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讲座:语文中考的一些反思和建议--播种一片绿意 放飞无限希翼.doc
《中考复习讲座:语文中考的一些反思和建议--播种一片绿意 放飞无限希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讲座:语文中考的一些反思和建议--播种一片绿意 放飞无限希翼.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播种一片绿意 放飞无限希翼 语文中考的一些反思和建议中考的脚步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留给我们的,或是喜悦,或是失落,但更多的应该是总结和思考。今天,我以这次中考为契机,结合考试过程中的得失,谈谈自己对初三语文教学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和建议。本次的语文中考试卷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为依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试卷坚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全卷沿袭近年来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的基本风格,试卷的样式、结构、题型都是学生们平时学习中所熟悉的,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同时,又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新的特色。 其特点如下:一、凸显本土文化
2、和时代特征,将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融入到对语文能力的考核当中。二、具有人文内涵和文化韵味,把精神的引领和语文素养的考核紧密联系起来。三、考察全面,凸现能力,难易适度,发挥试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四、作文题平实浅易,富有情韵,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纵观全卷,试题立足语文学科的本质,根植生活,关注社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 下面,我结合学生在中考各题中的答题情况,谈谈自己对初三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一)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 这部分5道试题覆盖了省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的9条考试目标中的7条,有相当高的覆盖面,同时又做到不蔓不枝,始终坚持“有用、有效、有序”的原则,着重
3、考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很值得一提的是第3题,即填空题,共8分,全市平均分5.79,得分率72.38%,比预设的要低。全对的学生只占28%左右,而得分4分及以下的学生比例也达到了26%,可见学生的古诗词积累不够扎实。主要失分原因有: 1.背诵不正确,混淆了类似的诗句或将别的诗句移花接木填入。2.只有模糊印象,不能准确背诵。3.对诗句不理解,只死记硬背,导致张冠李戴。4.混淆同音字与形近字,出现错别字。这不仅是汉字书写的问题,也有对诗句意思不理解的原因。 5. 书写潦草、不规范,笔误、漏字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究其原因,一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我认为,学
4、习古诗词,只是读读、背背、默默是不够的,这种机械的背诵默写不但本身效果不好,还会破坏古诗词固有的美质与内涵,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古诗词,还是先要讲一些品味赏析,然后再落实到书写。在进行默写训练时,我们学校许多老师的方法也很值得借鉴。他们在练习初期,不让学生打无把握之仗,搞突然袭击,而是事先通知所训练的篇目,让学生在课后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有意识记的效率,再进行默写检查。并且不定期地抽查,做到及时复习、不断强化,使学生掌握得牢固。有时,还可以让默写表现不好的同学在订正完自己的练习后,批改本组同学的默写作业,帮助他们强化对正确句子的记忆,当然,老师也应该再一次检查他们的批改情况,以免出现差错,
5、影响到别的同学。还有第4题,4分,平均分2.99,得分率74.75%。这道题的难度其实是不高的,这样的得分情况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学生对重要作家作品及主要人物等混淆不清,如将“冰心”写成“孙冰心”、“鲁迅”,将“保尔柯察金”写成“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此外还有些学生对经典文本的重要内容印象模糊,对文本的主题意旨把握不准确,如对社戏的内容表述过于宽泛,未写出具体情节,只写“一起玩耍”,或移植或自编故事情节,写捕鸟、捕鱼、偷土豆等;对岳阳楼记的理解脱离文本,任意发挥,写志向远大、博大精深、舍己为人等。我们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他们来说,不管课内课外,每一部经典都是一扇窗户,从这里他们
6、的目光可以借助精彩纷呈的文字看得更远,他们的思想触须可以在大师的引领下到达他们在现实中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但学习的忙碌,应试的教育,迫使我们很多学生只是去记作家作品、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表面上看什么都知道,但实际上对作品不甚了解。这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置作品鲜活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于不顾的名著阅读扭曲了阅读的本意,不能给学生带来多大收获,毫无价值可言,也有违课标对名著阅读的大力倡导。所以,要想真正走进经典,就应该摈弃应试思维,留点未知给学生,把比较权还给学生,教会学生细读经典。相信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加以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答题时轻松得分也不在话下。近年来,我们实验中学已经开展了好几次的“
7、名著阅读知识竞赛”,“现场书评”活动,每周开设一节语文阅读课。此外,从本学期开始还把学校图书馆的书本分发到各班级里去供学生阅读。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然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 现代文阅读1、 第一篇是说明文,文字量为980多字,材料来源于温州日报,内容是关于温州的森林旅游。设4道题,分别从文意理解、内容把握、语言品析、拓展探究来考查学生对科技类作品的阅读能力。从整体看,答题情况尚可,但第8、9两题学生的得分偏低,特别是第8题,题目其实不难,但学生的得分情况与预设的难度值差距较大。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说套话,没有结合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或者结合句子做具体分析时表述不完整。其次是对“大都”的
8、意思把握不准确,滥用术语。从这些典型的错误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学生答题时喜欢说套话、空话,喜欢动不动就用上一些术语。其实他们在说这些套话、空话、术语时,自己并不真正懂得,而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如果他们自己好好分析一下“大都”一词在句中的作用,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往往能八九不离十,拿到好的分数。 我觉得, 对词、句意义作用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不能用标签式的抽象笼统的答案一贴了之。要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义、作用、情感等。对常用的专业术语,要让学生理解其本义,辨别其内涵。 第9题3分,平均分1.70,得分率56.67%。这道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失分也在预料之中。主要失
9、分原因是有些学生直接抄材料内容,或者停留在“概括”材料的层面上,没有将材料与选文联系起来思考。其次是一些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思考探究时没有紧扣“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展开,回答大而无当。由此可知,1、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2、语文是要讲逻辑的,语文教学中要依托具体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归纳、概括、演绎、抽象等训练。3、做探究题要有“问题”意思,要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2、选文(二)老屋文字量为1400多字,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活气息浓郁,文中叙述的事件、表达的情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十分熟悉的。5道题,分别从整体思路把握、情感体验、语言品析、内容理解、主题内涵评价来考查学
10、生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能力。从整体看,学生得分情况与预设基本相符,但第11、12、13题学生的得分偏低,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生阅读的习惯不好,心态比较浮躁,欠缺必要的答题技巧。我想,阅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细读文本、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意义,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现代文阅读教学和复习中,我们应该把“阅读”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适当传授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答题方法和技巧。切忌舍本求末。要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感受语言的情感意义,理解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内在关系;通过对语句中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和修辞手法的使用等语言形式的分析,揣摩品味语言的言内意、言外意。要让学生知道,对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复习讲座:语文中考的一些反思和建议播种一片绿意 放飞无限希翼 中考 复习 讲座 语文 一些 反思 建议 播种 一片 绿意 放飞 无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