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doc
《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典竞赛题库参考-答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二:重庆市中医院2016年度中医经典竞赛题库一、单选题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1、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 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 D)A战国 B东汉 C西汉D战国至秦汉3、现存最早的研究内经的著作是( D )A素问训解 B黄帝内经素问 C类经D黄帝内经太素4、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书是(D)A内经知要 B黄帝内经素问 C黄帝内经太素 D类经5、黄帝内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C)A心身统一 B动静统一 C形神合一 D五脏统一6、黄帝内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 D)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 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
2、合一,五脏一体 D天人合一,五脏一体7、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B )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D形气论8、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B )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9、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C )” A口 B心 C目 D耳 10、“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B )A春三月 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A )A春 B夏 C秋 D冬 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3、C )A春 B夏 C秋 D冬 13、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D )A好趋 B好步 C好转 D好走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C )A阳生阴长 B阳杀阴藏 C阴静阳躁 D阳化气,阴成形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气厚者为(B )A阳中之阴 B阳中之阳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药食中味厚者的功能是( B ) A通 B泄 C发热 D发泄 1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D)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D气伤形 1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先肿而后痛者”是由于( C) A寒伤形 B热伤气 C形伤气
4、D气伤形 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D ) A病因 B病机 C正气 D阴阳 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B )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C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2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其中“气”是指( C )A水谷之精气 B天地之精气 C真元之气 D药食之气2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C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冬伤于寒”,到春引起的病变是( A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
5、论所述,“秋伤于湿 ”,到冬引起的病变是( D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春伤于风”,到夏引起的病变是( B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2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出上窍”,“清阳”是指( B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 2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D )A糟粕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卫气2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D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C饮食化生的精气 D精血津液2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6、阴阳的征兆”是( C )A上下 B左右 C水火 D血气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B )A阴阳离决 B脾气内绝 C邪气壅盛 D阴阳竭绝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谷气通于( C )A肝 B心 C脾 D肺 3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经文中“之”是指( D )A阴阳五行 B脏腑气血 C养生规律 D七损八益33、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这句经文说明了( D )A阴阳的统一性 B阴阳的对立性 C阴阳的运动性 D阴阳的可分性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气”的病因是( B )A寒暑 B喜怒 C湿邪 D燥邪 35、素问
7、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伤形”的病因是( A )A寒暑 B喜怒 C悲 D恐 36、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C )A谋虑出焉 B伎巧出焉 C神明出焉 D喜乐出焉37、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 D )A三焦 B脾 C肝 D肾38、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膻中指的是( B )A虚里 B心包络 C穴位 D气海 39、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B )A对水谷消化吸收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40、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 B )A阴精之本 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 41、素问
8、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A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42、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肾其华在( D )A毛 B骨 C筋 D发43、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充”中,肺其充在( B )A毛 B皮 C筋 D血44、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 A )A秋气 B夏气 C冬气 D春气45、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藏的功能是( A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能满 46、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C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 47、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
9、)A三焦 B胆 C肠 D胃 48、据素问五藏别论,为“五藏使”的是( D )A脉 B脑 C髓 D魄门 49、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 B )A肠实而胃虚 B胃实而肠虚 C肠胃俱实 D肠胃俱虚 5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伤阳的邪气为( C )A饮食不节 B起居不时 C贼风虚邪 D情志不节5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病( B )A泄泻 B四肢不用 C水肿 D饥不受食52、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B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53、素问五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 A )”A视 B步 C握 D摄54、素问五藏生成曰:“指受血而能( C )”A视
