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绘本的协同教学对国小三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增进成效.doc
《英语绘本的协同教学对国小三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增进成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绘本的协同教学对国小三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增进成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豆丁文档,我的最爱英語繪本的協同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增進成效 -以台北市新生國小為例劉美娥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校長施錦雲、鄧羽秀、葉美萍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國民小學教師摘 要本研究針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性的英語繪本協同教學。希望以全語文的教學模式,透過導師及英語教師的繪本協同教學,設計並營造雙語的學習環境的,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於日常生活中,進而提昇其口語的表達能力。實施的方式乃是選擇與學生學科主題相關且合適的繪本,在國語科的閱讀課中進行實驗教學。以不同的研究方式在實驗的前、中、後,檢視實驗的成效,並提供具體的建議,作為國小英語教學的建議及發展新生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的參考。壹、
2、緒論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新生國小於去年(89學年)正式對外招生。在課程上我們強調主題統整,在教學上我們尊重教師專業的自主。新生元年為配合學習主題的統整,英文老師莫不卯足勁,補充課外教材,使學習主題更為完整,繪本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學活動。為配合統整主題Body Parts,選擇了一本相關主題的繪本From Head to Toe(Carle,1997)做為英語課的補充教材。順著繪本中,各種動物與主角小男孩,不斷以重複的句型” I can , can you do it?” “I can do it!”進行對話,發展故事:從頭到腳的動作,認識身體的部分. 選擇此繪本只是為了配合主題Body
3、Parts,加強學生所學的Body Parts 單字,但繪本的情境與不斷重複的句型,卻已深烙在學生的腦海中。在英語課堂中英語是主要的授課語言,研究者在偶然的機會中,問學生能否做到某項功課(Can you do it?)時,令人驚喜的是大部分學生一致回答I can do it!使得英語繪本教學的成效令人想一探究竟。由於本校中、高年級實施分級上英語課,而此班為初級班,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學過英語或在外補習英語,英文課本亦尚未介紹過此句型,大部分的學生竟能流利且正確地回答英語老師的問題,研究者於是興起了透過合適的繪本教學來了解增進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研究的動機。但為讓學生落實所學的英語於日常生活中,絕非只
4、靠與英語老師每週2堂的英語課便可以達成。本行動研究乃是想了解結合英語教師與導師-這位與學生朝夕相處的重要靈魂人物,但在不增加導師平日的繁重課業及班務壓力下,以全語文教學的方式,並配合國語文的主題為發展主軸,選擇相關、適合主題的繪本,由英語老師與導師同時出現於同一堂課,進行協同教學,了解經由中、英語老師的協同教學對於學生日常生活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改變與影響,並讓學生瞭解說英語的對象不是只有英語老師,說英語的時間不是只有英語課,而且說英語的地點不是只有英語教室內而已。二、 研究目的本研究預計以導師與英語教師協同教學的方式,透過兒童繪本的引導與情境塑造,了解三年級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表現。其主要目的
