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毕业论文.doc
《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 江 科 技 学 院本 科 毕 业 论 文 (2007届)题 目 石狮市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 学 院 建 工 学 院 专 业 建 筑 学 班 级 02 A1 学 号 10264028 学生姓名 郑 堃 指导教师 郑锐锋 完成日期 2007年6月 目 录第一部分: 城市肌理的延续 石狮市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1 第一章 绪论1.1 前言.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设计说明 1.3.1 项目背景. 3 1.3.2 基地规划条件.3 1.3.3 设计依据.4 1.3.4 设计指导思想.4 1.3.5 设计构思.4 第二章 总平面布局 2.1 用地分析2.1.1区位分析52.1.2交通流线分析5
2、2.1.3绿化景观分析62.2基本功能要求2.2.1 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62.2.2 建筑的功能的组成.6第3章 方案论述3.1 平面及内部空间设计73.2 造型及剖面设计73.3 满足地域性要求.73.4 建筑的造型与结构选型.83.4.1 建筑造型.3.4.2 结构选型第4章 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第二部分 前期调研报告 关于国内外一些已建写字楼的调查 第三部分 英译中英文原文 lnterview with ProfMeinhard von Gerkan 英译中中文翻译迈因哈德冯格康教授访谈第四部分 外文资料 The Value of Architecture城市肌理的延续石狮市
3、服装城办公组团设计摘要:在既定的城市环境中完成一个既定功能的建筑的设计,决定性的因素,就在与建筑自身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梳理。我们通过石狮市服装城办公组团的建筑实践,体现了办公楼建筑稳重、大气同时又向公众开放的建筑空间;希望寻求建筑和城市的一种动态均衡,使之成为城市场景和运动过程中的诗意空间。关键词: 形式 规律 城市肌理 热带建筑 亲和力 石狮市服装城Abstract:What can determine success and failur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fixed service requirements in the existing urba
4、n surroundings is to treat the relation between city and building.Through the building practice,to reflect the court building to be steady,the atmosphere,at the sametime the construction space which opens to the public.The designer hopes to add the project poet luster to urban scene in a motion syst
5、em.Keywords:Form regularity urban environment Tropical Architecture Affinity shishi clothes city 第一章 绪论一、 前言 建筑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式,建筑的本质目标要满足人的生活要求。传统的单一功能建筑类型是为满足某一时间段人们单一功能要求形成的自我服务封闭体系,相对应的城市空间构成模式是用交通道路将各种单一功能的建筑连接在一起。随着现代城市的急剧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交通困扰,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弊病与城市生活要求的矛盾愈来愈烈,城市发展的本质趋势是功能集聚。当单一功能类型的建筑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
6、日趋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时,20世纪中叶,在欧美各国开始建设具有多种功能的连接和复合为特征的综合体建筑,呈现出多种功能在有机整体内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更加能动的发挥了建筑的职能和功效,对社会生活和环境具有强大聚合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媒介的新型建筑模式。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功能的复合与协同性 现代建筑综合体功能可包含着居住、工作、生活、交通等城市生活方方面面,如办公、旅游、公寓、住宅、商业、康乐等等,功能构成十分复杂。这种多种功能的复合、高度集聚必然产生由于功能使用性质(如公共性、私密性)、空间特征(如动态、静态)等因素的差别和矛盾,增加了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等各设计方面的复杂性
7、。建筑综合体功能复合与复杂性使得其功效、职能的发挥区别于单一的、自我封闭体系中的建筑功能。相邻的建筑功能叠合、相互作用与激发,使相同功能在综合体的多功能环境中出现比单一功能建筑环境中更大的功效职能,建筑功能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新功能即“激发功能”,这是建筑综合体功能复合产生的新特点,必须在功能组织中注意,加以引导发挥。另一方面功能的复合与聚集,职能的相互交叠,使建筑功能具有职能兼容性,产生功能间的协同作用。这种功能间相互借用、优势互补的功能协同带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集聚效应.功能单元的交叉互动使建筑提供多样的服务内容,面向多种服务对象,使建筑环境产生巨大的活力与聚合
8、力,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缩影。综合体复合的功能越多、功能间的协同性和集聚效益越好,给使用者带来生活方便越大,人们可以在其中工作、生活、娱乐、社交而不必为上述活动在城市不同建筑间奔波,从而为城市生活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2)交通与流线的复杂化、空间组织的立体化 建筑综合体内复合多种功能,对应于多种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及各类不同使用目的的人流、车流、货物流、信息流。其中有需要吸引人流的商业、避开无关人流的办公旅馆、避免与顾客人流交叉的货流、避免与人流交叉的车流等等各种使用要求的流线,交织在有限的基地内,增加了交通与流线组织的复杂程度。鉴于流线复杂交叉通、基地紧张等因素,建筑综合体的功能组织、交通组织、
