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论文]中山路与和平路交叉口渠化问题的研究.doc
《[优秀毕业论文]中山路与和平路交叉口渠化问题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毕业论文]中山路与和平路交叉口渠化问题的研究.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本文综合应用了交通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分析、实地交通调查和数据处理计算,用渠化的方法来提高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交叉口渠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基础知识,从机动车流、非机动车车流和行人流三个方面分析其交通流特点。(2)探讨了大型平面交叉口渠化措施,结合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实际交通流特点,对于机动车流,结合相位提出了设置左弯待转区,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非机动车流,提出了设置自行车专用道,以减少机非冲突;对于行人流,提出了行人二次过街方式,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以保证路口行人过街安全。(3)通过对车辆延误、通行能力、行人过街安全
2、系数等指标的改变,评价交叉口渠化后的服务水平。 本文应用AutoCAD画图软件对交叉口渠化的状况进行了绘制,通过交叉口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证明渠化方案在该大型平面交叉口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关键词:交叉口;渠化;通行能力;延误;左转弯待转区;安全岛ABSTRACTThe paper apply for multi-discipline konwledge comprehensively,such as traffic engineering、compeer application,through theoretical summary and analysis、field traffic surve
3、ys and data-process computing,drainage of the method used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service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including mainly the following aspects:(1)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highly channelizing intersection relevant basic knowledge, from motor vehicle traffic flow, the flow l
4、ines and three aspects analyze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flow. (2) Explore the intersection of large, highly channelizing measures HePingLu and zhongshan road intersection actual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for mobile phase, combined with traffic forward to turn left turn set, in order to im
5、prove the capacity of intersection, Non maneuvering for traffic, put forward to reduce the bicycle racks, set the machine; People in line, puts forward the pedestrian street, second set pedestrian street, to ensure the safe pedestrian street intersection.(3) Through the vehicle delay, capacity, safe
6、ty factor of pedestrian crossing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chang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level of service after the drainage of the final note.In this paper, AutoCAD drawing softwar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Drainage intersection was drawn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
7、titative analysis to prove channelizing program in the major intersection of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Key words: Intersection;canalization;Capacity;Delay;Left Turn Waiting Zone;Safety Island目 录摘要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1.3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研究概述2 1.3.1国外信号交叉口研究概况2 1.3.2国内信号交叉口研究概况3 1.4论文研究
8、内容3 1.5论文技术路线4第 2 章 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理论52.1交通渠化基本概念52.1.1交通渠化的定义5 2.1.2交通渠化的作用5 2.1.3交通渠化的特点5 2.1.4交通渠化的原则6 2.2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72.2.1平面信号交叉口交通岛设置72.2.2平面信号交叉口道路的拓宽与导向车道设置82.2.3平面信号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设置9 2.3本章小结10第 3章 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 113.1和平路与中山路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现状113.1.1交叉口基本类型及现状图113.1.2交叉口周期与相位133.2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交通量调查13 3.2.1机动车交
9、通量调查13 3.2.2非机动车交通量调查16 3.2.3行人交通量调查16 3.3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分析18 3.4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车辆延误调查19 3.5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车速调查23 3.6综合现状问题分析24 3.7本章小结25第4章 和平路与中山路信号交叉口渠化26 4.1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26 4.1.1进口道车道宽度26 4.1.2确定进口道车道数27 4.2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渠化28 4.2.1进口道处设置自行车专用道28 4.2.2行人过街安全岛设置28 4.2.3交叉口外部人行道拓宽设置304.3设置左转弯待转区31 4.4改善后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图32
10、 4.5本章小结32第5章 和平路与中山路信号交叉口渠化评价33 5.1渠化后服务水平评价33 5.1.1渠化后延误分析33 5.1.2渠化后设计通行能力分析355.2服务水平对比分析365.3平面交叉口其他改善措施36 5.4本章小结37结论 38参考文献39致谢 41附录 42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城市交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无论是交通工具,还是交通系统经营管理体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也高速膨胀,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大,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也使社会对机动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就造成了
11、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交通需求增长速度远高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速度,交通供给能力不足。由于交通压力逐渐增大,这给交叉口带来了管理控制上的难题,如何合理利用交叉口,对交叉口正确的进行渠化,使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据资料统计,日本比较大的城市中机动车在市中心的旅行时间约三分之一消耗在平面交叉口上,日本城市中交通事故约60%80%发生在交叉口及其附近,原联邦德国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约有36%发生在交叉口,美国交通事故约有50%以上发生在交叉口1。因此,路口行车秩序、路网通行能力等问题怎样改善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非机动车大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混合通行一直是
