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总结及展望.doc
《中国煤化工总结及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煤化工总结及展望.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中国煤化工回顾及2012年展望一、2011 中国煤化工年终回顾21. 煤化工政策22. 煤制油33. 煤(甲醇)制烯烃34. 煤制合成天然气(SNG)45. 煤(合成气)制乙二醇56. 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新趋势 低阶煤热解多联产67. 煤(合成气)制乙醇7二、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甲醇8三、市场综述及2012展望之中温煤焦油15四、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高温煤焦油21五、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炭黑28六、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顺酐34七、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工业萘39八、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减水剂45九、全国在建大型煤化工项目501:煤制烯烃类:502:煤制天
2、然气类543:煤制油类55 文件内容摘选编自网络若有冒犯之处请告知海涵 多谢一、2011 中国煤化工年终回顾2011 是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示范的重要一年。煤制烯烃与煤制油的工业化示范已经完成, 煤制合成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也处于积极推进过程中。在高油价和能源供应紧张的趋势下, 新型煤化工为未来中国的油气资源补充和部分替代开辟了新方向。 但新型煤化工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能耗控制,水资源的供应,三废的达标排放,碳减排, 进口产品的竞争,未来潜在的产能过剩等。此外,广受关注的页岩气未来也可能影响煤化工 行业发展。 一年来国家出台哪些煤化工相关政策?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示范取得哪些进展?自主知识 产权煤化
3、工技术取得哪些进步?未来几年发展趋势如何?作为专注于煤基能源化工行业的咨询机构,亚化咨询在此对 2011 年的中国煤化工行业进行盘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 煤化工政策 在 2006-2010 年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文件的基础上, 2011 年 4 月, 国家 发改委发布了2011635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 。 通知要求加强项目审批管理。目前禁止建设年产 50 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 煤制油项目, 年产 20 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
4、 年产 20 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通知还要求做好煤化工试点示范工作。 必须核算从煤炭开发到终端使用全周期的能源转换效 率,煤炭价格必须按市场价格测算,对二氧化碳排放及捕捉要有明确的责任,新上示范项目 应具有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能力。 2011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1 年版) 。鼓励引进的先进 技术,涉及煤化工领域包括:焦炉煤气深加工利用技术;煤炭液化、地下气化关键设备的设 计制造技术。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制造。 2011 年 7 月媒体披露,由国
5、家发改委组织起草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送审稿) 暨 现代煤化工十二五规划已经完稿。 规划规定: “十二五”期间,将在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合成氨尿 素(单系列 100 万吨/年合成氨) 、煤制乙二醇、低阶煤提质、煤制芳烃 7 大板块安排重大 示范项目。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基本掌握年产 100 万180 万吨煤间接液化、13 亿20 亿标 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60 万100 万吨煤制合成氨、180 万吨煤制甲醇、60 万100 万吨煤经 甲醇制烯烃、20 万30 万吨煤制乙二醇,以及 100 万吨低阶煤提质等大规模成套技术,具备 项目设计建设和关键装备制造能力
