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经典题型及详解.doc
《中考化学经典题型及详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经典题型及详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例1 以下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响,符合事实的是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B有错,KOH属于碱,NaNO3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响属复分解反响,该反响的条件是:两种反响物都可溶;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响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响,放出氢气。D错,单质铁跟
2、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响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响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答案:A例2以下反响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A. 复分解反响,分解反响B. 复分解反响,中和反响C. 氧化反响,化合反响D. 置换反响,复原反响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响的分类,理解各反响类型的含义。四种根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响与复原反响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响与放热反响是根据反响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响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2H2O,是化合反响,又属氧化反响,也属于放热反响。显然,选项A中的两
3、种反响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响是复分解反响的一种;C中两种反响是穿插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响不属于氧化反响;在D中,有许多复原反响不是置换反响。答案:B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选项是12345酸硝酸硫酸盐酸酸式硫酸钠氢硫酸碱烧碱纯碱苛性钠碱式碳酸铜消石灰盐石胆矾纯碱蓝矾石灰石A. B. C. D. 解析:此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察,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根底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展分类,选出适宜的一组答案。在此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假设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烧碱NaOH、苛性钠N
4、aOH、消石灰Ca(OH)2是由金属原子和假设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物。纯碱Na2CO3、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答案:D例1 05年市中考模拟题以下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解析
5、: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答案:D例206年XX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以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假设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答案:A例3 海淀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质子数一样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答案:C 例1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
6、O2.HCl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后,没有发现浑浊现象,但气体体积缩小一半;点燃导出的尾气,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该混合气体中肯定存在_,肯定不存在_,可能含有_。解析: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水蒸气;的现象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CO2,因为HCl能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l2而不产生浑浊现象,当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时,通入石灰水中也不会出现浑浊,原因是HCl能跟CaCO3反响生成可溶性的CaCl2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
7、2,一定含有CO因为H2点燃后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O点燃后生成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和CO,一定不含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答案:肯定含有HCl和CO,肯定没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例2在通常情况下,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溴Br2是深红棕色液体,碘I2是紫黑色固体。实验证明,氯、溴、碘三种元素中,其单质的活泼性是Cl2Br2I2。氯气可以把溴或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溴亦可以把碘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碘单质具有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依下所示关系推断指定物质写化学式:B是_, C是_, E是_, F是_。解析:G能使淀
8、粉溶液变蓝,说明G是碘单质,而碘是由深红棕色的液体D溴单质从E的钾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的,故E是KI,F是KBr。依此类推,B是NaBr,C是NaCl,A是Cl2。答案:NaBr;NaCl;KI;KBr例1中考题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是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钙、炭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作如下实验,第一步:取样品,高温灼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第二步:把足量稀盐酸滴入固体残留物后,残留物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具有复原性的气体。试答复: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在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响化学方程式是。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
9、是;为证明它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方法是。假设确实有该物质存在,那么在第二步实验中,还可发生的化学反响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由第一步实验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推知,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碳酸氢铵。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可能来自于碳酸钙分解,也可能来自炭粉与氧化铜或炭粉与氧化铁反响后的产物,所以此时不能判断碳酸钙的存在,根据第二步实验加稀盐酸后残留物全部溶解,且有复原性气体产生,可知一定存在单质铁而无单质铜,因为碳与氧化铜反响的产物铜不溶于盐酸,进而推知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氧化铁和炭,而无氧化铜。答案: NH4HCO3和CuO C和Fe2O33C+2Fe2O34Fe+3CO2 CO2
10、Ca(OH)2CaCO3H2OFe2HClFeCl2H2碳酸钙CaCO3。假设证明存在碳酸钙,可取少量样品,参加适量的稀盐酸,假设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证明存在碳酸钙,否那么不含有碳酸钙。CaO+2HCl=CaCl2+H2O例203年XX中考模拟题以下图是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的综合性实验习题,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A处反响的方程式为_。2B处现象为_化学方程式为_。3C处现象为_化学方程式_。4D处黑色粉末a为填名称_,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5E处黑色粉末b为填化学式_,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6F处的作用是_,G处作用是_。解析:A处反响会生成CO2气体,显然B、C、D是测定
11、CO2性质的装置,E、G是测定CO性质的实验装置,而F是吸收过量的CO2的装置。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H2OH2CO3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4木炭粉,CO2C2CO5CuO,CuOCOCu+CO26F处吸收CO2气体,验证CO的反响产物;G处点燃剩余CO,防止造成空气污染。例306年XX中考题A、B是初中学过的两种黑色物质,它们按以下图所示进展实验,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答复有关问题。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BCDE答案:C;CuO;CO2;Cu;CO 例1 有一氧化碳、硝酸钡、二氧化硅、
12、木炭、氢氧化钾、硫酸钠、盐酸、碳酸钾和氧化铁九种物质其中酸、碱、盐都是溶液。将它们分成三组,每组都有三种物质。其中:1第三组只有单质和氧化物。且其中一种物质能与生石灰反响生成盐,另外二种物质都能与第一组的A物质反响。2第一组A、B、D三种物质间均不能发生反响,而B物质能与第二组的二种物质反响。3第二组不与第一组B反响的物质,能与第一组的A、D二种物质反响。试写出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第一组:A. _ B. _ D. _;第二组:_,_,_;第三组:_,_,_。解析:1写出九种物质的化学式:CO、Ba(NO3)2、SiO2、C、KOH、Na2SO4、HCl、K2CO3、Fe2O32结合题
13、意分析推断:第三组只有单质和氧化物,即是C、CO、SiO2、Fe2O3中的三种。其中能与生石灰反响的是SiO2,是单质的只有C,所以C和SiO2一定在第三组中。由于C只能跟Fe2O3反响,所以第一组中的A一定是Fe2O3,第三组中的物质是C、SiO2和CO。第一组A、B、D之间不反响,说明HCl必在第二组因为Fe2O3能与HCl反响。即:第一组:A. Fe2O3, B. _,C. _;第二组:HCl,_,_;第三组:C,CO,SiO2这样,没有确定的物质还有Ba(NO3)2,KOH,Na2SO4,K2CO3四种。B、D及第二组的另二种物质各是上述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由于B能与第二组的二种物质反响
14、,而在没确定的四种物质中,只有Ba(NO3)2能跟HCl、KOH、Na2SO4、K2CO3中的Na2SO4、K2CO3反响,因此B是Ba(NO3)2;Na2SO4、.K2CO3应在第二组,KOH应是第一组中的D。答案:第一组:Fe2O3 Ba(NO3)2 KOH第二组:HCl K2CO3 Na2SO4第三组:C CO SiO2例2 某厂排出的废液中含Zn(NO3)2和AgNO3,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1写出X、Y的化学式:X_,Y_;2写出固体A的成分的化学式:;写出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写出滤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_。解析:由滤液B蒸发、结晶得硝酸锌固体可知,B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经典 题型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