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doc
《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本文阐述了如何结合课堂文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意识;文化差异;跨文化语言交际一、研究背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古老沧桑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中华儿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继承并发扬着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随着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两种有着不同底蕴的文化在交流中难免产生一些碰撞,并在彼此碰撞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带
2、来了经济、生产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中国加入了WTO世贸组织,并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等,无疑使中西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击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到风俗习惯,从言语举止到思维方式。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够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组织学生组成了研究小组,对这些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
3、正确使用进行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活动。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1. 文化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关于文化的论述,可以把文化定义为:“历史上的所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胡文仲,1999)”英语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1)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相关社会的文化,文化赋予语言丰
4、富的内涵。(3)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过来,文化的传播又促进语言的发展,如语言中大量新词汇和表达法的出现就是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3. 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三、实践活动1. 开展课前“3分钟英语”,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文化的“Speech”,每次英语课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每次演讲的内容尽量不相同。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文化知识,
5、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图书,上网搜索阅览资料,设计框架,绘制图画,设计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出谋献策,力求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手抄报上,同时在手抄报上面插入相应的图画,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手抄报制作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展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展览活动。3. 结合搜集的资料与手抄报的内容,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相声、小品。表演的相声节目有闲话Chinglish说名道姓等,大家精彩的表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表演中,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
6、并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才能在英语交际中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出现尴尬的情况.四、探究结果分析 概括地说,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了解跨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要让他们了解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有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和交际文化(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两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实用,有效”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学内容来学习中西文化。根据
7、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简单的归纳:(1)思维方式;(2)日常交际;(3)风俗习惯;(4)饮食文化;(5)宗教信仰等。(一)思维方式的差异人同源,却有不同的表现,人和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文明的差异, 由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物化后形成的一系列的文化差异。人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 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例如把英语单词和中文文字加以比较,这一点就很明显。中国文字造词比较注重形象,而英语则更多地注重考虑实用价值。像中文
8、的明信片,英语直译就是“传递的卡片”(postcard)。另外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以求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的逻辑便一清二楚。正因为中外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所以表达顺序排列也有差异。在谈地名、时间的排列顺序时,汉语是由大到小,而英语则是由小到大。如:at 10:00 in the morning of May 7th,2005。姓名的表达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
9、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二)日常交际中的差异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映互不相同。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常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不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我们对待西方友人的称赞只说“Thanks。”就可以了。见到熟人时,中西方的问候也不同。中国人除了说“你好”之外,一般都问“吃了吗?”“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等。可在英美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实质性问题。英美人见面时的客套语通常是“How are you?”或“Nice to meet you!”(你好吗?/
10、见到你很高兴!)。而在分手时就要改为“Nice meeting(talking) to you!或Have a nice day!”(今日好景,今天如意!)等。 若与西方友人交谈,你要告辞时,不能打断他们的兴致,要趁他们谈话停顿的时候,有礼貌地说:“Nice talking to you. I am afraid I must be going now.”(很高兴与你交谈,恐怕我现在必须得走了)。中国人与朋友相处时,为了表示自己谦让随和,常常以朋友的爱好为首选,所以有意地把决定权让给对方。在英美国家,“I dont care.”(我随便/我无所谓。)这句话在朋友听来是不负责任的话,是没有把对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 东西方 文化差异 探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