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docx
《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 ( 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0 分)1.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 同时墙壁做成像蜂窝似的, 这是为了( )A. 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2. 测得某同学身高为 1.58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mB.测量结果准确到 1cmC.测量结果准确到 1mmD.最后一位数字是准确数字3. 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 20次到 20000 次范围内,在这个 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A. 只要有
2、发生器 - 声源就可以B. 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 必须有声源和声音的传播物质D. 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物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4. 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 断是A. 冰原来的温度低于 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 0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 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 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成,这主要是为了( )A. 较好的吸收声音B.能较好的反射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以上都不对6. 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 感到凉爽,是因为 ( )A. 水液化吸热 B.水液化放热 C.水汽化吸热 D.水汽化放热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频率是 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 160Hz的音调高B. 振幅是 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C. 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 D.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8. 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B.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C. 水蒸气的温度升高D. 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9.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用高压锅容易使饭煮熟沸点与压强的关系;B. 活塞式抽水机大气压和温度的关系;C. 水下潜艇能上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4、D.船闸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多选题 (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10. 马航客机失联使人们开始关注飞机、安保、遥测等各方面采用的科学技术,请判断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飞机与地面塔台之间的通信使用电磁波,观测飞机的雷达使用的是声波B. 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巨大的噪声, 地勤人员戴上护耳耳套,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飞机在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的移动D. 卫星可以使用红外成像寻找飞机,红外线肉眼无法看到车架材料碳纤维车架材料体积 / cm32500车架质量 / kg4.5整车质量 / kg10单轮接触面积 / cm24李伟质量 /
5、kg6011. 山东省第 23 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 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运动员李伟参加了小组选拔 赛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 其相关数据见下表: 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 6km,耗时 10min ,若该路段阻 力为总重力的 0.0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伟同学骑行的速度是 36m/ sB. 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 1.8 10 3kg/ m3C. 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25 10 3PaD. 李伟同学的骑行功率为 140W12. 下图中,小烧杯 A和大烧杯 B内都装有水, A与 B不接触,把 B放在火 上加热,使 B 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
6、. 烧杯 A内的水会沸腾B.烧杯 A 内的水不会沸腾C. 烧杯 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D.烧杯 A 内的水不会减少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7小题,共 16 分)13. 生活小常识:机械手表进水后一般不容易干,这时可以将手表和一小包干燥剂一起 放入一个小盒里,然后将盒子密封,过一段时间后,手表里面的水就干了,在这个过程中,手表里面的水先是由于 变成水蒸气,然后由于 而逸出手表,被干燥剂吸收,这样,手表里的水就干得比较快了14. 所有气体都能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 压缩,都不会液化, 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 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
7、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 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 119,氢是 - 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呈气态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 2)液态氧的沸点是 - 183,液态氮的沸点是 - 196,液态氦的沸点是 - 260,从液 态空气中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分离出来的是 15. 一个声源 2min内振动了 720次,它的频率为是 H z,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 次16.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 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 拨 动钢
8、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 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 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7. 观察图中甲、乙、丙三种声音的波形图可知:它们的音调,响度 ,音色 。(选填“相同”或“不同”)18.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该物体的长度是 cm。19.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水底探测的,但它不能用于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这是因为 四、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0 分)20.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3)实验时应使
9、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 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m/ 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 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 做(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21.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此研究方法叫做 法; 如图乙为了研究尺发出的声音, 小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另一部分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压尺时应该压住 图中的 ( A/B)点。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保持尺伸出桌面的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五、作图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10、共 10.0 分)22.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请回答:1)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有如图中的两种,其中正确的是 2)请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不需要填入数据)( 3)如图 C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点,请在坐标纸上,根据所描的点 画出熔化图象( 4)根据熔化图象,可发现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 5)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 min23. 如图所示,图甲为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5 分)24. 我国研制成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飞龙 7 型”可以从飞机上发射,能以超过声音速 度飞行,其速