5、如下:(一) 探討國小運用繪本教材在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成效。 (二) 運用繪本情境作英語口語訓練。(三) 運用繪本情境延伸英語教學於英語課之外。(四) 了解導師與英語教師的協同教學對學生日常學校生活時,英語口語能力表達的影響。 (五) 分析增進國小三年級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因素。(六) 在中文的學習基礎上架構英語學習的基模,使學生在自然營造的情境下增進對兩種語言的認識。(七) 研究以繪本教學導入可行的雙語學習的模式,提供未來新生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參考。(八) 探究提昇國小英語教學成因,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的建議,作為國小英語教學時的參考。 貳、文獻探討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6、提供進行研究與發展實務的一些簡要策略與方法,且在不過度打擾實務工作的情形下進行(夏林清等譯,民86),亦是教師建構教育知識,在經驗中找出適當的模式,並在模式中尋求創新與突破,改變現有的教育信念與慣性的思考方式,它也是追求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Elliott, 1991)。本著這樣的原則與信念,讓我們產生了研究的動力,希望自己在專業的領域上更上一層樓。名詞解釋一、 繪本教學繪本(Picture Books)根據Bishop & Hickman(1992)提出就是有圖的故事書,一種融合視覺與語文藝術兩種媒體呈現出來的故事。繪本教學近來在兒童英語教學上不斷地被提及與重視,坊間團體更大力的提倡繪本教學,
7、相關的工作坊(workshop)如雨後春筍般的林立。但為何是繪本呢?根據Marriott(1991)提出五個主要理由:(一) 繪本能增進兒童智能的發展:繪本能提供兒童意義創造的原始材料。(二) 繪本提供兒童學習閱讀強而有力的動機,使他們成為成熟且流利的讀者。(三) 繪本能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透過繪本兒童可從中獲得閱讀、說話及聽力的技巧。(四) 繪本能擴展兒童的社會經驗:繪本非常具社交性且提供合作活動的機會。(五) 繪本能協助兒童美感的發展:繪本可被視為文學與視覺藝術的表徵。運用繪本為教材的教學就是繪本教學。楊茂秀(民88)亦曾指出使用繪本教材,參與的人都要能夠清楚的看到書中的插畫,能用日常
8、的語言來表達,且有機會聽到並重複書上的文字,及運用肢體語言自由的表達出來。本研究將以配合主題的繪本為教材,進行實驗性教學。透過繪本的豐富插圖、有趣的故事結構及教師口語朗讀(read aloud)、肢體語言和合適的輔助教學資源,營造一個自然、生活化的學習情境,協助學生了解繪本的內容。並進而將所學的英語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二、 全語文教學所謂全語文教學(whole language approach)指語言、文化、社群和學習者以及教學者一體的學習情境,其反對將語文分解成一些無意義、片段的成分讓學生來學習,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真實且自然的情境下讓學生練習語言(Goodman.1986)。Froese
9、(1996)亦指出全語文是以兒童為中心,文學為本位且將學生沉浸在任何可能的真實溝通環境中的語言教學方式。曾月紅(民89)亦提出全語文教學的課程設計應是連結個人的生活經驗、配合其他符號系統的學習並且是跨科際的學習。本研究所採取的英語繪本教學,乃是秉持全語文教學的設計精神,以學生為教學中心(learner-centered),不強調文法、句型,讓學生在繪本提供的自然的語文情境下,學習語言及發展語言技巧。三、 協同教學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為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重要變革,打破學科與教師的人為藩籬,強調班級之間相互合作、資源共享,配合教師個人的專長,組成教學團隊,共同規劃與發展課程,期能因
10、此帶動全群之間的合作教學和提升教學品質,造塑學習型的教學組織(莊明貞,民90)。協同教學是由兩位以上的教師共同策劃,並且分工合作進行教學活動的教學型態(吳清山,民90,P237)。本研究乃採協同教學的理念,教學專長分工、合作,由英語及國語教師共同策劃研究的實驗課程。四、 口語表達能力口語(Oral language) 指的是發生於說話事件(speech events)的語言(Goodman, 1986):口說(speaking)、耳聽(listening)、說話情境(context of the situation)包括:外在的環境、文化和社會的限制及參與者的情緒等,都可以稱之為口語。口語語言
11、是多層次的,它的聲音、語音結構、字彙等,但語言只用來表達意義,當說者與聽者把意義賦予語言時,我們才能懂得語言(洪月女譯, 民87)。利用口語、肢體、圖片及其他輔助工具達成有意義的溝通目的就是口語表達。口語表達能力(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即是善用口語及其他輔助工具,達成有意義溝通的能力。本研究乃是想了解透過繪本教學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學生對英語的聽、說及運用各種技巧進行有意義的溝通都是研究觀察的範疇。參、研究設計與實施步驟本校英語課三年級以上採分級授課的教學方式,共分為三級:初、中、高。學生在英語課時,分別到合適的級數班上課,有三位英語老師同時在不同級
