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培智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版.doc
《人教版培智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培智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编版.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春天教学目标:1.看懂插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借助汉语拼音,学会五个生字、四个词语。重点、难点: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朗读句子,背诵句子。教具:生字卡片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学字学句。1 板画:小草。2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引导A、B、C三类学生说完整话:绿色的小草。3 板书“草”,认读“草”字。(1):开火车读准字音平舌音。(2):认清字形:草字头,下面是个“早”字。4 什么季节小草发芽呢?引导A类学生完整地说出:春天来了,小草绿了;B、C类学生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5 认读生字“春” 认读“春”字,读准字音翘舌音。6 板
2、书课题:“春天”,引导学生响亮读,带着喜悦的感情读;带着喜爱的感情读。7 朗读句子: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引导学生读准、读通顺句子。A类学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有自己的体会。二、书写生字:“春”“草”(一)1 分析“春”的结构:上下结构,上面是“春字头”,三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应该写得紧凑些,“人”写大些,下面是日。2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识记、跟写。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二)1 分析“草”的结构: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一笔横写高些,日字的中间一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横写长些,竖落在竖中线上。2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识记、跟写。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三)给“春”“草”字
3、组词春:春天 春风 春分 春雨 春雷草: 小草 草叶 草地 花草三、作业识记生字、组词,读背文中句子。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小书包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词语,认识部首包字头“勹”。2、认识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了解他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3、会用过“我爱”,“我有”练习说话。重点、难点:1、学会6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词语。2、认识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教具: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出示幻灯片:书包、课本、文具,请学生一一认识并书写汉字。猜谜小活动: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说一说它是
4、上面那个物品?引入新题:请问你们有书包吗?书包里有什么? 二、新授:1.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智障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培养他们整理书包的自我服务能力;二要争对有些智障儿童有损坏书包、课本、学习用品的不良行为习惯,给予矫正。2.观察插图。教师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提问:这一课一共有几幅图?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有几个书包?让学生互相说几遍:“我有一个小书包。”教师板书“书包”一词。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启发学生看图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可以告诉学生:课本,就是上课念的书。让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课本。教“课本”一词时,可以教师说一种课本的名字,让学
5、生拿出所说的课本给老师看。指导学生看第三幅图,说出图上物品的名称和它们的用途。告诉学生这些物品总起来叫做文具。为了进一步理解“文具”一词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说出文具的名字,一边让其他学生拿出相应的物品。最后可以把书包、课本、文具等放在一起,让学生给物品归类,以加深对词的理解。 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洗手帕教学目标:学会洗手帕、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并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话.重点、难点:1、学会洗手帕的方法,会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话.教具:“巧巧手”卡片,课堂中需要的水盆、肥皂、毛巾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引入新知1、播放歌曲洗手帕,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轻松地
6、步入新课。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新字,掌握了新词,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洗手帕,好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谈话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既导入了新课又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学习体验,突出重点1、学习洗手帕(1)自由回答怎么样洗手帕。(2)指名演示洗手帕(3)集体评议洗手帕的顺序是否合理(4)集体交流,教师小结洗手帕的方法。(板书:浸湿、擦皂、清洗、晾干)(5)表达训练,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说出洗手帕的过程。 出示小朋友穿衣服的图片,加强学生练习 “先再然后最后”句式。设计意图:在巩固洗手帕方法及穿衣服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6)、出示实物(手
7、帕),这是什么?(脏手帕) 那是什么?(干净手帕)师:怎么样把脏手帕变成干净手帕?(屏幕出示:我们自己洗手帕。教读、齐读、自由读。)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问号的用法,不同情境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不断积累自己的语言,常识。2、亲身体验,竞赛激趣(1)、播放视频,学生拿出自己的手帕,三人一组模仿练习洗手帕。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是谁啊?孩子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手帕,我们一起看屏幕,模仿她们,练习洗手帕,好吗? (师在生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并进行思想教育,洗的时候不要弄湿衣服,用完肥皂要把肥皂放回原处。)(2)
8、、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对照板书“先再然后最后”)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掌握方法,明白爱劳动,讲卫生的道理。(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1、启发谈话“除了洗手帕,还应该学会洗什么?”你还洗过什么?怎么样洗的?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公园里的花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公园里的花不能摘的道理;能够按顺序观察图,看懂图意,培养观察能力;带着情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不添字、掉字。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的朗读课文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双休日的时候,同学们都到哪里去玩呢?2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奕文
9、和姐姐到什么地方去玩?他们看到了什么?(课件)3你觉得公园里的花怎么样?你喜欢吗?就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学习课文。(板书:17.公园里的花)4、老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复习词语:公园 妹妹 金黄色 不要摘2、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课文的自然段。三、新授:(一)分析、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1)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公园)2 图上有什么人?(哥哥和妹妹)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 哥哥和妹妹到什么地方去玩?哥哥和妹妹到公园去玩。4)哥哥和妹妹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花)公园里的花怎么样?公园里的花真多。2 图文结合认识花的颜色:1)在图上找出各种颜
10、色的花。(课件)2)结合图和实物认识各种颜色的花,理解“五颜六色”。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范读 齐读 个别读 分组读公园里的花真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金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4)练习句式: 真多,有 ,有 ,还有 。5) 出示各种图片,拓展说句子,小组合作写句子。(课件)6)引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第一自然段。7)指导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分析、讲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公园里的花又多又漂亮!哥哥和妹妹看到这些美丽的花,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1、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主要内容。 1)仔细看图观察妹妹的动作,妹妹想做什么?(妹妹要摘花) 2)妹妹为什么要摘花?(她
11、很喜欢花!花很漂亮!) 3)哥哥怎么说的?(“不要摘!不要摘!公园的花是给大家看的。”)4)引导学生体会哥哥急切的心情。(两个感叹号)5)为什么不能摘?(因为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课件) 2、学生演示动作,部分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齐读、分角色读 4、看图思考:1)妹妹摘了花吗?为什么?2)图上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什么?她做的对吗?3)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爱护花草树木)四、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公园里的花,看到了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美丽极了,懂得了公园里的花不能摘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平时是怎么做的。(课件)我们每天给花草浇
12、水、锄草,只有爱护花草树木,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护花草的好孩子!(课件)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生字“桃”2.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让学生,明白春天来了万事万物的变化。重点、难点:朗读句子,背诵句子。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图画导入,学字学句。1 板书:春天。2 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都有哪些变化呢?引导A、B、C三类学生说完整话: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人们植树造林3 板书“桃”,认读“桃”字。(1):开火车读准字音t和k要区分(2):认清字形:“桃”字是左右结构“木”字旁。4 什么季节桃树开花呢?
