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doc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YD 5111-201X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讨论稿)(讨论稿)20XX-XX-XX发布 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
2、tem EngineeringYD 5111-201X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施行日期:20XX年X月X日XXXX出版社20XX 北京关于发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1X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现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011-201X)发布,自201X年X月X日起实行。原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T 5111-2009)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
3、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0一X年x月x日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工信部“关于安排2011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工信厅通201166号)的要求制定的。本规范主要包括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设计、无线网网络设计、中继线路、信令和接口设计要求、编号方式、计费与网管、同步要求、局址和站址选择、设备安装工艺要求、绿色节能与共建共享等内容。文中用黑体字标注的1.0.7、1.0.8、4.5.1-2条款内容,为强制执行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
4、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耿玉波、孟丽、何晓峰、陈崴嵬、卢红波修订参编单位: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素智、史煜玲、常鹤、高金龙、林朝辉、王佳、谢强、曹民科、季智红编写说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设计规范是对YD/T 5111-2009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修订和
5、补充。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充分征求国内有关专家意见,同时根据技术演进和新技术标准的颁布以及运营商的工程实践,对原规范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本规范对WCDMA网的网络架构、网络组织、中继接口、信令方式、编号和IP地址、网络安全、站址选择等内容进行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补充了核心网网元设置、池组化组网方式、承载方式、IP地址等相关的设计要求。2. 补充了无线网络引入HSPA+后的相关设计要求。3. 补充了中继接口要求。4. 补充了中继、信令和IP带宽计算。5. 补充了节能、环保与资源共享相关要求。6. 修订了原规范中不再适用的要求和参数。7. 规范结构进行了优化,原服
6、务质量指标后移至第六章,改为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指标;原5.7节网络安全后移至10.4节。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44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74.1 电路域网络结构74.2 电路域节点设置74.3 电路域网络组织94.4七号信令网104.5 与其它网络的互通105 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设计115.1 分组域网络结构115.2 分组域节点设置115.3 分组域网络组织126 无线网网络设计146.1 一般原则146.2 无线网服务质量指标146.3 无线网网络覆盖设计146.4 无线网网络容量设计166.5 天馈线设计176.6 RNC分区、LAC区及RAC区设计176.7
7、 引入HSPA和HSPA+时的无线网络设计186.8 频道配置和扰码规划196.9 系统间干扰协调197 中继接口要求和信令方式207.1 电路域中继接口要求207.2 分组域中继接口要求207.3无线网相关接口要求207.4信令方式218. 中继、信令及IP带宽计算228.1 业务模型228.2 TDM中继计算238.3 IP带宽计算239 编号和IP地址249.1 电路域编号方式249.2 分组域编号方式269.3 IP地址分配2610 计费、网管与网络安全2710.1 电路域计费要求2710.2 分组域计费要求2710.3 网管要求2710.4网络安全2711 同步要求2911.1 时钟
8、同步方式2911.2 时间同步方式2912 局址和站址选择3112.1 核心网局址选择3112.2 无线网站址选择3113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3313.1 核心网机房工艺要求3313.2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3313.3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3413.4 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3514 绿色节能、环保及资源共享3714.1 绿色节能设计要求3714.2 环境保护3714.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37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38条文说明39修改、补充内容一览表1 总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工程的设计,其它移动通信网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其网路组织、使用频段等按相关规定执行。1
9、.0.2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内容,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1.0.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同时应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1.0.4 本规范的编制中,无线网充分考虑了HSPA的技术和组网特点,本规范不包含业务平台的详细设计内容。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演进,将对本规范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1.0.5 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充分考虑移动数据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不断修正和完善数据业务模型,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1.0.6工程设计应
10、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满足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1.0.7工程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1.0.8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必须经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1.0.9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办理。1.0.10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定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2 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APNAccess Poin
11、t Name接入点名AUC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BGBorder Gateway边界网关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BITS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Supply) System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CAPCAMEL Application PartCAMEL应用部分CGCharging Gateway计费网关CICell Identity小区识别号CMNCall Mediation Node呼叫协调节点CNCore Network核心网CSCircuit Switching电路交换DNSDomain Name Ser