10、B步 C握 D摄55、灵枢脉度指出肺和则( B )A呼吸微徐 B鼻能知香臭 C口能知五谷 D通调水道 56、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A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 57、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B )A七窍不通 B留为痈 C耳不闻五音 D舌不知五味58、据灵枢邪客所述,“五藏六府之大主”的藏是( A )A心 B肝 C脾 D肺 5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所以任物者谓之( B )A意 B心 C志 D思6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因思而远慕谓之( D )A意 B心 C志 D虑61、据灵枢本神篇所述,神伤的症状是( A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
11、夭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62、据灵枢本神篇所述,魄伤的症状是( D )A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 B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C狂妄不精,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 D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63、灵枢本神篇指出,肝藏血,血舍( D )A志 B魄 C神 D魂64、灵枢本神篇指出,心藏脉,脉舍( C )A志 B魄 C神 D意65、灵枢本神篇指出,肺藏气,气舍( B )A志 B魄 C神 D意 66、灵枢本神篇指出,肾藏精,精舍( A )A志 B魄 C神 D意 67、据灵枢本神篇所述,心气虚的症状是( D )A恐 B四肢不用 C腹胀经溲不利
12、D悲68、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肺气虚的症状是( C )A恐 B四肢不用 C鼻塞不利 D怒 69、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 C )A恐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C腹胀,经溲不利 D悲 70、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肝气实的症状是( B )A恐 B怒 C笑不休 D腹胀,经溲不利悲 71、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A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72、灵枢营卫生会中“血者,神气也”的含义( B )A神气是血产生的物质基础 B血是中焦化生的精汁奉心神化赤而成C血就是神气 D血受神气支配73、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五十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D )A足少阴
13、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74、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营卫之气在体内一昼夜各运行( D )A二十五度 B三十五度 C四十五度 D五十度75、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夜半后为( A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76、灵枢营卫生会篇认为日西为( C )A阴衰 B阴陇 C阳衰 D阳陇77、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血与营卫之气( B )A同名异类 B异名同类 C异名异类 D同名同类 78、根据灵枢决气篇,“常先身生是谓精”的“精”指的是( A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之精 D天地之精气 79、根据灵枢决气篇,不属于“液”的功能的是( B )A淖泽注于骨 B熏肤、充身、泽毛 C骨属屈
14、伸 D泄泽补益脑髓80、灵枢决气篇认为“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属于( C )A津脱 B精脱 C液脱 D血脱81、根据灵枢决气,精脱者的表现是( B )A目不明 B耳聋 C腠理开、汗大泄D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82、“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出自( D )A素问上古天真论 B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C灵枢邪客 D灵枢本藏83、根据灵枢邪客“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指的是( A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中气84、据灵枢本藏具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作用的是( A )A卫气 B营气 C肾气 D志意85、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
15、“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B)A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B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C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86、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清湿”所伤的部位是( B )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87、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于输脉时,其症状表现为( D )A肤痛恶寒 B肌痛时作 C洒淅喜惊 D肢节痛,腰脊乃强88、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A )A饱食则安,饥则痛 B饥饿则安 C饱则积见 D饥则积不见89、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虚邪传舍于肠胃,多寒则( C )A贲响腹胀B腹部疼痛C肠鸣飧泄D便溏出麋90、据灵枢百病始生篇
16、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C)A上部B下部C五脏D经脉9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是由于( B )A寒邪外束B暑热薰蒸C湿邪困表D风邪袭表9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则生( B )A痈肿B大偻C痤疿D瘘9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则伤( D )A肝B心C脾D肾9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 )A阳气固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静D阴气固守于内9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对阴平阳秘的解释是( D )A阴气守持于内,阳气运使于外B阴气充足,阳气壮盛C阴阳平和协调 D阴气平稳,阳气强盛96、素问举痛论认为“气
17、消”的病因是七情中的( A)A悲B恐C惊D思97、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虚则( C)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98、据素问调经论所述,阳盛则( A)A外热B内热C外寒D内寒99、据素问调经论所述,导致内热的原因是( D )A感寒B感热C伤于饮食D有所劳倦100、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上”指的是( D )A上焦B肺 C心肺 D中、上二焦101、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火”的原文是(C)A诸痿喘呕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10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肝”的原文是(A)A诸风掉眩B诸胀腹大C诸躁狂越D诸厥固泄10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肾”的原文是(B)A诸逆冲上B诸寒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经典 竞赛 题库 参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