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验室检查.ppt
《第七章实验室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实验室检查.ppt(1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目标:叙述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内容。说出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简述上述检查结果异常的临床意义。会正确采集和保存检查标本。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运用各种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测,以求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及与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或病因等有关资料的方法。它对协助诊断、推测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等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实验室检查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护士必须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标本采集要求、方法以及结果的临床意义。,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尿液
2、检查粪便检查脑脊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常用肾功能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的其他检查止血、凝血的一般检验,第一节 血液检查,一、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分为以下三种:(1)全血:主要用于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2)血浆:主要用于血浆中化学成分的检查,如血尿素氮、肌酐等;(3)血清:血清则是去掉有形成分的生化检查,如查肝功能、电解质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二、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常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
3、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坏死:如心肌梗死急性出血:12h即升高急性溶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若5 叶者超过3%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若疾病进展过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好。,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临床意义,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
4、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轻度左移6%: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中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重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提示病情严重,机体反应性低下,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中毒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见于化脓菌引起的感染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Dohle体:
5、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为1-2m,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见于严重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见于衰老细胞Auer小体:白细胞胞质内红色细杆状物,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多见。,血细胞比容测定(HCT或PCV)红细胞平均指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毛细血管采血)红细胞沉降率(ESR),三、血液的其他检查,(一)血细胞比容测定(HCT),血细胞比容,以往称红细胞压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主要用于贫血的诊
6、断、分类。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体液平衡的情况。(抽抗凝血2ml,注意避免细胞破坏),血细胞比容及临床意义,(二)红细胞平均指数,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细胞比容测定结果,可以算出红细胞的三种平均指数: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及贫血时红细胞平均指数参考值,(三)网织红细胞计数,注:毛细血管采血,(四)红细胞沉降率(ESR),1参考值:男:0 15mm/h 女:0 20mm/h 2临床意义:注意:不能用于疾病诊断,也不能作为健康人群筛选指标,主要用于病情的动态观察。生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1)感染性疾病;2)风湿活动;
7、3)严重组织损伤及坏死;4)恶性肿瘤;5)高球蛋白症;6)其他:如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见于经期、妊娠、分娩、老年人、饭后等。,第二节止血与血栓常用筛选检查,毛细血管抵抗试验(CRT)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的测定(BT)凝血时间测定(C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液检查小结:,一、血液标本采集,?谁需要抗凝,血液检查小结:,二、血液的一般检查(血常规),血RT,RBCHBWBCDC,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很重要,都记住了吗?,血液检查小结:,三、你知道什么是核左移?什么是核右移吗?临床上有什么意义?在教材P233上去找答案吧,哪位
8、来举个例帮助我们记住它。,血液检查小结:,四、血液检查中我们还学了哪些检查项目?,HctMCVMCHMCHCRetEsR,血液其他检查,作业:,一、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 出血时间 二、简述血液一般检查的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下课了,休息,尿液是泌尿系统排泄的废物。尿液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身体的血液循环、内分泌、肝胆功能及代谢情况,尤其能反映泌尿系统本身的病变。因此,尿液检查不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方法,也是其他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尿液的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第四节 尿液检查,一、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尿标本采集与保存,患者准备尿液标本的主要