13、引导A类学生完整地说出:春天来了,桃树开花了;B、C类学生知道:春天来了,桃树开花了。5 认读生字“桃” 认读“桃”字,读准字音t和k要区分。6 板书课题:“春天”,引导学生响亮读,带着喜悦的感情读;带着喜爱的感情读。7 朗读句子:春天来了,桃树开花了。引导学生读准、读通顺句子。A类学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有自己的体会。二、书写生字:“桃”(一)1 分析“桃”的结构: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当“木”字做偏旁部首时一捺变成一点。2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识记、跟写。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二)1 分析“桃”的结构: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木”字写的偏左一点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
14、书写。(三)给“桃”字组词桃:桃花 桃树 桃子三、作业识记生字、组词,读背文中句子。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1春天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生字“美”“丽”2.让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中的句子重点、难点:朗读句子,背诵句子。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本课已学生字。1 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课已学的生字。2 请同学上台板书春、草、 桃,老师点评并和同学们一起说出每个生字的写字要领。3 同学们,你们说春天美丽吗?生:春天真美丽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字“美丽”4.板书“美”,“丽”认读“美”“丽”字。(1):开火车读准字音ai 和ei要区分(2):认清字形:“美”字是四横不是三横
15、5、同学们用“美丽”造句。师:小明画的图画真美丽。 生:春天真美丽。妈妈的头发真美丽。 引导c类同学和老师一起朗读 春天真美丽。7 朗读句子: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真美丽。引导学生读准、读通顺句子。A类学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有自己的体会。二、书写生字:“美”“丽”(一)1 分析“美”的结构:上下结构,“羊”字头,下面一个“大”字2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识记、跟写。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二)1 分析“美”和“丽”的结构:“美”是上下结构,上面的“羊”字头中的一竖竖在中心线上,写的偏上一点。“丽”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部分3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三)给“美”和“丽”字组
16、词美:美丽 很美丽:美丽 丽人三、作业识记生字、组词,读背文中句子。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小书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词语,认识部首包字头“勹”。2、认识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了解他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3、会用过“我爱”,“我有”练习说话。重点、难点:1、学会6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词语。2、认识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教具:书包、课本、文具等物品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书包里装的东西有课本,文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写“书”“包”二、新授:1.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书”然后问学生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让学生认识什
17、么字是独体字,即没有偏旁部首的字就是独体字。并让学生认识新的笔画顺横折钩。2.和学生一起学习“包”,复习刚刚学习的笔画顺,横折钩,拼音学习,ao和ou的区分,和学生重复三次书空“包”字3书写“书”和“包”字,两个字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包”字要先写外面再写里面。4,用“书”“包”组词书:看书 书包 书本包:书包 包子 背包5带学生们朗读课文: 我有一个小书包 书包里有课本、文具。 我爱我的小书包I。要带有欢快的语气朗读课文。教学反思: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 日 课题 洗手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洗手帕、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并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话.重点、难点:1、钉纽扣的基本方法,会用“先
18、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话.教具:“巧巧手”卡片,课堂中需要的纽扣,针线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引入新知1、播放歌曲钉纽扣,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轻松地步入新课。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新字,掌握了新词,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钉纽扣,好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谈话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既导入了新课又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学习体验,突出重点1、学习钉纽扣(1)自由回答怎么样钉纽扣。(2)指名演示钉纽扣(3)集体评议钉纽扣的顺序是否合理(4)集体交流,教师小结钉纽扣的方法。(板书:穿线、对准、缝扣、打结)(5)表达训练,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说出洗手帕的过程。
19、 出示小朋友穿衣服的图片,加强学生练习 “先再然后最后”句式。设计意图:在巩固钉纽扣方法及穿衣服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6)、出示实物(纽扣),这是什么?(没有纽扣的衣服) 那是什么?(有纽扣的衣服)师:怎么样没有纽扣的衣服变成有纽扣的衣服?(屏幕出示:我们自己钉纽扣。教读、齐读、自由读。)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问号的用法,不同情境的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不断积累自己的语言,常识。2、亲身体验,竞赛激趣(1)、播放视频,学生拿出有纽扣的衣服,三人一组模仿钉纽扣。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是谁啊?孩子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没有纽扣的衣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培智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6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