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大液压动力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剖析.doc
《攀大液压动力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大液压动力头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剖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液压动力头PLC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周阳 学生学号: 201310601194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2013级机制1班 指导教师: 李琴 副教授 二一六年十二月摘 要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其具有逻辑控制、计时、计数、数据处理、联网与通信等强大功能,用来替代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同时,由于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大的应用灵活性,在各行各业的控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与C
2、AD/CAM和机器人技术一起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大量采用传统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的设备通过改造更新,成为PLC控制的自动化系统,而且具有改造成本低、周期短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文介绍基于P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ABSTRACT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s a microprocessor based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integrated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3、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ed, its logic control, timing, counting, data process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powerful features,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relay contact contro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PLC has very high reliability and great flexibility
4、,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ntrol of all walks of life, and with CAD/CAM and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modern industrial automation. A large number of equipment using traditional relay contact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dating
5、, become PLC control automation system,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short cycle and high reli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ower hea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Keywords Computer Technology,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目 录摘要ABSTRA
6、CT 目 录11 绪论21.1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 PLC控制系统在动力头机床中的作用与地位22 控制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52.1 动力头的设计要求52.1.1 电动机拖动部分52.1.2 液压拖动部分52.2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62.2.1 各种控制系统的特点62.2.2 控制系统的选择103 电路分析与元器件选择113.1 电路分析113.1.1 主电路分析113.1.2 控制电路设计123.2 元器件的选择143.2.1 电动机和电器元件的配置153.2.2 电动机型号的选择153.2.3 电器元件型号的选择164 PLC控制系统设计174.1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74.1.1
7、系统输入输出元件型号的确定174.1.2 PLC机型的选择174.1.3 PLCI/O元件的分配184.2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94.3 梯形图程序195 总结216 参考文献221 绪论1.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其具有逻辑控制、计时、计数、数据处理、联网与通信等强大功能,用来替代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同时,由于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大的应用灵活性,在各行各业的控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与
8、CAD/CAM和机器人技术一起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大量采用传统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的设备通过改造更新,成为PLC控制的自动化系统,而且具有改造成本低、周期短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文介绍基于P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2 PLC控制系统在动力头机床中的作用与地位控制系统在金属切削机床中的作用与地位。控制系统是金属切削机床的指挥控制中心。金属切削机床对产品所有零件的加只有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因此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整体性能及加工质量。此外,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对于提高劳动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有着极大地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9、。所以对金属切削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提高机床的性能,除了要提高该机床机械部分的性能外,还要提高该机床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控制系统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合。目前就控制系统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继电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PLC程序控制器以其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设计调试方便等优点,在很多工业部门已经取代前两种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一是电动机控制部分,二是液压拖动部分。电动机控制部分主要是用继电器控制,该设计中的“启动”、“停止”、“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失压保护”都是受这部分的控制;而液压拖动部分则是由PLC进行控制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硬件方
10、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型号选择和硬件配置;软件方面:程序的设计。包括公用程序、手动程序、全自动程序、半自动程序。其中公用程序与手动程序都是靠经验设计法设计的。而全自动程序与半自动程序则是使用顺序功能图一步一步进行设计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4)过程控制过程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可
11、编程序控制器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目前,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发展,PLC已由最初一位机发展到现在的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C,而且实现了多处理器的多通道处理。如今,PLC技术已非常成熟,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象显示的发展,使PL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大支柱。PLC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领域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PLC亦一样,随着PLC应用
12、领域日益扩大,PLC技术及其产品结构都在不断改进,功能日益强大,性价比越来越高。(1)PLC微型化发展PLC的功能正越来越丰富,而体积则越来越小。比如三菱的FX-IS系列PLC,最小的机种,体积仅为609075mm,相当于一个继电器,但却具有高速计数、斜坡、交替输出及16位四则运算等能力,还具有可调电位器时间设定功能。PLC已不再是早期那种只能进行开关量逻辑运算的产品了,而是具有越来越强的模拟量处理能力,以及其他过去只有在计算机上才能具有的高级处理能力,如浮点数运算、PID调节、温度控制、精确定位、步进驱动、报表统计等。从这种意义上说,PLC系统与DCS(集散控制系统)的差别越来越小了,用PL