6、。 2. 煤制油2011 年,我国煤制油示范装置取得成功,包括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示范装置,潞安、伊 泰间接液化示范装置都已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神华直接液化项目一季度生产成品油 21.6 万吨,利润超亿元。潞安和伊泰间接液化项目煤制油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供不应求。在此基 础上,我国多个煤制油商业化项目进入前期工作阶段。 2011 年 3 月,由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资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榆横煤洁净综合利用 示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项目一期建设 100 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装置。 2011 年 6 月,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申请报告通过了专家评估,采用我国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
7、间接液化技术,项目设计产能 400 万吨/年油品,总投资 550 亿元。 此外,神华、伊泰、潞安和广汇等规划的煤制油商业化项目也在继续推进,主要位于内蒙古 和新疆。 煤制油的技术创新值得关注。2011 年 9 月,美国 Accelergy 公司与兖矿集团共同表示,将开 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煤制油工厂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将利用 Accelergy 的直接法微催化 煤炭液化(MCL)系统和兖矿专有的费托间接液化工艺的混合配置方式。 亚化咨询认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组合的煤制油工艺具有协同效应。一方面,两种液化方 式原料煤的利用可以优化组合,同时两种工艺可以共用空分、气化和其他公用工程;另一方 面,
8、直接液化油品芳烃含量较高,而间接液化油品直链烷烃含量较高,油品也可以互补。 总的来说,煤制油已经证明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煤基柴油以其各自的特点,市场销售 情况良好。 我国对成品油消费量的不断增长和特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将确保煤制油产品的 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亚化咨询预计我国在未来 5 年将建成 3-5 个商业规模的煤制油装置, 形成千万吨级的煤制油产能。 3. 煤(甲醇)制烯烃 2011 年,煤制烯烃在商业上被证明取得成功。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 2011 年的商业化运营 累计生产聚烯烃产品 50 万吨,上半年实现利润 8.75 亿元,预计全年利润超过 15 亿元。 在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前
9、景较好的驱动下,煤制烯烃成为中国煤化工的重点投资方向。除已投产的神华包头项目、 神华宁煤项目和正在试车的大唐多伦项目外, 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开工 建设或前期工作的煤(甲醇)制烯烃项目近 20 个,预计 2015 年将形成 600 万吨/年的煤制 烯烃产能。 作为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 中石化在煤制烯烃的一系列布局值得关注。 位于河南濮阳的中原 石化甲醇制烯烃(SMTO)示范装置于 2011 年 10 月试车成功。中石化参股的中天合创鄂尔 多斯煤化工项目产品方案已调整为 360 万吨/年甲醇制 130 万吨/年烯烃,此外,中石化另有 3 个煤制烯烃项目处于前期工作中,分别位于河南鹤壁、安徽淮南和贵州
10、毕节。 合资项目方面,2011 年 3 月,内蒙古自治区与道达尔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签署了煤制烯 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道达尔与中电投将加快合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其 他前期工作。2011 年 12 月,中电投与道达尔合资年产 80 万吨煤制聚烯烃项目奠基仪式在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举行。 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已提交 了项目申请报告, 预计 2012 年一季度完成各项支持性附件, 争取项目早日核准并开工建设。 除煤制烯烃项目和外购甲醇项目外, 在已有的煤制甲醇生产装置基础上, 新建甲醇装置补充 产能或外购一部分甲醇原料,开发 MTO 及下游项目,成为 20
11、11 年中国煤(甲醇)制烯烃 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亚化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石化、中煤、神华、神华宁煤和联想等企业 都在开发此类项目。 亚化咨询认为, 这种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 在甲醇产能过剩和市场行情低迷的现状下, 解决了甲醇装置的产品销路问题;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甲醇产能和公用工程条件,可以减 少项目投资,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最后,如果作为甲醇深加工项目进行报批工作,审批较为 容易。 此外,煤制烯烃技术的发展,还将帮助电石法 PVC 的行业升级。随着汞催化剂使用日趋受 限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电石法 PVC 份额将下降,而乙烯法 PVC 的份额将上升。目前, 电石法 PVC 产能大多在西
