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地区的FDI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FDI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中东地区的FDI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类号: 单位代码:密 级:学 号: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与中东地区的FDI比较研究Analysis on FDI in Middle East Area and China作 者 姓 名 KHALID HALAWANI ALSAID学 院 名 称 经济学院专 业 名 称 国际贸易学指 导 教 师 合 作 导 师原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
2、作者签名: 日 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目 录中文摘要III第一章 导 言11.1 问题的提出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2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3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3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31.4 本文的研究方法4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41.5.1 本文的创新点41.5.2 本
3、文的不足之处5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62.1 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62.2 FDI产生动因的研究72.3 FDI对东道国效应的研究8第三章 中国对中东地区的FDI分析123.1中国对中东地区FDI总体状况12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流向研究123.1.2 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存流量不断上升,略有起伏133.2 中国在中东地区FDI的区域分布143.3 中国在中东地区FDI的行业分布183.3.1 中国FDI总体行业分布183.3.2 中国在中东地区FDI的总体行业分布203.4 本章小结24第四章 中东地区对中国的FDI分析264.1 中东各地区对中国的FDI流量及其变动趋势
4、264.2 对中国FDI的地区分布状况274.3 对中国FDI的行业分布294.4 本章小结30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25.1 基本结论325.1.1 中东地区吸引来自中国的FDI数量较少,水平较低325.1.2 中东地区FDI行业分布不均335.1.3 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的FDI发展不平衡335.2 相关政策建议345.2.1要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外资进入345.2.2 改善投资国别和行业结构,吸引更多优质投资355.2.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现共赢36参考文献. 37致谢.41英文版论文.45阿文版论文见此书最后部分中文摘要近年来,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积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
5、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改进。中东地区也在积极努力,2006年中东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4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5%。起源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却给了该地区以沉重打击。与中东地区的情况相反,中国连续11年来,其引资额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中国在国际投资市场的竞争力的逐渐增强让中东地区感到很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FDI现状及中国与中东地区的FDI关系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利用2003-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和中国对外投资公报的关于该地区FDI数据,从中东地区的FDI的总流量、区域和国别流量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对该地区进行全面分析
6、。结果发现:中国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埃及、苏丹、卡塔尔、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11个国家和地区;而从全行业FDI的存量来看,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中东直接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地区是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苏丹、阿联酋、埃及和伊朗。其中投资超过5亿美元的国家为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和苏丹,累计存量为20.26亿美元,占中国对中东FDI存量的64.3%;从投资行业来看,截至2009年末,中国在中东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油气及矿产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工程承包等领域。通过研究中东地区对中国的FDI,发现:中东地区对中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地区是
7、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另外,在亚洲国家中,中国仍是中东地区投资的主要区域,在对中国的投资中,科威特、约旦、以色列所占比重较大。非洲国家中埃及是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出国。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将从完善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相互合作等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FDI、区域、行业、存量、流量 第一章 导 言1.1 问题的提出中东国家曾经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因此他们原有的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并且他们的经济体系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尽管后来这种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殖民统治仍在发生影响。目前除了以色列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中东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8、,产业和商品结构大同小异,互补性不强。例如,20世纪80年代,阿拉伯内部的相互投资额约为260亿美元,然而,它在国外的投资额却高达7600亿美元,远超阿拉伯国家的年生产总值。然而,近年来因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及巨大的消费市场,使这一地区成为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竞相追逐的市场。美国、日本、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地是该地区最主要的FDI来源国。随着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这些国家在该地区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据对中东国家的研究报告预测,外国企业对中东和北非地区FDI规模的增长率将达到15。该报告还强调,15的增长率的预期的获得,是根据绝大部分已经宣布的未来几年的大规模的投资项目,特别是
9、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项目。除此之外,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未来10年(20112020年)内,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将达到约2450亿美元,比20002010年的1700亿美元增长44。另外,世界范围内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将增加中东地区产油国的收入,并对它的投资流入产生积极作用。从外国投资和利润的分配来看,在自然能源领域,尤其是天然气和采矿行业,相关的投资还将不断地增加。很多跨国企业,尤其是石油型企业,证计划加大在该地区的投资。报告分析还认为,中东地区外资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地区为外国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到目前为止,已有16个国家提出了大约38项的改革方案来优化投资环境。中国与中东国家双
10、向投资起步较晚,尽管半数以上的中东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协定,鼓励和保护共同的投资,为双方在对方国家进行投资的人提供法律保证和给予优惠的条件,但双方投资的规模仍然很小,主要集中在渔业、贸易、建筑业和餐馆服务业等领域。近两年,中国公司和企业在中东国家建立的独资、合资工厂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许多专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中国利用中东国家资金主要分为两部分:政府贷款和直接投资。中东国家中对中国投资发展较快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苏丹、阿联酋、伊朗和以色列等国。从总体上看,中国利用中东国家的资金数量无论是与该地区国家实际对外投资能力还是与中国吸引外资的总量都不成比例,中国与中
11、东国家之间的双边FDI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将对1999年以来的,特别是金融危机前后的该地区的FDI区域以及行业分布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对比分析中国与中东地区间相互投资现状的基础上,以实现对现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阐明原因。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中东地区(Middle East Area),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依据大陆学术界最常见的划分,该地区主要包括西亚、北非等21国,其中西亚地区13个国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也门;北非6国: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此外还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对外直接投