13、C同样可以构成一个过程控制系统。(2)PLC网络技术化发展PLC网络控制是当前控制系统和PLC技术发展的潮流。PLC与PLC之间的联网通信、PLC与上位计算机的联网通信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PLC制造商都在发展自己专用的通信模块和通信软件以加强PLC的联网能力。各PLC制造商之间也在协商指定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向模块化、智能化发展为满足工业自动化各种控制系统的需要,近年来,PLC厂家先后开发了不少新器件和模块,如智能I/O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专门用于检测PLC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等,这些模块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功
14、能,扩展了PLC的应用范围,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PLC操作向简易化方向发展。目前PLC推广的难度之一就是复杂的编程使得用户望而却步,而且不同厂商PLC所有编程的语言也不尽相同,用户往往需要掌握更多种编程语言,难度较大。PID控制、网络通信、高速计数器、位置控制、数据记录、配方和文本显示器等编程和应用也是PLC程序设计中的难点,用普通的方法对它们编程时,需要熟悉有关的特殊存储器的意义,在编程时对它们赋值,运行时通过访问它们来实现对应的功能。这些程序往往还与中断有关,编程的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阻碍了PLC的进一步推广应用。PLC的发展必然朝着操作简化对复杂任务的编程,在这一点上西门子就充
15、当了先行者,西门子S7-200的编程软件设计了大量的编程向导,只需要在对话框中输入一些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包括中断程序在内的用户程序,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5)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的多样化和标准化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软件进步的一种趋势。PLC厂家在使硬件及编程工具换代频繁、丰富多样、功能提高的同时,日益向MAP(制造自动化协议)靠拢,使PLC的基本部件,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通信协议、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2 控制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2.1 动力头的设计要求伴随着加工件的日益复杂化、精度等级以及加工效率的提高,多轴向、高转速成为工具机必备的条件,除了加工中心
16、机走向机能复合化外,车床方面已由早期的卧式车床开发出许多新的加工形态,例如双刀塔、立式车床、倒立车床、以及车铣复合机种,以顺应新时代加工方式的需求。其中车铣新概念复合机无疑是一项新技术结合的工具机杰作,最大的优点在于可轻易地在同一机台上做复杂零件的加工,可同时进行车削、钻孔、攻牙、端面切槽、侧面切槽、侧面铣削、角度钻孔、曲线铣削等等。2.1.1 电动机拖动部分液压电机、冷却电机、扩孔电机、钻孔电机根据它们的设计要求,可以采用“起保停”电路设计。因为这种控制电路无须任何中间继电器,接线方便,设计安装量也不大。因此宜采用继电器控制方案来控制。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节省开支。若用单片机控制方案,会增大接
17、口电路的设计;若用PLC控制方案,会占用输入点,引起投资的增大。因此不宜用这两种控制方案。攻丝电机因为有“正转”与“反转”之分,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进程来决定其“正、反转”。若采用继电器控制方案,则需一定数量的中间继电器,这会使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增大,程序更改不方便。而且容易出故障;若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对环境的要求高,抗扰能力差,也不适宜采用。所以采用PLC来控制。2.1.2 液压拖动部分在液压拖动部分,各工位动力头动力头、转位机构的向前与向后、夹紧与松开等运动都是由液压系统拖动。这些动作都是根据条件一步步进行的。因为液压拖动部分的每一步都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转换,所以如果采用继电器控
18、制方案,则需要用到大量的中间继电器,那样安装、接线工作量会很大,而且更改程序也极不方便,当出现故障时也不易查找和排除。若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则需要为其设计制作印刷电路板和接口电路等,还要焊接,设计安装工作量大,而且对工作环境要求比较高。就动力头机床所在的工业现场而言,采用该方案时,其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对液压拖动部分也不宜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来控制。根据设计的实际要求,需要的是能适应经常变动、可靠性强、易于维修的控制系统。因此选择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方案来控制最合适。这是因为该控制方案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无需担心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会对PLC设备产生影响;编程方法简单易学,采用形象直观,
19、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可编程序控制器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使之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现场;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故障率很低,并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2.2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目前就控制系统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继电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PLC程序控制器以其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设计调试方便等优点,在很多工业部门已经取代前两种控制系
20、统。2.2.1 各种控制系统的特点1. 继电器控制系统继电器是一种用弱电信号控制强电信号的电磁开关。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是用硬件继电器(或称物理继电器)实现的。多年来,人们用电磁继电器控制顺序型的设备和生产过程。就单台继电器控制系统而言,其工作可靠性是比较高的。而且继电器本身也不贵。所以对于小型的、要求不复杂的控制对象来说,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来说,所需的继电器很多。任何一个继电器的故障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查找和排除故障往往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该控制系统靠硬件接线,所以程序的更改比较困难,所以它的适应性比较差,不适应经常要求变更程序的产品的设计。当要求
21、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时,继电器控制系统是不能够满足要求的。2.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程序采用指令编程,程序可以替代一部分硬件,而且程序便于维修。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较,其控制电路的故障点相应减少;其适应性、通用性与灵活性都有提高;而且因为它是由电子器件组成,所以比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耗能少。但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其抗干扰能力不强;在制作中还需要印刷电路板,其外部I/O接线需要用插座从一双电路板上引出,既不方便也不可靠;在编程的时候用的是汇编语言或C语言,比较麻烦,不易被工厂的电气人员掌握。因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还是很受限制。3.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
22、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硬件方面采用了电磁屏蔽、光电隔离、模拟量和数字量滤波、优化电源电路等措施,并对元件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在软件方面则采取了警戒时钟、故障诊断、自动恢复等措施,利用后备电池对程序和动态数据进行保护。因此,PLC是有其他工业控制设备无可比拟的高可靠性。(2) 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梯形图是使用得最多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梯形图语言形象直观,易学易懂。梯形图语言实际上是一种面向用户的高级语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执行梯形图程序时,用结实程序将它“翻译”成汇编语言再去执行。由于可编程序控制器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对于一般
23、的控制设备来说,执行速度完全满足要求。PLC使用简单,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接口问题,只需要用螺丝刀就可以完成全部接线工作。PLC可以采用一种面向控制过程的梯形图语言,它与继电器原理图非常接近,电气工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生产公司都将梯形图语言作为第一用户语言。(3)功能完善,应用灵活PLC的基本功能包括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算术和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移位、比较、代码转换等,其扩展功能有批数据传送、排序查表、中断控制、函数运算、通信联网、PID闭环控制、监控报警等,可以组成功能完善的控制系统。(4) 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可编程序控制器用软件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液压 动力 PLC 控制系统 设计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