11、度可达 500m/ s,射程为 32km,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大, 故很难拦截 若 用它打击 15km 处的敌舰,则敌舰最多只有多少防御时间?25. 某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 0.4 秒听到第一次回声,又过 0.6 秒后听 到第两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 340 米/ 秒,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七、综合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26. 如图 1 所示为最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它的外观类似一个环绕式眼镜,其中一个镜片具有微型显示屏的功能眼镜可将信息传送至镜片, 并且允许穿戴用户通过声音控制 Google 眼镜包含了很多高
12、科技,包括蓝牙, Wi-F i ,骨传导耳机,照相机,麦克风,触摸盘以及帮助你探测倾斜度的重力感应和陀螺( 1)下列关于谷歌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谷歌眼镜的耳机系统采用骨传导是因为固体能够传声 B Wi-F i 无线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谷歌眼镜是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是否由使用者发出D麦克风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 2)谷歌眼镜中最为先进的就是显示系统它主要由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个透明的棱镜组成(如图 2所示),透明的棱镜能将投影发出的光 (反射 /折射)到人眼中,同时也能让自然光线进入人眼从而使眼镜显示信息融合于现实(如图 3 所示)( 3)谷歌眼镜内置一块 3.6V,容量为
13、600mAh的电池,高负荷使用仅可以坚持6 个小时并且在使用中因为 效应会有明显的发热,给使用者带来不适试计算谷歌眼镜在高负荷使用中的平均功率为多大?27.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 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 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 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 PO滑行, 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 O 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 MN与营垒圆心 O 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以
14、 3m/s 速度推出的冰壶,经 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 O处,则这段 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 200cm2,冰壶的体积为 810 -3 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 4)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和解析【答案】1. C 2.B 3.C 4.A 5.B 6.C 7.D 8.D 9.A 10.ABC 11.BD 12.BC13. 蒸发;水蒸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4.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氦气15.6 ;不能; 20016. 低;声音的频率低于 20Hz17. 相同;不同;不同。18
15、. 1 ; 4.6019. 真空不能传声20. (1);(2)停表;刻度尺; (3)便于测量时间; (4) 0.18 ; 0.225 ;(5)变速。21.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转换; B;长度;响度。22. B ;温度不变; 48;323. 解:由图可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v= =5m/ s;即物体做的是速度大小为 5m/ s的匀速直线运动,则 v- t图象如图所示:24. 解:导弹与敌舰的距离 S=15km=103m 15=1.5 104m; 敌舰的防御时间 t= =30s答:敌舰的防御时间为 30s25. 解:根据题意听到两次回声的和为声音从一个峭壁处传到另一个峭壁又反射回
16、来的 时间, 那么声音从一个峭壁传到另一个峭壁的时间为听到两次回声的和的一半,即为 t= ( 0.4 s+1s) =0.7 s, v= , 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s=vt=340m/ s 0.7 s=238m, 答:山谷的宽度是 238m26. D;反射;电流的热27. 减小 【解析】1. 解:大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 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 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 这样就能保证较 好的听觉效果故选 C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 影响听觉效果, 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 析此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
17、射现象2. 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身高为 1.580 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 8 对应的长度单位是 cm, 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所以测量结果准确到 1cm;则选项 B 正确; 故选 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首先准确读出达到的刻度尺上最小刻度的值, 这是准确 值,然后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所以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准确 读出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长度记录结果只有一位估读数字,即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3. 解析: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 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A、有声源能产生声音,但如果没有介质,声音就无法传播
18、到人的耳朵,人就无法听到 声音,所以选项 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不一定非得是空气,所以选项B 错误;C、声源产生声音,介质传播声音,它们是人听到声音的必要条件,所以选项C 正确;D、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其实除了必须要有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以外,还必须要 有足够的响度若人离声源很远,即使声源振动产生声音,人也无法听到声音故选 C 本题考查了听到声音的条件,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4. 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在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下,冰的质量逐渐增加, 说明有一部分水凝固成冰,由水的凝固条件知道水要达到凝固点,还要继续放热,既然 水放热则冰就要吸收热量,冰吸
19、收热量不仅没有熔化,而且还有部分水凝固成冰,说明 冰的温度一定低于,否则冰吸热就一定会熔化而减少,答案选 A5. 解: A、比较柔软和粗糙的物体更容易吸收声音,不符合题意;B、玻璃的表面比较光滑,可以更好的反射声音,使传出的声音比较少,起到了较好的 隔音效果,符合题意;C、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玻璃也可以传声,不符合题意;D、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玻璃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可以更好的反射声音,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此题考查了声音传播过程中的反射和吸收,这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6.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夏天在地面上泼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水蒸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年级 物理 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