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大连工业大学.doc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大连工业大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大连工业大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_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推荐学校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岗位名称:特聘教授候选人姓名:林海候选人国籍:中国候选人现任职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学科领域分组:材料科学与工程填表时间:2012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 写 说 明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二、本表第一至六项由候选人本人填写,学校负责审核。三、本表第七至九项由学校负责填写。四、请勿填写封面左上角编号一栏五、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一、简表姓 名林海性 别男国 籍中国出生年月1968-11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专业凝聚态物理最后学历1999年07月
2、毕业于中国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学位博士现任职单位中国大连工业大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现任行政职务所长现从事专业关键词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稀土掺杂光功能玻璃与陶瓷 稀土掺杂光通讯放大器 彩色照明与显示材料 可见医用光学波导光源 特种光学薄膜拟任职单位大连工业大学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玻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第五届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个人简历起止年月 地点 学习工作单位 任职1987.9-1991.6 长春 吉林大学 学士1991.7-1994.8 长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研究助理1994.9-1999.7 长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1999
3、.11-2001.11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博士后2001.12-2003.3 美国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博士后副研究员2003.8-2003.12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副研究员2005.12-2006.5 日本 日本国立京都大学 客座教授2007.8-2007.11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8.3-2008.6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9.3-2009.6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10.6-2010.8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11.8-2011.10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3.12至今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教授近五年主要学术
4、成就简介 “近五年”起算日期为申报当年之前五年的1月1日。如当年为2004年,则起算日期为1999年1月1日。本表中所有“近五年”均按此解释。(限800字)林海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始终以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主要从事光学功能玻璃、稀土掺杂光纤和波导通讯放大器、彩色照明和显示材料、可见医用光学波导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和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大连市科委和国家教育部课题多项。近年来,在功能玻璃材料方面,课题组先后合成了性能优异的稀土掺杂钡铋镓酸盐和钡铋碲酸盐系列光学玻璃,评析了多种稀土离子在其中的光谱特性差异,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pplied Phy
5、sics.(2011影响因子:2.064)等国际核心期刊。光纤和波导通讯放大器方面,林海博士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稀土掺杂热离子交换波导器件,并评析了多种稀土离子在其中的光谱性质与增益特性,相关成果刊登于Applied Physics Letter(2011影响因子:3.820)等国际核心期刊。彩色照明和显示材料方面,制备了Eu3+、Tb3+、Dy3+等稀土离子单掺及共掺体低声子能量氧化物玻璃、陶瓷、荧光粉等材料,分析了其中的发光机理与能量传递机制,并对其色彩进行了系统表征,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Physics D(2011年影响因子:2.105)等国际核心期刊。可见医用光学波导
6、材料与器件方面,林海博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通过改变泵浦激光的激发功率调谐上转换荧光色彩坐标的新思路,并获得了适用于三维显示与医用照明的白色荧光,为研发新型微创医用照明白光光源提出了前瞻性思路,相关成果刊登于Optics Express (2011年影响因子:3.749)。目前,林海博士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其中07-12年总计43篇,相关科研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论文总他引频次高达600余次。平台、基地、团队简况 大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学科一直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
7、、制备技术、结构与性能以及开发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林海博士领导的大连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与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完整的新材料研发与测试设备,可充分保障多种材料的研发、改性、测试等各种实验需求。分析测试中心拥有PerkinElmer LS- 55、 LABDA 35光谱仪、 Spec-trum one-B红外光谱仪、积分球等一系列光谱分析测试仪器,可以对制品的光学性能进行系统准确表征。此外,大连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依托于香港城市大学光电子实验室完整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与性能分析设备,如:Metricon 2010型
8、棱镜耦合仪、Jobin Yvon Fluorolog-3 光谱仪、Edwards 306及Denton DV502A热蒸发系统、PlasmaTherm 790反应离子刻蚀系统、PlasmaLab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蚀刻器等,可保证多种玻璃光纤和波导的制备工作。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实验教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博士后2人,留学归国8人,外籍客座教授2名。学科师资队伍中有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辽宁省教学团队(无机材料辽宁省教学团队)一个。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学术带头人2名。中青年骨干7名,学术
9、青年骨干教师2名,团队平均年龄43岁。21二、候选人主要学术贡献、重要创新成果及其科学价值或社会经济意义(本栏限两页)本栏主要填写近五年取得的学术成绩,五年前取得的特别突出的学术贡献和重要成果也可在此栏反映。近年来,林海博士领导的大连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凭借资深的研究人员和完善的样品制备表征体系,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制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1. 在光学薄膜的制备和研究方面,林海博士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稀土掺杂特种光学薄膜,观察到稀土Sm3+、Eu3+ 和Tb3+在其中的高效可见发射,为进一步研发可见薄膜光波导器件奠定了基础。2. 在低声子能量氧化物玻璃与陶瓷材料的研发