12、困扰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的一大难点。由于混合交通的存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流在交叉口范围内反复进行分流、合流,造成路口交通秩序混乱,交通安全性和车辆的行驶速度下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尤其是使原本具有很大交通容量的道路受到抑制,道路的利用效率直线下降。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结合哈市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交通的实际情况,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的渠化,提出改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的城市道路平交路口渠化方法,以实现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总体交通运行效果最优化,创造安全、高效、文明、和谐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通过对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交叉口拥挤堵塞
13、的原因,正确的渠化设计交叉口,并合理的组织交通,减少或消除冲突点,保证行车安全,并使延误尽可能的减少,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证行车通畅,缓解交通堵塞等。平面信号十字交叉是城市路网中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使用范围广的最基本的交叉形式。由于各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平面内均有直行和转向的要求,造成相互干扰。尤其在交通量大,人车混行严重,各种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冲突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就会增大。交叉口已经成为城市道路网络中交通安全的瓶颈,对整个城市交通的安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调查交叉口交通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有效的交叉口渠化方法,对于快速找出交叉口事故频发的症结所在,改
14、善交叉口运营效率,减少交叉口交通事故,缓解交叉口拥堵,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研究概述1.3.1 国外信号交叉口研究概况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对交叉口渠化进行研究,他们以连续的交通流为前提,提出了左、右专用车道、渠化交通设施等方法,在交通管理方面采用信号控制与交通规则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多相位控制、禁左或禁右等,来提高交通安全与通行能力等交通问题2。国外在信号交叉口控制方面主要集中在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交叉口延误计算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模拟等。美国德克萨斯州运输学院研究小组对路口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临界车道法的概念,对每个入口的临界车道求出一个通行能
15、力,那么,对于整个交叉路口可以求出一个临界车道容量,得出临界车道通行能力与周期的关系,从关系式可以看出临界车道通行能力与周期成反比关系,同时表明在周期相同的条件下,入口数越多临街车道通行能力也相应降低。该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理解信号周期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2。Webster通过计算机和广泛的现场观测研究出一种确定最佳周期的公式,这个公式是以延误最小作为目标,Webster还推断当周期在一定范围变动时,延误没有显著增加。因此,在选择周期时,同时要考虑到路口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好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理论上的周期并不一定适合该交叉口。澳大利亚学者阿克塞力科在Webster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引入
16、了“停车补偿系数”,并将它与车辆延误时间合在一起,用以评价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程度,可认为是对TRRL法的进一步修正和补充。Webster与阿克塞力科的计算法方法统称为“停车线法” 2。国外的交通渠化设计研究比较成熟,普遍形成了规范或者手册,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3,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的尺寸、颜色和使用时注意的问题。在日本的平面交叉路口的规范与设计中对交叉口的渠化作了很多的论述,认为渠化是很有效的措施。1995年,Shebeeb Ousama研究了道路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依据及其安
17、全和效率的评价,指明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可以有效地对进入交叉口的左转车流进行组织4。国外所用的渠化手段主要有交通岛、导流设施、路障、中心圈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交通岛可以有效的分隔车流、保护行人;导流设施可以使行驶车辆明确行驶路线,提高安全水平;路障的功能主要是阻隔禁止通行的车辆,让交通设施为特定的交通对象服务5。1.3.2 国内信号交叉口研究概况在国内,各级专家学者们在借鉴国外的经验的同时,对交叉口渠化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通行能力作为交叉口渠化的重要指标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探索。2005年,学者佟炳勋针对“饱和、超饱和”状态下运行的城市道路
18、网中,为充分利用平交路口交通空间、灯时设置,在疏导交通缓解平交路口交通阻塞时,传统的路口渠化设计方法,已部分不能适应当前城市道路交通量骤增的形势,对路口渠化长度和拓宽车道渐变段长度的确定,提出了新的补充意见6。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赵伟等人在参考国内外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从左转车道设置的原则、设置左转车道的常用方式、左转车道的长度和宽度等角度对左转车道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左转车道进行合理偏移可有助于提高驾驶员的视距6。2007年,窦瑞军从理论上分析了交叉口处产生交通阻塞的原因,并结合具体工程提出在交叉口范围内采取渠化交通管理措施,讨论了渠化交通的适用原则、技术要求和应用方法。实现了引导
19、车流按一定路径行驶,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冲突点、分流点和合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真正实现人车分流6。1.4 论文研究内容本文以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主要展开以下研究内容:1.分析哈市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渠化的主要方面,并采集计算过程中拟采用的基本数据(车速、交通流量、信号周期、绿灯时间等),研究信号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布置的形式、研究行人过街设施布置、研究交叉口渠化措施与信号配时的协调优化、研究配套标志标线布置等。2.结合实际分析哈市和平路与中山路平面交叉口的几何构造、行人过街安全、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方面问题,探讨此平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实际影响因素。3.运用相关知识,根据交
20、叉口平面渠化的一般方法,对此交叉口进行渠化。4.运用模型对交叉口渠化后延误进行计算并分析比较,对通行能力进行渠化前后分析对比,最终得出结论。1.5 论文技术路线 研究行人过街设施布置以及交叉口标志标线和平路与中山路信号交叉口渠化设计根据调研数据对现状交叉口进行分析(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布置、行人过街布置、进出口道协调、标志标线布置等)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基础资料调查(交通量、信号参数、交叉口几何特性等)研究信号交叉口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车道布置的形式分析比较得出交叉口改善措施优化方案评价研究与分析出交叉口渠化的其他影响因素图1.1 和平路与中山路交叉口渠化技术路线图第2章 平面信号交叉口渠化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毕业论文 优秀 毕业论文 中山路 和平路 交叉口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