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汪中求大全集).doc
《精细化管理(汪中求大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管理(汪中求大全集).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细化管理(汪中求-大全集) 精细化管理理论大全集 一、精细化管理起源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早年做过学徒,后来不断从杂工、技工、技师、维修工长一路成长为总工程师。1881年,25岁的泰勒在钢铁工厂工作期间,通过对工人操作动作的研究和分析,消除不必要的动作,改正错误的动作,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选定合适的工具这些让泰勒总结出来一套合理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培训工人,使大多数人都能达到超过定额。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生产协作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
2、要求。于是,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在 有意思的是,管理的理论往往形成于美国,而在日本得到应用、普及开花和结果.在质量管理方面也是如此。美国有管理两位大师,朱兰和戴明。他们的管理理论热是如此。二、国内有关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完善创论精细管理工程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由笔者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五精四细”是精细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内涵是:(一)五精: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
3、,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 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
4、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二)、四细: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于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
5、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管理,从古至今的哲学,也作为一种艺术,被世人研磨。市面上林林总总的管理论著、管理模式,大多一如翩翩的候鸟,从黎明飞至黄昏,从激荡归于静默。勤恳的企业家们(在中国这块被古老文明熏染过的国度里,好像从来就不缺乏勤恳),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流程再造、零库存管理、无边界管理、SCM(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每一种模式基本上都掀起过一阵热潮,热潮过后留下更多的是:无奈的沉寂与渐趋理性的思考。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现代
6、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 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精细化管理部分语录作者:汪中求1、精细化管理是认真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2、精细化管理是中国企
7、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精细不只是细节。4、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5、使人疲惫不堪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6、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7、简单不等于容易,不要相信布置等于完成。8、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9、管理者“以身作细”是对员工最好的示范。10、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11、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依靠人治的精细化只能使企业文化倒退。12、精细化管理与管理的差异提升管理的
8、科学程度和扩大精益生产的范围。13、精细化管理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及以精益生产为旗帜的丰田生产方式(简称TPS)有一个共同的灵魂科学与效率。所不同的是,泰勒由于时代的局限只注重到工人的现场操作,戴明扩大到质量的每一根神经末梢,丰田生产方式则系统地延伸到了企业的生产系统,而精细化管理则试图使以上理论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部系统。14、海恩法则:1=9=300=1000。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15、适合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不分大小和新旧、也不分行业和基础,主要取决 于管理层的核心人物是否是理性主义者,或者说企业文化中是否贯穿着理性
9、主义者的思维方式及其管理理念。16、态度优于速度,速度优于准度,准度优于程度。汪中求17、对每个职位以最准确的丈量只有每个管理者都完成了自己的业绩,才能谈得上整体的业绩。18、复杂是为了单纯,将服务做得越复杂,对顾客来说就越简单越完美。19、马拉松比赛中,那些身体左右摇摆,蹦蹦跳跳的选手似乎刚开始还很顺利,但或许是因为在姿势和体力上没有达到集中一致,从而导致诸多浪费,往往因此而坚持不到最后。20、精细化管理不是哪一个企业要做的事情,而是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要做、都可以应用得到、都必须面对的最为务实的工作。21、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曾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经不起其中
10、1的行动偏离正轨。”22、正像人们所说的“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一样,细节虽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大家都有认识,但个个都没有彻底弄明白,认识也未必深刻。23、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方式必然要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否则企业就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立足。24、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25、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屋不扫,何扫天下。26、有人认为“管理学中没有精细化管理”这个概念,所以精细化管理提出的太牵强和缺乏专业性。但照这么说的话,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不需要提倡的,因为“管理学中也没有文化管理”这个概念
11、,世上也从来没有人说清楚过文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27、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很容易半途而废,这就好比黎明到来之前,总会有一段更为黑暗的时刻。28、一个人除非做了确证无疑的坏事,否则,其他外界的评价都不可靠。29、几乎所有的“术”都是通过训练才能具有的,精细化管理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只能是以“通过训练达到组织成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方式来实现。30、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31、精细化管理的系统性思考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问题出在岗位,答案藏在流程;员工违反流程,岗位培训缺位;反复训练无效,企业文化之过
12、。32、精细管理就是准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汪中求33、实施精细管理应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以化小核算单位和管理实体为切入点, 以完成任务、效益评价或费用控制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健全各类责任制为准则,以量化、细化管理目标为手段,突出各级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处处精打细算。34、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而是在充分吸收科学管理理论和当代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突出管理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供系统的指导。35、精细化管理不是万能药,不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但是,精细化是一个永无止境、持续改进的过程,所
13、有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活动都需要精细化。36、“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形成系统科学的精细化管理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37、“精”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精细化管理就是系统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的匹配性。38、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之路,会发现它们在管理上的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中国的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存在很大差距,如果要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差异基因,细节上的差距最明显。39、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有效措施,是企业实现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管理理论,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节约型
14、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永葆企业生命力的必然要求。40、对“细节决定成败”的认识不能再局限于对细节的重视,更重要的是探索如何达到精细化管理,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41、精细化管理不同于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关注的是量化管理背后的故事,精细化管理以量化管理为基础而又高于量化管理。42、不折不扣地执行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企业有无执行力是精细化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43、精细是一门科学,不是精彩的忽悠。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渊源一、西方先进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的适用性19 世纪中