9、空间组织常常需要结合在一起,采用地上、地下、空中三个层面相结合立体化的空间、功能与交通组织方式,并且与周围城市立体交通相互连结,形成整体化的交通与空间体系。(3)投资多、规模大、技术含最高、环境宜人化 建筑综合体复合功能多,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少则几万平方米,多则十儿万、几十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已是司空见惯,如广州天河城、正佳商业广场分别有33.69万平方米和 37.60万平方米的规模。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投资商、社会的多方支配与配合。巨型投资的大规模建筑使用期长、趋向采用当今世界最新的结构技术和设备系统来完善建筑功能。同时,巨大的规模与投资及高新技术有利于支持高
10、质量的空间环境建设,如广场、室内商业街、中庭等城市性的公共环境,成为城市的“客厅”增加商业环境的宜人化,从而提高了城市生活质量。(4)节能节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建筑综合体内常常既有工作时间所需的场所,又有休息、娱乐时间所需的场所,使得建筑物内的多种设施可以得到全时化更为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有效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如与单一办公功能的建筑相比,停车场在下班后会有许多空位,但综合体建筑中的大停车场在下班后,因为晚上有公寓、旅馆等客人停车、提高了停车场的利用率。另外,建筑综合体的各种功能共用一个能源部门供能,在使用上,白天和夜晚的供能高峰不明显,有利于节约设施投资和节约能源。 此外,对于城市来说
11、,建筑综合体的各设施在白天和夜晚都有使用者,就不象有些城市商务区,以办公为主,到晚上下班后儿乎成为“死城”,城市生活安全都成问题,全时化的多功能构成有利于保持城市中心都市生活的活力。 (5)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系统化,使得其建筑设计转向与城市设计结合 建筑是城市有机体的组成要素。与单一的建筑类型相比,综合体建筑以其规模大,复合功能多等特点,使其在城市的空间构架及职能体系中突出,而具有更强的城市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功能、空间、建筑形态等是城市的功能、空间及形态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综合体设计时,应更多注意其在城市职能及空间构架系统中的重要影响,从而使得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转向整体
12、设计和城市设计。 a.建筑功能城市职能 综合体建筑积极介入城市的职能范畴,而越来越多地纳入原本属于城市功能结构。大规模综合体建筑逐渐构成了各级城市职能中心,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商业中心等,从而扮演了城市职能的角色。 b.建筑空间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空间的构成逐渐溶于城市,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综合体建筑空间内部引入城市街道或与邻近大楼的交通设施相连结,成为城市商业街道系统有机构成的部分。建筑的厂场或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聚散地和市民休息的公共内部交往空间,从而肩负更多城市职能,例:菲利蒲、约翰逊设计的IDS中心综合体(1973年),让四座建筑围绕着一个中庭布置,它是城市广场和商业中心,
13、又是四周建筑的门庭和中庭。见图1-1,大胆改变历来广场与建筑的传统关系,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穿插、渗透、借景,使得综合体的建筑空间具有更多的城市属性。三、 设计说明 1.3.1项目背景:石狮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北纬 24 30 25 56 ,东经 117 25 119 05 ,东西宽 153 公里,南北长 157 公里,陆域面积 11014.78 平方公里(包括金门岛) ,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9.08% 。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
14、多成为主体。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 1856 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河川密布,晋江为福建省第三大河,贯穿中部,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海岸线蜿蜒曲折,多港湾、滩涂及岛屿,是发展渔业、养殖业、海运业及对外友好往来的要地。 石狮市地处低纬度,又濒太平洋,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春。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为旱、涝、风害等。土壤类型多样,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
15、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土壤较肥沃。植被茂繁,类型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还蕴藏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黄金、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岭土等,以“砂、石、土”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矿产。 按全国地貌区划位置,石狮市西部及西北部山地属闽浙火山岩中低山亚区的一部分,东南部属闽粤沿海花岗岩丘陵亚区的一部分。东部海岸线曲折,发育有半岛、岛屿和港湾。 石狮市地貌格局和展布形态是地球内外营力联合作用的综合结果,基本轮廓是地球内营力作用定型于中生代晚期,新生代以来,经外营力为主的改造而形成。1.3.2 基地规划条件本项目地块位与石狮市服装城北侧,东临38m宽的308
