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方法交流汇报材料.doc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交流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方法交流汇报材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研与教学同进步教师和学生共成长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交流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坐在这里,我感觉很荣幸。首先感谢市教研室的高老师、朱老师、王老师能给我们学校这次发言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同仁和各兄弟学校对我们的大力帮助。由于我校的起点低,所以年高考语文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也谈不上什么经验,下面我将我校在高考复习时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共同交流学习,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一、融入团体,深度教研,形成合力。我校是二七区的区属高中,03年兴建,至今已连续五年获得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高考成绩保持了持续上升的态势。刚建校时,语文组共有6人,高级教师1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现在共
2、有16人,高级教师3人,平均年龄32岁。虽然我们朝气蓬勃,但师资力量不均衡,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高三连续执教了三年,无法形成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高三备课组在校委会的领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1.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三课一评,一课三研”教研模式的研讨。.每个教师每月上一节汇报课,课前说课,课后说反思。同组教师备同一节课、听同一节课、评同一节课。同组教师5个人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即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甚至三次修改。我们以主题性教研活动为平台,创设出同伴互助、集体反思的良好教研氛围。2. 在每周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主备人拿
3、出本周“分材自学稿”的教师版,大家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由审核人签字后复印,形成备课组的集体教案,严格按集体教案授课。这样做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利于常态发展;也能积累一些资料;更重要的是在备课组内增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成绩上做到了齐头并进。在学校的要求下,我们把理解教育自然分材实验和调节教学思想有机结合,提出了适应高三语文的“分材调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有六个环节:感情调节,设置情境;出示目标,自学互帮;诱思求新,抓大放小;检测评价,释疑反思;自主建网,拓展迁移;分层作业,问题跟踪。3.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落实师徒结对协议,实施四年过五关的培青工程,使青年教师早日成熟
4、。4. 继续实施学校名师指导团方案,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组多次邀请九中的张村田老师、一中的刘惠臻老师到校指导。在校领导特别是孙校长的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我们组的教师到二中、中学、中牟一高等校观摩听课,到南阳、南京、安丘、青岛、苏州、杜郎口等地参加各类研讨活动。这些观摩听课和研讨活动,开阔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二、根据学情,三轮复习,各有侧重。(一)、第一轮复习,细致复习教材。我校届毕业生入学成绩(含体育分)在490分以上的只有2人, 40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占到三分之一,学生的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好的学习习惯未养成。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在一测前
5、重在完成第五册的学习和前四册的复习,基本上是一个月处理一本书,中间穿插07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的训练。在处理教材时联系高考,在评讲试卷时联系课本,做到相互勾连。我们反复向学生强调课本复习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花开在课外、根扎在课内”,课本复习的好坏决定了高考语文的成败。我们以本为本,得法课堂。在单元复习时,课时安排是这样的:一节串讲重难点内容,补一、二年级的欠账;一节(文言文两节)自主梳理知识并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以课本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一节(文言文两节)习题讲评,要精选习题,不让学生做老师未做过的题。串讲课和讲评课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演讲和巩固旧知10分钟,讲20分钟,自学10分钟。
6、因为高中语文边缘化了,课堂一定要有效,不能做“夹生饭”,要有思考,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另外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两道题,鼓励原创,重在基础知识的运用,这是一种夯实基础的“保温”措施。老师选出其中的优秀习题,让出题人(小老师)在自习课上讲解或张贴在班上。每周使用问题跟踪卷进行测验,建立周清制度,命题内容是教师本周内强调的基础知识和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夯实“双基”。(二)、第二轮复习,侧重语基和作文。在下学期初讲完第六册,然后进入第二轮复习。在板块复习中,我们重两头、轻中间,即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知识和名句名篇和作文这三个板块;压缩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这两个板块的复习时间。
7、理由是:科技文阅读只需认真读、仔细找,即可得满分,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这三部分和语文素养联系得太紧,短期不易见效,吃力不讨好,性价比太低,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规范学生的答题意识,要点必须序号化。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精彩之笔(精彩之笔往往就是全文的核心意思,往往就是命题人的设题思路的起点)进行感悟。如果学生有的题一点不会,让他们将原文中的精彩之笔和其他题的答案嫁接糅合,把空白写满。这是投机取巧的无奈之举,在二测前方可告知学生。其他方面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可供分享,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我们在作文方面做的一些尝试。1. 杜郎口中学相信“开口即语文,语
8、文无差生”,“课堂上没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我们也相信这两句话,在一测前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求脱稿并加上自己的议论。一测后改为口头作文训练,老师提前公布材料或话题(选材尽力体现最新鲜最深刻的人类思考),课堂上选2到3名学生进行1分钟左右的阐述,老师及时引导评价。这样做可以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可积累素材,拓展视野,训练思维,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2.每周让学生课下积累1000字,写至少200字的周记。周记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园地,是加强语文素养的沃土,是进行心理引导的舞台。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周记中关注生活,积淀文化,书写思考。3.我们认为作文贵在勤练,老师改的好不如学生写的多。一测前两周一次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方法 交流 汇报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9710.html