9、种类尿液标本的保存,选用适当容器,避免污染。,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本。特点:标本较浓缩,有形成分结构完整,在膀胱存留时间长(68h),激素浓度相对高。2随机尿:指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特点:留取方便,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3计时尿:按特定时间留取的尿标本,如3小时尿、12小时或24小时尿。用于蛋白、激素等定量测定 4清洁中段尿:清洗外阴、消毒尿道口后以无菌容器接留的中段尿。用于尿菌培养+药敏试验。,尿液送检:及时送检,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最长夏季不超过1小时,冬季不超过2小时,必要时冰箱保存。送检时容器上要核查注明标本种类、留取时间、加防腐剂的种类等与送检单要求是否相符。,尿
10、液的物理学检查,尿液的物理学检查一般包括:尿量、颜色、透明度、相对密度(比重)、气味等。,尿液的化学检查,常用的化学检查2尿三胆的检查(主要用于三种黄疸的鉴别),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定量超过1.0g/24h,多见于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球功能正常,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以尿2-MG、溶菌酶增高为主,定量12g/24h,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疾病。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而产生的蛋白尿。兼具两种蛋白尿特点,见于慢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
11、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12。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溶血等 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尿蛋白定性1,定量0.51.0g/24h.假性蛋白尿:肾脏以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及尿蛋白的组分,尿蛋白分为2类:(1)选择性蛋白尿(电荷屏障破坏):以清蛋白为主及相
12、对分子质量近似的蛋白如抗凝血酶、转铁蛋白、糖蛋白等和少量小相对分子质量2-MG、Fc片段等。无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定量超过3.5g/24h,常见于肾病综合征。(2)非选择性蛋白尿(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均破坏):反映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和损伤。尿蛋白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中等的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如IgM、IgG和补体C3、清蛋白、Tamm-Horsfall糖蛋白(T-H糖蛋白)、分泌型IgA(SIgA)和下尿路分泌的少量黏液蛋白等尿蛋白定性14,定量0.53.0g/24h.非选择性蛋白尿是一种持续性蛋白尿,有发展为肾衰的危险,常提示预后较差。常见于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病。,显微镜检查,尿液的显
13、微镜检查主要观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对肾和尿路疾病的诊断、鉴别分析、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1红细胞2白细胞及脓细胞3上皮细胞,4管型5结晶6尿沉渣计数,正常白细胞少见03(5)个/HP。(5个/HP:+、10个/HP:+、15个/HP:+、20个/HP:+)。增多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性疾病。,正常人偶见透明管型(出现其他类型管型均为为异常)。其它管型多见于:多见于急慢性肾炎、泌感、肾衰等疾病。,管型,概念:管型是指在肾小管内由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片凝固而形成的圆柱体。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如下:(1)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可以出现于正常尿液中,有蛋白尿时透明管型则会增多,见于
14、各种肾小球疾病。(2)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表明血尿的来源在肾小管或肾小球,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梗塞、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白细胞管型:是诊断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的重要证据。若尿内有较多此类管型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区别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上皮细胞管型:在尿内大量出现,表明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这种情况可出现于肾小球肾炎,常与颗粒、透明或红、白细胞管型并存。,管型,(3)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内含有颗粒,其量在管型的1/3以上者称为颗粒管型,一般分为细颗粒管型和粗颗粒管型。前者管型含有较多细小的稀疏颗粒,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后者颗粒粗大而浓密,见于慢
15、性肾小球肾炎或药物、重金属中毒等所致肾小管损伤。(4)脂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大量脂肪滴,常见于肾病综合征。(5)蜡状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肾淀粉样变,慢性肾衰竭。蜡状管型出现提示肾脏病变严重,预后较差(6)肾衰管型: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正常尿液也可有盐类结晶析出,与饮食 及代谢有关。结晶多则有形成结石的可能。比较有临床意义的是磺胺类结晶,如服用该药的时候大量出现则需碱化尿液停药、大量饮水等。,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
16、胞(RBC)、尿液颜色(GOL)。,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参考值,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参考值,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
