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学课件.ppt
《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学课件.ppt(2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心理诊断技能(三级),2,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3,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学习目标 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4,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工作程序(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用语(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2、5,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作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1、场所能显示专业特点具有保密功能适当舒适的空间配置必需的坐椅,6,干扰的处理冷静与应变能力;为干扰向求助者道歉;补偿求助者失 去的访谈时间。,7,2、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衣着整齐、得体,衣着素洁 不允许咨询师打扮成花枝招展及男扮女装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不可板着脸过分严肃,又不可喜笑颜开,平和就是显得严 肃又亲切感,8,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3、距离正常社交距离(1.5米左右)或中间 隔一茶几或桌子。安排位置适当,保持正常社交距离,在诊断接待时,两者之间的接待位置通常有90度或180度形式,常用90度形式。,9,10,11,12,13,
3、(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请进,请坐”(三)间接询问不直接逼问“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您在哪方面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不可:有什么问题,说吧!,14,(五)关于保密,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性质决定1、保密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15,2、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司法机关要求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限制求助者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或死亡威胁求助者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等。控制最小范围,16,3、重要性尊重求助者自主性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利于建立
4、良好咨询关系,17,(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了解内容了解咨询的协助作用了解是一个过程(七)说明权利义务不与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18,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相关知识,1、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良好咨询关系对临床资料收集和咨询效果有重要影响咨询人员在初诊接待时留给求助者的第一印象,对建立咨询关系起关键作用(参见“社会心理学”章节),19,2、危机处理 发现求助者自身或他人的情况,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应将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假的陈述或报告3、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心理问题的归类有几
5、种方法,这里介绍了一种,即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法,该表要铭记,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20,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归类,21,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初步接诊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按照初诊接待的操作步骤训练,直到熟练为止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语音清楚、语气适当,必要时重复解释;使用专业术语时应说明内涵3、保密承诺:说明如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4、说明心理测量的局限性:不可夸大心理测量和咨询的作用5、咨询时的仪态:避免多余的下意识动作,不抽烟、喝酒,22,二、摄入性会谈,学习目标 学会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23,二、摄入性会谈,(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
6、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如:“夫妻关系不和”、“子女学习不努力、成 绩不好”、“不会与人相处”等 2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如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某些问题欲言又止等 3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如 MMPI发现疑病分高、或癔病分高等,24,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如“孩子学习上不去,他父亲不管,为这事经常与他吵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中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孩子的学习状况;二是夫妻关系问题应将这两个问题分开询问,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孩子自身的学习不好引发父母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还是夫妻关系不和引起孩子的心理压力大影响了学习,二、摄入性会
7、谈,25,二、摄入性会谈,(二)确定提问方式:根据谈话的目的和想收集的内容来确定:1、开放式提问:不知道回答的结果如何,可能得到多种回答。“你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是怎样考虑这些问题的?”2、半开放式提问:对提问内容规定在一定范围,但回答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除了孩子的管理方面,你们夫妻间还与什么矛盾?”3、封闭式提问:事先对当事人的情况有一种固定假设,期望得到的回答只是引证这种假设,一般只有是和否的回答。“你恨你父母吗?”,26,二、摄入性会谈,(三)倾听 1、全神贯注地、倾心地听 2、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谈话并插入自己对谈话内内容的评价 3、不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地判
