈,构建了
4、船岸一体化航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了船舶大数据的实时获取,形成了从中国沿海到长江内河、从中国近海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全覆盖AIS岸基网络系统,为航运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平台支撑。3、海事一体化通信与无人机智能监管技术研究了海事卫星通信网核心数据的自主采集与解析技术,海事卫星船站的通信资源带宽优化协调技术以及船舶遇险应急通讯协同技术,解决了船岸一体化通信技术瓶颈,构建了基于海事卫星的通信支撑与保障系统。研究并发明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事无人机搜救目标实时识别与分米级定位技术,研发了海事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实时信息交互装备及基于GIS的海事无人机测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人机在海事智能监管及应急搜救中的应用
5、。4、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与智能应用终端研究了FPGA的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解决了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AIS目标船的实时叠加显示的技术难题,发明了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的移动终端产品,提出了各种智能导航报警的算法,实现了船岸一体化的智能导航与应用。本项目共获得知识产权授权75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43项),制定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终端已实现产业化,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已完全替代进口,占有80%以上的中国市场份额。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近19亿元,其它经济效益100亿元。客观评价一、2012年“智
6、能综合船桥系统”项目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会,评审委员会认为:“该系统填补了我国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研究领域的空白,提升了自主产品在国际船桥市场的竞争力。其规模化生产可带动造船、导航产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促进我国水上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中国航海学会于2011年4月3日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由长江航道局、长江南京航道局和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完成的“长江航道数字化和智能航运应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由梁应辰、王家耀、范本尧、马远良、龚惠兴五位院士及交通部总工徐光、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交通部水运局副局长解曼莹、中国测绘研究院院长
7、张继贤等行业内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价:“该项目创新性很强,系统集成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内河智能航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模式”。三、2016年7月25日中国航海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基于海事卫星的安全应急通信支撑与保障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遇险船舶安全应急协同通信机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体创新点如下:1.发明了一种基于时效参数的信息解密方法,实现了数据多源镜像的抓取,解决了海事卫星通信网核心数据的自主采集与解析;2.提出了基于深度包检测技术的海事卫星应急通信资源优化方法,提高了卫星应急通信资源的利用率;3.
8、提出了基于知识发现的遇险船舶社会关系自匹配技术,创新了基于海事卫星的遇险船舶安全应急协同通信机制。四、2017年8月8日中国航海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面向水上应急与海事监管的无人机系统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构建了无人机水上应急与海事监管应用体系顶层设计,实现了海事无人机搜救目标实时识别与分米级定位,研发了海事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实时信息交互装备,创建了基于无人机的立体化水上应急与海事监管巡航新模式,解决了水上应急与海事监管中“看不见、找不着、传不回”的问题。其中基于无人机的海事监管目标识别与定位、北斗RDSS与AIS相结合的无人机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9、水平。五、2012年“一体化智能综合船桥系统”项目查新结论:“综上所述,有关船桥系统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已见报道,但未见同时具有以下技术特征的国内外文献报道:1)能够在船联网系统中运行,实现船岸一体化、船港一体化、船货一体化等各种一体化功能。2)能够(在船联网系统中)接收主动式、定制定向的信息服务,实现各种报警功能。”推广应用情况一体化船舶智能导航终端和SDVR船载视频监控设备已在1万多条船舶上安装使用;数字航道成功应用示范后在长江干线及中国内河全面推广应用;基于数字航道智能服务平台的用户约6万个;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已实现产业化,占有中国80%的市场份额;基于AIS基站的网络系统平台已为中国内河、沿
10、海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约200万航运用户提供船舶大数据和货运物流的信息服务,推广应用效果良好。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中国ZL.62014-02-26第号大连海事大学赵德鹏潘明阳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VTS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及方法中国ZL .X2017-10-17第号大连海事大学潘明阳郝江凌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IS Class B终端的DSC控制方法中国ZL .72015-01-14第号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苏伟达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中国ZL .5
11、2013-07-17第号大连海事大学顾网林赵德鹏有效发明专利面向卫星通信业务的用户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中国ZL 4.22012-05-07第号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刘建李晶有效发明专利用于AIS助航设施的遥测设备中国ZL.X2008-07-30第416655号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刘华松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卫星通信服务系统中国ZL.92015-05-07第号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刘建沈兵有效发明专利一种航标遥测终端的三线串入式接口方法中国ZL.82010-10-06第684831号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李汪彪有效发明专利一种管理嵌入式移动终端的DGPS差分、支持批量服务的方法中国ZL .12015-0408第
12、号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刘华松有效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看门狗的控制电路中国ZL.12011-08-24第829157号福建师范大学吴允平刘华松有效主要完成人情况姓 名赵德鹏排 名1技术职教授行政职务-工作单大连海事大学完成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总负责人,全过程组织领导并实施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一做出贡献,包括: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参与编制交通部行业标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取得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姓 名潘明阳排 名2技术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工作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完成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对本项目
13、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四做出贡献,包括:参与建设中国首个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参与编制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多维数字平台、云服务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船舶智能应用终端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江标准的电子航道图生产方法、一种一体化智能船桥系统。姓 名刘建排 名3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行政职务副主任工作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完成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本项目的创新成果三做出贡献,包括:船站应急的海事卫星通信资源优化协调,船舶遇险应急的通讯协同机制和基于海事卫星的安全应急通信支撑与保障系统。取得4项发明专利:一种卫星通信服务系统、面向卫星通信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航运 一体化 关键技术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