12、數的班級授課。由於英語課分級上課,在同一英語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使得研究無法以英語課和導師協同教學,經過幾番討論與修正,決定從導師的國語課中抽出一堂閱讀課(平時導師亦利用此節課說故事給學生聽或進行其他閱讀活動),由英語老師和導師共同出現於同一堂課,並進行所謂的協同教學。一、 研究對象:本校三年B班全體學生共30位在籍學生,並選出5位在學期初經過調查,沒有在校外補習英語的學生進行口語量的改變及教室觀察的重點對象。二、 研究步驟與方法:本研究採取質與量並進的研究方式,除了將研究結果簡單的量化研究之外,更重視實驗教學的過程,並把了解影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因素放在情境中研究,敘述所觀察到的現象。 研
13、究步驟與方法如下表:研究步驟實驗教學前實驗教學中實驗教學後研究方法A.問卷調查法B.口語檢視法C.教學前討論紀錄D.教學計畫E.教室觀察與紀錄F.教學省思紀錄G.學生口語軼事蒐集A.問卷調查法B.口語檢視法研究方法分別敘述如下:A. 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本研究編制妥英語口語(聽、說)學習態度、興趣及能力調查問卷乙式(附件一),在繪本協同實驗課程開始前進行調查,讓學生對於自己的英語口語(聽、說)學習態度、興趣及能力,自我檢視;並於實驗課程結束後再進行相同的問卷調查,兩者前後相比較,調查學生是否因實驗課程而對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學習態度及興趣有所改變。B. 口語檢視法(Or
14、al Test):於本學期一開始(9月)進行學生校外補習英語情形調查,選出5名沒有參加校外補習的學生,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進行口語量的調查。於實驗課程前、後進行調查。進行方式則是讓學生看圖片說英文,並記錄及錄音,前、後對照口語量變化的情形。所選定的圖片則是內容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圖片。C. 教學前討論紀錄(discussion note):於實驗教學進行前的討論紀錄,擬定相關主題、選擇合適的繪本及教學進行的模式、中、英語教師課堂中時間分配的比例,兩人如何相互合作、銜接課程使得教學得以完整呈現等,都是教學前的討論紀錄的重點。D. 教學計畫(lesson plans):針對討論結果由英語教師擬定教學計畫
15、初稿,中、英語教師再共同討論細節、定案並準備相關的教學資源,例如:power point 的設計、字卡、圖卡的準備、說故事用的手偶及教具等,均在撰寫教學計畫時一併備妥。E. 教室觀察與紀錄(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field note):由參與研究的另一名英語教師在實驗班上進行教學觀察並做紀錄,觀察者於每次教學時,針對特定的5名研究對象進行口語能力的觀察,包括:這特定的5名研究對象上課時口語的參與度(跟老師覆誦單字、句型或故事、舉手發言及參與討論)和上課時的私人英語對話。此外亦對教學者引導學生的問答進行紀錄,不參與任何的教學活動。F. 教學省思紀錄(reflecti
16、ve note):針對繪本協同教學實驗課程進行教學省思紀錄,課堂中發現的問題、學生反應、教學計畫等,以提供下次實驗教學改進的參考。G. 學生口語軼事蒐集(oral anecdote collection):本研究是想要了解透過繪本的協同教學對於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改變,透過導師與英語老師的觀察,收集平時學生在校學習時說英語的事件,以了解其運用英語於日常生活中的時機。三、 研究流程本研究進行的流程如下圖: 口語軼事收集實驗前問卷調查及特定學生口語檢視實驗後問卷調查及特定學生口語檢視進行協同教學及教室觀察與紀錄 教學前討論 收集相關繪本 實驗開始 教學計畫 實驗結束 教學資源準備 教學省思紀錄
17、研究流程中,教學的過程與討論是我們最重視的部分,且每次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都是我們重要的紀錄。四、 繪本協同教學的實施:本次實驗課程,因時間關係共進行五次繪本協同教學,其時間、協同主題、繪本教材及時間分配如下表: 日期協同主題英文教材中文教材時間分配10/11 狗Any Kind of Dog. Reiser, L. W. (1994). .Jenny 說故事學習單英文:30中文:1010/18雲Little Cloud.By Carle, E. (1996).無美勞活動英文:70中文:1010/25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y Carle, E. (1969
