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作业.doc
《六年级科学(下)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作业.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下)作业第一次作业 3月5日一、 精彩补白。1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_,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_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_。2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_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_琢磨而成。3 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_,分布_,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_和本领.4 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_,而且还能在上面_,这和它_有关。5 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_,每个蚜虫只有_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6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_,这些_其实是扁平的_。二、 择优录取。1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几种纸,可以发现( )的表面最光滑。A书写纸 B.吸水纸 C.过滤制2.
2、蟋蟀的耳朵在( )。A头的两侧 B.足的内册 C.触角顶端3.下列动物中,( )是蚜虫的天敌.A.蜻蜓 B.草蛉 C.苍蝇三、明辨是非.1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 )2任何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倍数都相同。 ( )3放大镜越大,放大物体的倍数越大。 ( )4所有的昆虫都是害虫。 ( )5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 )6当蚜虫进食的时候,它全身蠕动,嘴顶着叶子。 ( )四、对答如流。1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你注意它的特点了吗?2你知道哪些昆虫?第二次作业 3月12日一、 精彩补白。1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_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_,但都很有_.2 许多岩石是由_
3、集合而成.例如花岗岩中含有_、_、_等矿物的晶体。3 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_”,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好像一片_。4 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_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_.5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_,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_倍的_结构的显微镜。二、 择优录取。1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盐是( )晶体。A氯化铵 B.氯化钠 C.碳酸钠2用下列仪器中的( )不能看清大肠杆菌。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扫描隧道显微镜三、明辨是非.1晶体都比较大,能用肉眼看到。 ( )2人们是按照物质内部的结构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 ( )3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 )4只要把放
4、大镜的凸度制大点儿,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就能无限大。( )5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6显微镜最多能把物体放大几千倍。 ( )四、回答问题。1写出雪花形成的过程。2怎样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第三次作业 3月19日一、 精彩补白。1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_的物体以及物体的_。2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物体必须制成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_。3 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_都是由细胞组成的。4 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5 列文虎克在_中找到了微生物。6 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_的作用。7 微生物是_,具有同其它生物一样的_。8 放大
5、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_和_。9 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_、_、_、_、_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10 随着_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_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 明辨是非。1我们用自制的显微镜不能看到细胞。 ( )2细胞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子。 (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很大。 ( )4霉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所以发了霉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 )5酸牛奶是因为在牛奶中加了醋形成的,和微生物没有关系。 ( )6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 )三、看图写出显微镜各步分名称。四、对答如流。1 在学习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时,需要的器材和工
6、具有哪些?2 举例说明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是什么? 第四次作业 3月26日一、 精彩补白。1 有些物质变化很_,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_,甚至不易被我们_。2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有些变化产生了_。3 观察到“_”跟观察到”_”的现象同等重要。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5 米饭是我们的_,我们几乎_吃米饭。6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_,它是厨房里常备的_用品。7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_发生了变化,这_的物质是一种_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二、 择优录取。1下列物质中,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 B.雪 C.水 D.酒精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7、 )。A蜡烛燃烧 B.水结冰 C.铁钉生锈了3.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一种( )的物质。A红色 B.蓝色 C.绿色 D.黄色4.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A胡萝卜 B.大葱 C.面条 D.豆腐三、明辨是非。1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 )2我们周围的物质有的不发生变化。 ( )3岩石、房屋、马路不发生变化。 ( )4我们不能人为使物质发生变化。 ( )5吃进嘴里的饭没有发生变化。 ( )6糖在嘴里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 ( ) 四、对答如流。1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2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3 为什么原本并不甜的米饭,咀嚼一会儿就出现了甜味儿?第五次作业 4
8、月2日一、 精彩补白。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新物质_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_变化。2 二氧化碳气体是_的组成部分,它能使燃着的火焰_。3 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4 买来的新自行车_生锈,用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_了。5 铁生锈变成了_,这是一种_变化。6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_、_、_、_。7 硫酸铜溶液是_色的,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钉表面_。二、择优录取。1醋和小苏打发生的反应,产生了大量的( )气体。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2.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铁钉生锈 C.用醋除去壶中的水垢 D.水结成冰三、明辨是非.
9、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都相同。 ( )2醋和小苏打反应后,留下的液体是小苏打。 ( )3蜡烛燃烧过程中,只伴随着化学变化。 ( )4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实际上是铜与铁进行了置换。 ( )5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 )四、对答如流。1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2我们在哪里可以发现二氧化碳气体?3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第六次作业 4月9日一、 精彩补白。1 我们把铁钉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里,过了几天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_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_中的部分没有生锈。2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_,铁生锈的速度比较_。3 铁锈是一种_色的物质,它不像铁那么_,很容易_。4
10、我们周围的_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会发生_。5 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_变化和_变化。6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_、土壤_、大陆和两极_,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二、明辨是非。1 铁钉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 )2 把铁钉浸没在水中,会加快生锈。 ( )3 在铁器表面喷漆可以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 )4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 )5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 )6 水泥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 )7 煤、石油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三、 解释。1 人们在铁器表面涂上油漆的目的是什么?2 烟花现象是怎样产
11、生的?四、 对答如流。1 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2 你知道建筑用的水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第七次作业 4月16日一、 精彩补白。1 月球总在围绕_公转,公转的方向_。2 月球是距离地球_的星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_。3 _年_月,美国的“_”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4 月球在_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5 月球本身不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_,背着太阳的一面是_。6 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是_,有时是_,有时是_,有时是_,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相变化。7 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_。8 环形山大多是_形,有_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_的。9 环形山的直径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科学 作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