8、 断求助者的谈话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合逻辑 4、听的过程中要及时地把握关键点 5、最重要的是听出这些关键点在哪里,27,二、摄入性会谈,(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1、会谈的目的,会谈必须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 2、会谈的方向、涉及的问题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 3、求助者有可能不断增加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和对治疗 的信心。假如把会谈搞得漫无边际,患者很快就会因 为无所收获而厌烦 4、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可以随机应变。,28,二、摄入性会谈,1)释义最常用的方法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把患者的话重复一下并做解释,解 释完后,立即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2)中断在谈话中暂时休止一下 抽烟、倒水、取东
9、西、建议换地方再继续谈,29,二、摄入性会谈,3)情感的反射作用有意识的激一下患者,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4)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经由一段 中介而引出新话题,30,两种转移话题的方法:“释义”是最常用的转化话题的方法,即把求助者的话重复一遍,并做解释,之后接着提出另一个问题(“一想起睡觉就紧张,怕自己睡不着”“越急越睡不着,情绪对睡眠的影响早已被心理学所肯定,但最初您失眠是什么情绪干扰?”)“中断”即在会谈中暂时终止一下,往往在求助者情绪激动、思维混乱、喋喋不休时,不宜打断硬性迫使停止会谈,可以请求助者喝水、或请他取一样东西,或换个地方等,打断话;时间
10、有限也可建议暂时终止,下次再谈,二、摄入性会谈,31,(五)对会谈内容归类摄入性谈话涉及大量的信息,因不能当场记录,只能靠回忆,难度较大,为了不失真,在交谈中可以按照以下条目做极为简单的记录: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等):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格关系中的问题身体方面的主观感觉情绪体验、生活态度其他,二、摄入性会谈,32,二、摄入性会谈,(六)结束会谈若诊断不能确定,可以说:“今天暂时谈到这里,今天的交谈中,我了解了您的一些情况,但要马上做出最后诊断还有一定困难。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谈到这里,如果您愿意的话,我希望我们再谈一次,您觉得何如?”若诊断可以确定,可以说“今天我们
11、对您的问题有了初步结论,对这个结论您是否同意,希望您回家后再想想,是否还需要补充说明什么,我呀再想想,是否有无不妥,我们就按今天的诊断考虑一下矫治方案,您觉得如何?若发现其他疾病,可以说:就您谈的情况,恐怕您应先到某科检查,我将根据检查结果再考虑您目前心理问题的诊断和矫治再次承诺保密,表示谢谢来访和信任,33,开场:“请告诉我你这次来面谈的原因”“我能为您做什么”“或许您能告诉我一些您认为对您很重要的事情或您所 处的境况”您觉得怎么样?最近您是否有什么烦恼吗?,二、摄入性会谈,34,求助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咨询者:“有时要讲出来的确很困难,但是你一旦找 到了一个开始点,一切就会变得容易了
12、”求助者:“我还是不知道应当说什么”咨询者:“或者先讲讲你在家里(单位)的时候怎么样”,表达困难者的应对,35,会谈法的相关知识,会谈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以获得临床信息和建立与求助者的“帮助关系”一、听比说重要,善于倾听:耐心细致、全神贯注;不仅带耳朵,还要用心听,察言观色。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弄清求助者的思维、情感、行为表现 1、自愿求助者: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存在什么问题;曾做过什么治疗或尝试 2、非自愿求助者:从知情人那里听取。目标人有什么问题;表现形式有哪些;本人是否意识到自己 的病态,36,二、态度:非评判性言语,保持中性:如:“我理解你的情况”、“您所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13、”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如:“你的做法是错的,荒唐的”、“这样做不符合原则”,会谈法的相关知识,37,三、区别:去伪存真,区别问题的真、假、轻、重 有无表演性行为或叙述躯体不适时有过度夸张的表现 无意识的病因否认:失眠归因于工作紧张(因为失眠都是情绪性失眠)有无有意回避症状:原因和症状没有必然联系(面部表情、语音语调、手 势、眼神等特点与述说的内容是否一致),38,四、会谈法的种类,1、摄入性谈话:用于收集资料,通过谈话了解当事人的病史、健康状况、工作及家庭状况等,故叫病史采集法)2、鉴别性谈话:确定使用什么测验或鉴别工具或方法3、治疗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
14、所进行的谈话4、咨询性谈话:一般是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 择、家庭关系、婚姻恋爱、子女教育、培养问题5、危机性谈话:当事人发生意外,如被强奸、想自杀、突 然受到精神创伤时,心理学家给予帮助的谈话,39,五、摄入法了解求助者的病史和个人资料,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职业、收入、经济状况、受教育情况、宗教信仰、民族、婚姻、文化背景2、就诊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生活方式及习惯,近期有无重大变化4、对家庭的看法:对父母、兄弟姊妹、其他成员的看法,自己在家庭 中的作用5、早年回忆:对能记清的最早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清洁的回忆;6、出生
15、和成长:走路说话的时间,与其他儿童相比曾出现过什么问题 早期经验的态度7、健康与身体状况:健康史8、教育与培训经历:兴趣科目,桑得伯格,40,10.兴趣娱乐:11.性欲的发展:第一次意识到性问题、性生活的看法12.婚姻家庭:婚姻满意程度;家庭现状与过去;有无重大家庭事件13.社会基础:交际网、社交兴趣等14.自我描述:是否合理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生活中曾有过什么变化,做出的重要决定9、工作记录:工作经历、工作态度、职业变化及理由16.对未来的看法:理想、对未来的看法及打算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摄入法了解求助者的病史和个人资料,41,六、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特点,1、外表和行
16、为:一般印象、外表仪容、态度是否友好如何表现自己有无特殊装饰有无身体缺陷有无离奇表情动作是否回避对视是否机敏、是否顺从2、语言特点:语流、语速直爽、小心谨慎、犹豫、咬文嚼字、健谈、思维逻辑性、自语,马隆和沃德,42,3、思维内容:有无抱怨、纠缠不休、偏执、妄想4、认知功能:自我、环境定向、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5、情绪反应:交谈时的情绪反应(痛苦、冷漠、气愤、发怒 等)、对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反应(友好、反感、献媚)、情绪反应与会谈内容是否一致,自我报告与咨询师的印象一致性?,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特点,43,6、灵感与判断(自知力):对就诊的目的能否准确判断,对自己的状况有何想法、是否意识
17、到自己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有无道德和文化因素的作用、有无改变的现状要求。,44,七、怎样提问题,提问的性质分类 1、“为什么”问题:要求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的。可以改变提问方式:为什么要和别人打架?你和别人做了什么?为什么失约?你那边出了什么事?2、多重选择回答问题:属封闭式问题,给予多个答案让求助者选择回答: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还是高兴?,45,3、多重问题(连珠炮问题):对一件事情同时从几方面提 出问题,往往是没有经验或缺乏训练的表现4、修饰性反问(无须回答,似告戒):这类问题实际上不 够成问题,因为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您能说