12、北地区,同样使用煤炭为原料,经过煤基甲醇制烯烃,以乙烯法 生产 PVC 将成为最佳的替代选择。亚化咨询预计,将来在考虑以煤为原料建设大规模 PVC 项目时,投资者会将煤制烯烃-乙烯法 PVC 路线作为重要选项。 4. 煤制合成天然气(SNG) 2011 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的 4 个煤制天然气项目都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一期工程预计在 2012-2013 年将先后投产。 新疆是我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的重点区域,新疆煤制天然气最重要的产品输送问题在 2011 年 取得重大进展。2011 年 4 月,首条煤制天然气专输管线伊宁霍尔果斯煤制气输气管道工 程开工建设,将把新疆伊犁地区的煤制天然气接入西气东输管
13、网。2011 年 12 月,中石化在 北京与华能、华电、国电、中电投、河南煤业、徐矿等九家企业签订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气源协议,将建设新粤浙管道和新鲁管道,设计输气规模均为 300 亿立方米/年。 除大规模的煤制 SNG 外, 焦炉煤气制 SNG 也在成为焦炉煤气利用的又一热点方向。 焦炉煤 气制 SNG 项目属于环保治理项目,受到政策鼓励,因此项目审批方面较为容易。但由于受 焦炉煤气供应量的限制,单个项目规模小。亚化咨询预计,我国 2015 年将建成 20-30 个焦 炉煤气制 SNG 项目,形成 30 亿立方米/年的焦炉煤气制 SNG 产能。 亚化咨询认为,随着我国多个天然气供应来源的不
14、断发展,在 2015 年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过 剩 155 亿立方米/年,而 2020 年将过剩 690 亿立方米/年。但过剩的供应能力中包含了相当 比例的进口管道天然气和进口 LNG,而这两者的价格往往与国际油价挂钩。在当前和未来 的国际油价发展趋势下,相比非常规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煤制天然气具有成本优势,将与 其争夺市场空间。因此,未来煤制天然气的市场前景,将主要取决于其成本竞争力,以及是 否具备便利的输送设施。 煤制天然气将面临页岩气的挑战, 根据十二五规划, 2015 年我国将形成 65 亿立方米的页 到 岩气年产量。但亚化咨询认为,由于种种几个制约因素的存在,页岩气在中国近期仍是以示 范
15、项目为主,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进程还十分漫长。亚化咨询预计,2015 年煤制 天然气产能将达到 250-300 亿立方,产量将远高于页岩气。在 2015 年以前,页岩气无法和 煤制天然气形成直接竞争。 5. 煤(合成气)制乙二醇 2011 年,中国煤(合成气)制乙二醇行业继续进行示范项目改进和中试开发工作。2011 年 1 季度, 久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 拟在山东临沂建设的 2000 吨/年煤 制乙二醇中试项目环评获临沂市环保局批复。 2011 年 4 月,中国石化合成气制 1000 吨/年乙二醇中试装置在位于江苏南京的扬子石化建 成中交。项目采用上海石化研究院研发的合成气
16、制乙二醇技术。在此基础上,中国石化计划 2013 年建成 20 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 2011 年 3 季度,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中试项目开工建设。 项目计划投资 1.28 亿元, 乙二醇的年生产能力为 5000 吨,计划在 2012 年投入运行。 2011 年 10 月,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 20 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对加氢和合成装置 进行技术改造并装填催化剂,于 11 月实现日产量突破 400 吨,负荷率达到 80%。 2011 年 11 月,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浦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将在千吨级煤制 乙二醇工业试验装置成果的基础上,建设一套万吨级煤制乙二醇
17、项目。 此外,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上海戊正工程公司已经分别在开展下一代合成气制乙二 醇催化剂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 亚化咨询认为, 煤制乙二醇拥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成本竞争力, 但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关阶段。 未来如果示范成功,将迅速形成几百万吨的煤制乙二醇产能。 6. 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新趋势 低阶煤热解多联产 低阶煤(包括褐煤、长焰煤、弱粘煤和不粘煤)在我国煤炭储量及目前煤炭产量中均占 50% 以上,具有挥发分高,含水量大的特点。低阶煤热解多联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加 热,通过热解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固体(半焦)三种形态的产品,并进而生产多种下 游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