10、方面,林海博士合成了性能优异的稀土掺杂钡铋镓酸盐和钡铋碲酸盐系列光学玻璃与碱金属铝碲酸盐陶瓷,评析了Er3+, Ho3+, Tm3+等多种稀土离子在上述材料中表现出的光谱特性差异, 并首次在低声子钡铋碲酸盐玻璃中实现了Eu3+的蓝色和绿色多通道跃迁。3. 在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方面,林海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基于对多种氧化物玻璃化学稳定性、机械可加工性和稀土溶解性的广泛研究,利用重金属玻璃材料声子能量较低(约790 cm1),非辐射弛豫速率小的优点,通过系统的组分和结构特点分析,运用玻璃工艺学原理,设计、优化并最终制备出无气泡和缺陷、折射率分布均匀的高质量稀土掺杂锗碲酸盐玻璃光纤,并研究了Er3+、Y
11、b3+、Tm3+、Ho3+等一系列稀土离子在其中的发光机理、能量传递机制、并完成了它们作为潜在传统C波段及其他特殊波段通讯放大器的光学与增益性质评估工作。使改进现有铒掺杂光纤放大器性能,进一步拓展通讯带宽,实现快速、坦度、高增益信号放大,及全光通信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4. 通过K+-Na+离子交换技术,制成传输损耗低、折射率及模场分布与光纤匹配良好的S-波段铥掺杂铝锗酸盐玻璃光波导放大器,并于1482nm波长处获得了0.48 dB/cm内增益系数。研究揭示了通过热离子交换生成波导功能层的低声子能量锗酸盐玻璃的组分和结构特点,展现了其作为光波导放大器增益介质时潜在的信号增益和带宽特性。该种高增益
12、高集成度的S-波段光放大器可应用于光通讯领域,拓展光通讯传输带宽,使超高速超大容量信号传输成为可能。5. 在照明与显示材料方面,林海博士通过对铈铕单掺氯硅酸镁钙系列粉体的光谱功率校准曲线,推演出样品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与样品发出蓝紫光和绿光的色坐标。在铈铕共掺杂体系中铈的加入使样品发光颜色发生明显改变,随着铈浓度的增大而进入蓝绿区。该项成果不仅为高效、环保、节能的新型照明显示材料的研发提出了新思路,建立了绝对发光强度表征系统,亦证明了以调整稀土离子掺杂方式与浓度为手段,在不同功率激发条件下,使色坐标按固定轨迹移动的可能性,从而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出了良好的铺垫。近年来,林海博士的相关科研成果受到了
13、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2001年至今,课题组多项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Opt. Lett.、Opt. Express、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J. Opt. Soc. Am. B. 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同时,本课题组对一系列新材料及新器件的研发工作为我国通讯、照明、医疗和军事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思路,对人民生活改善和国家安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高增益光通讯放大器,稀土掺杂照明与显示玻璃与陶瓷等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将大力推动大连光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带动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供基础,并将大幅度提高我
14、省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在相关科研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出了大批发光学和光电子产业高级技术人才,加速了技术创新并提高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光电人才教育体系,为光电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后备军。同时,学校的光学和光电子材料的制备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并促进了与国外著名高校、院所、公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和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三、候选人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情况3.1近五年候选人承担主要科研项目(10项以内)序号项目名称 输入的项目名称不要超过3行。项目性质及来源 “项目性质及来源”一项,请填写项目的具体性质,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
15、NIH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经费起始年度终止年度排序1热离子交换铥掺杂锗酸盐玻璃波导的制备与光学增益;2009A080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4 2009201012频率上转换三维显示用稀土掺杂铋碲酸盐玻璃的制备与光谱行为调查;2009A087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62009201023.2近五年候选人重要科研获奖情况(10项以内) 本栏自然科学学科候选人仅填写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
16、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以上)和国际学术性奖励;人文社会学科候选人仅填写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全国性的基金奖(如霍英东科研优秀成果奖以及孙冶方研究基金会、吴玉章研究基金会、陶行知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学术性奖励。序号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等级授奖单位及国别奖励年度排序1低声子能量重金属碲酸盐玻璃中三价铕离子的罕见蓝色和绿色多通道迁发射; 2007-LNL0261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0712Optical parameters and upconversion
17、 fluorescence in Tb3+/Yb3+-doped alkali-barium-bismuth-tellurite glass; 2007-067大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7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3.3近五年候选人代表性著作、论文情况(15篇以内)著作或论文名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起止页码;所有著、作者姓名(通讯作者标注*号)出版或发表年度是否被SCI、EI、SSCI、C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 期刊的影响因子以最新的数值为准,影响因子值低于1的可不填写;人文社会学科候选人可不填。他引次数SCISSCICSSCITm3+-doped ion-exc
18、hanged aluminum germanate glass waveguide for S-band amplifica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5: 151106-151109; D. L. Yang, E. Y.B. Pun, and H. Lin*2009SCI EI 3.820200Sm3+-doped germanate glass channel waveguide as light sour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photodynamic therapy surgery; Optics Express; 20(
19、2): 879-889; B. J. Chen, L. F. Shen, E. Y. B. Pun, and H. Lin*2010SCI EI 3.749000Rare-earth ions doped heavy metal germanium tellurite glasses for fiber lighting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ptics Express; 18(18): 18996-19008; D. L. Yang, H. Gong, E. Y. B. Pun, X. Zhao, H. Lin*2010SCI EI 3.749300
20、Mixing up-conversion excitation behaviors in Er3+/Yb3+-codoped aluminum germanate glasses for visible waveguide devic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503: 133-137; H. Gong, L. Lin, X. Zhao, E. Y. B. Pun, D. L. Yang, H. Lin*2010SCI EI 2.134300Photoluminescence and spectral parameters of Eu3+ in s
21、odium-aluminum-tellurite ceramic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79: 352-356; B. J. Chen, E. Y. B. Pun, H. Lin*2009SCI EI 2.134500Optical properties of Eu3+ in transparent YTiO nanocrystallized solgel film;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85: L5-L8; B. J. Chen, L. Lin, X. J. Li, E. Y. B. Pu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 学者 特聘 教授 候选人 推荐 大连 工业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