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doc
《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古老而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跨越崇山峻岭迤逦而来,从这里向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地域延伸。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是这条古道通往国外的边境口岸,是西南内陆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几千年来的商贸、文化交流,使这个“极边第一城”成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成为翡翠集散中心,成为云南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成为云南第一侨乡。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腾越文化,使腾冲以“文献名邦”著称于世。古道悠悠,串起无数流光溢彩的名城胜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本文试对腾越文化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做一定的分析,以期对腾越文化的科学
2、开发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腾越文化地理环境关系 文:寸玉洪彭安菊 一、中关键词语的界定: 腾冲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腾冲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腾冲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相互重叠、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腾越文化:是指腾冲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 二:腾冲概况 腾冲历史悠久,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隋唐置羁縻州,南诏置(车文)化府,后改藤充府,元宪宗三年(1253)设腾冲府。后几经更名,于民国2年(1913)改为腾冲县。民国31年(1942)5月,腾
3、冲被日军侵占,1944年9月14日腾冲光复。 历史上,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著名的“博南古道”就是从现在的四川成都经云南昆明、大理、保山,通过腾冲口岸转向缅甸的密支那、印度的华氏城(今巴特那)、巴基斯坦的咀义始罗(今拉瓦尔第)和阿富汗的布尔,进而通向前苏联的塔什干的一条繁荣兴旺的通道。1945年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就是在这条古丝绸道上扩建修通,车辆直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使腾冲成为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口岸。自西汉以来,腾冲就成了工商云集的地方和重要的通商口岸。1890年清政府同缅甸签订了滇缅商务条约,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
4、到清末和民国初年,腾冲商贸进入旺盛时期,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以腾冲口岸为依托的跨国商行和内陆各地分公司。以1930年为例,当时的进出口总值就达400600万两关平银,进口商品约200种,出口商品约80种,年进出口商品为89万驮,使腾冲成为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和原料加工及轻工产品生产地。同时,商贸的发展也促进了腾冲民族工业的发展,1930年办起了“名扬烟草公司”之后,又相继办起了织布厂、火柴厂、制革厂、印刷厂、发电厂、电池厂、肥皂厂等。在中国历史上,腾冲还首开翡翠加工先河,众多的玉器加工作坊,众多的玉匠及精细的玉器,使腾冲成了东南亚著名的珠宝玉器集散地。1939年全县人口就超过30万人,
5、“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资来”的说法就是腾冲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此外,在长期的贸易活动中,大批腾冲人到海外经商,侨居世界各地,使腾冲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商贸关系日益密切,不断扩大。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缘,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9846,北纬24382552,距省会昆明760千米,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千米,国境线长148.075千米。县境内东西宽69千米,南北长137千米,总面积5845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137.78万亩。全县有21(2001年前为22)个乡镇,22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2730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60.8万人,有汉
6、、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景颇、瑶、藏、布郎、阿昌、怒、普米、德昂、独龙、蒙古、基诺、水、满、布依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腾冲县在四周少数民族聚居地中,是唯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县。1984年,腾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和省级对外开放口岸;2000年,腾冲猴桥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一类口岸。腾冲是云南省的著名侨乡,在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6万余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台湾、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 腾冲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县城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4.8,最高气温30.5,最低气温4.2,年
7、降雨量1470毫米,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腾冲资源丰富。境内森林面积393万亩,覆盖率为46.9%,活立木储量3613.7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15.7万立方米,居全国县级首位。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2000多种植物和珍稀动物,世界著名大树杜鹃花王和部分名贵药材就生长在这里。来凤公园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3年,腾冲被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6个“资源林政管理示范县”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金属矿有铁、锡、铀、铅、锌、钨、锰、铜、银、金等;非金属矿有硅藻土、硅灰石、高岭土等。铁矿储量为6500万吨,属低硫磷高品位优质矿床,平均品位为58%;硅藻土储量为4.
8、7亿吨,约占全国国已探明储量的13;硅灰石储量超亿吨,属国内特大型优质矿产;天然矿泉水遍布全县各地。水利资源主要有龙川江、槟榔江、大盈江3大水系,水能蕴藏100多万千瓦,可开发水电50多万千瓦。 腾冲是我国大陆罕见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全县境内有高温沸泉、喷泉、气泉、冒气地面达80多处,温度在90以上的有10多处,有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排列有序的火山锥60余座,有驰名中外的地热奇观“热海热田”。经国务院批准,腾冲火山、地热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热海景区开发为主的旅游业已初具规模,省级旅游渡假区的各项建设正日趋完善。保存完整的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艾思奇故居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