18、。 随着低阶煤干燥提质和热解多联产技术走向成熟, 大型项目的开发 成为可能。 2011 年 4 月,国电集团兴安盟褐煤低温热解项目奠基,建成后可处理褐煤 1100 万吨/年,焦 油加氢 60 万吨/年。2011 年 4 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创源煤化工有限公司首期投资 48 亿元 的褐煤低温热解项目开工,计划 3 年建成年加工 377 万吨褐煤,年产 76 万吨优质动力煤、 40 万吨燃料油项目。 2011 年 5 月, 华电呼伦贝尔大型综合能源项目启动暨 2600 万吨/年褐煤热解多联产工程在 呼伦贝尔工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2011 年 6 月,大唐集团黑龙江发电公司与鸡西市签署协 议,将建设
19、 500 万吨/年褐煤分质利用工程,预计 2014 年形成生产能力。2011 年 7 月,神华集团公司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 神华呼伦贝尔 1000 万吨/年褐煤 提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2011 年 10 月,神华集团 6000 吨/年褐煤热解中试装置 项目中交仪式在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现场举行。 目前我国褐煤热解多联产仍处于工业示范阶段, 需要根据煤质特点、 目标产品和市场需求来 选择最优化的多联产技术方案。 随着褐煤热解多联产技术走向成熟, 预计将与以大规模煤气 化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一起,成为现代煤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市场提供能源和化学品。 7. 煤(合成气
20、)制乙醇 以极具成本竞争力的煤基合成气为原料生产乙醇, 并借助于目前已经得到政府和市场认可的 乙醇汽油标准和销售渠道, 有望成为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合成气制乙醇的工 艺路线主要有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合成气生物法制乙醇和合成气经醋酸制乙醇三种,并于 2011 年分别开始了示范装置的前期工作。 2011 年 11 月,江苏索普集团年产 3 万吨合成气直接法制乙醇成套技术研发项目开工,该项 目由索普集团、 大连化物所和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共同进行成套技术研发及建设, 预 计将于 2013 年建成,并拟建设 30 万吨级商业化运行装置。 2011 年 2 月,新西兰 LanzaTech
21、 公司和宝钢金属组建了上海宝钢朗泽新能源有限公司,并 开始实施 300 吨/年合成气生物法制乙醇示范工厂项目。一旦示范工程达产后,双方将再适 时启动商业化规模乙醇工厂项目。 2011 年 6 月,塞拉尼斯宣布,打算利用其先进 TCX 乙醇生产技术,来改进其位于南京化工 园区现有的一体化装置。 如果得到政府批准, 改进后的装置至 2013 年中期可增加约 20 万吨 工业乙醇产能。此前的 2011 年 1 月,塞拉尼斯宣布已签署意向书,计划在南京化工园区和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各新建一个 40 万吨/年乙醇工厂。 亚化咨询认为, 通过上述三种技术路线的齐头并进, 我国煤制乙醇工业示范的大发展已经呼
22、之欲出。我国对燃料乙醇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与燃料乙醇有限的供应能力,为煤制乙醇带 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但煤制乙醇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必须解决工艺技术、生产 成本、市场壁垒和销售渠道以及与甲醇汽油的竞争等问题。 总的来说,2011 年煤制烯烃的成功商业化和煤制油的成功示范,使新型煤化工的产品真正 走向了市场, 和国内外石化产品同台竞争, 并将对我国能源化工原料供应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即将投产, 受益于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加带来的巨大需求, 页岩气、 煤制天然气、煤层气等将并行发展,共同成为中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仍在继续, 如何实
23、现商业化运行仍待技术开发商、 工程公司和项目投资者的共同努力。而低阶煤热解多联产、煤制乙醇和煤制芳烃,将成为未来几年 新型煤化工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亚化咨询认为,构建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体系,实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可以实现环境友好的 可持续发展,也必将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物质保障。二、市场综述及2012年展望之甲醇综述:自2002年年初以来,我国甲醇市场受下游需求强力拉动,因而甲醇生产厂家纷纷扩产和新建,使得我国甲醇产能急剧增加,产量连年大幅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能2950万吨,实际产量1133.40万吨,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达到3756.5万吨,产量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煤化工 总结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