18、). If At First You Do Not See. By Brown, R.(1982)英文:30中文:1011/08蝸牛Snail Trail. By Brown, R.(2000).是蝸牛開始的!譯者:方素珍 (2000).英文:20中文:2011/15貓Have You Seen My Cat?By Carle, E. (1987).貓臉花與花 文:孫晴峰/圖:劉宗慧英文:20中文:20五、 語文情境的佈置:為達到讓學生沉浸於雙語的自然學習環境中,特地將三年B班教室的標語以中、英雙語標示出。例如:讀書區-Reading corner、書插的家-Home for the book
19、marks、.等,且提供學生上課時所教的繪本,並置於reading corner讓學生於課後可以自行閱讀。同時在班群開放空間與教室的界線上標示等待區(waiting zone),當學生上課不小心遲到時,需站在waiting zone等待並運用句型:Sorry, I am late. May I come in? 等全班同學說:Yes, you may.方可進教室。營造英語視覺環境的刺激及說的動機並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肆、 研究結果與分析一、 實驗教學前與後(一)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研究編制妥英語學習態度及口語能力調查問卷乙式(附件一),本問卷內容共分為:聽力、口說能力及學習態度等三方面,共16
20、項題目,每一題項各有5選項並分別給予:總是(非常喜歡)-5分、常常(喜歡)-4分、偶爾(普通)-3分、很少(不喜歡)-2分、從未(非常不喜歡)-1分。並實驗前、後各發下30份(語教生除外)問卷,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的學習狀況填寫並立刻收回,所以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聽力部分】題目實驗前平均數實驗後平均數T值1.你會在家主動聽英語課的課本錄音帶2.602.77-1.0952.你會聽非英語課本的錄音帶或廣播3.202.931.2163.當有人跟你說: How are you? Good morning! Thank you. I am sorry.等你能聽懂4.274.33-.3874.當有
21、人跟你說: Come here, sit down, stand up.等,你能聽得懂 4.1 4.23-1.6825.你聽得懂英語老師上課時,所說的英語 3.43 3.23-1.1616.你聽得懂英語老師說故事時,所說的英語 3.403.63-1.424 就聽力量表而言,實驗結果並不十分顯著,聽力總分只增加0.12分,但整體來說,實驗班的學生對於簡單的招呼語(第3題)及口令(第4題)有高達80%以上的學生回答總是聽得懂,可見得基本上實驗班於實驗前已有八成左右的學生達到台北市國民小學英語教學中年級的聽力教學目標,實驗後也略為增加,3、4題增加幅度相近。【口說能力部分】題目實驗前平均數實驗後平均
22、數T值7.你會和家人分享在學校上英語課的情形3.173.13.1898.你在家會練習英語課所學的對話或句型3.033.23-.8289.你在家會練習英語課所學的歌謠或韻文3.133.63-2.18610.你會無意間脫口而說英語3.203.40 -.84411.你平常會用Hello、How are you? Good morning.等英語打招呼3.033.17-.59712.家人會用英語和你說話2.973.27-2.06813.當你碰到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時,你會請教別人3.803.67.750 以口說能力的量表而言,除了與家人分享上英語課的情形(第7題)及請教他人英語問題(第13題),略為下降
23、外,其他項目均有微幅增加。較令人意外的顯著改變則為(第9題)在家練習英語課所學的歌謠或韻文及(第12題)家人會用英語和你說話,或許是因為研究期間剛好舉行英語口語闖關活動及學月評量,家人會為了幫學生複習英語,主動與學生練習英語;而且說、唱出所學的歌謠韻文亦是評量的重點之一,所以在問卷上可以看出其明顯的改變。但整體而言學生的口說能力增加幅度較聽力大,是否真的是因運用繪本的協同教學而提昇學生英語口說能力,研究者也不敢下此定論,畢竟實驗的時間過短且問卷結果的整體性並無顯著的改變,但卻是值得令人繼續探究其因。【學習態度部分】題目實驗前平均數實驗後平均數T值14.你喜歡上英語課3.30 3.73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 协同 教学 国小 三级 学生 英语口语 能力 增进 成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