12、ver域名服务器DPCDestination Point Code目的点编码GCIGlobal Cell Identity全球小区识别码GGSNCateway GRPS 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关口局GMSC Server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GMSC服务器GMGWGateway Media Gate-Way关口媒体网关GTGlobal Title全局码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ONHandover Numb
13、er切换号码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TPHigh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高级信令转接点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智能网应用部分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代
14、码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位置区标识LSTPLow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低级信令转接点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号码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号MSCMobile Switch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ServerMobile Switch Center ServerMSC服务器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用户识别码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SDN Nu
15、mber移动用户ISDN号码MSRNMobile Station Roaming Number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TPMessage Transfer Part消息传递部分P-TMSIPacket-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PS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RACRouting Area Code路由区域码RAIRouting Area Identity路由区标识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SCCPSignaling Conne
16、ction Control Part信号连接控制部分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SMSC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短消息业务中心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 信令转接点TMSCTandem MSC汇接移动交换中心TMSC ServerTandem MSC ServerTMSC服务器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UARFCN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UTRA绝对无
17、线频率信道号UEUser equipment 用户终端设备USIMUniversal Subsc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TRAUniversal Telecommunication Radio Access全球电信无线接入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VLRVisit Location Register拜访位置寄存器3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3.0.1 WCDMA系统结构包括终端、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核心网系统(CN)。系统结构见图3.0.1所示。图中 实线:支持用户业务的接口
18、虚线:支持信令的接口图3.0.1 WCDMA网络结构图1. 终端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和用户识别模块;2. 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基站(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 核心网CN采用3GPP R4版本架构,2G/3G网络共用,包括电路交换网络(CS,以下简称电路域)和分组交换网络(PS,以下简称分组域)。其中电路域设备包括MSC服务器(MSC Server)、GMSC服务器(GMSC Server)、媒体网关(MGW)、信令网关(SG)、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等;分组域设备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
19、(GGSN)、计费网关(CG)、边界网关(BG)和域名服务器(DNS)等。3.0.2 WCDMA系统的接口包括以下内容:1.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接口包括:终端与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口Uu接口、Node B与RNC之间的Iub接口、RNC之间的Iur接口、RNC与核心网之间的Iu接口(包括面向核心网电路域的Iu-CS接口和面向核心网分组域的Iu-PS接口);2.核心网CN内电路域主要接口包括:(G)MSC Server之间的Nc接口、(G)MSC Server与MGW之间的Mc接口、MGW之间的Nb接口,其它MAP接口与GSM网络相同;3.核心网CN内分组域主要接口包括:GSN之间为Gn接口、不
20、同PLMN的GSN之间的接口为Gp接口、GGSN与PDN之间为Gi接口、SGSN与HLR之间的Gr接口、GSN与CG之间的接口为Ga接口等。3.0.3 WCDMA网工程设计应遵循下列要求:1. 遵循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2. 适应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及业务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原则;3. 适应各电信业务经营者企业发展、业务发展和网络发展战略及发展规模,并考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4. 保证和其它网络的互联互通;5. 建网要经济合理,结构清晰;6. 在充分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7.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坚持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原则,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建设运营
21、成本。3.0.4 WCDMA网网络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2. 核心网分组域网络设计;3. 无线网网络设计;4. 中继接口和信令方式;5. 编号计划与IP地址分配方式;6. 计费、网管和网络安全;7. 同步方式;8. 局、站址选择;9. 设备安装及工艺要求;10. 共建共享、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4 核心网电路域网络设计4.1 电路域网络结构4.1.1 WCDMA系统核心网电路域宜划分为移动业务本地网、省内网及全国网三级结构。1.移动业务本地网的范围原则上与固定本地电话网(PSTN)的范围一致。2.省内网由省内多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组成,省际网则由各省网组成。3. 可根据
22、组网需要,将全国划分为多个业务汇接区,各汇接区内选择一个省会城市为大区中心城市。4.1.2 国际通信网与国内网是彼此相互独立的,通过国际出入口交换系统可实现彼此的互通。4.2 电路域节点设置4.2.1 WCDMA网络中应设置的电路域节点包括:(G)MSC Server、VLR、(G)MGW、SG、GMSC、HLR、AuC、CMN、TMSC、TMSC SERVER等。4.2.2 MSC Server、VLR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MSC Server宜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可共用1套MSC Server,应集中设置在技术和维护力量较强、传输资源较好、IP承载网骨干节点所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WCDMA 工程设计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