15、期至20 世纪中期,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全面超越中国的时期,这个阶段也是西方管理蓬勃发展和系统成型的阶段;而在这段时间,由于战争和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更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全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企业接受的是前苏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且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缺乏有效市场竞争的推动,企业管理 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才开始关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也比较缓慢,例如,直到1997 年,我国颁布的学科学位目录中,才首次将管理学科
16、从经济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也是从1997 年开始,中国的管理教育才开始全面起步发展。随后,中国的管理学术界将大量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传播到中国,这股热潮至今依然红红火火。但是,很多企业逐渐发现,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最起码不适合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从优秀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管理基础与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基础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我们实行这些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条件并不成熟,例如,基础管理的完善程度、员工的职业化水平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备性等。另一方面,任何先进管理理论
17、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对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场变革,需要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采取“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无疑只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例如,信息化并不等于计算机硬件加上信息系统。二、 西方管理理论的主题与发展脉络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有着明确而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早在西方工业革命初期,亚当斯密就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就为资本主义大生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化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指导。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泰罗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调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定
18、量化,强调对工人的培训和训练。尽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最初受到了大量的质疑和批判,甚至今天还有人批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忽略了人性的因素,但是,科学管理理论确确实实对当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企业的管理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泰罗并非真正忽略了人的因素,他强调“精神革命”,认为员工应该努力工作,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来获得更高的报酬,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本的思想,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为员工提供更高的待遇。 与泰罗同一时期,法约尔、韦伯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当然侧重点各有不同。泰罗侧重的是通过标准化、定量化和对工人的培训直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法约尔侧重的是提高整个企业的
19、管理水平;韦伯侧重的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安排保证企业运营的精确性、稳定性和纪律性。二战之后,管理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将战争时期的一些管理方法(如运 筹学)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希望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辅助管理决策。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理论一脉相承,都是设法找到最优的工作方法,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理论更强调系统思想,充分、吸收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就,也更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20 世纪90 年代,过分强调劳动分工和局部最优化的局限性日渐显现,而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设计工作流程,追求和保持流程简化,让多项作业活动整合为一体,让工作在最适当的地方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 随着西方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效率问题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唯一要素了,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20世纪60 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发展,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强调通过战略规划的方法系统规划企业的竞争行动;到20 世纪80 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关注具体的竞争战略,波特提出了企业可以采用的一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并利用价值链的分析工具对如何实施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关注企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不仅有明确的主题,还有清晰的脉络。效率、效果和人是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长期研究的三大主题
21、,效率与效果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而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必然要借助人来实现。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勾勒出西方管理理论的三大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下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如图1 所示。三、 精细化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困境的标本兼治之道按照图1 所描述的西方管理理论的主题与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中国企业接受的西方管理理论都是20 世纪80 年代及以后的理论观点,换言之,中国企业没有接受过“科学管理理论”的洗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在接受管理理论上可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问题是,真的能够跨越吗? 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管理理论方面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企业没有经历“科学管理”时代,自然就不具备实
22、施更为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或者即使勉强实施,也是宛如空中楼阁,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总而言之,中国企业缺乏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让中国企业失去了实践当代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也是中西方企业管理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在深入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的基础上,系统整合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论。精细化管理致力于解决大量中国企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希望能系统提升中国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将当代先进管理方法与科学管理理论融合在一起,为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系统指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细化管理是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必
23、然选择,必经之路,也是唯一选择! 四、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渊源在发展精细化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我们秉持的一个原则是:不追求基础性的理论创新,追求的是系统性创新,即在充分吸收科学管理理论和当代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独特性,以中国大多数企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提高中国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提供系统的指导。在精细化理论发展中,有三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权且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三大理论来源: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勒其人以及科学管理理论的背景泰勒出身于律师家庭,本来打算继承父业,但受到视力严重下降的影响,不得不放弃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学
24、习的机会,进入米德维尔工厂当学徒工。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米德维尔工厂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度过的,从一名普通工人到领班、工长,最后成为总工程师。在当时,如何提高劳动效率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各个企 业的做法更多是凭经验的方式,并无科学的依据。此外,劳资矛盾的激化也造成了工人的对立情绪,出现了普遍怠工的现象。在泰勒看来,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严重障碍,为此,他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理论。泰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细 管理 汪中求大 全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5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