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doc
《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班系统模块设计说明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话务预测、人力预测和人力转换为空班表开发模块设计说明书Version 1.02013.12.09Written By Creator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记录更改历史序号更改原因版本作者更改日期备 注1新增1.0宋勇2013-12-09由中南大学唐教授起草目 录1 引言41.1 目的41.2 范围41.3 读者对象41.4 术语与缩略语42 模块汇总42.1 模块汇总表52.2 模块关系图53 话务预测的模块设计53.1 二次移动平均法53.2 一次指数平滑法63.3 二次指数平滑法73.4 三次指数平滑法84 人力预测的模块设计84.1 根据服务水
2、平计算人力84.2 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94.3 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104.4 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115 人力转化空班表的模块设计125.1 特殊班次算法125.2 混合模式算法141 引言1.1 目的本模块开发文档主要记录说明模块开发的过程。让开发可视化,实现高效率,简化沟通。1.2 范围本模块开发文档仅适用于“话务预测、人力预测和人力转换为空班表开发”。1.3 读者对象开发人员1.4 术语与缩略语名称详细说明话务预测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每半小时为时间段单位),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
3、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每半小时为时间段单位)。人力预测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坐席数量、坐席利用率、应答百分比、服务水平、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人力转化为空班表指每天根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班次最优是指班次比较人性化且班次安排的工时及人力要使成本最低。约束配置为了简化生成班次的复杂度及更好的为后续的自动排班功能(空班表安排员工)服务,决定采用班系来
4、管理这些约束配置。班系是指一类班次的约束配置,即班次根据班系的配置来生成。换句话说,通过配置多个班系,人力转化为空班表时每个班系都要生成零到多个班次,来共同组成最优班次集,再安排相应的人力。2 模块汇总2.1 模块汇总表子系统A模块名称功 能 简 述话务预测通过选定的算法,对已排除异常的历史话务量进行处理,再考虑到实际的影响系数和增长系数等外界影响因素,从而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话务量。子系统B模块名称功 能 简 述人力资源预测利用爱尔兰算法,对已预测出的未来时期的话务量进行处理,通过不同的参数的选取,都能将其转换成需要的人力数。子系统C模块名称功 能 简 述人力转化为空班表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
5、据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数及相关的约束配置,来生成一系列最优的班次,并计算这些班次相应的人力数,达到即能满足一天内每半小时的人力需求又能使班次趋向最优的空班表2.2 模块关系图3 话务预测的模块设计3.1 二次移动平均法模块名称话务预测之二次移动平均法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法。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
6、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数据结构与算法1、 支持建立第一移动平均的公式:Ft=( At +At-1+At-2+At-3+At-n)/n Ft 为第t期的一次平均值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At当前实际值; At-1,At-2,At-3和A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2、 在一次移动平均序列的基础上在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即二次移动平均法,其公式:Ft2= (Ft+Ft-1+Ft-2+Ft-3+Ft-n-1)/n-1Ft2 为第t期的二次平均值, Ft,Ft-1,Ft-2,Ft-3,Ft-n分别表示前一期、两期、前三期直
7、至前n期的一次平均值3、 为了消除滞后偏差对预测的影响,我们在一次、二次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来建立线性趋势模型,利用线性趋势模型进行预测。建立线性趋势预测模型:Ft+1 = a + b* At 其中: a = 2Ft Ft2, 表示截距b=2*(Ft-Ft2)/n-1, 表示斜率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3.2 一次指数平滑法模块名称一次指数平滑法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
8、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数据结构与算法一次指数平滑法公式:Ft+1 = At*a + (1-a)*FtFt 为第t期的预测值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At当前实际值;a 为权数,0a1;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在0a1范围之内,分别求出预测值与实际的均方差最小的a值为算法需要的a值。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
9、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3.3 二次指数平滑法模块名称.二次指数平滑法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数据结构与算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公式:St1 = a*At + (1-a)*St-11St2=
10、a*St1 + (1-a)*St-12Ft+1 = m + n* At 其中:St1 为一次指数平滑值;St2 为二次指数平滑值; m= 2 St1 St2, n=a*( St1- St2)/1-a,Ft 为第t期的预测值Ft+1-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At当前实际值;a 为权数,0a1;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在0a1范围之内,分别求出预测值与实际的均方差最小的a值为算法需要的a值。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3.4 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块名称.三次指数平滑法功能描述系统需要根据排除异常数据的历史
11、话务数据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通过对数据多维度的挖掘分析,抽取其中蕴含的多种影响因素和其特有的变化规律,建立准确的话务预测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历史话务情况,预测未来某时段内每半小时话务量(单位:每半小时时间段),算法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接口与属性提示:用专业的设计(开发)工具来设计本模块的接口与属性,说明函数功能、输入参数、输出参数、返回值等。在此处粘贴即可。数据结构与算法三次指数平滑法公式:yt+m=(3yt-3yt+yt)+(6-5a)yt-(10-8a)yt+(4-3a)yt*am/2(1-a) 2+ (yt-2yt+yt)*a2m2/2(1-a)2式中,yt=ayt-1+(1-a
12、)yt-1a 为权数,0a1;算法主要是要求出权数a。a 取值规则:在0a1范围之内,分别求出预测值与实际的均方差最小的a值为算法需要的a值。说明: 一般来说,如果数据波动较大,值应取大一些,可以增加近期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如果数据波动平稳,值应取小一些。输入项通话历史数据输出项话务预测数据流程用流程图和必要的说明来表示本程序的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4 人力预测的模块设计4.1 根据服务水平计算人力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服务水平计算人力)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
13、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接口与属性数据结构与算法爱尔兰算法公式: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服务水平ServiceL输出项人力数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4.2 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应答百分比计算人力)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接口与属性数据结构与算法爱尔兰算法公式: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应答
14、百分比ReplyRate输出项人力数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4.3 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坐席利用率计算人力)功能描述人力与服务水平换算算法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实现根据单位时间内呼叫量、平均通话时长、服务水平目标等待时长和一个可换算参数(服务水平、应答百分比、坐席利用率、平均应答速度)中的一个,作为输入参数,能换算出其他可换算参数的结果。接口与属性数据结构与算法爱尔兰算法公式:输入项话务预测数据,坐席利用率Sit_Rate输出项人力数流程注释说明本程序中必要的注释。补充说明4.4 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模块名称人力资源预测(根据平均应答速度计算人力)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班 系统 模块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