9、地,还有享誉东南亚的云峰寺等一大批人文景观。腾冲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决定了腾冲口岸的特殊性和较强的外围辐射力。 三、腾越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腾冲的文化资源优势主要根源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这两个方面。处于高黎贡山之西的腾冲,是西南极边之地,正当滇西与境外联结的古今通道上,距离东南亚和南亚较近,而离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较远,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穿境而过,火山、地热遍布,山川秀丽,物阜民丰,构成了腾冲人独特的生存环境;在历史上,腾冲是一个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的戍边重地,元明以来,大量的汉族移民通过戍边、屯垦、经商等形式遍布腾冲各地,而原聚居于此或后来迁徙进来的少
10、数民族也仍有一部分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保留下来,与汉族人群杂居共处,文化上既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各袭传统,从而呈现出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如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佤族的清戏,傣族的嘎光、傣戏、麒麟舞等,都是表现了这些特点。随着汉族人群的大量迁入,汉文化也在腾冲这块土地上生根成长,四处传扬。由于它远离故地,为高山大川所阻隔,所以,还保留了汉文化早期的诸多事象和形态,其中有不少是内地已经消失或极少见到的,工艺方面如:人工抄纸、皮影靠子、油纸伞制作、打锡箔等,民俗演艺方面如洞经音乐、皮影表演、耍灯做会等;同时,由于紧邻异国,又处于古代对外交流的“蜀身毒道”和现代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上,过去人
11、们要到内地得先出国,从而使腾冲较早地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东南亚、南亚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腾冲侨乡四布,成了一个以宝玉石为中心的多种商业的集散地,铸就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形态,如和顺乡和绮罗村的一些建筑,就展现着这样的风貌。如果与其他地区作一简单比较,腾冲文化资源的优势就更清楚了。与相邻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比较,它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奇姿异彩,但其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传统,有着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多样性,是中原汉文化落脚于边地特殊环境的产物。同时,“小聚居”的少数民族人群,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也呈现出了与民族自治地区不同的一些文化风貌。与中原汉文化比较,它没有随中原文
12、化的变迁而变迁,而是在自己的地缘环境中,在与周边文化的沟通交流中,形成了自身发展的态势,既保存着不少早期的文化事象,又中外融铸,自成一体。如:中国最具魅力名镇和顺,家族兴旺与浓厚亲情的文化积淀,和顺乡人约于明时由中原迁到此,有诗曰: 天予佳山水,五姓初结庐。 地造数百家,富庶有结余。 初为寸,刘,李,尹,贾五大姓,后又有张,赵两姓迁入,之后发展为十多姓。由军垦农业发展而壮大,由村变为乡。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几百年来和顺人传承的是中原文化,儒释道文化,伊斯兰文化皆可找到痕迹。和顺人出生于斯,而长于斯,一定要成就事业于斯,是因为汉文化中的两个字“忠”、“孝”深植于此,“忠”是对国,“孝”是对祖宗。国
13、家让他们“忠”心,宗族让其“孝顺”,和顺乡人的事业一是国家,二是宗族,所以他们一定要成就事业于斯,“齐家、治国、平天下”。和顺人世代积淀了汉文化的诸要素,他们为家国所牵,丝丝缕缕。走出和顺的一天,他们就肩负着回乡光宗耀祖的使命,就怀着成就事业的信念,更多的抛妻别子,怀着割不断的儿女私情。生于斯,长于斯,结果是牵挂于斯,必然使其归于斯。远离异乡它国的华侨以“和顺乡”这个共同的根纽结起来,但“和顺乡”中的乡情结并不止于土地的依恋,而是各种不同情形的宗族意识与亲情意识的载体,宗族意识与亲情意识是“和顺乡”的根上之根,用“和顺乡”纽成的组织依靠了这些根的网而运行,变化。“和顺人”通过宗族意识,亲情意识
14、吸取营养,深扎不枯。 此外,在腾冲开发建设的历史中,曾经发生过若干具有广泛影响,乃至国际意义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众多有价值的史迹,形成了深厚而独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例如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就在腾冲出境,而今还有不少深陷着马蹄印的路段在诉说着数千年的历史;高黎贡山西麓的“蛮酋古城”罗古、罗密,狼牙山的“西京城”等“土围子”,揭示着早期开发腾冲的多元文化态势;明清时期为“威定边疆”所设的“八关九隘七十七卡”,就有相当一些处在素为西南门户的腾冲地段,如古永隘、明光隘、滇滩隘等,以及槟榔江沿线的“上七卡”、“中八卡”和“下十卡”等,其中位于槟榔江与棕包河、黑泥塘河交汇处的“得胜雕”,石堡高矗,残垣
15、依在,弩孔森森,至今仍不失当年威仪;近现代以来,腾冲起义的枪声,同盟会员先贤的足迹遍及腾冲;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凭借怒江天险,挡住了日寇的铁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腾冲作为中国第一个依靠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全歼日军而获得解放的城池,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今当人们俯仰在国殇墓园,或在古建筑的廊柱上剔抚累累弹痕的时候,无不唤起一种深沉庄严的历史感。这既是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又是一份优势突出、潜力无限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之,腾冲文化生长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与外来的影响同时并存,处在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变化又停滞,既交融又独立,
16、这样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形态之中。从现代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上的开放、变化、交融是一种优势,而封闭、停滞、独立也未必就是劣势,它因此而保留了更多传统的东西,若能加以合理的发掘和引导,也可能转化为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发挥作用。当然,一种文化资源优势既表现在显形的方面,也有诸多隐性的内质尚待发掘。文化的显形与隐性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但却曲折隐晦,难以一眼洞穿其中的奥秘,需要加以具体分析,综合地看待。在一个文化事象中,一旦充分发掘其隐性的内涵,显形的文化价值就会凸现出来。对于腾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应同时从显形与隐性两方面着眼,其重点是: 1要让各种有价值的文化事象传承下去,使之后
17、继有人。由于腾冲独特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使得一些在中原地区已经绝迹或很难得见到的文化事象至今还在苟延残喘地生存着,但其中有许多也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境和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在固东镇刘家寨,传了好几代人、曾经闻名遐迩的皮影班子,现在只剩下57岁的刘永周一人会制作皮影靠子,只有2个人会表演皮影戏了。而刘永周有2个儿子,本也是喜欢造型艺术的,却因为做皮影赚不了钱,而转行去搞泥塑。固东镇甸苴村委会的荥阳村本来是一个制作传统油纸伞的专业村,已经延续了200多年,传承了9代人,可是由于油纸伞的工序复杂,制作费力,卖价却很底,而今全村会制作的仅有5个人,其中有3个是70岁以上的老人。71岁的老艺人郑应楼自己估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腾越 文化 腾冲 地理环境 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