17、一般不予筛查)8、PH值(PH-U)标准值或现象:5575,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参考值,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10101030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 13、透明度(TMD)标准值或现象:透明 14、吞噬细胞(TSXB)标准值或现象:阴性,15、白细胞管型(U_WBC-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6、颗粒管型(KLGX-F)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8、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9、蜡样
18、管型(LYGX)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20、白细胞镜检(WBC-J1)标准值或现象:25/HP、红细胞镜检标准值或现象:0/HP,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外观颜色:黄色 浊度:微浑 尿液化学分析比重(SG)1.016 酸碱度(PH)6.0 隐血(BLD)67(2+)白细胞(LEU)75(1+)尿原蛋白定性(PRO)0.2(+/-)尿葡萄糖(GLU)正常 尿胆原定性(UBG)正常 尿胆红素定性(BIL)阴性 酮体定性(KET)阴性 亚硝酸盐(NIT)阴性,尿沉渣定量分析红细胞(RBC-2)123 白细胞(WBC-2)52 上皮细胞(EC)55 管型(CAST)0 病理管形0 细菌(BACT)8000
19、电导率(CONDUCTIVI)20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WBC-1)9 红细胞(RBC-1)22 脓细胞 无 粘液丝 无 一般上皮细胞(EC)+小圆上皮细胞 无 颗粒管型 无,尿常规异常项目,尿常规异常项目 白细胞(LEU)75(1+)增高 隐血(BLD)67(2+)提示血尿 尿沉渣定量分析 红细胞(RBC-2)123升高 白细胞(WBC-2)52 升高 尿沉渣镜检 白细胞(WBC-1)9 升高 红细胞(RBC-1)22 升高 尿原蛋白定性(PRO)0.2(+/-)弱阳性 根据以上结果,主要是尿中白细胞与红细胞增多,多考虑为尿路感染引起,可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20、。,尿沉渣计数,Addis尿沉渣计数1h细胞排泄率测定,女,红细胞4万/1h白细胞14万/1h,粪便主要成分有: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消化道分泌物、分解产物、肠壁脱落的细胞及细菌等。粪便检查主要目的有以下几方面:(1)判断肠道有无感染;(2)诊断卵经大便排出的寄生虫病;(3)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出血的鉴别;(4)了解消化腺的功能;(5)查找肠道致病菌。,粪便标本的采集粪便的物理学检查粪便的化学检查粪便显微镜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第五节 粪便检查,一、粪便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采集,标本容器粪便标本的采集,收集新鲜大便于清洁干燥的塑料盒或蜡纸盒内,及时送检(1小时内)。如做细菌检查
21、应采用无菌、有盖的容器。,1标本采至自然排出或肛诊采集新鲜大便,不可混入尿液。2大便常规取拇指大小(5g),查虫卵时可取30g以上,以提高阳性率(漂浮集卵法等),如带有粘液、脓、血,则应取异常部分。3检查活体标本时,要注意保暖,如查阿米巴滋养体和细菌培养。4查大便隐血时要注意食物及药物因素的影响。5查蛲虫及卵时,在肛周用拭子取,且需及时送检。,粪便的物理学检查,粪便的物理学检查一般包括:量、颜色与性状、气味、寄生虫体等。,粪便的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一般用生理盐水涂片覆盖玻片即可镜检。可见内容如下:,1食物残渣2细胞3寄生虫卵,4各种滋养体及包囊 5结晶,微生物学检查,1细菌培养查病菌:如沙门
22、氏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真菌等。2免疫学及电镜下查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轮状病毒,作业:,一、名词解释:管型 隐血试验 二、简答题:,脑脊液(CSF)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作用产生,循环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具有保护脑和脊髓、维持渗透压、清除代谢产物、调节颅内压力等作用。脑脊液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脑脊液的物理学检查脑脊液的化学检查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第八节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标本的采集,1适应证及禁忌证2标本采集方法,适应证:1)有脑膜刺激征;2)疑颅内出血;3)中枢
23、神经系统肿瘤;4)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5)脑膜白血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情况。,禁忌证:1)疑有颅内高压或视神经乳头水肿者,以避免引起脑疝的危险;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3)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通过腰椎穿刺术取得标本,一般收集3 管:每管1-2ml。分别作细菌培养、化学及免疫检查、物理学及显微镜检查(静置、常规、生化),物理学检查,颜色透明度检查,1红色 2黄色3乳白色4微绿色5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
24、连、脑栓塞;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心功能不全、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胡萝卜素血症、早产儿等。,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见于绿脓假单胞菌性脑膜炎、甲型链球菌性脑膜炎。,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黑色素瘤、黑色素肉瘤等。,1微混 2混浊3毛玻璃状4凝块5薄膜,常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裂者)。,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梅毒、脊髓灰质炎等。,常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等,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葡萄糖测定氯化物测定,蛋白质检查,参考值定量:200-400mg/L定性:阴性,临床意义:(1)脑脊液蛋
25、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髓肿瘤及其转移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梗阻等。(2)脑脊液蛋白轻度增高(+-+):常见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脑血栓形成等。,葡萄糖测定,参考值 葡萄糖定量(氧化酶法)成人:200-400mg/L,临床意义:(1)脑脊液葡萄糖降低: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脑膜瘤;3)脑寄生虫病,如脑囊尾蚴病等。(2)脑脊液葡萄糖增高:常见于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性脑脊液、糖尿病、脑干急性外伤或中毒、早产儿或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实验室 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