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doc
《芭蕉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芭蕉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定种类全面单项水闸安全鉴定报告书水闸名称: 芭蕉节制水闸 2012年3月水闸名称芭蕉节制 水闸水闸级别建成年月1958 。12所在河流长江资水所在地点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设计地震烈度鉴定时间20093水闸主管部门赫山区水利局管理单位志溪河水利工程管理处鉴定组织单位XX市赫山区水利局鉴定承担单位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鉴定审定部门XX市水利局鉴定项目:1.工程现状调查分析。2.现场安全检测。1)对闸基进行地质勘探,确定闸基土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为闸室的稳定及渗流情况分析提供有关数据;2)对水闸各部位砼结构进行砼强度和碳化深度检测;3)对水闸钢闸门等钢构件、启闭设备进行强度等检测。3工程复核计算
2、。1)水闸泄洪能力复核;2)泄洪、冲沙闸、溢流堰及翼墙抗滑稳定及基底应力复核;3)水闸消能防冲复核;4)水闸渗透稳定性复核; 5)闸顶与河堤顶高程复核。工程概况:芭蕉水闸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谷塘村,是资江一级支流志溪河上的一处中型水闸。水闸距泥江口镇5km,距益阳市市区32km。芭蕉水闸闸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积362.1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469.5mm,闸址上游河道干流长34.6km,坡降1.06。芭蕉水闸属于1958年渠化整治志溪河航道的配套工程之一,该水闸于1958年9月动工,1958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电站位于闸坝左岸,于废弃船闸尾部改建而成,1992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216
3、0kw,发电引用流量24.8m3/s。设计年发电量为65万kwh,现实际年发电量为55万kwh。芭蕉水闸由船闸、泄洪闸、泄洪冲砂闸和电站四部分组成,水闸轴线总长58m,设计正常蓄水位54.70m,原设计流量722m3/s,校核流量944m3/s。1991年前芭蕉水闸由湖南省航道管理处组建的志溪河闸坝管理所管理,隶属于湖南省交通厅。原设计水闸的功能主要以通航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铁路、公路迅速发展,志溪河航运功能萎缩,水闸通航功能逐步衰减,其主要功能转变为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等。1991年,益阳县人民政府组建成立志溪河水利工程管理处,目前志溪河水利工程管理处隶属
4、赫山区水利局。目前水闸灌溉面积为4000亩,防洪保护面积10000亩,保护人口1.4万人。工程施工和验收情况:1958年9月,芭蕉水闸由湖南省交通厅批准修建。芭蕉水闸由当时组建的益阳县志溪河工程指挥部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当时设计水闸由泄水闸、冲砂闸及船闸组成。其中:泄水闸为7孔42.2m,冲砂闸为2孔2.93.5m(净宽高),船闸闸室净宽10m,闸体均为三合土砌石结构,闸门为木质闸门。受当时经济及历史条件的制约,工程建设未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而是采用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的方式进行。设计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设计未进行闸坝稳定安全计算,也未进行闸下游消能防冲设计。采用水文系列不长,资料精
5、度不高,至使设计洪水标准偏底。地质勘探不详等。水闸的施工正值大跃进时期,受当时条件的影响,工程施工采用大兵团作战、日夜施工的方法:砌筑材料主要采用三合土(石灰、黄泥、砂子);当时只将闸基表层的淤泥、树根等清理后就直接在砂卵石基础上施工,清基不砌底。由于设计和施工均存在问题,芭蕉水闸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工程隐患,其中坝体、坝基渗漏问题尤其突出。电站位于水闸左岸,于1992年建设。水闸运行情况:芭蕉闸是“大跃进”和文革年代的产物,由于当时资金少,材料短缺,设计不尽合理,施工土法上马,造成先天不足。进入八十年代,航运效益逐渐衰减,交通部门对水闸进行维修加固的投入日益减少,致使工程年久失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芭蕉 水闸 安全 鉴定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