18、得清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内码?”5、责备性问题:容易引起来访者的反感,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怎样提问题,46,怎样提问题,提问太多的不利影响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讨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沉默)6、影响必要的概括和说明,47,会谈内容的选择:可接受,有效,积极,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7、会谈有效性:有利于正确把
19、握求助者的精神状况和行为 特点的内容注意事项:保持中性、避免失误、不要讲题外话、不能用指责和批 判性言语、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结束语诚恳,48,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征得求助者同意(二)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1 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 问题的严重程度,如焦虑、抑郁情绪2 为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或选用与临床症 状有关的人格问卷或量表3 为寻找早期病因,选择病因探索性量表或问卷:生活事件量表4 排除其他疾病而选用的量表:若怀疑有精神病可选用MMPI,怀疑 神经系统问题,可选用智力
20、、神经心理测验等,49,(三)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以何 一方的印象下结论,而应重新会谈和审定诊断结论(四)注意事项 1)不得乱用测验 2)不可以地毯式轰炸方式,50,不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表现(一)乱用心理测验: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 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的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 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51,6超出心理测验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
21、于临床(二)地毯式轰炸式测验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对临床表现未 形成印象时,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齐实施,以寻求可能的临床线索(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观察法)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52,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一、整理临床资料包括的内容,53,工作程序,(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2、求助者的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生活方式和习惯、近期生活有无重大变化3、婚姻家庭:婚姻状况、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有无重大事件、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分工、家庭地位和作用4、工作经历:工作态度、满意度、职业变更,54,5、社会交往:社交网、兴趣、朋友关
22、系等6、娱乐活动:最快乐的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优点、缺点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对未来的期望、理想、对未来的看法,对显示状况的判断9、其它资料:,55,(二)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提纲1、婴幼儿期:母亲怀孕期、出生、围产期2、童年生活:生长发育过程、身体状况、家庭教养方式3、少年期生活:学校、家庭教育,值得骄傲或羞耻的事 件,性萌芽时的体验和处理方式、兴趣、与同学关系4、青春期:最崇拜的人,最喜欢的书,爱情生活,有无受 过挫折、有无好朋友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及对这些问题的评价,56,(三)整理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状况 1、精神状况:1)认知过程: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2)情
23、感表现:平静、高涨、低落、抑郁、焦虑 3)意志行为(自控力、言行一致性)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某些精神活动有小的波动或异常)2、身体状况:1)躯体异常感受;2)近期体检情况 3、社会工作与交往:1)工作表现及工作态度 2)社会交往状况,57,(四)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1、所谓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是指报告临床情况的人不是求助者自身,而是其亲友或转诊的中介人,由于亲友和中介人受专业知识、职业特点的影响,使他们对问题的客观性质不能按专业要求作出评价,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去伪存真地审视这类资料。而在整理资料时,来自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以附加说明后,方可使用。2、中
24、介人若是心理咨询人员,其提供的某些资料,很可能包括一些初步诊断性的结论,对这些结论性资料也应进一步核实,核实之后才能 被视为可用资料。,58,(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在收集临床资料时,各类资料可能是互相交错的,如环境条件、个人情绪、表现、个人的看法等等,可能是混杂在一起的。面对相互交错和混杂的资料,往往给思考、判断带来不便,所以,应按资料性质再加以整理,这样,可能使咨询人员更容易判断不同资料之间的纵向、横向以及逻辑关系。为工作方便,可按下表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此表了解各种资料之间的纵向关系。对资料的整理,还可以按照与心理问题有关的三个方面即个体情况、环境情况和临床专业初步评价进行整理。,
25、59,不同性质临床资料的时间顺序分类表,60,二、相关知识,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评估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一)验证办法1、使用补充提问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61,给资料赋以意义,分析现象的方法 1、就事论事:“一个旅馆房客服大量安眠药”这个人不想 活了,而且不让别人救他 2、寻找相关问题:根据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去分析、寻找 什么情况与自杀相关,但带有猜测性1)推测此人可能是单身汉或离过婚的,一个人生活2)他在情感上得不到别人的安慰3)他可能流露过自杀念头或曾经自杀未遂4)他的MMPI测验结果可能呈现强压抑倾向等等,62,3、迹象分析:将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一种症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三级 诊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