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说课稿.docx
《《洋务运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务运动》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课洋务运动东至县青山中学王露阳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洋务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教学流程、预期效果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认识和教学设想。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洋务运动位于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纵观整个单元,明确本课在单元中引领和标杆的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这一主线的开端,它在整个章节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承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下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面向现代化的探索与尝试。洋务派能够率先从天朝上国
2、的迷梦中醒来,在如此的“困局”之中提出“变局”的理念,肩负起一场旷古未有,步履维艰的改革之重任,中国由此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文明史角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落后封建文明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活动;从近代化的角度,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从探索史的角度,它是中国先进人士为争取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以后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从整体史的角度,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重要步骤。洋务运动是闭关自守的中国主动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融
3、入世界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那一代人的一个梦想,他们主动担当,为国家民族的强大而奋斗的一段悲壮的光荣历程,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就难以理解近代中国如何被迫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2、教学目标2022年课程标准:(1)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化,认识到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并且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素养目标:唯物史观)。观察晚清边疆形势图,并结合阅读相关史料,认识到台湾、新疆等地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通过文字、图
4、片、视频等史料,分析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特点,并且能根据材料分析出洋务运动的弊病。(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教材的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难点:评价洋务运动二、教学理念洋务运动这一课,跳出“洋务”的小圈子,置身“现代化”的大背景,以情境教学法为“面”,重构洋务运动所处的宏阔历史背景;以人物教学法为“点”,塑造立体、饱满的细节人物形象,通过小切口,透视大历史;以史料教学法为“线”,引导学生依循“读一思一议一悟”的课堂线索,更为深入地体悟这段历史。三、学情分析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
5、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四、教学流程主题:从中国近代化引路人一一李鸿章身上看洋务教学主线、视角:探索求变一一文明应变一一整体思变怀揣敬意与温情,重叙晚清历史。联结传统与创新,重构中国社会。引导学生深入历史情境,成功运用史料教学,提升学生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历史课堂散发魅力,飘逸时代的芬芳。两条线索:明线:洋务运动
6、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暗线:时代经历者们近代化的探索课魂:人类的价值在于不断探索,社会的进步源于改革创新。设计理念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学过程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导入新课导语: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对,是目前已经在北海舰队服役的万吨大驱“南昌舰”,它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驱逐舰实现了由第
7、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也是人民海军迈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么一艘先进的驱逐舰,从开工建造到下水前后仅用了三年多时间,而实现这个奇迹的,正是它背后技术实力非常雄厚的江南造船厂。从江南制造总局到江南造船厂的150多年来,江南造船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承载了近代中国强军强国的梦想。它的前身江南制造总局,是清政府在19世纪洋务运动中建造的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什么意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回到近代中国梦想的起点,一起来追寻洋务梦想的足迹吧!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教师的讲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
8、思维带入本课。出示课题“洋务运动”和学习目标,生齐读之。讲授新课出示材料: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之速,军器之精,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这是李鸿章很有名的一句话,我们把它总结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问题探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变局,又面临着怎样的强敌?(问题:面对着各国通商和传教往来,世界各国联系加深的大变局;面临着船坚炮利的强敌。)在那个千年变局的时代,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拍打着古老华夏的海岸,也席卷着北美大地和广袤的东欧平原。美国内战、俄国1861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遥相呼应。这是世界大势发生的变化,而中国国内同样面临着
9、巨大问题。展示文字史料,分析国内政局。一、探索求变教师:首先我们回到19世纪中期,回忆一下我们上个单元学习的内容。19世纪中期的清政府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学生:从这幅图片中可以看到清政府对外正经历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师:(进行梳理总结)从时间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北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战争后西方列强陆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南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已经占据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沉重地打击着清王朝的统治。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当时清政府的处境呢?学生:内忧外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洋务运动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