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名师教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朝的灭亡一、课标内容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二、学情分析对于7年级下学期学生而言,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但在分析明朝末年各种尖锐的矛盾等历史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困难。本课历史事件较多,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满洲的演变过程及清朝的建立,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培养探寻历史线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人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人关后的清军大肆扫
2、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请朝)之间的复杂关系。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7课 明朝的灭亡;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明朝的灭亡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明朝的灭亡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
3、,发送给学生。)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
4、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目标2: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重难点)目标3: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说出农民起义的经过;(重难点)目标4:梳理归纳满洲兴起的历史,并探讨明朝灭亡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视频:闯王进京视频中出现的闯王是谁?他进的什么城?他的到来给明朝带来了什么影响?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初中 年级 历史 下册 17 明朝 灭亡 名师 教案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