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二十之回顾.doc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二十之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二十之回顾.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二十年之回顾作者:网友 文章来源:中国学习联盟 点击数: 363 更新时间:2005-5-25 那场对文化教育事业破坏极大的“文化革命”的结束至今已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讲是 一个经历了巨大变革的时代,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讲同样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 训,以期取得更大的进展,有必要作一简要回顾。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如果说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起到了拨乱反 正、正本清源,为中国人学外语“正名”,恢复了中学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原有的“名分”,为此后近二十 年的英
2、语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的话,那么,1981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 设”的战略决策的确立而制定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除了继续肯定外语 的工具性外,第一次把外语教学的地位提高到了与语文、数学同等的三门基础科之一的高度,就把如何提高英 语教学质量的问题摆到了各重点中学英语教师的面前,揭开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一系列改革开放国策的出台,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中学 英语教学大纲在进一步充分肯定英语的工具性与知识性之外,还首次阐明了外语教学的性质,是为了“建立 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全
3、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培养大量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人材”。这就把外语从单纯的工具性学科上升到以为交际而 运用语言的交际工具性为主并兼有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生活背景知识,以开阔眼界的思想性以及提高文化素质 和培养智力的发展性的综合体,为我们从整体上,全方位地认识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扩展了眼界,开拓了思路 ,为全面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第三阶段。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需要培养更多“四有”的社会 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九年义务制教育 全
4、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其中明确地提出:“应当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的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 外国语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外国语列为 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这是教育思想的一次大转变。首先,从培养少数人的英才教 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的教育。中学的英语教学不再是仅为少数人进入象牙塔 的垫脚石,而是成了关系到提高全民素质的必备条件。其次,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英语教学的性质,目的、要 求与高中英语教学区别开来,使中学英语教学更趋于科学性和针对性。中学的英语教学改革从此就在更为广泛 的领域,向纵深发
5、展。 下面谈谈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学外语教学目的及要求是由社会需要和中学教学任务决定 的。教学目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外语学科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及考核标准等。 因此,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确定之后,如何按照国情确定目的,就成了英语教改的首选课题。对英语 教学目的的探讨,经历了由“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并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和译的能 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 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
6、础”。进而到九年制义务 教育英语教学目的:“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语言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 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一次次提法的改变,不难看出,对于教学目 的的探讨是在逐步地趋于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和贴近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首先:在中学外语教学目的能 力要求中删去了培养翻译能力一项。这是鉴于多年的外语教学实际中的经验教训而确定的。长期以来把翻译能 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翻译性的操练和利用翻译题考核完成教学目的的
7、程度,结果 是母语过多的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减少了英语自身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外语教学质量。第二:突出了听、说 、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一,一改传统的“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发展听、说、读、写 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另外在初中英语教学目的中提出加强“四 会”基础训练,打好“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删除了“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其二,把“全面提高中 华民族文化素质”作为英语教学目的之一,降低了对知识结构的难度要求,减少了语法项目和词汇量,突出英 语学习中能力的提高。另外,针对中学生毕业后去向的不同,作出了“分级”的要求,以便适应学生毕业后不
8、同要求的分流。第三:把基础知识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作为目的,辩证地摆正了“知识”与“能 力”的关系。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曾有一种偏激的认识,似乎一提“知识”就是走老路,摒弃“能力”的表现 。其实,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必须在语言基础知识中产生和发展。基础知识的获得也必通过 听、说、读、写的多种训练手段。把“知识”与“能力”同作目的的提法,把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一致起来了 ,使得中学英语教学终于走出了误区,走向了科学、辩证的道路。以英语教材的改革喻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地位和目标基本确定之后,与之相适应的中学英语 教材的编写就成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在改革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英语 教学改革 回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4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