16、省道,西临38m宽的南洋路,南临服装城26m宽的横四路,北临38m宽的南洋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6.7公顷。该用地按照不同归属及城市道路的切割,大致从西到东分成面积相若的三个地块,1号地块及2,3号地块各属于不同的业主。根据任务书及规划要求,该地块属于村民集体安置用地,以商住为主,商办住结合,拟建商业面积控制在15万m2以下,居住、办公、写字楼面积大于35万m2,并且预留垃圾中转及开闭所等功能。1.3.3 规划设计理念根据用地情况以及对于周边环境,城市发展脉络的充分理性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设计规划原则。1.利益均衡原则本项目3个地块所有权各有归属,其中一个地块归一个村,2、3地块归一个村,也
17、就是说各个地块的功能分布以及各功能在总面积中的比重会直接影响到几个村的不同利益。所以我们提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利益的最大化和均衡化原则。既1号地块与2、3号地块在总的经济技术指标 ,各功能面积应该是按比例分配的,从而有效的避免厚此薄彼,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实现共赢。2.城市设计的原则本地块作为石狮市规划中的一个区块,它的各个方面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与城市周边地块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空间形态上都应该是有机的、互动的。从大方面看,本地块南面是石狮服装城,而北面中沿南洋路为较成熟的布料市场,在城市功能上,本地块起着承接两个市场的作用。而南北两个市场从城市的功能上来说,周边地块仅有南面的服装城有比较完
18、善的规划,其他地区的形态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而服装城在规划上的轴线对称特点是很明确的。所以从整个大的城市片区来看,将来本区域应该是以服装城,特别是发展会议中心为发展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展,而本项目在大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因该起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本项目从建筑形态的组合与塑造方面要分清主次,顾及现有服装城的发展脉络,做到整个城市区域内的和谐一致。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各种活动服务的,设计“以人为本”,应该体现在从使用的人的角度出发,对各种不同性质的空间、氛围以及其相互联系的把握上,使得购物、商务、酒店等各种不同功能尺度适宜、张弛有度。从文化角度来说,“以人为本”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所
19、追求的目标,表现在建筑上,是为含蓄内敛而不张扬,表现在环境上,则应该是注重人的参与体验,而摒弃华而不实。1.3.4 设计构思1“外动内静”的总图布局“外动” 在总的布局,充分考虑不同业主的利益,地块内原有排洪沟的影响,以及本地块与布料市场与服装城的承接关系,北面使市场的布置沿南环路向西308省道发展,继而通过纵二路与服装城相连。使得两个现有市场之间形成了一个“面状而非线性”发展的市场空间,最大可能的扩大了市场的规律,兼鼓了一号地块业主的利益的同时,也使得2,3号地块有了发展的空间。“面状”的市场布局,使从南向北“二老一新”三个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商业面积的最大化。 南面与服装城交接的部分,
20、分别在1、2号两地块各布置了一栋写字楼,其一是考虑到两地块临近服装城的办公区及会展区,从而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得相近的功能的建筑相对集中,可以形成一种功能上的互动,其二是使得市场地块内部的居住建筑之间有一个空间上及功能上的过渡,动静分离,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内静”指的是在各个地块的中间位置,被市场和商铺、写字楼所围绕的是大量个高层住宅,被城市道路分成两个大组团,1,2号地块够成一个组团,3号地块自成一个组团,每个组团均设计了绿化、运动场所及会所均自成体系,而入口的设置也与市场相对分开,做到了流线上的最大限度的分离,避免了功能上的干扰,保证了居住的品质。第二章 总平面布局 2.1 用地分析本地
21、块作为石狮市规划中的一个区块,它的各个方面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与城市周边地块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空间形态上都应该是有机的、互动的。从大方面看,本地块南面是石狮服装城,而北面中沿南洋路为较成熟的布料市场,在城市功能上,本地块起着承接两个市场的作用。而南北两个市场从城市的功能上来说,周边地块仅有南面的服装城有比较完善的规划,其他地区的形态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而服装城在规划上的轴线对称特点是很明确的。所以从整个大的城市片区来看,将来本区域应该是以服装城,特别是发展会议中心为发展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展,而本项目在大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因该起辅助的作用,这就要求本项目从建筑形态的组合与塑造方面要分清主次,顾及现
22、有服装城的发展脉络,做到整个城市区域内的和谐一致。2.1.2交通流线分析 在交通组织上,组成了主干道、次干道以及区内干道、步行道4级交通体系。“尽量”做到人车分行。对于停车,除了安排地下车库停车及地面的临时停车外,还在北面市场屋面安排较多的停车位,以充分利用市场屋面偏多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解决停车场占用地面与地面争绿化面积的问题。2.1.3绿化景观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绿化的功能性及集中性以及可参与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在北侧两个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布置了小面积的街头广场,活跃了商业氛围,增加了城市景观的层次。2.在过境道路(308省道)处布置较宽的沿街绿化带,可以有效地降低交通噪声的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城 办公 组团 设计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