12、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指的是一国企业、团体等在国(境)外以实物、现金和无形资产等方式进行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活动。FDI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经济体通过投资而实现其持久利益的目标。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导言相关文献综述中国对中东地区FDI分析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区域分布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行业分布中东地区对中国FDI分析对中国的FDI流量及变动趋势中东对中国FDI的区域分布结论与政策建议基本结论政策建议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结构加强相互合作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总体分布中东
13、对中国FDI的行业分布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本论文的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本章首先梳理了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然后介绍了FDI产生的动因和FDI对东道国的效应。第3章分析了中国对中东地区FDI,首先分析了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总体状况,发现自2003年以来,中国FDI流量波动幅度较大,亚洲是FDI主要流向区域。其次对中国在该地区FDI的区域分布做详细分析,从全行业FDI存量来看,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苏丹、阿联酋、埃及和伊朗是中国FDI 的主要流向国,从投资
14、流量上来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仍是中国在这一地区FDI的主要流向国。最后,通过对中国对中东地区FDI的行业分布分析发现,中国对这一地区的FDI主要集中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领域。第4章分析了中东地区对中国的FDI的情况。本章分别从FDI的总量、区域及国别分布、行业流向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东地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逐年增多,以自然资源行业分布为主。与此形成强烈反差地是,虽然该地区对中国的FDI年均流量很高,但中国并不是它主要的直接投资流向国。第5章在第3章和第4章的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且从投资结构、投资环境以及中国与中东地区之间F
15、DI密切合作等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1.4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和中东地区的FDI现状,本文用1999-2008年的数据,分区域、国别和行业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中东地区的FDI主要流向中国的哪些省份和行业,中国对该地区的FDI主要集中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行业。文章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两区域FD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东地区越来越成为中国FDI的主要流向地,而且主要流向了自然资源行业,但是中国不是该地区的主要FDI流向国。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5.1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较为全面的且
16、实时地对中国和中东地区之间的FDI进行了对比。一方面,先从总体上对这两个方向的FDI进行阐述,然后又分区域和行业进行具体的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对金融危机前后该区域FDI的行业分布变化也做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本文中对中国和中东地区之间的FDI的分析和现有文献相比,数据更全面,分析面更广。中国对中东地区的FDI的数据均采用了中国对外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行业分布的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的历年统计报告资料和各企业的官方网站。对比分析的结论是:应该更有利的促进双方加强FDI领域的合作共赢,而非继续中国威胁论。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目前的文献对中东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大部分也仅停留在对投资环境
17、和政策及影响的理论分析的层面之上。尽管文中对FDI的国别和行业分布的数据选取和现状分析上较为全面,但仍然只是停留在对FDI产生动因的定性分析上,而没有针对该地区的FDI的国别、行业的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对FDI的理论研究开始于1960年,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他的主要研究对象,跨国公司FDI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以及条件等是他研究的核心。自他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许罗丹等(2004)将FDI理论归结为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成因分析、直接投
18、资对东道国产生的效应三个方面 许罗丹、谭卫红.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J.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2.1 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对于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普遍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是,在存在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情况下,水平型FDI和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Kojima. (1975).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 a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London: Cromm Helm. 107: pp.1770-1786.(Mundell,1957;Kojima,1975;Belder
19、bos 和Sleuwaegen Belderbos R. and Sleuwaegen L. (1996). Japanese Firms and the Decision t o Invest Abroad: Business Groups and Regional Core Network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8. 12: pp.247-277,1996)。另一种观点是,贸易与FDI之间应该是互补关系。Kojima(1975)认为,投资母国通过在东道国投资设厂发展的垂直型投资和贸易是互补的关系。Markuson 和Me
20、lvin(1983)利用非要素比例模型也证明了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另外,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会带动母国出口需要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才会出现(Helpman Helpman. (1984). 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2(3).,1984;Helpman和Krugman Helpman E. and Krugman P.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
21、ign Trade: Increasing Returns,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1985)。Markuson 和Svensson(1985)利用要素比例模型证明了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的“合作”与“非合作”关系,而这一关系决定了商品贸易和投资之间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ond Vemon) 于1968年提出产品周期理论,成功地把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贸易领域延伸到了比较分析中,把比较优势研究从静态发展到了动态,从流通领域发展到了生产领域。根据弗
22、农的理论,产品周期可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产品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生产区位,它的动因是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运动展开的。众多学者普遍认为,生命周期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了后美国企业向西欧各国进行FDI的动因。1977年,日本学者小岛清出版的对外直接投资论中,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推导出了日本FDI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式。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是:FDI应该从本国已经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据国际贸易比较原则来看,在国内生产上,应当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丧失比较优势的产品。与此不同的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按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分析或者时按边际产业的顺序对外
23、进行投资,通过FDI把原来国内的比较劣势产业转移到别国后转换成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东道国利用这一比较优势来扩大生产和出口。按照边际产业顺序来进行FDI而保留本国比较优势产业来扩大出口,既可以实现产业的国际性转移,又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因此称为顺贸易导向型投资。此外,中国也有数位学者采用实证方法证实了中国的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熊跃生等;冼国明等,2003) 方玉霞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研究综述J今日财富,2009年第9期。2.2 FDI产生动因的研究对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研究目前来说已经相当成熟。根据研究主体的性质或者是跨国公司的来源的不同,学者们将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理论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中东地区 FDI 比较 研究 硕士学位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